登陆注册
19604200000072

第72章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

如是已说声闻地等决择。菩萨地决择。我今当说

谓如成立声闻种性。当知成立菩萨种性亦复如是

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羸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及回向菩提诸声闻等所有发心。不决定发心者。谓非彼种性。设彼种性复退还法所有发心。与此相违当知名为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者。谓如有一或随他转。或被陵逼不揆不量。或怖王难或怖贼难。或怖鬼难或怖退转。或为活命或为利养恭敬因缘或复矫诳。如是等类而发心者。当知皆名不清净发心。与此相违而发心者。名清净发心。羸劣发心者。谓如有一已发心菩萨。贪嗔痴缠所蔽伏故。舍于正行处于邪行。与此相违名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者。谓从胜解行地乃至第十地所有发心。已成果发心者。谓如来地所有发心。如世尊言。我已解脱难行之行。我于一切难行之行极善解脱。自正愿满亦令于他趣证菩提。此十发心。几染污几不染污等广决择文更不复现。复次有四种心。菩萨应当恒常随护。一闻思所成心。二悲心。三资粮心。四修所成心

复次菩萨有九正行。依于自义及与他义。一于生死正行。二于有情正行。三于自己正行。四于诸欲正行。五于身语意业正行。六于不应损恼有情正行。七于无间修善法正行。八于内心奢摩他正行。九于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正行。云何菩萨于生死中行于正行。谓如病者于所有病于辛苦乐。云何菩萨于诸有情行于正行。谓如良医于有病者。云何菩萨于自体上行于正行。谓如善巧家长于未成就幼童。云何菩萨于诸欲中行于正行。谓如商主行于商路于诸财货。云何菩萨于身语意业行于正行。谓如浣染衣者于诸衣服。云何菩萨于不应损恼有情行于正行。谓如慈父于己膝上放失便利婴孩小儿。云何菩萨于无间修诸善法中行于正行。谓如求火者施功于燧。云何菩萨于内心奢摩他中行于正行。谓如其主于能致财可委付者。云何菩萨于增上慧法毗钵舍那中行于正行。谓如善幻者于诸幻事。余决择文更不复现。复次若于五种有情众中。起邪行时。说名无哀无愍无有伤叹。一于乞求者。二于危厄者。三于有恩者。四于乐乐者。五于乐法者。言乞求者。略有五种。一求饮食。二求衣服。三求房舍。四求病缘医药资具。五求救护。其危厄者。亦有五种。一住艰乏者。二住迷乱者。三来归依者。四相投委者。五来拜觐者。其有恩者亦有五种。一母。二父。三妻子。四奴婢仆使。五朋友兄弟亲属宰官。其乐乐者亦有五种。一爱乐事业兴盛乐。二爱乐事业兴盛不乖离乐。三爱乐时节变异苦远离乐。四爱乐解疲倦乐。五爱乐求升进乐。其乐法者亦有五种。一乐说正法。二乐受持读诵。三乐论议决择。四乐教授教诫。五乐法随法行。此中邪行者。谓于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饶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应知其相。复次于有情中有五种不堪任性。若诸有情成就此者。诸佛如来尚难化度。况诸菩萨。或复余者。诸佛如来虽欲于彼作义利乐。然彼不能领受所作义利乐事。又于所作能为障碍。况诸菩萨。或复余者。何等为五。一于清净无堪任性。二于加行无堪任性。三于彼果成办无堪任性。四于加行及彼果成办无堪任性。五于摄受饶益无堪任性。于清净无堪任性者。谓如有一本性无有般涅槃法。于加行无堪任性者。谓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续已熟。于此无间造作积集。能障正加行业。由此因缘于现法中无有堪能修正方便。于彼果成办无堪任性者。谓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续未熟。不作不集能障正加行业由此因缘无有功能成办彼果。于加行及彼果成办无堪任性者。谓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续未熟。于此无间造作积集。能障正加行业。由此因缘俱无堪能。于摄受饶益无堪任性者。谓如有一于此无间造作积集。能感定受贫穷匮乏苦恼之业。由此因缘于现法中无有堪能令彼巨富无匮安乐。与此相违当知五种有堪任性

复次若欲了知真实义者。当先了知略有五事嗢拖南曰

总举别分别  有实世俗事

若生若异等  相行等色等

云何五事。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何等为相。谓若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何等为分别。谓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由此故彼诸菩萨于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净。何等名为世间出世间正智。谓声闻独觉以初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世间出世间正智。于诸安立谛中。令心厌怖三界过患爱味三界寂静。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证圆满烦恼障净。又即此智未曾得义名出世间。缘言说相为境界义亦名世间。是故说为世间出世间。世尊依此密意说如是言。我说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有世间出世间智。若分别所摄智。唯名为世间。初正智所摄智。唯名出世间。第二正智所摄智。通名世间出世间

问相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问为如自性差别假立故立如是当言有耶。答如是当言无。问为如分别所行境如是当言有耶。答如是当言有。如是菩萨于相有性得善巧故。于诸相中善记为有善记为无。善记为亦有亦无。善记为非有非无。彼由如是善记别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于中道善说法界。问此相为以言说义当言是有。为以离言说义当言是有。答俱由二义当言是有。何以故。若如语言安立足处。如是以言说义当言是有。若如自性差别假立不成就义。如是以离言说义当言是有。如相名分别亦尔。问真如正智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问相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实有行中当言实有。假有行中当言假有。有相诸行亦有二种。问名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假有。唯于相中假施设故。问分别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二种俱有。问真如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实有。胜义摄故。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诸心心所亦名为智。说之为假。故有二种。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杂染起故。二施设器故。问名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三因缘故。一杂染起故。二施设器故。三言说所依故。问分别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四因缘故。一杂染起故。二施设器故。三言说随眠故。四言说随觉故。问真如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胜义有。是清净所缘境性故。问正智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初正智当言胜义有。第二正智当言俱有

问相当言谁所生。答当言相所生及先分别所生。问名当言谁所生。答当言补特伽罗欲所生。问分别当言谁所生。答当言分别所生及相所生。问真如当言谁所生。答当言无生。问正智当言谁所生。答当言由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正智得生

问相与名当言异。当言不异。答俱不可说。何以故。俱有过故。异有何过。名应实有。不异有何过。若取相时应亦取名。问相与分别当言异。当言不异。答俱不可说。何以故。俱有过故。异有何过。分别应非相为性。不异有何过。离分别外所有诸相应以分别为性。问相与真如。当言异当言不异。答俱不可说。何以故。俱有过故。异有何过。诸相之胜义应非即真如。又修观者应舍诸相别求真如。又于真如得正觉时。不应于相亦得正觉。不异有何过。如真如无差别。一切相亦应无差别。又得相时应得真如。又得真如时亦如得相应不清净。如诸行上有无常苦无我共相。虽复是有而不可说与彼诸行若异不异。又如身心粗重轻安。虽复是有而不可说与彼身心若异不异。又如善恶无记法中种子。虽有而不可说与彼诸法若异不异。何以故。俱有过故。又如虚空遍一切故于诸色处虽有虚空而不可说与彼诸色若异不异。何以故。俱有过故。异有何过。不遍一切故。虚空应无常。不异有何过。离色虚空应无所有。此中道理如其所应当知亦尔。声闻乘中有处世尊依于诸行显示不异亦非不异记别道理。如说苾刍取非即蕴亦不离蕴。此中欲贪说名为取。不异有何过。诽谤蕴中善无记法不清净过。异有何过。于诸取中增益常性不清净过。如相与真如不异非不异道理。名分别正智与真如当知亦尔。问相与正智。当言异当言不异。答如与分别俱不可说。问名与分别。当言异当言不异。答当言异。问名与正智。当言异当言不异。答当言异。问分别与正智。当言异当言不异。答当言异。问相有何相。答分别所行相。问名有何相。答言说所依相。问分别有何相。答相为所行相。问真如有何相。答正智所行相。问正智有何相。答真如为所行相

问相有何行相。答应知此相有种种行相无量行相。由分别行相种种无量故。谓色相心相。心所有相。心不相应行相。无为相。蕴相界相处相。缘起相处非处相。根相谛相。念住相正断相神足相。根相力相。觉支相道支相。行迹相法迹相。奢摩他相毗钵舍那相。举相舍相缘相依相。地相水相火相风相空相识相。此世界相彼世界相。日相月相。那落迦相。傍生相饿鬼相。人相四大王众天相。三十三天相。夜摩天相。睹史多天相。乐化天相。他化自在天相。初静虑相。第二静虑相。第三静虑相。第四静虑相。空无边处相。识无边处相。无所有处相。非想非非想处相。起相尽相。有相非有相。杂染相清净相。见闻觉知相。已得寻求相。心随寻伺相。如是等类余无量相。复有六相。一有相相。二无相相。三狭小相。四广大相。五无量相。六无所有相。云何有相相。谓解了事名分别所有相。云何无相相。谓不解了事名分别所有相。云何狭小相。谓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广大相。谓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无量相。谓空识无边处无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无所有相。谓无所有处无色界事分别所有相。复有余五相。一相相。二名相。三分别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复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云何影像相。谓遍计所起。胜解所现。非住本性相。问名有何行相。答由相势力亦有种种无量行相。又若略说有十二种。一假说名。二实事名。三种类相应名。四各别相应名。五随德名。六假立名。七共所知名。八非共所知名。九显了名。十不显了名。十一总名。十二别名。问分别有何行相。答由相名势力故亦有种种无量行相。若略说者当知有七种。一有相分别。二无相分别。三于境界任运分别。四寻求分别。互伺察分别。六染污分别。六无染污分别。问真如有何行相。答其相不可说行相。问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间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说行相。若世间出世间正智。有取安立谛行相

复次若相若影像。若显现若有。若戏论若萨迦耶。若有为若思所造。若缘生如是等是相差别。若名若想。若施设若假言说。若世俗若假立。若言论如是等是名差别。若分别若思惟。若遍计若邪道。若邪行若越流。若不正取如是等是分别差别。若真如若实性。若谛性若无颠倒性。若不颠倒性若无戏论界。若无相界若法界。若实际如是等是真如差别。若正智若正慧。若正觉若正道。若正行若正流。若正取如是等是正智差别

问如是五事。几色几心。几心所有。几心不相应行。几无为。答相通五种。名唯心。不相应行分别正智。通心及心所有。真如唯无为

问如是五事。几蕴所摄。几非蕴所摄。答三蕴所摄。相摄不摄。真如不摄

问如是五事。几界处所摄。几非界处所摄。答一切皆是界处所摄

问如是五事。几缘起所摄。几非缘起所摄。答三缘起摄。相摄不摄。真如不摄。如缘起摄。处非处摄及与根摄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谛所摄。几非谛所摄。答谛有二种。一安立谛。二非安立谛。安立谛者。谓四圣谛。非安立谛者。谓真如。此中三是安立谛所摄。相亦摄亦不摄。真如唯非安立谛所摄。问如是五事。几因缘所摄。几等无间缘。几所缘缘。几增上缘所摄。答相一切缘所摄。名等无间缘所不摄。分别正智四缘所摄。真如唯所缘缘摄

问如是五事。几法依所摄。几义依。几了义经依。几智依所摄。答相三依所摄。名唯法依所摄。如相分别亦尔。真如智所行故义依所摄。正智唯智依所摄

问如是五事。几有色几无色。答相通二种。分别正智唯无色。名与真如俱非二种。是假有故不可说故。如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有漏几无漏。答相通二种。二唯有漏。二唯无漏。真如漏尽所缘义故名无漏。非漏尽相义故。正智漏尽对治义故名无漏

问如是五事。几有为几无为。答相通二种。三唯有为。真如唯无为。诸行寂静所缘义故。非诸行寂静相义故

问如是五事。几有诤几无诤。答相通二种。二唯有诤。二唯无诤。如有漏无漏此中道理当知亦尔。如有诤无诤如是。有爱味无爱味依耽嗜依出离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世间几出世间。答三是世间。真如是出世间。正智一分唯出世间。一分通世间出世间。真如一切言说戏论寂静所缘义名出世间。非超过言说戏论相义故。如世间出世间。堕摄非堕摄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内几外。答相通二种。名唯是外。分别生所摄故通二种。真如非二种。如分别。正智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粗几细。答三通二种。真如唯细。难识义故。非相渐减极略义故。正智唯细。行细义故

问如是五事。几劣几胜。答三通二种。真如唯胜。清净所缘义故。非从下劣胜进相义故。正智唯胜。真如为所行义故

问如是五事。几远几近。答一由处远时远故俱通二种。名分别正智由时远故皆通二种。真如由二故俱非二种。以无为故

问如是五事。几有执受几无执受。答相通二种。名分别正智无执受。真如俱非二种问如是五事。几同分几彼同分。答相通二种。余非二种。唯依有色诸根建立同分彼同分故

问如是五事。几因几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非因。果非果有因非有因。有果非有果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异熟。答相通二种。名非异熟。分别通二种。真如俱非二种。正智非异熟

问如是五事。几有异熟几非有异熟。答相通二种。名非有异熟。分别通二种。真如俱非二种。正智定非有异熟。问如是五事。几有所缘几无所缘。答相通二种。名无所缘。分别正智俱有所缘。真如俱非二种。如有所缘无所缘。相应不相应。有行无行。有依无依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有上几无上。答四有上。真如无上。无为清净所缘义故

问如是五事。几去来今几非去来今。答四通三种。真如非三种

问如是五事。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几不系。答欲色界系三无色界系亦尔。正智一种若唯出世间是不系。若世间出世间通系不系。真如俱非二种

问如是五事。几善几不善几无记。答相及分别通三种。名唯无记。真如唯善。清净善巧所缘义故。非能摄生可爱果相义故。正智唯善。问如是五事。几闻所成闻所成境。几思所成思所成境。几修所成修所成境。答相及分别是三种是三种境。名是闻思所成是三种境。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种境

问如是五事。几是空是空境。几是无愿是无愿境。几是无相是无相境。答相通三种。亦三种境。名非三种是二种境。分别通三种是二种境。真如非三种是空无相境。正智通三种是空所行境。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当知此中通闻思修所成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修所成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脱门名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出世间修所成为性

问如是五事。几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属。几是增上心增上心所行。几是增上慧增上慧所行。答相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属。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名是戒眷属。亦是增上心慧所行。分别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属。真如是增上心慧所行。非三种。正智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属

问如是五事。几学几无学几非学非无学。答相及分别通三种。名唯非学非无学。真如亦唯非学非无学。是无为故。正智通学及无学。问如是五事。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不断。答相通一切。名唯修所断。分别通见修所断。真如是不断。正智亦唯是不断

问缘相为境修几念住。答四。问缘名为境修几念住。答一法念住。问缘分别为境修几念住。答三。谓受心法念住。问缘真如为境修几念住。答一法念住。又思惟身相真如。亦修坏缘法念住受心法相。当知亦尔。问缘正智为境修几念住。答三。如分别说

问缘相为境。当言能舍已生未生恶不善法。当言不能舍耶。答当言伏断故舍。非永害随眠故舍。如相名分别亦尔。缘真如及正智为境。当言亦由永害随眠故舍

问是五事中。思惟几事能入世间初静虑定。答思惟欲界所系及初静虑所系相名分别。如是思惟下地所系及第二静虑地所系相名分别。能入世间第二静虑。如是所余静虑无色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问是五事中。思惟几事能入出世初静虑定。答即思惟欲界所系及初静虑地所系相名分别真如。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如其所应当知亦尔。非想非非想处。本性法尔唯是世间。问非想非非想处所系相。当言是相耶。答当言无想相。亦名微细相

问是五事中。信等诸法用何为自性。以何为所缘。于何为增上得根名耶。答分别为自性。名相为所缘。于真如正智为增上故而得根名。如根名。力名亦尔。问于何位中得力名耶。答即信等根非不信等之所陵杂。若成不杂法时转名为力。如根及力如是。若得菩提支名为觉支。此是世间觉支。以分别为自性。若依菩提支名为觉支。此是出世间觉支。以正智为自性。真如为所缘。于觉悟安立谛为增上。又正见等诸道支若是世间。如前应知。若出世间。以正智为自性。除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为所缘。于所证得一切漏尽。现法乐住为增上。如诸道支。行迹法迹。奢摩他毗钵舍那等当知亦尔。此中行迹依钝根利根现法乐住已得未得差别建立。若诸法迹依能任持世俗胜义正法差别建立。谓由任持增上戒世俗正法故建立初二。由任持所余增上心增上慧胜义正法故建立后二。又由于所缘境不散乱义故。及观察彼义故。建立奢摩他毗钵舍那

问依能解脱相及粗重二种缚故立八解脱于五事中。用谁为自性。以谁为所缘。于谁为增上。答用世间出世间正智为自性。初及第二于诸色中以显色相及真如相为所缘。第三即诸色中以摄受相及彼真如相为所缘。次四种各以自相为所缘。及彼真如为所缘。最后无所缘。于能引发一切圣神通功德为增上。又修观者于诸色相及无色相。为自在障之所障故。为断彼障起此观行。诸胜处中。前四如初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由诸色相难可胜故。于此事中能胜伏时。于无色相亦得胜自在。又此中言胜知胜见。谓诸圣者由正作意思惟诸色真如相故得胜知见。若诸异生即不如是。问若尔异生云何名胜。答由三种想故。谓于净不净色由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待故。于净不净色由展转相随想展转相随故。于净不净色由清净一味想。此最后胜。异生圣者二所共得。又十遍处由胜处所缘力应知其相。此中差别者。亦以大种相为所缘。及彼真如相为所缘。又空识无边处相为所缘。及彼真如相为所缘。若不尔者。由所依止不遍满故。能依不应得成遍满。由彼所缘真如之相所缘境界极遍满故得名遍满。由胜遍满二种势力。令诸解脱亦得清净。又能引发一切众圣神通功德

同类推荐
  • 耳目记

    耳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ITTLE NOVELS

    LITTLE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月球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月球上的神奇之谜。
  • 重生之醉爱

    重生之醉爱

    一觉醒来竟成五岁小儿?重活一世,她决定带着爸妈创业,直奔小康!而他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哼,她一坚强善良的可爱妞会怕他这个孤僻腹黑的闷骚男吗?
  • 装甲世纪

    装甲世纪

    “我刚穿越那会啊……太惨了……我穿越过来的时候变成了一辆坦克啊!”季波摆出一副天可怜见的表情说道,“要是普通的坦克还好了!那时候我连一只兔子都打不过啊!”“不过后来运气不错,让我变回人了,而且啊!现在老子已经完全不把兔子放在眼里了!老子一个打十个!!”周围传来不屑的目光……季波又拿出一本书“看见没有!以我为主角的书都有了!”书上面赫然写着《波奇历险记》……“这尼玛谁改的名字!”…………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我叫季波啊!魂淡!”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快穿:执念不再

    快穿:执念不再

    其实素九星一直不相信,自己一个沉睡了千万年的星使,会被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系统给契约了,然而事实很可怕。但是她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慢慢的也体验到了一个星使体验不到的东西,每一个人死后还存留着的心愿和执念。好吧,你们的执念,我来完成。
  • 海洋谜底(走进科学)

    海洋谜底(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深海生命之谜、海洋中是否有“无底洞”、魔海之谜、海流之谜等。
  • 快穿系统:男神我来了

    快穿系统:男神我来了

    新的时代,世界各处都充满了高科技,晴天作为一个狂热快穿流小说爱好者,在未来世纪游戏公司终于开发出了一款类似于快穿系统的游戏舱后。晴天在游戏还需测试阶段,自告奋勇的报名,尝试亲身体验测试游戏。而在进入这款游戏后,晴天又会遇到什么呢?
  • 网游之战争怒火

    网游之战争怒火

    一个失去工作的成年人在路上购买了一个《战争怒火》游戏手环。
  • 年轻人要懂得的人生经验

    年轻人要懂得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也是人生梦想与失败挫折交织的变幻时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人生角色的转换,是获得经验和智慧的最佳时期。从懵懂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年轻人需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掌握必备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这样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才不会被成功拒之门外。这是一本讲授人生经验和智慧的书,书中每一条人生经验和法则都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生活中不断地奉行这些经验和法则,便能获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必将改变你的思想和人生观,最终使你的生活和处境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 美人凤凰斗:邪瞳

    美人凤凰斗:邪瞳

    她,一双赤色邪瞳,却遭世间鄙夷,成为废柴学徒!他,一对封神羽翼,却甘愿化作撒旦权杖,蜕变血族始祖!一张生死契约,看她如何破茧成蝶,助他压五行,平七国,邪瞳治世,纵横九界!
  • 天道神王

    天道神王

    前言传说,宇宙是由成千上万个世界构成的,世界是由星系构成的,星系是由星域构成的,星域是由星球构成的。天球只是人界银河系地星域的一个小小星球而已,但一个人的出现,却震惊了整个宇宙!他资质平凡,却凭着超?强的意志,步步奇迹,终于修成了天道,实现了他一生最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