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4300000002

第2章

第四释妨难者。五识云身相应。意识不说身相应。并不言心地识地。并如释论出体中解。第一问。何故五合立地。与意离立。亦如释解。然释论云。五识同无分别。意地翻此。岂第八识亦分别体。由此更为下翻释第二问。何故但言有寻无寻地。不言有定无定地。而言三摩呬多及非耶。答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体通有心无心。不须言有。其寻等唯是一不定心所。不通无心。彼以有言表通五蕴故

释论中。等持对等引为四句。为第三俱。言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三摩地体。唯一别境定数故也。但以寻伺推度不推度粗细位别。体非三学。无胜利益。故以有言显其分位。定体是学。有胜利益。但言定非地。即显差别。不须说有以同寻伺。心体亦无殊胜利益。非学法故。亦以有言辨其差别。说为有心及无心地。第三问。何故颂中不言三摩呬多非。而言三摩地俱非。有何意也。答意显等持等引异故。但是等引皆通五蕴功德。恐谓等持亦通五蕴。故言三摩地俱。显有俱言方通五蕴。等持唯是一定数。故与等引不同。故列其名颂。与长行别也。其理虽尔。设言等持俱。亦与等引长短不同。等引乃是上二界五蕴。等持俱言。体通三界诸五蕴故。由此但应如前义释。第四问。何故心所乃有众多。唯以寻伺及定有无。以明分位作用等别。不以慧非慧痴无痴等分位作用。辨差别耶。答理例应然。但以略标增胜位别故无说余。谓有寻等上下地位粗细别故。等引非等引。上下定散界差别故。此二增强故略偏立。由斯释论云。此中存略且说十七。非依余法不得立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第五问。何故不言善心不善心地。但言有心无心耶。答总胜故。别劣故。第六问。三乘所行有亦福行。何故但说三慧为地。答以慧为首摄一切故。由此论名彼所成地。出世行中慧偏胜故。第七问。何故五乘不说人天。但说三乘。答说极胜乘。不说劣故。说有姓乘非无姓故。第八问。何故有四涅槃及与菩提。唯说二依。答通三乘故但说二灭。无住唯是大乘果故。自性本成故。又即摄尽故。但言二依不言二涅槃。即摄菩提总言二依。不说二灭即摄四尽。其自性清净涅槃。本旧自有。非今始得。不说为果。释初标文已

其初五十卷。十地分中。第一卷初半。是五识身相应地。从第一卷半。第二三卷合二卷半是意地。次七卷是有寻伺等三地。次二卷半是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余。是非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许。是有心无心二地。次第十三卷中。及第十四五合二卷半。是闻所成地。次四卷是思所成地。次一卷是修所成地从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四半卷。合十三卷半。是声闻地。次第三十四卷中后半卷。是独觉地。从第三十五至第五十卷半。合十五卷半。是菩萨地。次第五十卷中二纸余。是有余依地。次后两纸余。是无余依地。彼十七地分为十四段。合有寻等三地为一故。合有心无心二地为一故。决择分中初七卷合决五识身地意地。次四卷合决有寻等三地。次一卷半决三摩呬多地。次第六十三中一纸余。决非三摩呬多地。次二纸余决有心地。次二纸半决无心地。次第六十四卷决闻慧地。次二卷决思慧地。次第六十七中三纸许。决修慧地从六十七卷下四卷半。合决声闻地。及独觉地名中。唯决声闻地。不决独觉地。从第七十二卷下至第八十半。合八卷半。决菩萨地。次第八十中后半卷。合决有余依无余依地。故此十七地。分为十二段。合五识身意地为一。有寻等三地为一。声闻独觉地为一故。合有余依无余依地为一。故。由此本地决择相对应为四句。一初合后离。谓有心无心地。二初离后合。谓五识身意地并声闻独觉地。及有无余依地。三初后俱合。谓有寻等三地。四初后俱离。谓余六地。即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闻思修所成地。菩萨地。诸论读者应知。上下诸地卷数相对。披寻上下二文。影略说故。或前无后有。或前有后无。释尽故无。或前标名后释体。或前散释后略标。不便故标。或前略隐后显广。或前显广后隐略。粗备释故。依此三例以寻论文。又依五分。随其所应释之。名以观其义解一切经。诸经不决。皆读此论以解释彼。无不通了。此论解释一切五乘三藏义故。其此论文。或空列名。不知体性是何。或虽如名而释。而不悟其相状。或虽悟其相状。而与上下相乖。或虽不相乖。而义意难得。如其次第。可知四理而读彼文。无不洞矣。颂云。如名起义解。以法属名同。长披连广句。随应或离合

五识地中。大文分二。初别出地体。后总释法义。初文有二。初总问答地。次别显。别显中为二。初总显五名。后别显五识。余五门义。依成唯识。以九门分别。第三能变颂文之中。无此不共所依所缘作业三种。今别显眼识五门义即为五。自性即出体。依眼了别色者。成唯识云。此中且说不共所依。未转依位见分所了。非尽理也。此中意说。识相难了。举所依因及所了果而显自性。自性亦得是因果故。若依处门。识是果故。界门即因。双对根境通因及果

释所依中分三。初略显三所依。次摄之为二。后重出三体。唯识云。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因缘依。彼以四缘名显故。又云俱有依。开导依。种子依。大势同此。成唯识第四中。以亲疏为次第。此中以显隐为次第。前后不同也。彼俱有依合有四解。明五识依但有三解。彼第三师。同第二故。一五识无眼等依。唯以意识为依。眼谓种子。二五有二依。谓五色根同时意识。三五有四依。以此为正。谓五色根。六七八识。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此唯同境。略无余依。六七八识稍疏远故。略而不述。彼等无间依合有三解。一五识唯以第六为依。二五识用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依。第三五识各唯取自类识为依。以此为正。彼种子依。虽有二说。解前五识皆无异解。第七卷中解依止根本识中云。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共即依现。亲即依种。今此但说依八种子。或此但说依八现行。或复通取执受有三文。如唯识疏。此文三解。一云。种子是所执。所执即所依。与现行为依故。不离第八识。故名异熟。又变异而熟亦名异熟。阿赖耶识所摄。第二解云。由第八识得二种子名。一亲因缘。即识中种。二增上缘。即持种识。依止根本能生之义亦名种子。彼论以二缘别故。说现行入俱有依中。此论以能生义故。说现行第八亦名种子。种子是所执。能依现行是能执所依故。亦不相违。第三解云。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为二缘。一为种子。二为所依。故今现种二法。皆为彼俱有依。二释唯于重释三依中。眼有五义。一所造。二所依。三净色。四无见。五有对。各有别义。及有所简。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三释。如前所引唯识之义

种子识中。乐着戏论等者。一解云。即言说及分别皆名戏论。以现行为因所生种子异熟识。即名言熏习种子是。第二解云。即所生现行异熟识名种子。依熏习因是种故第三解通取现种

解所缘中分六。一出眼所缘体。二别列相。三解形显表义。四释除青黄赤白。外余显形表色。皆是根本四色之差别。依四本色。立余差别。故皆是假立。五结三类虽殊。并眼等境界。六释好恶显别体中。色名虽标诸色之总称。即是自处之别名。有对有三。此是障碍有对。解别相中。与余论不同义。并如对法第一疏。并俱舍抄

释表色义中。生灭相续者。不同正量部。动及日出论者业。由变异者。即发业心。刹那灭故。果随因变。不同正量等。先灭后生。故先生处不生

或无间者。相续义。有间者。间断也。近远可知。或即此处变异生者。如礼佛等。不离处故。释表业中。业用为依动转差别者。业用者思业。以此为依。诸有形色动转差别。说名表色

释三色中。是眼等所行者。所游历义。境界者。所瞩取义。所缘者。带行相所筹虑义

释好恶显别中。唯言显者。举本实色。末假可知

似色显现者。此之三种依他之色。似所执实色。而显现故。对法言似色了别。或眼意所取。似本识所变色。故言似色

助伴文有三。一出体。二明所缘行相同异。三种子差别。五识与几心所相应。此论下文。谓五十三。准成唯识。略有二说。一云有三十。除二十三。谓别境五。善中轻安。烦恼中三。随烦恼十二(小十及邪欲胜解)并不定二。二云有三十六。除十七。谓烦恼三。随惑十。不定四。故此说因位。无漏位与二十一俱。遍行别境。并善十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唯识又云。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二文不同。如唯识疏第三卷解。具四义名相应。如决择五十五解

各从自种生者。此据实心所。非彼假者。亦别种生

作业有六。初四后二。初四中。一自他境因果位别故。二自共相。处自相故非余二。三去来今。唯因非果。现在故。四间相续。有二说。一云一切位定尔。一云不据等流心。后二者。一随他起。自力微故。二得异熟。牵果势胜故

随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随意转。决择具释。二自不善恶由意引。三自不能为转。但能为随转发诸业。能得爱非爱果者。不同大众等部。五唯无记故

声有四文。第三所缘有六。一出体。二差别。三明同异。四好恶异。五名异。六显耳等境。俳戏叫者。散乐行主之叫声也。因俱声者。二具四大生一声故。依之有名造故。香味触分段如声可知。别科可悉

触异名中。坚耎动暖。地水风火。如次配之。自余一切总别义门。如对法第一卷疏。香味触三列差别已

言所嗅等者。合中得故。不同色声。色声无之。其五心如下第三。及唯识第四卷释。并五心章。初说三心者。诸心生时多起三故。后二心不定。第三心后。方有染净。染净后有等流五识。等流五识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恒相续转。意地第二。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又实义门。虽有八识。然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识。同第六摄。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离于身。犹如心受故。不言身相应。准前故略不说。又六七八。虽皆有心意识义。心法意处。识蕴摄故。然意义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摄故。八心义强。六识义强。故不说名心地识地。身相应言。皆略不说

地义如前。地文分二。初结前生后。后依问解释。释中复二。初以五门分别地体。后第三卷中。复以十门解释地义

第三卷之中。嗢拖南曰。自性及所依。所缘助伴业。由此五种门。诸心差别转。后嗢拖南曰。色聚相应品。世相及与缘。善等差别门。巧便事为后。差别门有三。一三性别。二增处别。三释处名别。故有十门。初文复二。初标列。后别释

所随依止性。所随所依附。依止性者。此中初句。显第八现识。与有漏种。为所依止。故名所随。随成有漏等故。后句显与无漏种子。为所依附所随依止性。虽复依止义同。无漏不等。故名依附。又初句。显有漏种子。随逐本识。成有漏无记。用依体义。后句显此种子。虽依本识生善染等功能仍异。非唯全一。故名依附。用各别义。又初句。谓种子。依于现行。名所随依止性。种子性为能随。依止现识故。后句显此现行所随依止识。附于前种子能依止性。更互相依。二俱名心。由种子具积集义故名心。现行是种子所集起故名心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依者。此中通明过去六识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义故。据实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识。摄大乘论。释心意识三种别义。然萨婆多。以名义业世施设。释此三异。与此不同。七八两识。俱以十门。第六意识以九门释。广如唯识

彼所依者。俱有。等无间依。谓意者。其俱有依。唯识第四。略有四说。一云。七八无俱依。第六有此依。谓即末那。二云六以七五。为俱有依。七以八为依。八无此依。三云。六七如前第八以第七及五根为依。种子识。以第八及能熏为俱有依。四云。第六意识。以七八为依。七八识更互为依。广如彼说 此中言俱有依谓意者。前第一师解云。此文唯说第六识俱依。七八无故。第二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五。内意处中。俱意处故。七依第八。第八亦是意处摄故。故名为意。八无此依。第三解云。六七同前。第八亦以第七为依。种子亦以能熏及第八为依。俱意处故。故名依意。此说三界俱决定依。五根不定。故略不说。第四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处故。并名为意。由此论云俱有依谓意。若不尔者。何简别心意识三。有依无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谓意。故第四说。最为中理

等无间依唯识三说。一云。第六识以前六识为依。七八唯以自类为依。二云。第六意识。用前自类。或第七八为开导依。七以自类。第六为依。第八以自类。及第六七。为开导依。三云。六七八识。各以自类。为开导依。最为中理。三释虽别。并不违此文

种子依如前说者。唯识第七云。依止者。谓前六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故六依八。彼第四卷释七依八有二说。一云。唯依种子。二云。亦依现行。此第八心既通种现。种现相依。更互无失

同类推荐
  • The Woman in White

    The Woman in Whi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陵琐事

    金陵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酒谱

    酒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元圣记

    混元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陌世皇城

    陌世皇城

    前世我未曾站在世界的顶端,今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的步伐。
  • 武道丹玄

    武道丹玄

    武道为基,丹河逆命。天地不仁,诛天灭地。阻我修仙者,杀无赦!伤我所爱者,尽诛之!前世道王重生,立誓逆天改命,踏破虚空,一念成仙!
  • 为了忘却的纪念之爱生怖

    为了忘却的纪念之爱生怖

    有那么一个人,初见如梦中白莲,再见似傲雪寒梅,说好了从十七八岁到七八十岁,却走失在十字路口。有那么一个人,相识于舞勺豆蔻,相知时风华正茂,一起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却终将相忘于江湖。感谢那时的你们,温暖了我横冲直撞的年纪。感谢那时的你,让我看懂了人生。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穿越萌主:师兄等等我

    穿越萌主:师兄等等我

    她穿越而来,成为整个大陆上最大的奇葩,修炼归修炼,搞怪归搞怪,追师兄才是要紧事。谁说女追男隔层纱的?这简直没天理啊宝宝!追到了师兄,对方还是个生活白痴!自己好像认领个儿子啊有木有?!其实师兄表面高冷内心很奇葩啊!很幼稚啊啊啊!“师兄,喝多了在我床上干嘛?!回自己屋去!”“不要,睡觉!”“睡你麻痹!”“起来嗨!”“闷死你老娘我偿命!”师兄:醒酒了。
  • 盛世浮华:神魔恋

    盛世浮华:神魔恋

    神,光明,神圣,不可侵犯。魔,黑暗,冰冷,乱舞九界。当神之公主与魔之太子相恋,那么两个最强种族该何去何从?在这乱世中,她和他究竟该如何做?是彼此相依还是天各一方?他们演绎的是浪漫唯美还是悲伤凄凉?
  • 后宫长梧传

    后宫长梧传

    小时,父亲让我代替长若进宫,我对此并没有多大想法。秋家总是要有一个人进宫的,不是我,就是长若,我比长若大,进宫也是自然。只是,当长大后,父亲以私访为由,引明棋去见长若时,我便知,在父亲心中,我与长若,还是不同的。青山有木,为梧非桐,雀啄其实,长栖,民呼长梧。明棋,那么多人,你选谁不好,为何偏偏是秋长若?
  • 校花与贴身保镖

    校花与贴身保镖

    一个退伍军人的穷小子,来到某座城市找工作,巧合的解救了一个公司的大老板。并做了大老板女人的贴身保镖。从此改变他的命运。
  • 获麟锁心

    获麟锁心

    卿本佳人化麒麟,获麟锁心情断魂。上官达的妻子锐止戈变成麒麟,他用尽一切办法,也要让麒麟化成人身。谁知,他历经万难,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办法。他一直坚持着,努力着,一边修炼自己,一边游历华泽大陆,就算是找遍大陆的每一个角落,也要让麒麟重塑人身。
  • 绝世凤华之初明

    绝世凤华之初明

    天地风肃杀,一袭衣角起。执剑闻寒意,眉眼独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