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0800000010

第10章

世人。孰知此經大旨。妙在不立依真起妄。返妄歸真之語。但敘彼佛現在說法。其極樂世界依正報相。有如是樓閣階道水鳥行樹。有如是聲聞緣覺菩薩眾會。皆是如來一心清淨行願之所作也。若有善根之人。發願往生。執持名號。毋論一日七日。但能一心不亂。自然頓斷生死命根。現前感應。道交即時。親見彼佛及諸聖眾。豈非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乃吾自心佛性現量所成就之功德莊嚴哉。而六方諸佛。恐此土眾生深信不及。蓋以一向聞佛說法。種種教人觀察修習六度萬行。然後始得到佛境界。如何此會但教一心持名。不假方便。即得成就如是莊嚴。所以出廣長舌。異口同音。稱讚我佛一心持名之法。是眾生難信之法。是諸佛難行之事。汝等眾生。常信一心念佛。是諸佛已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之所護念者也。

若能深信一心持名。則心心清淨。念念解脫。根根塵塵週徧法界。皆成莊嚴淨土矣。豈非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微塵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哉。我佛正以一切眾生病。在多知多見。若更立知見。而破知見。反生知見。而病其知見也。是故但教彼一心持名。不假觀行。自成觀行之功。不假破立。自成破立之因。若於一心不亂之中。復作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等解。不亦大失其一心不亂正旨乎。又況以寂照能所。止觀是非之名言分別。反惹起他五濁眾生邪見邪緣。而誤其自心清淨現量之正法乎。

余所謂念佛之法。妙在全提。當人本心自性。不可思議威力。使其念念憤烈。時時逼真。自然超越世間。以獲自在殊勝。豈不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旨相參哉或有信此言。是直指之妙。可以普攝三根而歸正覺。何淨土蓮花。乃有九品之次第乎。雖此一心自覺聖智。法門元無等級。其如眾生根性。有大小之別哉。若能了此全提一心之旨。則知千紅萬紫不異春光。萬派千流皆同濕性。至於水漲船高。泥多佛大。又在行力之勤惰。與信願之淺深耳△當知。六道凡夫。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了生死。二乘聲聞。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越偏空。大乘菩薩。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超法界。是故普賢長子。亦必念此心佛。始得圓滿華藏之莊嚴也。嗚呼。如此自念心佛。須深信此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始得轉身一路。身裏出門之生機也。不則正好參研雲棲大師彌陀疏鈔。其中融通藏海。透徹化機。而廣大悉備。無所不極其至矣。

佛日石雨方禪師(嗣湛然澄禪師)

師云。念佛有多種。有漸。有頓。有頓中漸。有漸中頓。如今人油口念佛。雖然也不知觀相。也不識西方。他後直至善惡業報盡時。這一句油口彌陀。也用得著。若是頓念的人。直下持名。或一日。或七日。念得一心不亂。不獨死後往生。即現身彌陀。全身顯現。更有要識念佛是誰的人。隨念隨扣。扣到無可扣處。忽然撞著。此便是頓中漸念的人。頓中頓者。也不管儞西方東土。也不管儞靜念散心。只要一句念得著。便是好手。所謂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雖然古人為甚麼。又道。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參。

越州西遁居士祁淨迢(嗣三宜禪師)

公。字季超。居學校中。有出塵想。尋訪知識。研窮個事多年。既契旨乎言外。遂印心於三宜和尚。惡祖庭秋晚襲其位者。多有解無行。因編宗門崇行錄以勵之。每以淨土一法作末後句。晨夕念佛。求生西方。為淨社。撰緣起云。淨土一門。吾佛宣之於先。諸聖僧修於後。其為度生死寶筏昭昭矣。自法運下衰。狂慧之流起而掃之。方自負。高玄超越。不知已入斷常二見。而莫之救也。請試言之。夫掃淨土者。大抵引心淨土淨之說。以為惟心淨土已耳。豈更有一土。為吾所往生乎哉。葢以心為谿達空虗之心。而已病於斷。以土為心外實有之土。而已病于常。不知言心則山河大地。正吾心也。心淨則山河大地。正吾淨心也。此之謂惟心淨土。而心淨土淨也。若如狂慧之徒。則但許有空空之淨心。而不許有即心之淨土。是推土于心之外矣。豈非外道之見乎。掃念佛者。大抵引有念成邪。無念成聖之說。以為一念不生足矣。何更多此一念。以執持名號乎。彼蓋以為頑空灰滅之無。而已病於斷。以念為實有自性之念。而已病于常。不知妙無。原非斷滅。則妙有即妙無也。諸念。本無自性。則見性即無念也。此所謂聖邪之分。在有無之間也。若如狂慧之說。則但知滅念為無念。而不知即念之無念。是撥有於無之外矣。又豈非外道之見乎。茲有憫此二念之徒。慨然語予曰。世誠不乏盲修淨土。不悟惟心土者。然其病猶易治也。惟拾禪宗之餘唾。昧大慈之方便。負莾蕩之狂見。入外道之罥網。病在膏肓。治之較難。故療之須亟。吾將合禪淨。融事理。挽頹風。報佛恩。公其為我作緣起。告之眾善。予曰。吾素志也。佛說淨土一門。乃大方便。速脫生死之妙法也。若能信得此念佛者。即是彌陀法界全身。即是無量諸佛法界全身。則彌陀接引願力。即吾人念佛之力。吾人念佛之力。即彌陀接引願力。原無彼此。亦非感應。如大海中漚。東沒西湧。有何間隔。有何程途乎哉。蓋此一念。原具如是不思議神通妙用。惜乎。人人自有。不自知耳。若于知生知死處。不能無疑。急宜深信。此一門將一句彌陀。靠定如一座須彌山相似。八風萬緣。推引不動則念念是彌陀放光。時時是彌陀說法。永明云。萬修萬人去。非欺我也。如或偶然失手。將一座須彌山。一推推倒大地。平沉虗空粉粹。且道。諸佛彌陀。與大眾立在何處笑笑。

居士。又作淨土偈小序云。常見狂慧之流。倚禪宗輕淨土。人謂其不識淨土之旨也。余謂其正不識禪宗之妙。夫既知禪宗。則婬坊酒肆。無非道場。豈七寶莊嚴。獨非道場乎。樵歌牧唱。皆演般若。豈金口宣揚。獨非般若乎。粗言細語。皆第一義。豈執持名號。獨非第一義乎。古大老。即偶有呵斥念佛者。獨不見其呵佛罵祖耶。若見其斥念佛。便謂是掃淨土。則呵佛祖。是亦掃禪宗矣。是皆死於古人言句中者也。故吾謂真悟禪宗之人。必圓禪淨之旨。而不墮偏見。執偏見者。必非悟禪之流也。

一壑子曰。衲僧行履。如空中鳥跡。水面魚踪。有時一口吞盡千佛萬佛。有時千聲萬聲不離這一佛。其機其用。神妙難思。如博山老漢。得蓮池法音。唱無明曲調。和之者。有雪關誾覺浪盛等。以至散木一枝。覆葢天下個個妙樹。嘉猷深明的旨。剎剎見如來。那伽常在定者。而瀛山更有云。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亂為宗。乃一種緊峭簡捷工夫。妙在提頭知尾。就路還家。程途億萬。七日可期。往生一念。相應圓頓。即名成佛。可謂尋龍捉脈。擒賊滅魁。徑中之徑也。靈谷有云。念念攝六根。淨極光通達。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念念妙蓮花。因果全一致。念念無生忍。身心如幻化。念念心花開。九品齊見佛。念念無量壽。元不住涅槃。念念法中王。于法常自在。念念我全提。更無如佛者。嗟乎。靈谷之風翻巨浪。瀛山之雪滿長安。殆為學地中人。出一身冷汗。透骨泌心去也。厥功厥德。豈淺鮮者哉。

雲門宗

秀州本覺守一法真禪師(嗣圓照本禪師)

師。江陰沈氏子。著澄江淨土道場記云 天台鳳師。學智者教傳于澄江人。既順化矣。乃念茲世於諸度門。孰為善巧最徑要者。惟淨土法門。為得其歸。於是資彼樂施。敬嚴像設。建立道場。教人修行念佛三昧。與眾祈嚮。仍屬予以記之。予謂。淨土之說。經論尚矣。諸師訓辨。亦已詳矣。報騐間發。不吾欺也。世猶有疑焉者。葢以無明自障。理事不融故。按法華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況復一心不亂。於此求生。何獨不然哉。且見善不明。用心不一。則彼雖世間萬法。何往而不疑。何修而可至。獨吾佛之說也哉。要之惟當信受而已。不應疑其有無也。然則淨土果有耶。曰。不也。果無耶。曰。不也。亦有亦無耶。曰。不也。非有非無耶。曰。不也。是則淨土果烏乎在。離此諸見。即名淨土。即見如來。若聞是說。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決定得生。而無所生。以非莊嚴而莊嚴也。信心清淨。一念華開。全體現前。眾相具足。是心即佛補處何疑。已度生滅。得無量壽。其或於此未能信解。餘方便中九品具在(云云)。

越州天衣義懷禪師(嗣雪竇顯禪師)

師。世業漁。母夢星隕于屋。已而娠。兒稚時。坐船尾。得魚輒放去。父呵笞之。不為介意。長遊京師。遂依景德寺薙染。謁金鑾善。不契。復謁葉縣省。又不契。東遊至翠峰。謁明覺。覺問。汝名甚麼。曰。義懷。覺曰。何不名懷。義曰。當時致得。覺曰。誰為汝立名。曰受戒來十年矣。覺曰。汝行脚却費多少草鞋。曰和尚莫謾人好。覺曰我也沒量罪過儞作麼生。師無語。覺打曰。脫空漫語漢出去。尋為水頭。因汲水折擔。忽悟。作投機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覺聞拊几稱善。

師甞修淨土。勤以勵人。室中問學者云。若言舍穢取淨。厭此欣彼。則是取舍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修淨土者。當如何修。眾無語。復自答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又云。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踪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東京慧林宗本圓照禪師(嗣天衣懷禪師)

師。無錫管氏子。謁天衣。衣舉天親從彌勒內宮而下。無著問云。人間四百年。彼天為一晝夜。彌勒于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證無生法忍。未審。說甚麼法。天親曰。秪說這個法。如何是這個法。師久而開悟。性喜寢。鼻息齁齁。聞者厭之。白于衣。衣曰。此子。吾家精進幢也。汝輩他日當依賴之。宋神宗最重師。甞召對。師翛然自如。無所加損。出都日。王公貴人送者。車騎相屬。師誨之曰。歲月不可把玩。老病不與人期。惟勤修勿怠。是真相為。聞者莫不感動 出世瑞光。開堂日。集眾擊皷。皷旋于地。圓轉震嚮。眾驚却。有僧出曰。此和尚法雷。震地之祥也。言畢。失僧所在。自是法席日盛。眾恒五百。師平居。密修淨業。雷峰才法師。神遊淨土。見一花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禪師耳。又資福曦公。至慧林禮足施金而去。人詰其故。曰。吾定中見金蓮花。人言以俟本公。有問。師傳直指。何得蓮境標名。答曰。雖在宗門。亦以淨土兼修耳。後臨終。安坐而逝。諡圓照大師。

雲棲大師贊曰。蓋兼之義有二。足躡兩船之兼。則誠為不可。圓通不礙之兼。何不可之有。況禪外無淨土。則即土即心。原非二物也。其圓照之謂乎。

杭州佛日明教契嵩禪師(嗣洞山聰禪師)

師。藤州鐔津人。姓李。七歲出家。十三得度。明年受具戒。十九遊方。常夜頂戴觀世音菩薩像。而誦其號。必滿十萬乃寢。自是。世間經書章句。不學而能。得法于洞山。作原教論十萬餘言。以抗宗韓排佛之說。讀者畏服。後居永安蘭若。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以萬言書上進。宋仁宗嘉賞。令編次八藏。賜號明教大師。晚住佛日山中。作懷淨土詩云。

耽閑戀綠潭  高超弄芳餌  何事卑王侯  其心越天地  皇皇古皇道  勞生自拘繫  不如歸去來  乘風拂衣袂

金仙白玉京  去去何縹緲  樓臺十二層  玲瓏汎雲表  銀湟月為波  萬頃即池沼  芙蕖發異葩  佳音頻伽鳥  頓與人間遙  所思空杳杳

空虗澄遠煙  霽色含秋景  思深每盤桓  駐目西峰頂  明月初團圞  可照佳人影  美人來不來  雲霞渺林嶺

熙寧五年六月四日。晨興寫偈曰後夜月初明。吾今獨自行。不學大梅老。貪聞鼯鼠聲。至中夜而化。闍維不壞者五。頂耳舌童真。及常所持數珠。頂骨出舍利。紅白晶潔。狀如大菽。

東京法雲法秀禪師(嗣天衣懷禪師)

師。見李伯時善畫馬。呵曰。汝士大夫以畫名。矧又畫馬。期人誇妙。妙入馬腹中。亦足懼。伯時遂絕筆。師勸畫觀音贖過。黃魯直。工艶詞。師亦詆呵之。魯直笑曰。又當置我馬腹耶。師曰。汝以艶語。動天下人婬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犁耳。黃悚然悔謝。遂信心求道。

示眾云。參學人。難得明心見性。猶須念佛。禮佛以作了事人活計何耶。蓋為了手的人持誦。則業障愈了。滯塞愈空。情識愈乾。心境愈寂。自性彌陀愈明。作用愈大。機輪愈活。說法愈無碍。惟心淨土愈顯。愈廣。愈受用究竟。若到佛果極頭田地也。只因圓滿。得個自性彌陀。惟心淨土。非別有所加也。

東京法雲善本大通禪師(嗣慧林圓照本禪師)

同类推荐
  • Sarrasine

    Sarras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消论

    三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enilworth

    Kenilwo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辛丑年

    辛丑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造塔功德经

    佛说造塔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神魔养成

    神魔养成

    被神灵遗弃的少年,体内却藏有两道上古残魂,一神一魔,一正一邪。懦弱平凡的他是遵循神的遗志找回光明的信仰成就万人敬仰的英雄,还是被无尽的黑暗蛊惑,一念成魔,化身罪恶的魔王。
  • 终仙记

    终仙记

    任凭再如何天资卓绝,却抵不过人心险恶,就此烟消云散……转世重修,历经万难,再次回到仙界,却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算计……仙道渺渺,始终归于一个“情”字……本书又名《杀人王本纪》,中午晚上各一更,求支持
  • 婚姻的智慧

    婚姻的智慧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的婚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的婚姻。经营婚姻是需要智慧的,《婚姻的智慧》就是要教会你,如何拥有这种智慧,让你拥有幸福的婚姻,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 十三屋

    十三屋

    一个不小心踏进了鬼屋,怎么逃也逃不出来了。后来才知道自己八字九阴,天生和鬼有缘,于是——我阴差阳错地成了十三屋的鬼主,自由地行走阴阳,为了摆脱这个头衔,我拼命积德(阴德和阳德)于是,我看到了一个比人们说的还要惊悚诡异的鬼世界——
  • 我是杂兵

    我是杂兵

    异能者是古时就存在的异类,随着岁月的变化他们有着不同的名词,而无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强大的代表,在西方他们被称之为魔法师或是巫师,而在东方他们被称之为仙人,或者是活佛之类的,而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不在相信不自然力量的人们,将这些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强大生物,被称之为异能者。不过可惜的是我们的主角,并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能力,或者说他自身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就在他的生活陷入窘迫之境时,在一个诡异的夜晚之中,他的命运开始了翻转的变化……成为了一名!为己方异能者开路的杂兵~李星辰:“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五千块的工资唉!!我签!”
  • 新婚必读走向金婚精选经典

    新婚必读走向金婚精选经典

    婚姻是人生新的里程碑,年轻人经过恋爱最终要走上新婚的红地毯,与自己心爱的人执手相偕而行。新婚的美好足足会让所有男人和女人回味一生,哪怕是在伤心绝望之余,这一点也可以构成无以伦比的最大慰藉。步入婚姻的小屋,有关新婚前后性知识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婚姻是否美满,从新婚就已经开始。一个对各方面性的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是很难享受到新婚的快乐和婚后的和谐的。不要以为性能“无师自通”,性知识需要在学习中充实,在实践中提高,更需要夫妻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 米

    民以食为天,本书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
  • 辉煌大道

    辉煌大道

    他有着超出常人的修炼天赋,他有着青梅竹马的红颜知己,他有着令人艳羡的家族背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三年前的某天,彻底改变了。他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离开了疼他爱他的家人,离开了知他懂他的恋人。一个人,孤单的来到万里之外的连云门,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当他再次得知心爱之人的消息时,他才漠然察觉,原来自己的心早已千疮百孔。三年后的他虽然依然不能站立在绝巅之上俯视苍生,但也已不再是之前那个养尊处优的懵懂少年。且看褚寒如何笑傲风云,在这瑰丽玄奇的大陆上,走出一条属于他的辉煌大道。
  •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她是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为了某个妖精男的老婆!!这也太诡异了吧!不,不,不,她是不会让这个男狐妖得逞的。相府的傻子小姐?什么?她现在的身份!可笑,想她堂堂杀手,怎么可能又痴又傻。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