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8300000002

第2章

八萬四千之妙相。得非本性彌陀。

初句舉彼果德。十六觀經相好光明各有八萬四千。以本攝末故但云相。為表因中塵勞清淨。是故相好以八萬四千為數。眾生亦具如是法門。但由未顯翻作塵勞。諸佛已悟則成勝用。維摩經云。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然此相好皆是圓實。無作道品之所修發。稱之為妙。次句指佛即性。果德高深。了知生佛不離剎那。同一覺源。圓照諸法。現前一念即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有妙性。金剛錍云。故知果地依正融通。並依眾生理本故也。大經云。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三菩提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是知果佛圓明之體即我凡夫本具性德。全是眾生色心依正。更無別體。既全我心。當處顯發。但觀自心即是佛身。是故經云。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般若經云。佛是我心。是我心見佛。是我心作佛。如來藏經云。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嗔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維摩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斯即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終日觀心。終日觀佛。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良由法界全體作我一念。亦復全體作彌陀身。既俱法界心佛無差。彼彼互融不可思議。豈唯心佛。諸法亦然。是則世出世間二死五住地獄色心依正因果。無非皆是法界圓融三德秘藏。但由彌陀悟此理故。了性順修。圓證三身。感四淨土。一切眾生迷此理故。背性逆修。恒居三道。長埋四趣。雖全在迷。與佛所證未始暫乖。但為眾生不知三障理全是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生死。長劫用理。長劫不知。不由不知而失此理。現前苦果即是法身。三惑昏暗全體照明。結業纏縛皆解脫相。故荊谿云。眾生無始。唯有煩惱業苦而已。即此全是理性三因。又云。且論無始苦輪無際。與業煩惱不並不別。乃至云。是故三道及以三德並無前後。性德三因無時不具。盖言三障全是諸佛究竟果用。我輩今日既知此理。必須專想彌陀依正。熏乎心性顯真佛體。雖托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具而生豈離心性者。一毫法見從外來。則非大乘唯心境觀。又復。雖以彌陀一佛為境。已具諸佛。故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良以諸佛同證三法秘密之藏。一佛秘藏不少。諸佛秘藏不多。舉一即諸。全諸即一。經云。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十萬億剎之遐方。的是唯心淨土。

初句指彼安養。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此即法藏比丘因中所取同居淨土也。次句了土唯心者。良由現前一心本具三德。名常寂光。湛然不動名之為常。性本離染名之為寂。法界洞朗名之為光。即此全是唯心之體。故祖師云。身土居于一心。故知心體即常寂光。寂光諸土無二無別。遮那之身與土相稱。法興報應一體無差。又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但由心體本無自性。隨緣變造起三土用。是故彌陀高棲安養。雖過十萬敻在他域。悉我自心寂光理土。華嚴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是故十方諸佛。一切眾生。過現未來虗空剎土。唯心本具。全心發生。楞嚴云。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又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虗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源。此十方空皆悉消殞。良由此心圓具三德。周徧法界。同常寂光。未有一法出我心外。未有一法非我心體。是故全心是土。全土是心。心既無外。寧有淨土懸處他方。能如是解。則見彼土純是自心。非他方也。終日取土。故全性起修。則非自然。終日唯心。故全修即性。則非因緣。修性俱泯。唯心體顯。又復應知。八萬相好乃彌陀勝應之身。既達本性。則三身具足四德無虧。即始覺之智也。十萬億剎乃西方同居之土。若了唯心。即是寂光無非法界。即本覺之理也。始覺滿足。本覺究顯。始本一合。無復分張。是知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一法二義。何者。身亦三德。土亦三德。既俱三德。俱是法界。法界一相。身土無差。又復國土屬依。佛身屬正。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是故彌陀身土不離我心。一念圓成全體即佛。唯心淨土不待遠求。本性彌陀豈從外覔。如是解者方契圓修。若但觀彼應佛依正。豈得謂之唯心本性也。

淨穢雖隔。豈越自心。

躡上唯心淨土也。雖曰淨土唯我自心。奈何此心全體穢染。彼佛國土淨妙莊嚴。淨穢宛然。唯心安在。當知此是識心計度。若了唯心豈存淨穢。良以淨穢諸土悉是寂光全體起用。物機妄執淨穢斯分。究論法體豈其然乎。如淨名經。螺髻梵王呵身子云。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爾。又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亦可例云。隨其心穢則佛土穢。迷法性為無明。名之為穢。悟無明即法性。名之為淨。此乃一理之內而分淨穢。譬如清水濁水雖殊。濕性無別。所以安養之淨。湛忍之穢。雖敻隔十萬之遙。同常寂光。悉我心性。既知淨穢全是心性。心性本空。淨穢無主。毗盧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無非佛性。豈容淨穢於其間哉。

生佛乃殊。寧乖己性。

躡上本性彌陀也。彌陀已悟。圓證三身。眾生在迷。翻成三障。迷悟且隔。己性有乖。斯是執情。何關至理。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眾生三障全體是理。諸佛三身無非性具。世間相常。眾生即佛。雖見思昏倒而有理在焉。若知此心與佛無殊。則十方諸佛同趣我心。故金錍云。佛果具自他之因性。我心具諸佛之果德。果上以佛眼佛智觀之。則唯佛無生。因中若實慧實眼冥符。亦全生是佛。不二門云。但識一念。徧見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良以唯心本具。即心變造。全體起用。因果理同。能知此者。始可與言心佛眾生無差別矣。

心體虗曠不礙往來。性本包容何妨取舍。

心之與性。或以真妄分之。如荊谿云。隨緣不變名性。不變隨緣名心。今文心性並屬乎真。一體二名耳。如楞嚴云。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又云。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心性之為體也。虗而通。寂而照。體性常住。德量無邊。三諦圓融。一心具足。故輔行云。能觀心性名上定。上定者名第一義。名為佛性。名毗盧遮那。即此遮那性具三佛性。遮那徧故佛性亦徧。故知三佛唯一剎那。三佛徧故剎那即徧。此則三諦妙性妙心也。虗曠言其性徧。是示體量也。廣大悉備。圓徧諸法。無有方所。金剛錍云。非內外。徧虗空。同諸佛。等法界。則知此心徧一切處也。包容言其性具。是示體德也。良由此性具一切法。即一切法。包有萬德。靡所不容。故荊谿云。此徧性具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諸佛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說土說。大小一多亦復如是。則知此心具一切法也。楞嚴云。如意點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良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芥子常納須彌。微塵本含法界。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故也。譬如函盖盛貯他物之謂乎。故天台云。多所含容而無積聚。斯則如來藏理亡泯。諸法雖亡而存。諸法宛爾。常空常假。雙空雙照。二邊叵得。中道不存。是大涅槃。名秘密藏。心性若爾。詎有穢之可捨。淨之可往乎。良以往來取捨淨穢身土皆是法界。即是妙心妙性。心性湛然無一異相。彌陀依正全是自心。豈以心性復取心性。譬如有人欲避虗空遠向他國。祇益疲勞。空云何避。若其然者。則終日往來不移跬步。終日取捨不步思惟。又復應知。往來取捨是緣生法。緣生無性了不可得。故中論云。因緣生法即空假中。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既達三諦。復離四句。則往來之相取捨之心無所寄矣。十疑論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是真無生。此謂心淨則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能如是解。念念進修。上品金臺一生可獲。

是以舉念即登於寶界。還歸地產之家鄉。彈指仰對於慈容。實會天真之父子。

是以乃承上之詞。舉念.彈指喻其疾速。還歸者。楞嚴云。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地即實相地。家即法性家。天真猶天然也。父子者。生如來家為法王子。亦可遠取大通佛所。彌陀為十六王子。時覆講法華經為父子義。究論其本。居實際地。住佛性家。則與彌陀久成父子。一迷鄉土。父子頓乖。今既了土唯心。悟佛即性。猶在不失。舉足下足豈越故鄉。念茲在茲常親慈父。

幾生負德抂受沉淪。今日投誠必蒙拯濟。

幾生言其無始。負德語其起妄。本具三德。迷背不覺。遂受生死。辜違父子之性德也。楞伽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相不真。故有輪轉。又云。由諸眾生違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必蒙拯濟者。彌陀悟本。運同體悲。眾生迷強。受諸幻苦。悲苦相對。感應道交。故楞嚴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我今遭苦期心欲脫。必與彌陀悲體相冥。決蒙拯拔。如人遇難求彼強援。必得脫免。

三心圓發。一志西馳。盡來際以依承。歷塵劫而稱讚。

三心即上品上生中志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也。志誠即法身。深心即般若。迴向即解脫。三心實在一念中具。全三是一。即一而三。故云圓發。一志等者。經云。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又云。當起想念。正坐西向。心多馳散三昧難成。專想不移往生易得。盡來際者。如華嚴中盛談來際即實報土。法性常住三際無餘。從今獲遇亘徹未來。決志親承終無退轉。歷劫稱讚者。良以彌陀積劫勤求道場。證得三身究顯萬德圓備。縱使辨才天女億劫稱揚莫宣少分。應須諦了。能讚所讚皆是法界。名徧虗空。一切眾生聞此偈句。十方諸佛受我詠讚。於一言音演無量義。讚佛一德萬德溥收。四辨敷陳不涉唇吻。八音競唱不落言詮。豁悟圓通。返聞自性。如是讚嘆與不讚嘆更無異轍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SECRETS OF THE WOODS

    SECRETS OF THE WOO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队长我的队

    我的队长我的队

    类似于自传的一本穿插着足球梦想和爱情的小说,时间跨度从1996年至2017年,以围绕着足球爱好为主线,将自身的校园生活到工作经历进行展示。总之,是关于梦想和爱情的一本会议体小说。
  • 我曾深深爱过你

    我曾深深爱过你

    如果有一天,你暗恋的人说要娶你,你嫁还是不嫁?苏浅暗恋顾璟琛五年,明知这是一场她卑微到骨子里才得到的婚姻,但是她甘之如饴。新婚之夜,她独守空房。他却被爆出绯闻:顾少新婚夜会嫩模,举止暧昧共处一室。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一场豪门恩怨情仇,一段爱恋刻骨铭心
  • 黑燿

    黑燿

    折戟沉沙,万马策奔,一个乱世,一段豪情。风花雪月,执手伊人,一个承诺,一段旅行。黄昏现世,轮回再起,一个种族,一段文明。骄阳残血,物是人非,一个等待,一段回忆。
  • 大圣贤

    大圣贤

    弹指山河灭,挥袖天穹破,是为大天人之能!翻手天地成,覆手大世灭,此为大圣贤之威!秦少游,一个被天欲门绝世美女叶雨柔作为欲鼎的小白脸,在天欲门被灭门之后,如何踏上了大圣贤之路?大世如渊,欲望如海,红尘万劫;踏歌行,弹指一笑岁月老。
  • 帝国剑客

    帝国剑客

    十三岁之前,他是贵族公子,优渥尊宠;十三岁之后,他是秦国家道中落的旧贵族白家庶子,门可罗雀。十七岁大婚当日,被权倾朝野的帝师李斯之女拒婚;他知识渊博,他见解不凡,他彬彬有礼,他沉稳机敏。在人前,他永远宛若一个成熟的男子,可以与所有的大人平等对话,而所有的大人,也几乎没有人把他当成孩子。始皇帝迷信的阴阳家,途径群山环绕的白庄,不慎遗落碧晶,庶子出身的他得缘修炼上仙剑术,成为始皇帝身边第一剑客;一路血染的高攀只为报仇李斯拒婚之辱!做为始皇帝近身帝国剑客,他不甘心,纷杀出血路、、、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幻境鬼蜮

    幻境鬼蜮

    上古时期的人类先祖侯禾与桅木族人的先祖夏诡结合。诞下五个儿女。他们皆为‘槐’。可是,在这个只承认有人界与桅木之境存在的世界。天生美丽而又天赋异禀的‘槐’族人要怎么在这之间生存?!故事其实是这样开始的:高三学生叶楠希莫名其妙的在一次葬礼上奇迹穿越。来到异界,可是她结识的第一个人居然说自己就是‘槐’?!而且还屡遭追杀还有性命的胁迫,更是每日噩梦连连。自称与自己命运相关的名为晟曌的男子又是谁?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桅木之申。可是,终于记起这个身体所拥有的记忆之时,自己已经分辨不清自己和夏侯槐樱的区别。面对血淋淋的灭族真相,还有身不由主的境况。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隐秘星辰

    隐秘星辰

    赵星辰,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生活和万千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一次矛盾引发的冲突彻底的改变了他的命运:被神秘人带走,成为杀手,而后又被迫成为棋子,执行神秘任务,任人摆布。不,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挣脱枷锁,摆脱牢笼,掌控自己的命运!
  • 流光:青春糖衣

    流光:青春糖衣

    收录了多篇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等奖作文。作者都是最具活力的90后新生写作力量。其作品文笔优美写实,见解独特,独具其自身的写作特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文合集。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初高中生提高作文水平,还可以给青春文学爱好者带去全新的阅读体验,更能从作品中体会90后的青少年的思想感悟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