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1200000003

第3章 论学

蠡吾李塨稿

学明矣,而尚为丰蔀之归人也,故编摘学规后意有不尽者,复附以朋友往复之言如左,庶可揭日月行欤。若谓尚口说也,则塨惄如矣。

宋豫庵[名瑾]自湖州来桐乡视予,曰:闻颜习斋先生言,先儒静坐之功近禅,有之乎?曰:有之。豫庵曰:借静坐以收放心,乃可为学,非专事此也,何为近禅?曰:先生所谓学者,专指读书乎?豫庵曰:学为圣贤,岂专在读书?曰:若如此,请问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所谓乃可为学之功是在何时?且静坐固佛教法,孔孟以前未闻有此事,未闻有此言也。豫庵沈吟,因看予大学辨业,至论小学大学教法,曰:小学之俊者乃入大学,其于六艺固粗知其概矣,但不能明其所以然之理,故入大学,又须穷理。予曰:请问穷理是阁置六艺,专为穷理之功乎?抑功即在于学习六艺,年长则愈精愈熟而理自明也?譬如成衣匠学针黹,由粗及精,遂通晓成衣诀要,未闻立一法曰:学针黹之后,又阁置针黹而专思其理若何也。豫庵默然,又看论朱子由敬以格致诚正一段,曰:敬统终始,即如诚意正心以前亦用敬,中亦用敬,后亦用敬。予曰:意与心则动静皆具矣,谓诚意正心之前后用敬,是何时何功?如以为心有不诚正时用敬,则心不诚正何有于敬?豫庵曰:中庸戒慎不覩恐惧不闻,恐在诚正以前。曰:此正正心功也,乃谓在诚正以前,大可疑怪。恐先生因偏主先儒之说,遂悮其辞如此,非素所见也。豫庵默然,予曰:徒静坐不能知性也,即曰:知之,亦属依稀;徒读书不能穷理也,即实穷之,亦属口耳。圣门六艺之学,总归一礼四勿三省,乃我辈今日正务耳。豫庵曰:礼记不可为经。予夙欲将仪礼礼记纂为一书,如何?曰:昔人已有之,我辈今日惟自治教家教弟子,时时以礼检勘,则为真学。不然,徒著书无益也。豫庵怃然曰:是。豫庵平日以辟佛为任,时予从人有为异说所惑者,倩开示之,翌日乃别去。

甲宗朱,乙宗王,辩且争。甲曰:道在事物上求,言求心非。乙曰:绝去事物,专求心性。予旁闻之大异,曰:言思忠,貌思恭,忿思难,疑思问。以何思之即心性也,未有去心而能求事物者也。去耳聪,性何在?去目明,性何在?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未有去事物而能全心性者也。夫万物皆备于我矣,去万物尚可为心性乎?然非心性,则备万物者何在乎?

予在嘉善,周好生[名梁]倩一友人求予所著书,友人言其谈道学不惑佛教,予出会之。好生言,尝共陆陇其稼书讲学,且言学贵躬行,予乃出大学辨业相质。又数日复会之,签识甚多,大意言陆王非、程朱是,集注当遵读书是学。予乃厯言先儒得失之故,好生瞿然曰:舍是尚有入道之路乎!曰:圣门学道成规固在也。曰:何在?曰:以礼学礼,则为博文,行礼则为约礼,以礼自治则为明德,以礼及人则为亲民。好生曰:向欲求一文公家礼善本,不得。予曰:古礼莫之行,乃文公家礼亦未考。然则昨所言躬行者何事欤?请益力之。好生曰:先儒柯尚迁谓,大学是一郛郭,须以三礼补填。陈几亭曰:,仁包四德,礼亦包四德。向未行礼,今谕礼之宜行也,良是。予次日与之书曰:长者过听欲行,礼耶?俗失者礼之害也,能去此地俗失,而礼之大纲乃可举焉。五礼惟军礼非草野所可行,然其仪节亦当究之。至于吉礼,崇左道如送羹饭、烧岸之类,参释老如拜斗、延僧道、谢年作福之类,此俗失也。洗去此惑,而立祖考庙社,无庙于寝齐诚致祭,其纲也。凶礼用浮屠停丧浮榇,此俗宜易之,而致哀备物,勿事外饰靡文,其纲也。宾礼在学问之士久于走虚声、尚奔竞,洗此而交友以诚,规过劝善,此其纲也。嘉礼则孩提而摄盛服,非冠礼;男女之别不严,内外之防不谨,如闹帐、妇女游观、童仆出入内室之类,坏昏礼。正此而衣冠必饬,闺门严肃,其纲也。若时时戒慎,使此心清而不沫、虚而不滞、诚而不伪、振奋而不委靡,此古人所谓齐明、所谓礼中也。礼以治心也,时时自考言有失否、视听与动有失否,必求合礼,礼以治身也。凡此大纲既立,则圣道已有规模,其节目之详,三礼所载者随时行之,因事行之,若考究其合宜与否,则学问思辨之功也,塨虽謭陋,苟去此不远,愿有闻焉。好生签识曰:先生重六艺,将废诗书乎?予曰:此诬坐人罪也,予何尝谓废诗书?正谓兴必于诗、考政必于书,非徒翻读具耳!何者经书乃德行艺之簿籍也?所以诏习行非资徒读犹田园册,所以检稼殖非用徒观也。徒读诗书者,是废诗书也。

又签识曰:六艺取士不能无伪,且不能无偏蔽。有伪犹可核其实以惩之,若偏蔽则内害于身家、外祸于邦国,无适而可。予曰: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周末取士流币也。然尚必修其天爵以要之,胜今之全不必修天爵而得人爵者多矣。况人性皆善伪,非本然,而学教有法、考核有法,人不皆伪,而伪实难售也。至于偏蔽之虑,则未闻。圣门文之以礼乐,有偏蔽也?吾人自治教人以礼,乃偏蔽也?自汉后言周礼而败者二人,王安石、方孝孺。然安石法周礼,不知生众用舒诸大改,而行青苗以扰民;孝孺当大敌逼至,不知治兵,且更改朝廷门制,此正不知礼者,而岂礼之偏蔽欤?况孟子时行井田学校尚须润泽,今取六艺,但要其有实用耳。古法固有斟酌,不必尽依样葫芦也。

又签识曰:然则性天可轻欤?予曰:恶是何言也,诗云「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孟子曰:「形色天性也」,人全身皆是性体,人无时不与天接,故古人曰:「畏天之威,敬天之渝,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学者存养诚正之功,固刻刻如此也。若不实尽此功,而徒凿思漫论、探索无朕,是亵之耳,非重之也。

钱塘王草堂[名复礼]视予嘉善寓,出所著四书集注补,其首则论学,即引据予言。予曰:孔颜时六艺之物,人皆学习之,如一衰卫而王孙贾、仲叔圉、祝鮀者流,或长兵或习礼乐,则他国可知。则为君子如伯玉、子产辈者,又可知观春秋传足见也。但德行未必皆醇,故大学谆谆于诚意焉。今之为道学者尚多致意德行,而六艺则几废置矣,故颜先生特表六艺,如孔门教仁,孟子则并言义以辟利,皆随时以救世也。况舍六艺而为德行,即德行有成,亦祇为质民之德行耳,非圣人明亲之学也。草堂曰:然。因言阳明善射,少年即以豆为阵习兵。予曰:程子亦考行礼,朱子辑礼行礼,蔡氏律吕虽有误义,而亦留心于乐矣。况阳明之兵,宁不可几圣门子路。但所憾者,诸公不专以是为学宗,且杂圣道以他途耳。草堂曰:此论甚平,可质九原矣。为予校订大学辨业两过。

河右毛先生礼编引据孟子左传,谓三代之礼至春秋已亡,三礼皆战国后人所作。塨条请曰:古者杀青繁难,非若后世楮翰易成易积,又典策藏于朝廷,学士习行皆以身相授受,不重占毕,故易代更制,则习之者少,而往籍易湮,孔子言夏殷之礼不足征是也。若周礼在春秋时则不然,子云「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又云「郁郁乎文哉」,子贡云「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是春秋时周礼见在也。子云「吾学周礼今用之」,若周礼已亡,而焉从学之,而何以用之随会讲聚典礼?季文子使晋求遭丧之礼而行,以鲁昭公之童心,而知礼子,太叔晏平仲皆言礼;昭公四年申之会,向戌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盖列国之于礼乐,或不学不行,或行而不正,昔人遂谓礼乐废坏,而岂其策书亡耶?汉艺文志及周礼废兴序言「礼乐书至孔子时不具」已属误语,况曰:亡耶?杂记: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盖鲁国虽重礼教,然传行既久,后进杂兴,圣人以所学者为教,考订详正,故鲁人书而存之,大约如仪礼记之类,邹鲁文学遂多家傅耳。非谓士丧礼之在国册者尽失,而此后始有也。若如此,则春秋列国贤士多矣,岂无行礼者?无献无文以何考之?况谓学礼孔子,是失礼书,则孔子云「二三子有志乎礼者于赤乎学之」,岂孔子亦失礼书耶?今天下制义充栋,而幼学必求工制义者从而学焉,岂失制义文乎?孟子言「诸侯恶其害已皆去其籍」,则战国后礼册始有剥落矣,然其言乃指班爵禄之一端,非概指周礼也。不然,孟子之时,周尚未有代德列国制度,必多传达,而谓其礼尽亡,可乎?况即班爵禄一端,其略固有传闻也。孟子云「诸侯之丧礼吾未之学而尝闻之」,是诸侯之礼未亡也。言未学诸侯之礼,则士礼在所学矣。滕国之人安于其君,不行三年之丧耳,不可谓其不知有三年之丧也,莫之行者有是礼而不行之辞也;充虞疑孟子之木美乃考究之,意非礼书无可质也。今三礼会典皆在,然有一行礼者,更羣起而訾謷之矣,岂礼书无可质乎?韩宣子见易象、春秋,云「周礼尽在鲁」,夫易象春秋原周礼中事,非礼书亡而执此以为礼也。若以为春秋载礼甚多故云,则所载者正载当时行礼论礼者也,礼亡尚何载焉?况杜元凯注春秋固曰:「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孔仲达疏云「春秋凡例皆周公之旧章也」,是春秋战国礼之未亡也,审矣!周礼仪礼,汉儒皆传为周公摄政六年所作,刘歆云「周公致太平之迹俱在周礼」,郑康成云「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贾公彦云「周礼仪礼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仪礼十七篇,汉初兴,高堂生博士即传之;周礼,始皇特疾恶,搜求焚烧之,独悉是以隐藏百年,武帝时出于山岩屋壁,入于秘府,至成帝时刘歆校理,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时以晚出故多排议,郑康成辨解羣疑,周礼大行。夫使汉人伪作,则当尽作,何故缺其冬官,而河间献王以千金购之不得耶?况周礼仪礼宏纲细目,亦非悬空所可伪者,是二书明无与于汉人也。今先生谓战国人作,亦属揣词,以其礼间不合于左传,且丧服篇似本荀子、戴记。然左氏与公谷,即互有参差,今必左氏不误而二礼误乎?仪礼本荀子戴记焉,知荀子戴记非本仪礼乎?此壁书捃拾诸书之说,先生已辞而辟之矣,仪礼传自周初,而记与传后人附之未为不可;乃或者谓子夏传文法似公羊,必公羊高辈冒为之,则又穿凿矣。至以孔孟时未引二礼文为疑,则论语固引仪礼「射不主皮」矣;汉志载六国魏文侯好古,其时乐人窦公藏周礼大司乐章,至孝文时献之矣,其文何尝不见于孔孟时耶?孔子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今乡饮酒礼,明初会典宾主介僎皆正向,明季易为隅向,明初燕会崇俭,晚乃斥靡柈斝之类,盖同此礼,而仪文流失,致有分歧,质文丰俭遂分先后。则仪礼、周礼传自周初,而春秋战国之人或附离以后进者有之;经书自秦火后比有错简脱落,则二书中亦或有错简脱落者有之,但不可定为战国人作也。即设为战国人作,是时密迩春秋而仪礼记有孔子之言,则必圣门弟子所流传者,其识大识小之遗,亦必十九属周初礼矣。至于礼记孔仲达正义云:孔子没后七十二子之徒共撰所闻以为记,中庸子思所作,缁衣公孙尼子所撰;郑康成云月令吕不韦所修,卢植云王制汉文时博士所录,其余众篇皆如此例,但未能尽知所记之人也。盖秦季人高堂伯五传至戴圣,皆传仪礼,而又传周秦汉人言礼之文,以为之记,原属会粹其中,即间有踳驳,无足怪焉。但三代大经大法,修己治人之事,舍是三书,无以考之。今世官政犹是六典遗意,会典家礼不出仪礼规模,而皆以礼记络纬其中,可见此三书者,百世不可磨,而考研折衷,则学人事耳。后世喜空言而置实事,故于载言之书多乐道之,三礼记载实事,自宋明以来驳议纷然,今谬者且指为伪矣。是必礼法荡然一无可考,变人类为禽兽而后快也,不亦可惧之甚欤!子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则乐在当时固有纷乱,亦未亡也,自秦火以后而乃十亡七八矣。先生修明礼乐,有功圣道甚大,至立论少过者,尚祈一更正焉。河右却寄曰:极有理之论,周礼至春秋「已亡」改作「已微」何如?

陈兆兴问曰:朱子以艺为末,或指粗者而言。君子礼乐不斯须去身,立礼成乐,则指精者言也。曰:礼乐精粗,一贯不可分也。即以精粗论,如心得其中礼之精也,身勿跛倚容勿怠肆,礼之粗也。世有身不跛倚容不怠肆而心尚未中者,未有跛倚怠肆而心反中者也。若跛倚怠肆而谓心自中焉,是异端之中,非吾儒之中也。乐记曰: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漫之心入之矣,则粗者岂轻耶?又曰:游于艺,今注谓博六艺义理之趣,或不在粗迹也。曰:姑论射乎,人必学能射,而由浅入深,始得其趣。未有全不能射,而即得射之趣者。后儒高阁六艺而言博其趣,是不能射而得射之趣也,有是理乎?陶渊明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乃清狂高寄之言耳,今以为学术矣,其遗误后世不已甚哉!

鄞县万季野[名斯同]阅予辨业、学规,叹息起立曰:以六德六行六艺为物,学习为格,万世不刊之论也!先儒旧解固泛而无当矣。予因告之曰:昨有人诘予云,子谓农工商亦非士分业,然则大学尚有遗理乎?予曰:明德亲民德行六艺何理不具?然理虽无所不通,而事则各有其分。如冉有足民,岂不筹划农圃之务,而必不与老农老圃并耒而耕,而安得兼习胼胝之业欤?且言此者,以学乃实事,非托空言。空言易全,实事难备,故治赋为宰,圣门各不相兼,况学外纷琐者乎?不然,心隐口度,万理毕具,然试问所历亦复有几,则亦徒归无用而已矣。季野曰:然。

同类推荐
  •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

    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渖馆录

    渖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涩女的天使之吻

    涩女的天使之吻

    故事内容简介:一个平凡家庭的女孩陈夕菱考入了一所名牌高校,在这所学校里,她是个平平庸庸毫无影响的小人物。论资色,论身段,论才华,是处处不如人!在一次撞车事件中与富商之长子林希晨邂逅,两人便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一次在KTV的相遇彻底将两人牵扯到了一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自从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一个花钱似流水,一个花钱似流血。一个常顾豪华大饭店,一个只顾学校大食堂。两人在生活上存在太大的差异,可是两个人的心却能紧紧连在一起。毕竟他俩不是同一阶层的人,要想走在一起就必须通过层层磨练和种种考验,面对非常严峻的形势,两人的内心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只为那份执着而纯真的爱。在这坎坷曲折的恋爱征程上,他们敢于斗争敢于追求,为爱执着,为爱疯狂,是那份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们走到幸福的殿堂。
  • 殭屍风云

    殭屍风云

    月黑风高,僵尸出没。山村之夜,鬼影流连。漆黑的棺材,森然的榕树,雪白的骨架,怪异的水潭,艳红的纸人……僵尸背后的秘密,一个未解开的谜题。
  • 成大事的九大方略

    成大事的九大方略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梦想着自己可以成大事,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断地努力拼搏着。本书全面阐述了九种成大事方略,告诉你如何取得成功,也许它不是你取得成功的必要书籍,但是阅读它一定可以使你感到受益匪浅,身体力行的话,将与成功的距离越来越小。
  • 璃梦雪语

    璃梦雪语

    “璃歌,你快回来看,那个人回来了。”顿时一阵愕然,望着天空,终于你还是回来了吗??相遇,是不一样的选择,相爱,是不一样的姿态。未来,还很长。随着时间的流动,学会了对待人生,对待雾中的你。如果说,时间是流星,那么现在的所有都是泡沫。泡沫只是运动的水。而我,只会寻找那分你。
  • 逆刃之擦肩而过

    逆刃之擦肩而过

    他与她相恋三世却不得善终。这一世她穿越了,来到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她丢了心,守在他身边,换来的却是无尽的伤害。当得知一切真相后,她平静如水,安静离开,殊不知却偷走了两个人的心。然而三年后一个小女孩打包上门说是要找爹爹?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天威

    天威

    诸神被驱逐了!这个世界经历了五千年没有魔法的真空期。失去强天位保护神的世界骚动着,它作为生命体一般自身觉醒着。当它的能量冲破封印的时候,恰恰遭遇诸神、阿修罗、魔族和深渊的黑暗逐渐返回这个世界。一边是没有强天位的处女般的空白世界,一边是失而复得的强大灵体们。人类的世界面临选择,是接受灵体们又一次奴役?还是寻找到新的圣灵来保护自己?此刻,作为一个古老的巫师组织,天威庇护所的立场就尤其关键。故事从天威逃出去的女奴,还有她的几位子女展开,他们都属于一个家族,昔日城最尊贵的古老贵族之一,玫瑰狮子家族,席可法。以玫瑰狮子的名义,让我们记载这段岩石般的历史。-《天威》读者群17532892
  • 斗魔变

    斗魔变

    一本名为御武决的奇书,带着本已死去的青牧,在另一个世界获得了新生!但悲催的是,他发现,他附体的对象,居然是一个人人喊打的世家纨绔子弟,自此,一个纨绔子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处处透着神秘的少年!炼斗气,修魔法,移山倒海,破灭天地!高山庞大的身躯,坚固锋利的漆黑鳞甲,黑铁鬼龙昂首一啸,地裂河枯!黑暗中的影子,瘦小飞速的身体,玄天披猫向前一爪,切口如镜!……少年一手挥洒漫天斗气,一手凝结强大魔法,脚下驱御无尽魔兽,从边王城走出!
  • 修仙麒麟传

    修仙麒麟传

    修仙界十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凤凰、麒麟……,修仙之路有一神兽作伴,将最大限度的提高修仙际遇。而麒麟虽位于十大神兽第六,但是却是最适合修仙之人作伴的神兽。麒麟性善,且善辨,通晓天理,在神兽界中独成一脉。不过麒麟实际为龙族变种,在血脉中与凤凰一样为二代神兽,需经历变形之难,方可在九道雷劫中避天劫之难,麒圣为麒麟界中至尊,已过八道雷劫,为全大道,必须要借龙族至宝龙珠滋润百年,方可得天地之源渡九雷天劫。麒圣在去龙族的途中,遇魔族强攻,虽打败魔族护法,但自身也受极大伤害。在避难途中遇孝子齐林,受其帮助,感恩于心,将其子麒秦交予齐林,使得齐林得进入修仙之路。修仙一路,虽困难重重,但麒麟界的鼎力相助,使得人兽齐修共破虚空,得成大道。
  • 霸道少爷的女仆管家

    霸道少爷的女仆管家

    浅栎柠,一张清纯的脸庞下隐藏着一颗撒旦的心,白天她是家长眼中的那个乖乖女,晚上却是魅惑至极的暗夜皇后。因为好赌的父亲欠了人家的一百万,而把她卖给了霸道少爷做女仆,好吧!谁让她是他的女儿呢,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呢!那天后,她就成了霸道少爷南宫泽允的专属女仆了,他百般折磨、羞辱她,她仍然沉默地面对一切,但不要以为她是一个听话的琉璃娃娃,原来她温顺的小绵羊其实一直都是一只吃人的大老虎――“少爷,你不乖,所以我要惩罚你哦,请把你的心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