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2600000021

第21章

生姜泻心汤生姜 半夏 甘草 人参 黄芩 黄连 干姜 大枣泻心汤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热两寒,豁痰清热。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阳虚不能敷布水饮,腹中雷鸣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阳,此以痰热方中,化出逐寒饮之法。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 黄连痞满症泻心诸方,皆用冷热各半之药。此方除去干姜、半夏辛温,惟用大黄、黄连,此以痰热方中,化出单清里热之法。

附子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 附子此即前方加黄芩,以合三黄大寒之剂;加熟附子辛热,以散其凝结。此以清热方中,化出辛温向导之法。

半夏泻心汤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泻心汤皆用半夏,而独以此方命名者,因痞满呕吐皆是痰涎作祸,故即以此汤,重加半夏。此以泻心方中,化出重治痰涎之法。

甘草泻心汤甘草 黄芩 干姜 半夏 黄连 大枣此方以泻心汤,重加甘草,示明误下损中,心下痞硬,反忌甘温作胀者。细玩泻心诸方,示后人练方治病,惟在分两上轻重加减。

大枣汤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心下痞硬,干呕胁痛,要分表邪已解未解。全见表症者,仲景以小青龙汤,发表邪,散水饮。邪在半表半里,则用小柴胡汤和解。若表邪尽散,里有水饮,则用十枣汤。

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 甘草 人参 代赭石 生姜 半夏 大枣汗吐下后,表里之邪已解,但见心下痞满,噫气无凝结作痛实象,乃是胃虚不能运化,停痰结聚不下,故用此方。

柴胡桂枝汤柴胡 桂枝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 半夏 生姜支结有二条:若少阳阳明见症,以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太阳少阳见症,以小柴胡合桂枝汤。一以痰热结于心胸,故合小陷胸;一以表邪内传心胸,故合桂枝、芍药。

枳桔汤枳壳 桔梗仲景以枳术汤,治脾虚食滞之痞;以泻心诸汤,治伤寒热病之痞,今立枳桔汤,以豁胸前气痞,兼治胸胁支结。

咳逆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嗽,不独肺也。此言咳嗽主肺,然别经亦有之,于是详列十二经络主咳症形以治内伤。至《伤寒论》太阳篇,论咳两条,皆曰心下有水气,皆用小青龙汤。此以水饮内伏,心下太阳表症未解,用发散心下水饮主治。其少阳篇云:咳者,小柴胡汤。此以邪传少阳主治。其少阳篇两条,一以小便不利,泄利下重,用四逆散;一以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苓汤。二者皆阳邪传入阴经,当以湿热主治。《伤寒论》惟有太阳少阳少阴三经致嗽,非《内经》详而仲景略也。盖因内伤门咳嗽者多,外感咳嗽者少。然外感者,六气皆能致也。伤寒致咳,恶寒身痛,发热无汗,脉浮紧,肺素无热,外受寒邪,未经郁热,冬月可用三拗汤。肺热感寒者,羌防泻白散。伤风致咳,头痛额痛,发热多汗,脉浮而缓,荆防饮。以上二条,表邪利害,宜散表。伤热致咳,喉痛声哑,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脉沉而数,黄芩泻白散加荆芥、薄荷;兼风者,加防风。伤燥致咳,口渴唇焦,内热烦躁,时常有汗,干嗽无痰,连嗽不已,时或停止,遇夜益甚,右脉急数,泻白散加石膏、黄芩。风湿致咳,泻白散合防风神术汤。大凡外感咳逆,既明何经主病,又当究何气致病,因寒散寒,因风散风,有热清热,有湿利湿,必当去其致病之根。以外感咳嗽,但去病邪,正气自复。例如热病,初起不咳,后致咳,皆因热邪伏于肺胃,要先清其所伏之热邪。

是以外感之嗽,初起即当从外散表。若初起先见咳嗽,即为肺家受邪,单治肺邪。若见左胁作痛,即为金邪入木,以肺受邪热,乘克少阳肝胆木位,宜清理肺邪,佐以清肝胆之药,如泻白散加柴胡、黄芩,以清少阳。惟先见少阳寒热症,后变咳嗽,乃名木火刑金,以少阳火邪刑伤肺金而为咳嗽,宜清少阳,佐以清肺之药,如泻清各半汤等,加桑白皮、桔梗。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此言外有太阳表邪,内有水饮伏结,上则干呕发喘咳,下则小便不利,小腹满,故以小青龙汤辛散内伏之水饮,敷布胃中,从发表之药作汗外解。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此重申太阳经,心下有水气喘咳,发热不渴,可用小青龙汤。服小青龙汤已发渴者,此寒饮已去,病欲解,不必再服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麻黄 桂枝 白芍药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甘草此方泛视杂合,细玩有苦心。原文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又云: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皆以小青龙汤主之。曰表不解,不得不用麻、桂;曰水气内伏,又非麻黄桂枝大青龙三方所能治。故以干姜、半夏辛散心下所伏之水饮,先散中焦,续得麻桂、细辛引拔水引,作汗出表,不使水邪干肺喘咳。又以白芍药敛住肝家营血,五味子敛住肾家阴津。但欲辛散心下内伏水饮,作汗发出皮毛,内散水饮,外解表邪,不欲其阳液阴津,亦从麻、桂、细辛而出。夫大青龙汤,行周天之云雨;小青龙,地下之蛟龙。初起但发山中内伏之水而外出,若不用干姜、半夏先散水饮,徒用麻、桂散表,则伏内之水饮不散。若用十枣汤等下水饮,太阳之表邪,乘虚内陷。

小柴胡汤 见寒热。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同一少阳病,有呕吐,加半夏;有烦渴,去半夏,易以栝蒌根。

荆防饮荆芥 防风 桔梗 甘草 桑白皮 杏仁此方治伤风咳嗽,用桔梗开肺窍,桑白皮、杏仁泻肺气,加荆芥、防风将肺中之风轻轻泻药出。

黄芩泻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三拗汤,治肺受寒邪而嗽者,荆防饮,治肺受风邪而嗽者;此方治肺火嗽者。广而推之,燥火加知母、石膏;风热加防风、石膏;风湿加防风、苍术;痰多者加栝蒌、海石。

呃逆

《伤寒论》有哕无呃。按《灵枢》治哕篇,以草刺鼻作嚏,嚏已无息,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已。推之即今外治呃逆之法。方书以干呕与哕,妄拟咳逆。夫咳逆者,以咳嗽气逆立名。呃者,胃气不和,上冲作声,听声命名,故曰呃逆。呃逆之症,若身发寒热,呕逆作呃,此表邪传少阳也。若见左脉浮紧,身热无汗,羌活柴胡汤主之。若有汗,脉数,小柴胡合清胆汤。若内热口渴,呃声作止,时时汗出,唇焦便结,右脉沉数,此阳明里热上冲也,干葛竹茹汤,竹茹清胃汤。若里热便闭,六脉数大者,用泻心汤,凉膈散。有下症者,承气汤。若胃热兼虚者,人参橘皮竹茹汤。若中脘多痰,右脉滑大者,二陈竹茹加枳桔。有痰有火,脉沉而数者,栀连二陈汤加葛根、竹茹,或导痰汤下之。若食滞中焦,气口脉滑者,平胃保和散。若误服寒凉,六脉沉迟,中焦凝滞者,宜大顺饮温中保和散。若阴火上冲而呃逆者。知柏四物汤。另有初起不发热,口不渴,二便清利,六脉沉迟而见呃逆,此阴症寒呃也,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丁香柿蒂汤主治。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同类推荐
  •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ENTY-THREE TALES

    TWENTY-THREE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俱舍论记

    俱舍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逆衡

    逆衡

    无论穿越千年万年,逆转时空不成,我意念不散,灼烧之血永恒不灭。当兽神们颤抖,当界主们单膝跪地,当世间开始歌颂......下雨了!我要将这漫天潇潇,送予你。下雨了,我要将这漫天晶红,赐予敌人。认个错因为我的原因,搞得存稿出了问题,五天内每天更2K,以后加更。十三章开始内容正式进入主线,希大家多多支持。
  • 落茵花

    落茵花

    她是被人遗弃山林的孤女,是单纯的绝色书童,是宠冠后宫的倾世皇妃,是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一身宠爱,一世纷乱,只求一影一双人。
  • 《焕辛》

    《焕辛》

    世界混乱,三界崩塌。族人展开激战。。。。
  • 初恋41次

    初恋41次

    这个系列的写作动机特别单纯,就是有一些故事想说给一个人听而已。那个人觉得喜欢,我就感到快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野心。这样的写作过程,居然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我想文字是一个矢量,如果没有急欲倾诉的对象,再大的数值也无处安放。文字的宿命是从落下笔尖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属于书写者——它总有要献给一片天地,一个群体,一个灵魂。
  • 狼性人渣爱上我之六个核桃

    狼性人渣爱上我之六个核桃

    他把她抵在墙角。她羞涩的脸上含着一抹绯红,任凭他温热的舌尖探开她红润的嘴唇。他搂着她的腰身,舌尖挑逗着她的舌尖。一瞬间,她内心理智的围墙全部崩塌。“哥哥,不要这样~”她娇羞道。“不要,我还没尝够呢!”他狡黠一笑。(要说内容,基本上是根据作者我曾经的初中生活改编的,但是作者我并不是主角,主角是作者我的一个朋友hhh)谢谢各位读者朋友支持。
  • 龙凤玦

    龙凤玦

    江湖从不缺少纷争,或是为名,或是为利,那看似平静的湖面下面永远是暗流涌动,而龙凤玦的传说无疑是给这表面平静的江湖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龙腾九霄,凤养万物,龙凤合鸣,天地反覆。”这十六字的预言不知何时起响彻了江湖,江湖中人纷纷猜测其意,流言四起。且看父母惨死,身怀龙形玦的孤儿薛柏如何在这纷乱的江湖中拨开层层迷雾,搅乱天下风云。
  • 来自地狱的请柬

    来自地狱的请柬

    这是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本小说主人公赵达因为一封特别的请柬展开了一段离奇的冒险。想要知道更多的话,就和我们的主人公一起开始冒险吧。
  • 醉无忧

    醉无忧

    帝都第一富商薛平的大女儿薛翎樱,嫁给了宣王府的世子君若寒。君若寒对薛翎樱一直很冷淡,甚至没碰过她。一次意外中,薛翎樱发现君若寒和自己异母的妹妹薛翎瑶有不正当的关系,伤心欲绝,跳进了王府的水塘。当薛翎樱醒来,便不是原来的薛翎樱了,而是白夕歌。白夕歌依稀有着原主的记忆,冷冷地打量王府内的人情关系。
  • 妖怪的城堡

    妖怪的城堡

    收到来自妖怪的邀请,无意中坐上堡主的位置,是毁灭的前奏还是逆袭的开端,朔叶真实一面在此得到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