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2700000013

第13章 阳明篇下(1)

阳明明辨法第二

表里虚实生死之辨九条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烦热、热而烦也。是为在里。里则虽汗出不当解。而反解者。知表犹有邪也。如疟者。寒热往来。如疟之状。是为在表。表则日晡所不当发热。而反发热者。知里亦成实也。是为表里错杂之候。故必审其脉之浮沉。定其邪之所在。而后从而治之。若脉实者。知气居于里。故可下之。使从里出。脉浮而虚者。知气居于表。故可汗之。使从表出。而下药宜大承气汤。汗药宜桂枝汤。则天然不易之法矣。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

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下懊 。舌上苔白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浮而紧。阳明表里之脉然也。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阳明入里之证然也。是为邪已入里。而气连于表。内外牵制。汗下俱碍。是以汗之而邪不能出于表。则躁。心愦愦然昏乱而谵语。火之而热且扰于中。则怵惕烦躁不得眠。下之而邪不尽于里。则胃气徒虚。客气内动。心中懊 。若舌上苔白者。邪气盛于上焦。故与栀子豉汤。以越胸中之邪。所谓病在胸中。当须吐之是也。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则邪气不在上而在中。故以白虎加人参。以清胃热益胃液。所谓热淫于内。治以甘寒也。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邪热不在上中。

而独在下。故与猪苓汤。以利水泄热。兼滋阴气。所谓在下者。引而竭之也。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碎) 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

上条于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之证。既着猪苓汤之用矣。此条复示猪苓汤之戒。谓虽渴欲饮水。而汗出多者。则不可以猪苓利其小便。所以然者。汗之与溺。同出而异归者也。灵枢云、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浓则为汗。故虽清浊不同。其为腑中之液则一也。汗出既多。胃液已耗。而复以猪苓利之。是已燥而益燥也。故曰不可与猪苓汤。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下后。其邪既不从里而出。又不因下而结。其外有热。手足温者。邪虽陷而未深也。心中懊。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而胃虚不能纳谷也。但头汗出者。胸中之热。熏蒸于上。而阳受邪气。复不能降而下行也。是为邪气入里。而未成聚之证。故宜栀子豉汤以彻胸中之邪。亦高者因而越之之意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者。津液之腑也。热气入之。津为热迫。故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气内蒸而津不从之也。非阳明久虚之故。何致是哉。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实者。邪气盛也。虚者。精气夺也。邪盛则狂妄多言。变乱不测。正夺者。语不能多。惟平时心事。言讫复言而已。故曰重语。重、犹叠也。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直视谵语。为阴竭热盛之候。此为邪气日损。或阴气得守。犹或可治。若喘满。则邪内盛。或下利。则阴内泄。皆死证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汗多复汗。阳气重伤。而邪复不解。为谵语而脉短。谵语为邪之盛。脉短为气之少。病盛胜脏。故死。脉自和者。邪气虽盛。而正气犹足相持。故得不死。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酉戌时。日晡时也。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

阳明可下不可下之辨十五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伤寒以身热恶寒为在表。身热不恶寒为在里。而阳明病无表证者。可下。有表证者。则不可下。此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皆里证也。脉虽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若手足 然汗出者。阳明热甚。大便已硬。

欲攻其病。非大承气不为功矣。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则表犹未解。其热不潮。则里亦未实。岂可漫与大承气。遗其表而攻其里哉。

即腹大满不通。而急欲攻之者。亦宜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不可以大承气大泄大下。恐里虚邪陷。变证百出。则难挽救矣。以下七条。于可攻证而更审其小便之多少。大便之溏硬。脉之实与不实。经之过与不过。热之潮与不潮。而后从而治之。故知下法不可不慎也。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有潮热者。为胃实。热不潮者。为胃未实。而大承气汤。有燥屎者。可与。初硬后溏者。则不可与。故欲与大承气。必先与小承气。恐胃无燥屎。邪气未聚。攻之则病未必去。而正已大伤也。服汤后转失气者。便坚药缓。屎未能出。而气先下趋也。故可更以大承气攻之。不转失气者。胃未及实。但初头硬后必溏。虽小承气已过其病。况可以大承气攻之哉。胃虚无气。胀满不食。所必至矣。又阳明病能饮水者为实。不能饮水者为虚。如虽欲饮。而与水则哕。所谓胃中虚冷。欲饮水者。与水则哕也。其后却发热者。知热气还入于胃。则大便硬。而病从虚冷所变。故虽硬而仍少也。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但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已。盖大承气为下药之峻剂。仲景恐人不当下而误下。或虽当下而过下。故反复辨论如此。而又申之曰。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呜呼。仁人之心。可谓至矣。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下后。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下后。心中懊 。饥不能食者有别矣。彼为邪扰于上。此为热实于中也。热实则可攻。故宜大承气。若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者。热而不实。邪未及结。则不可攻。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谵语发潮热。胃实之征也。脉滑而疾。则与滑而实者差异矣。故不与大承气。而与小承气也。若服一升而转失气者。知有燥屎在胃中。可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此必初硬后溏。不可更与服之。一如前二条之意也。乃明日不大便。而脉反微涩。则邪气未去。而正气先衰。补则碍邪。

攻则伤正。故曰难治。便虽未通。岂可更以承气攻之哉。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能食者。为胃热而不实。不能食者。为胃热而实。而胃实之证。小便数者。可攻。小便少者。则不可攻。得病二三日。脉不浮而弱。而又无太阳柴胡之证。知其病独在阳明之表也。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不解。则里证复具。故虽能食。亦必以小承气微和胃气。至六日。热渐成实。当更与大承气一升。以尽其病也。若不大便六七日。于法当下。而小便少者。则水谷不分。知其初硬后溏。然虽不能食。亦不可便与攻法。须俟其小便利。屎硬。然后以大承气与之。夫不大便而津液竭者。不可下。须俟其津液还入胃中。而大便自行。不大便而小便少者。亦不可下。必俟其津液遍渗水道。而后可与下法。

盖津液已竭而强攻之。则正虚不复。大便未硬而辄攻之。则邪去不尽。学人不可不审。而轻用下药也。

同类推荐
  • 十二游经

    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氏医案绎注

    王氏医案绎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泉子

    玉泉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明名僧辑略

    皇明名僧辑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昌吉县乡土志

    昌吉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exo之仿若空城

    exo之仿若空城

    -------------------------------依,帝王是不能动真情的,你要知道这点。---------------------------------------------------------------------------------------------不能,不能动情,情是害。---------------------------------------------------------------
  • 凤于九天:云梦泽之苍龙劫

    凤于九天:云梦泽之苍龙劫

    古老的神话里,有一个极为美丽的国度,并且有着一个梦幻般的名字——云梦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他的男友穿越到了这边古国里,并对这神仙般的地方产生了倦恋。然,天地惊变,日月失辉,已化身公主的她,又有了保家卫国的念头!龙凤剑,天下定,他们相信,凭他们的智慧,一定能把云梦泽拉回平静的!(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秘岛哮月传

    秘岛哮月传

    一字一书一世界,多金多权多奇遇,美人在侧终不悔归,星宇无尽哮月屿!金钱、势力、多情、全能、权柄,这是一个男人毕生追求的渴望,这也是一个女人梦想中的对象!阴谋、现实、残酷、诡异、竞争,这是不变的存在,复仇、争霸、爱恋、追求、存亡,这是白岳峰的一生。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魔鬼,最可怕的是人心;没听说过被鬼吓死的人,却有被人陷害而生不如死的人。白岳峰就是这种被陷害而生不如死的人,失去一切后的他却得来奇遇,过程虽很痛苦又艰辛,但最终他仍是走过阴霾,再次攀登事业与权力的顶峰,开始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缠绵悱恻的爱情陪著他走到黄金时代,最终惩治恶人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 年氏皇妃

    年氏皇妃

    因年府大小姐年世汐与他人私定终身怀有身孕,不得已接生母病重无依无靠的私生女儿沈玉蝶入府,令其改名年世珏以年府大小姐的身份代替嫡出大小姐年世汐参加选秀。在年府中遇到身为皇子的胤禛,两人展开一场虐心之恋。
  • 清末恶匪

    清末恶匪

    一个时空倒爷在清末民初的故事吧,无聊就写到那里算那里吧。现在都有点太假了点,其实现代人回到过去很难混的,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清末民初那些人都可以算是人精里的人精了,他们都没改变了世界,你怎么就可以哪!咱就写个难点的吧。仔细的计算了下,玛德没穿越神器是不行的,想在里面凭着自己的这点小智慧混,估计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因此就让咱当个倒爷吧,起码物资什么的不愁。可是你格格不入的性格可能在官场、商场上混吗?没后台还不让人给吞了,还是当土匪吧。绑绑美女,绑绑大官,打劫下八国联军,勒索下美日英的应该能行。混着看吧,混不好整个情节宰了主角就是了。反正是土匪,土匪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 唯一深爱

    唯一深爱

    情窦初开的年纪,青梅竹马又如何?她爱上了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人,命运的轮齿注定她一定要过这一劫,终于她不爱了,他暴怒,狂躁,“顾媛,你可以不爱我,但代价你要承受的起!”她不在软弱,对他置之不理,“我一定会承受!”她连他都放弃了,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
  • 魔轮传说

    魔轮传说

    一缕神秘的火苗,牵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红颜香消玉殒,他一怒成魔……仗剑屠尽天下又何妨……血海宿仇,魔轮争议,让他举世皆敌……暗流涌动,实力为尊的朔元大陆,且看孤昂打出个朗朗乾坤。
  • 大明宗室

    大明宗室

    明末宗室起家,做掉晋商饿死建奴,吃饱肚子哪来的末世?劫掠各国……不,这是贸易。这皇帝,还是自己来当比较舒坦……这皇嫂张嫣……一定要好好照顾。
  • 天价婚约:总裁勾妻上瘾

    天价婚约:总裁勾妻上瘾

    普城第一傲娇名媛,为了千亿,她卖了婚姻。他用千亿宠她,只为让她开心,换来的却是她的疑问:“你对我这么好,是真的喜欢我,还是为了刺激你的青梅?”在他的甜蜜攻势下,她的心一天天的沉沦。当她想说:“连慕言,我不闹了,这辈子我们两个就凑合过吧”的时候,青梅闪亮登场。她自知比不上连少心里爱了十多年的女人,丢下离婚协议,伤心离去。三年后,再度归来,连少再度贴身勾搭她,让她不堪其扰。“连慕言,为什么偏偏是你,怎么就是你!”男人看着她,意味不明地笑着,“因为我不能容许自己二婚,这是污点。”
  • 南客

    南客

    孔雀曰南客,不服凤凰管辖,为禽中王者。孔雀好吃人,曾经一口将如来吞入腹中,飞到灵山。如来刨开了他的肚子跑了出来,本来想要结果他的性命,可是遭到了众神佛的劝阻,说如来若杀他犹如伤害生身之母,因此如来封他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有诗云:斋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主荷叶有风尘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知金弓银戟非防患,宝杵鱼肠另有方。古漫道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号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