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400000004

第4章 那拉家世(1)

近代的一些随笔札记及野史稗乘,对慈禧的家族、家庭和入宫的情况有种种耸人听闻、离奇古怪的猜测性说法。这些说法又往往被文学家给以引申和虚构,进行艺术的夸张,编成小说、戏剧及影视,广为流传,遂相沿成习,渐成定论。有的说法甚至被历史学家加以引用,则更使人们深信不疑。如:慈禧入宫是为了报仇雪恨、覆灭满洲;慈禧家庭十分贫困,她不得不自己上街去买菜;慈禧入宫时为宫女,一曲柔歌被咸丰帝发现,等等。那么,慈禧入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她的家庭状况究竟如何,她入宫时的身份确是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其实,关于慈禧的许多传闻都不是信史,的确有澄清的必要。

第一、叶赫那拉

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是古代海西女真叶赫部的后裔。叶赫部和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部矛盾甚深,经几十年的争斗,努尔哈赤灭掉了叶赫。所以,在近代的笔记和小说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慈禧当政的目的是为了覆灭努尔哈赤创建的满洲,以报叶赫先祖的仇恨。据说,当叶赫被努尔哈赤消灭的当时,叶赫的先祖曾发下誓言,一定要报此弥天大恨。其中发誓人和誓词说法不一,大致有四:

其一是杨吉努(即仰家奴)说。

其二是金台石(即锦台什)说。《慈禧太后演义》道:“临刑前,金台石厉声道:‘我生前不能存叶赫,死后有知,定不使叶赫绝种。无论传下一子一女,总要报仇雪恨。”

其三是布扬古说。《清光绪帝外传》说:“部长布扬古临殁愤言曰:‘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以此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 《慈禧的一生》就采用了这种说法,只不过译成了现代汉语:“叶赫部落的酋长布扬古,曾在临殁时愤愤然的发过誓,他说:‘我叶赫部落的后裔,只要留存一名女子,也必覆灭满清。’因此,努尔哈赤定下祖制,满清宫闱,绝对不准选叶赫女子。”

其四是无名英雄说。《瀛台泣血记》言:“他用着最后的一口气,在烈焰中发出极惨厉的声音来,宣布了他复仇的誓言:‘有一天,叶赫那拉氏的子孙是一定要向努尔哈赤……清室始祖……的子孙算账的。到那时候,他们就不能不落在我们的手掌里了。这个报应是他们一定要受到的!’这位叶赫那拉的无名英雄的誓言,从此便深深地印入了每一个满洲人的脑海里。而他们这一族的人,从此也就不能再在朝廷上占到重要的地位上了。”

以上四人,即杨吉努、金台石、布扬古和无名英雄的说法,无论是“传下一子一女”,“虽存一女子”,抑或是留下“叶赫那拉的子孙”,其目的都是要覆灭满洲,报仇雪恨。既然如此,得出“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的结论,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叶赫与建州的关系究竟如何,先祖是否发下了以上的誓言,确实有“宫闱不选叶赫”的“祖制”吗?这些问题应该弄清楚了。

叶赫,一作也合,又作野黑。其地望,《东北边防辑要》载:“叶赫,在吉林西北四百九十里,即今叶赫驿。康熙时,原任内阁侍读图理琛著《异域录》,自叙始祖在叶赫国时,行高望重,其国主待以宾礼即此。又有叶赫山城,在叶赫城西北三里内,有子城,明于其地置镇北关,为互市处,亦称北关。” 《全辽备考》记:“在开原威远堡边门东北九十里,即所谓北关也。明正统间,置塔山前卫,设指挥等职。” 叶赫的所在地,据今人考证位于吉林省梨树县叶赫乡。而北关在现在开原县东北的“莲花”,是明廷与女真贸易之地,俗称北关叶赫,或简称北关。

叶赫,原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人。后来他们灭掉了扈伦国所属的纳喇部,遂占据了他们的地盘,并改姓纳喇氏,即那拉氏。“纳兰(纳喇)者,即华言日也。” 纳喇,汉语是太阳的意思。后来他们迁居叶赫河(今吉林通河,也称叶赫河)一带,故以叶赫为号。

叶赫的始祖名星根达尔汉。星根达尔汉子名席尔克明噶图。席尔克明噶图子名齐尔噶尼,明廷授为塔鲁木卫都督佥事,正德初年(1506年以后)因多次盗边被斩于开原市上。正德八年(1513年),齐尔噶尼的儿子褚孔革悔罪归顺,明廷“暂准袭其父职” 。后来褚孔革多次入边抢掠,哈达酋长王忠在明廷的支持下把褚孔革执杀,夺取朝贡敕书和褚孔革所属季勒等13寨。叶赫由盛至衰。褚孔革的儿子太杵,太杵的儿子有二,长曰逞家奴(清吉努),次曰仰家奴(杨吉努)。兄弟二人筑两城。故城叫老城,老城由逞家奴居住。仰家奴住在西边的新城。叶赫开始由衰转盛,日益强大。他们同为叶赫部的酋长,明朝称他们为“二奴”。弟弟仰家奴虽然年幼,但更为英勇剽悍、足智多谋,所以又被称为“杨吉努兄弟” 。努尔哈赤与叶赫的交往是从此时开始的。

叶赫与建州的交往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杨吉努被杀以前,可以称为双方和睦相处阶段。第二个时期是纳林布禄当政到古勒山大战,可以称为叶赫主动进攻阶段。第三个时期是金台石、布扬古当政到叶赫被消灭,可以称为建州主动进攻阶段。

第一个时期,双方和睦相处阶段。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建州右卫酋长王杲的儿子阿台叛明,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挥师直抵阿台驻地古勒寨(今辽宁新宾上夹河乡胜利村)。古勒寨设防严密,难于攻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塔克世为李成梁当向导,李成梁攻下城寨,射杀阿台,而觉昌安、塔克世父子在战斗中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悲愤异常,为报父祖仇起兵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乡旧老城),有事到叶赫寨。仰家奴提出同努尔哈赤联姻,说:“我有幼女,俟其长,当使事君。”努尔哈赤反问:“君欲结姻盟,盍以年已长者妻我?”仰家奴答道:“我虽有长女,恐未为佳偶,幼女端重,始足为君配耳。” 努尔哈赤允婚。仰家奴的幼女叶赫纳喇氏,名孟古姐姐,万历三年(1575年)生,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二十年(1592年)十月生皇八子,即皇太极。《清皇室四谱》说:“太祖常如叶赫,杨吉努器太祖,以后许焉。” 说的就是仰家奴和努尔哈赤联姻结盟的事。

逞家奴兄弟企图吞并哈达,称雄海西女真。这引起支持哈达以扼制叶赫发展的明廷的警觉。为了制服叶赫,明廷设立“市圈计”,明辽东总兵李成梁、辽东巡抚李松一举诱杀逞家奴兄弟及其三子和部将伯虎赤等311人,并围歼留屯于关外的2000余叶赫兵,斩1200余级,获马1000余匹。李成梁率军直逼叶赫城下,叶赫首领“誓称自今宁万死,不敢复入塞” 。就这样,明廷于万历十一年,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塔克世,诱杀了叶赫的“二奴”逞家奴、仰家奴。随着逞家奴兄弟的被杀,叶赫与建州的第一个时期也就结束了。

第二个时期,叶赫主动进攻阶段。叶赫和建州为什么发生矛盾,从而升级为战争?这有种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古碑说。《慈禧太后演义》:“努尔哈赤曾命工匠兴起土木,建筑一所堂殿,作为祭神的场所。正在动手的时候,忽掘起一块古碑,上面有六个大字,可惊可愕。当由工人报知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端详审视,乃是‘灭建州者叶赫’六字。” 第二种说法是篡位说。《瀛台泣血记》道:“有一年,突然发生了一件企图危害皇室的阴谋,它的主谋者就是叶赫那拉族的一个人。他想扩张他自己一族的权势,想用武力篡夺皇位。” 第三种说法是扩张说。双方矛盾的原因是因为努尔哈赤要“尽并四邻以张大国势” 。第四种说法是拒婚说。建州要灭叶赫是因为皇太极向叶赫求婚被拒绝。 以上几种说法,哪一种比较接近事实呢?笔者认为第三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但“张大国势”不仅是努尔哈赤,叶赫也是这样的。并且首先采取进攻态势的就是叶赫。

逞家奴兄弟被杀后,逞家奴的儿子布寨,布寨的儿子布扬古;仰家奴的儿子纳林布禄和金台石,相继成为叶赫部的酋长。其中纳林布禄在海西女真四部(即叶赫、哈达、辉发、乌拉)中是一位著名的首领。纳林布禄、布寨兄弟欲图吞并哈达,统一海西女真,进而攻取建州,虏掠明边。在对待努尔哈赤方面,他们采取了三个步骤。其基本策略是先礼后兵,先外交后军事。

第一步,用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自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十七年(1589年),用了六年多的时间,相继征服了建州的苏克素护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等五部。又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兼并了长白山的鸭绿江部。自此,建州女真的大部分被统一起来了。努尔哈赤的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引起了海西女真四部,尤其是其中最强大的叶赫的不满。纳林布禄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把自己14岁的妹妹纳喇氏送给努尔哈赤为妻,实践了仰家奴先前的诺言。纳林布禄想用联姻结盟的方式笼络努尔哈赤,并以此扼止其扩张的雄心。但努尔哈赤不为所阻,仍然我行我素。

第二步,用外交的手段进行恫吓。联姻不能解决问题,纳林布禄便想用外交手段恐吓努尔哈赤,使其就范。这里又斗了两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是叶赫要求建州给他一块领土。万历十九年(1591年),纳林布禄遣使至建州,威胁努尔哈赤道:“乌拉、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言语相通,势同一国,岂有五主分建之理?今所有国土,尔多我寡,盖将额尔敏、扎库木二地以一与我!”努尔哈赤岂是好惹的,他答道:“我乃满洲,尔乃扈伦;尔国虽大,我岂肯取?我国即广,尔岂得分?且土地非牛马比,岂可割裂分给?尔等皆执政之臣,不能各谏尔主,奈何腼颜来告耶!” 叶赫的使臣没有达到目的,灰溜溜地回去了。

第二个回合是三部联合逼迫努尔哈赤让出一部分领土。纳林布禄感到叶赫一部势孤力单,便召集叶赫、哈达、辉发三部贝勒会议,议定共同遣使至建州。叶赫部派尼喀里、图尔德,哈达部派岱穆布,辉发部派阿拉敏比,四位使臣到达费阿拉城。努尔哈赤以礼相迎,置酒款待。酒酣耳热之际,纳林布禄的使臣首先发难:“我主有言,欲相告,恐触怒见责,奈何?”努尔哈赤答:“尔不过述尔主之言耳!所言善,吾听之;如出恶言,吾亦遗人于汝主前,以恶言报之。吾岂尔责乎?”图尔德口出狂言道:“我主云:‘欲分尔地,尔不欲;欲令尔归附,尔又不从。倘两国兴兵,我能入尔境,尔安能蹈我地耶’!”听到这种挑衅性的侮辱语言,努尔哈赤勃然大怒,抽出佩刀,砍断了眼前的桌子,直斥道:“尔叶赫诸舅,何尝亲临阵前,马首相交,破胄裂甲,经一大战耶!昔哈达国孟格布禄、戴善,自相扰乱,故尔等得以掩袭之。何视我若彼之易也?况尔地岂尽设关隘,吾视蹈尔地如入无人境,昼即不来,夜亦可往,尔其奈我何?昔吾以先人之故,问罪于明,明归我丧,遗我敕书、马匹,寻又授我左都督敕书,已而又责龙虎将军大敕,岁输金币。汝父见杀于明,曾未得收其骸骨。徒肆大言于我,何为也?” 这段话说得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卫护了建州的尊严,斥痛了叶赫的短处,也表明了努尔哈赤是胸有全局、知己知彼的。几位使臣岂能吓住久惯战阵的努尔哈赤?言罢,努尔哈赤令人作书,派遣使臣阿林察持书前往叶赫,命其当纳林布禄的面念诵此书,以示其威。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了。纳林布禄的外交手段的恫吓并没有奏效。这两个回合以叶赫的被挫收场。

第三步,用军事的行动强行占领。纳林布禄并不甘心,在联姻笼络和外交恫吓遭挫后,他便想诉诸武力,企图用军事行动逼迫努尔哈赤就范。这里他也采取两个步骤,一是武力试探,二是大举进攻。

武力试探是派兵劫寨。先是长白山所属朱舍里、讷殷二部偷袭努尔哈赤所属东界洞寨。以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叶赫会同哈达、乌拉、辉发四部兵力,袭劫建州户布察寨。此次劫寨,以努尔哈赤反击哈达部的富尔佳齐寨大告全胜而结束。

大举进攻是九部联军联合进击建州。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以叶赫贝勒布寨、纳林布禄为首,纠合哈达、乌拉、辉发、朱舍里、纳殷、科尔沁、锡伯、封尔察,共为九部,合兵三万,兵分三路,向建州苏克素浒河的古勒山挺进。面对九部联军,努尔哈赤祭拜天地:“皇天后土,上下神祇,努尔哈赤与叶赫,本无衅端,守境安居,彼来构怨,纠合兵众,侵凌无辜,天其鉴之。”从中可见,建州与叶赫积怨之深。古勒山之役,努尔哈赤又获全胜,斩杀4000人,缴获战马3000匹,铠甲1000副。在战斗中,布寨被建州兵士武谈斩杀。纳林布禄见其兄被杀,昏倒在地。战后,“北关请卜酋(布寨)尸,奴酋(努尔哈赤)割其半归之。于是北关遂与奴酋为不共戴天之仇” 。努尔哈赤把布寨的尸体割一半归还给叶赫,这也未免太不人道了。但这也正说明了他们之间的仇恨之深。

第三个时期,建州主动进攻阶段。古勒山大战之后,努尔哈赤采取主动出击战术。战后,布寨之子布扬古,纳林布禄之弟金台石继为贝勒。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布扬古表示愿将其妹嫁给努尔哈赤为妻,金台石也表示愿将其女嫁给努尔哈赤之次子代善为妻。叶赫欲以婚盟取悦于努尔哈赤,双方关系有所改善。但不久,纳林布禄又将金台石许给代善的女儿转嫁给蒙古喀尔喀部贝勒斋赛,盟约遭到了破坏。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努尔哈赤因孝慈高皇后病危,特遣使至叶赫迎接岳母,纳林布禄不允,只派了孝慈高皇后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探视。努尔哈赤气愤地对南太说:“汝叶赫诸舅,无故掠我户布察寨,又率九姓之国,合兵攻我。汝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国,因起兵开衅,自服厥辜,刑马歃血,祭天盟誓,愿联姻通好。汝叶赫背盟,将许我国之女,悉嫁蒙古。今我国妃病笃,欲与母诀,又不许。是终绝我好也。汝如此,两国已复相仇,我将问罪汝邦,城汝地,不汝讳也。” 孝慈高皇后不久便病逝了,努尔哈赤怀着极大的悲恸,“丧殓祭享,仪物悉如礼,不饮酒茹荤者逾月。越三载,始葬尼雅满山冈。”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正月,努尔哈赤出兵攻叶赫,拿下二城、七寨,俘获两千余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消灭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努尔哈赤多次索取,叶赫置之不理。九月,努尔哈赤率兵四万攻叶赫,攻下大小城寨19处,全胜而还。

努尔哈赤先后灭掉了哈达、辉发、乌拉三部,叶赫势孤力单,向明廷求援,明廷遣使令努尔哈赤“自今以后,勿侵叶赫”。并派游击马时楠、周大岐“率练习火器者千人,守卫叶赫二城。”

同类推荐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热门推荐
  • 乌月苍星

    乌月苍星

    传说中的蛇王“乌月”现身,引发江湖的一场场争夺战,从而引出更为神秘的“苍星”之迷。两个神兽的守护家族从此浮出水面,揭示了一个密守了千年的惊世传奇。在血雨腥风中相遇结缘的四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在两大家族的纠纷中出生入死,当使命和本性相撞时,他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风云平息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 花间一壶茶

    花间一壶茶

    大龄宅女,回家啃老,无意中发现了祖传宝盒的秘密!
  • 傲娇总裁请克制

    傲娇总裁请克制

    新婚之夜,望着莫绍谦死乞白赖尹筱筱约法三章:“不许在媒体面前碰我。”“不许告诉别人你是我老公。”“我们住在一起的事情不能告诉任何人。”莫绍谦不以为然地,大灰狼的尾巴终于暴露了。望着完美面孔的某男,她大声尖叫:“别过来!”某男不以为然地抓住她嘿嘿地笑着:“老婆,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寝吧。”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寂灭诸天剑

    寂灭诸天剑

    当年一时心血来潮,准备不足的试笔之作,暂且尘封
  • 发达开运姓名学

    发达开运姓名学

    姓名,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宗族关系,传达人的精、气、神。同时,姓名文字还蕴涵着人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姓名与人生命运的密切联系。姓名既可以预测人生运势的吉凶规律,又具有调整平衡运势和趋吉避凶的作用。《发达开运姓名学》对中国象数姓名学进行了概述,从姓名文字的笔画数理及其组合结构的五行生克、卦象含义等方面入手,对姓名与性格、学业、事业、职业、相貌、仕途、财运、婚姻、父母、子女、疾病、伤灾、牢灾、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人生运程等方面进行了诠释,使姓名学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 铁血星魂

    铁血星魂

    战火纷飞的未来,日渐破败的地球,因一颗陨落的流星发生巨变,曾经温驯呆萌的羔羊也会成为杀人嗜血的怪兽,曾经主宰这个世界的人类却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样的世界唯有强者才能生存。出生在这样的年代,让这个善良懵懂的少年,不得不为国仇家恨四处征战厮杀,那些他爱的,爱他的女人们却又有怎样的结局?而人类又将去向何方?是那遥远的星际,还是这满目疮痍的故乡。。。。。。。。。
  •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幻夜

    蓝色幻夜

    人生,难道不就是蓝色夜空中星辰变幻的景象吗?名剑山庄富可敌国的大庄,生意遍布天下。坚固的城墙终有攻破的那一天,安逸的生活怎能固守一万年。噩梦,从这里开始,到这里结束。
  • 龙珠之沙鲁

    龙珠之沙鲁

    一本普通的七龙珠的同人,大家就随意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