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400000045

第45章 慈禧新政(1)

重新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对新政发生了兴趣。在回銮途中,她便“下诏罪己”,提出要变法。但是封疆大吏和驻外使节对她的诏旨静观不语。殷鉴不远,他们不愿自投罗网,再蹈康梁覆辙。

然而,此时的慈禧太后一再求言,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故作姿态。

因此,便产生了由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联衔会奏,即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这三个奏折成为了慈禧新政的核心内容。

慈禧的新政比光绪帝的变法要走得远。这也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第一、下诏变法

慈禧太后于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1900年8月20日)逃至宣化县之鸡鸣驿。为欺骗舆论,获取信任,她以光绪帝名义,下诏罪己。认为:“近日衅起,团教不和,变生仓猝,竟致震惊九庙。慈舆播迁,自顾藐躬,负罪实甚。” 承认“负罪实甚”。

过了两天,即七月二十八日(8月22日),在宣化府城又下诏求直言。谕曰:“自今以往,凡有奏事之责者,于朕躬之过误,政事之阙失,民生之休戚,务当随时献替,直陈无隐。” 做出了虚心纳谏的姿态。

十月十日(12月1日)在西安行在第三次降谕:“慈训谓: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事,乃可作后事之师。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各直省督抚、驻扎各国使臣,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兵政财政等,有因有革,有省有并,各举所知,限两个月内详悉以闻。”

过了两个月,在内外压力面前,慈禧被迫颁布了变法诏书。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30日),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上谕,谕曰: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差不易者三纲五常,昭如日星之照世;而又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岂尽雍正乾隆之旧?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旰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自丁戊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甚于红拳,迄今海外逋逃,尚以富有贵为等票诱人谋逆,更借保皇保种之妖言,为离间宫廷之计。殊不知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该逆等乘朕躬不豫,潜谋不轨,朕吁恳皇太后训政,乃拯朕于濒危,而锄奸于一旦。实则剪除乱逆,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盖行除旧?执中以御,择善而从,母子一心,臣民共见。今日恭承慈命,壹意振兴,严禁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以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己身之积习,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固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之?如何而度支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自西幸太原,下诏求言,封章屡见。而今之言者,率有两途。一则袭报馆之文章,一则拘书生之成见,更相关亦更相非,两囿于偏私不化,睹其利未睹其害,一归于窒碍难行。新进讲富强,往往自迷本始,迂儒谈政学,又往往不达事情。尔中外臣工,当鉴斯工者,酌中发论,通变达权,务极精详,以备甄择。

这就是慈禧以光绪帝名义颁发的变法诏书。诏书开篇着重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即“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变法的目的是“强国利民”。接着为自己镇压戊戌变法进行辩解,斥责康有为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戊戌政变“实则剪除叛逆”,“何尝不许更新”?表示“母子一心”,“壹意振兴”。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软弱的原因,强调学西方不要仅学“西艺之皮毛”,而要学“西政之本源”。谕令王公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方面,“各举新知,各抒所见”,并限期两月,条议上奏。

从上谕看,慈禧似乎决心很大。但是,朝廷内外臣工反应却极为冷淡。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当务之急不是变法,而是议和。慈禧在西安行在,联军仍侵占北京。议和尚无头绪,此时诏谕变法,臣工们都以为这是慈禧故作姿态,并非真心。

十二月二十五日(1901年2月13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颁“自责之诏” 。进一步强调初十日变法谕旨,为“国脉之转机”,要求内外臣工妥速议奏,实力奉行。在这个诏谕中,慈禧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口号:“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把好端端的中国置于任人宰割的羔羊的位置上。

中外臣工对这道上谕仍保持沉默。尤其是作为清廷支柱的封疆大吏及信息灵通的驻外使节,则更是一言不发。

他们对慈禧在静观默察。

第二、设政务处

慈禧针对这种情况,于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三日(1901年4月21日),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以便推动变法。上谕说:

上年十二月初十日,因变通政治,力图自强,通饬京外各大臣,各抒所见,剀切敷陈,以待甄择。近来陆续条陈,已复不少。唯各疆臣使臣,多未奏到。此举事体重大,条件繁多,奏牍纷烦。务在体察时势,决择精当,分别可行不可行,并考察其行之力不力。非有统汇之区,不足以专责成而挈纲领。著设立督办政务处,派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户部尚书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亦著遥为参预。各该王大臣等,于一切因革事宜,务当和衷商榷,悉心评议,次第奏闻。俟朕上禀慈谟,随时更定。回銮后,切实颁行。示天下以必信必果,无党无偏之意。其政务提调各官,该王大臣等务择心术纯正、通达时务之员,奏请简派,勿稍率忽。此事预限两月,现已过期。其未经陈奏者,著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将此通谕知之。

光绪二十七年军机大臣共五人,即礼亲王世铎、荣禄、王文韶、鹿传霖和瞿鸿。其中世铎已病,瞿又在以后的四月入值,当时只有荣、王、鹿三人在。他们三人全部入督办处。当年的大学士是五位,即李鸿章、昆冈、荣禄、王文韶和孙家鼐,孙是十二月任命的,当时在位的只李、昆、荣、王四人。他们四人全入督办处。这就是说督办政务处是由当时中央的全部军机大臣和全部大学士及地方的最有影响的疆臣组成的,而庆亲王奕劻是暂没任命的首席军机大臣。从人员组成不难看出,督办政务处地位显要,规格崇隆。慈禧给予督办政务处以很高的实权,这就使得她所推行的新政出台较快,施行较易。

督办政务处的设立使得慈禧的新政有了组织保证。

地方疆臣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感到慈禧真的要实行变法了。于是,他们经过认真准备,先后于五月二十七日(7月12日)、六月四日(7月19目)和六月二十七日(8月11日)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时称《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这三道奏折成为了慈禧新政的核心内容。

同年八月二十日(10月2日),上谕和懿旨肯定了变法三折,旨云:

同类推荐
  • 泰勒人生如戏

    泰勒人生如戏

    伊丽莎白·泰勒说上帝给了她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却没给她幸福,正如她爱过七个男人、结了八次婚、拿了两座奥斯卡,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葬礼——人生如戏,有些成功只是世人共同营造的幻象。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热门推荐
  • 九圣苍穹

    九圣苍穹

    天地初开,域外诸神降临大陆,抛下九座神椅,被后世称之为九圣神座。九圣神座代表着替神执掌世间,拥有无上的权利,地位,力量。无数人以修炼梦想有一天坐上神座,可成功者终究渺茫。而成功坐上神座之人,被世人称之为九圣主宰,负责代神执掌世间。而生活在地球的风炎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无神论者的他,根本无法信仰那些所谓的神。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修真的人

    修真的人

    陈大是七星大陆的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次意外毁了他的家。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劫世重生

    劫世重生

    在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上,有一类人,他们是从远古时期就从其他星际来到地球,既是来地球避难,也同时肩负着保护地球的任务。平时他们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地球上生活着,和人类一样。但当太阳黑子的提前出现,被关在黑洞中的黑暗宇宙力量有了复活的力量;地球的生死存亡时刻来到了,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使命召唤。
  • 重生之校园兵痞

    重生之校园兵痞

    李杰曾经是一名让所有国家军人闻名丧胆的兵王,他是特种兵世界大名鼎鼎的枪神,他拥有着令整个杀手界都害怕的修罗。他性格嚣张狂妄,他痞气十足,各种美女为他痴狂。重生之后他是校花男神,偶尔去日本韩国玩玩。在这繁华的都市,李杰将上演一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眼泪里的微笑

    眼泪里的微笑

    那些逝去的时光,有过流泪捂着胸口说恨的人,有过一群拍照勾肩搭背扮鬼脸的人。现在,她织的围巾我还留着,他们的照片我还放着,只是.....望着天边听那以前我们都一起听过的歌,回忆没有你们的曾经。渐渐的,学会了在一个人的夜里数着漫天的繁星,懂得在冷的时候给自己添件衣服,委屈的时候不再抱怨,而是默默承受,仰起头来,让眼泪流回心里。这季的叶子又黄了,我跌跌撞撞的长大,穿上西装,少了那份青涩,懂得用微笑去掩盖内心的脆弱,伪装自己有多么坚强。那些曾经的梦想,像是没有浇水的花,未来得及绽放就死在它萌生的地方。多像是青春里的她,那份来去匆匆的爱情,有着年少无知的纯净,当初的誓言只是童言无忌....
  • 轮回彼端

    轮回彼端

    他是天地灵气化形成人,他是远古魔王代言人。一对兄弟,却因彼此善恶的宿命反目成仇。罪与罚,善与恶,道与魔,祈祷与杀戮,裁决与审判······当墨零转世重生,恢复记忆,他能否战胜诸恶,以一人之力守护他的挚爱与至亲,并带领密芒走向辉煌?当一切结束后,他的结局竟然是···一切精彩,尽在《轮回彼端》!!!
  • 御女圣尊

    御女圣尊

    你还在看到注定追不到的她而暗自自愧吗?你还在只能看到背影的她而叹息不已吗?你还在遭到她的淡漠甚至厌恶而泪流满面吗?不要紧!身拥御女神器,祝您梦想成真,满血复活,还在等什么?快来驾驭吧!
  • 忆异

    忆异

    纵横疆场,我无所畏惧。从闺阁少女到女将,只为守护一片天空。只是,我究竟是谁?衿儿,你无须这样。有我守护你,有我爱护你,不管你是何人,你始终是我司徒毅最爱的人。我承认,最初我是想利用你。不知从何时开始,你却变成了我乞颜墨漓心中唯一的明珠。
  • 血海奇花

    血海奇花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片天……这个世界都不会少了一种人,他们或者身体老迈,无力维持生机,或者年龄尚幼干不动什么活,亦或者身体残缺无力劳动,每日衣衫褴褛的穿行于街市,他们就是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