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5600000006

第6章 巳部

文人岂有此理

文人向以酸臭著称,其“酸”可能被视为清高,所以有不知耻的文人常自诩“才高八斗,恃才傲物”。

但文人又历来受人尊敬,曾有书法家在酒店墙壁上写字,观者如潮,扔过来的铜钱淹过了脚面。

书法和书法家受到尊重是自然的,但秦桧和蔡京也是书法家,却没人喜欢他们,连秦桧发明的秦体字,也被称为“宋体”。

看来,连酸臭之文人都有人尊重,但没有人瞧得起品格低下的,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人。

画史问答

画法不行久矣,所传于世者有二焉:一曰“行乐”,一曰“春宫”。

画行乐、春宫者,莫多于虎阜山塘,来游虎阜山塘者,莫不喜春宫而恶行乐。故行乐之势不敌于春宫久矣。有业此业者,因其业之甘苦不均,乃遂哗争不已。

画行乐者曰:“子画令人亵,不如予画令人敬。”

画春宫者曰:“子画令人憎,不如予画令人爱。”

画行乐者曰:“子画所以教淫,不如予画之可以教孝。”

画春宫者曰:“子画所以利鬼,不如予画之可以利人。”

画行乐者曰:“予之画,吴道子点睛术也,宜乎古。”

画春宫者曰:“予之画,仇十洲写生手也,宜乎今。”

画行乐者曰:“幻相不如实相,传神者难。”

画春宫者曰:“死法不如活法,有情者贵。”

画行乐者曰:“床笫之私,久成俗套,奚待尔之描摹?”

画春宫者曰:“衣冠之辈,多属游魂,何劳君之点缀?”

画行乐者曰:“予能以贫贱易富贵,有挽回命相之权。”

画春宫者曰:“予能以男女合阴阳,有弥补化二之力。”

画行乐者曰:“以尔处心积虑,入诱人犯法之条,罪可杀。”

画春宫者曰:“以尔张冠李戴,罹乱人宗祧之律,法当诛。”

画行乐者曰:“尔若近取诸身,恐即是自家之儿女。”

画春宫者曰:“尔但因人成事,徒然为众姓之子孙。”

画行乐者曰:“家家不可无行乐,人人未必有春宫。尔之用隘,不如予之用广也。”

画春宫者曰:“人人未必有行乐,家家都有活春宫,尔之法拘,不如予之法灵也。”

画行乐者曰:“去行乐之冠屐,安知不是春宫?”

画春宫者曰:“加春宫以袍服,未必不成行乐。”

画行乐者曰:“裸体跣足,宜于夏而不宜于春,夏宫非春官也。”

画春宫者曰:“奠酒焚香,动乎哀而不动乎乐,行哀岂行乐哉?”两人之言若此。

君子曰:“行乐为祖宗计也,春宫为子孙计也。今人为子孙计者多,而为祖宗计者少。宜乎,行乐之势不敌于春宫也!”

棋谱铭

棋不在高,有仙则名;著不在勤,弗悔则灵。斯是棋谱,唯吾得情。精明无懈局,草率不连赢。谈笑有国手,往来非赌精。可以调素心,役神明。无纸竹之乱耳,无筹码之劳形。棋输木头在,著著见将军。君子云:“何臭之有?”

象棋源

人皆以象棋为戏,然鲜知象棋之源流也。

宋玉《招魂》言:“象棋,有六些。”其所云“象棋”,乃是以象牙为棋子,非今之所谓“象戏”也。今象戏不知起于何时。

刘向《说苑》云:“雍门周谓孟尝君曰:‘足下闲居好象棋,亦战争之事。’”似七国时已有此戏。

《太平御览》又谓:“象棋乃周武旁所造,然有日月星辰之象。”此复与今之象戏不同。

近又有三人象戏,士角添旗二面,在本界直走二步,至敌国始准横行,然亦止二步。去二兵添二火,火行小尖角一步,有去无回。棋盘三角,中为大海,三角为山为城。兵旗车马,俱行山城。炮火过海。起手大抵两家合攻一家,然危急之际,亦须互相救援。缘主将一亡,则彼军尽为所吞,以两攻一,势莫当也。

故往往有彼用险著制人,而我反从而解之者,夫救彼正所以固我也。钩心斗角,更难于二人对局者。

书以人贵论

苏、黄、米、蔡乃宋之四大书家,人咸知“蔡”之为蔡襄久矣。其实不然,“蔡”乃蔡京也。世以蔡京为奸佞,故隐其书名,而以襄代之也。秦桧为奸佞,其书不传于世;岳武穆号忠义,其墨迹遍天下。然以书名论,桧之过飞多矣。

子曰:“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嗟夫!人皆是其言,然不能行其事,不隐善,不虚美,何其难也!

书 宝

书之珍品,人皆宝之。然真爱书者,鲜矣。书者,人为之,然书亦可变人也。有以书而贵者,亦有以书而罹祸者。

昔僧智永弟子辨才,尝于寝房伏梁上为一衺槛,以贮王羲之之《兰亭》,保惜贵重于师在日。

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贴,构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辨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

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辨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常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辨才之处。又敕追辨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

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之必获。”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辨才院,止于门前。

辨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

翼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既共围、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邹阳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

酣乐之后,请宾赋诗。辨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酿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

萧冀探得“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

辨才云:“檀越闲即更来。”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

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书《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数帖自随。”

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

辨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也。贫道有一真迹,颇是殊常。”

翼曰:“何帖?”

才曰:“《兰亭》。”

翼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乡榻伪作耳。”

辨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

翼见讫,故瑕指曰:“果是乡榻书也。”纷竞不定。

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梁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

辨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

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

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冀遗却帛带在床上。”

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告驿长陵朔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

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辨才。

辨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

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已得矣,故唤师来别。”

辨才闻语而便绝倒,良久始苏。

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拜翼为员外郎,加五品;赐银瓶一,金缕瓶一,玛瑙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宅庄各一区。

太宗初怒老僧之秘,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

辨才不敢将入己用,乃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不能饭,唯饮粥,岁余乃卒。

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

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何如?”

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

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入玄宫矣。”

嗟夫!太宗真爱书者欤?真毁书者也。其求书也,不择道术,务在必得;其赏书也,孤身把玩,意在独得其趣;其藏书也,死而不已,遗大憾于后人。

惜乎辨才,一生谨慎,老而昏聩,书既不存,人亦惊悸而亡。若无《兰亭》,或能终天年,享安乐,何至于此!

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至矣斯言。

文人相轻

古之文人相轻,求同存异,与人为善;今之文人相轻,求全责备,无所不至。

古之文人相轻,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今之文人相轻,掩己之短,混淆是非。

古之文人相轻,责其辞艺,有舐疮之德;今之文人相轻,摘其操行,有揭疤之痛。

古之文人相轻,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今之文人相轻,无诸己反求诸人,有诸己反非诸人。

古之文人相轻,为求千秋之道也;今之文人相轻,为逞一时之忿也。

古之文人相轻,口诛笔伐,尚存斯文之风;今之文人相轻,拳打脚踢,尽显豺狼之性。

古之文人相轻,虑己不能卓立于世也;今之文人相轻,恨人未肯同流合污也。

古之文人相轻,恃才傲物;今之文人相轻,倚宠卖乖。

古之文人相轻,我行我素,特立不群,成一家之言;今之文人相轻,人云亦云,党同伐异,作应声之虫。

古之文人相轻,轻人而自重;今之文人相轻也,轻人亦自轻。

古之文人相轻,大声疾呼,欲扶盲瞽于既倒;今之文人相轻,无病呻吟,常陷无辜于不测。

古之文人相轻,仅及于一身也;今之文人相轻,祖宗万代不免也。

古之文人相轻,为名也;今之文人相轻,为利也。

古之文人相轻,如在天之隼,蛇、鼠之辈不迩于目也;今之文人相轻,如井底之蛙,江、海之声不入于耳也。

古之文人相轻,如兀鹫之吞腐肉,去朽败而促新生也;今之文人相轻,如狂犬噬赤子,毁英华而绝母望也。

醉 才

世谓“李白斗酒诗百篇”,予常疑之。夫酒,醉人者也。夫醉,寐醒之间也。予未见寐者如醒者之捷悟者也。今有述李太白酒后捷悟之事者,录之,以供后人之辨: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又请所为文。白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白酷好酒,知章因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曲》,观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曲曰:

姑苏台上乌楼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堕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或言是《乌夜啼》,二篇未知孰是。又《乌夜啼》曰: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向人问故夫,欲说辽西泪如雨。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子昂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薄艳已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玄宗闻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命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辍,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龙。律度对属,无不精绝,其首篇曰: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珠殿宿鸳鸯。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玄宗恩礼极厚。而白才行不羁,放旷坦率,乞归故山。玄宗亦以非廊庙器,优诏许之。

尝有醉吟诗曰: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胡愧焉?三杯通大道,五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更忆贺监知章诗曰:

欲向东南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后在浔阳,复为永王延接,累谪夜郎。时杜甫赠白诗二十韵,多叙其事。白后放还,游赏江表山水。卒于宣城之采石,葬于谢公青山。范傅正为宣歙观察使,为之立碑,以旌其隧。初白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县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重名,望其重而加敬焉。

呜呼!世谓李太白为“酒仙”,夫以仙名,盖以其非人也。非人者以醉傲物,固宜然也。

解经喷饭

《易囗同人》曰:“伏戎于莽,升其高陵。”张邯解曰:“莽,皇帝名。升高陵,谓高陵侯子翟义也。见《王莽传》。”如此解经可以喷饭。

儒者不醇

论者曰:“儒者多醇。予以为未可一概而论也。夫子贤徒七十二,然醇儒几何?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下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人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而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君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人民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是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扶泗上诸侯诛暴齐,而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于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而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况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意,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

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于数载,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太宰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左之,以徼其意,重实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也;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面晋君,令其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悦,许诺。遂与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

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

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遣贱臣种,奉先人之藏器,甲二十领,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益军吏。”

吴王大悦,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

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

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曰,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办不可以胜敌。今夫吴与齐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

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

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遇于黄池之上。

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

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如此孔门弟子,直是纵横之祖,全不是圣贤门风。

子贡又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呜呼!夫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贡虽侍夫子,然常得夫子之言而反行之。“死生有命,富贵在钱。”其是之谓与!”

是岂圣贤之醇徒邪,是陶朱公之高徒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任独行

    任独行

    夜色是殺手的天堂,也是武林陰暗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有爭鬥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慘遭滅家之禍的任獨行輾轉間踏入江湖。是笑傲江湖,威震武林,還是抑鬱而終?這看似平靜的江湖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一切是巧合,還是陰謀?微風拂動劍飛舞,一劍封喉鬼神哭。千尘飛卷獨一劍,冰火齊出誰可阻?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创世主降临

    创世主降临

    创世主紫云龙神赵公明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转世到他创造的世界体验人生。结果转世的身份就成了华夏第一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天赋甚至超过之前的他。不过,猪脚的性格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原本性格沉稳的他却一心想保持小孩的样子,喜欢的类型开始逐渐向萝莉沉沦(主要是他的四个小萝莉守护神)。看我们的正太猪脚如何携手四萝莉笑傲地球乃至寰宇。
  • 农女小萌妃

    农女小萌妃

    只因顾府的墨王爷喜欢吃蘑菇,小红萝就屁颠屁颠挎着小篮子去丛林里采。然后又欢欢喜喜拿到王府门口去卖。无意中结识了自称是王爷侍卫的顾墨,见面就掐的两个人竟然互相产生好感,最后才发现他就是王爷,可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王爷竟然赔上了自己的小命,唉!
  • 倾世一冉

    倾世一冉

    她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生,普通却也悲伤。一个有预谋的意外使她丧生却又意外醒来在异世大陆。慢慢熟悉之后,她捡起了被遗失的属于她的幸福。可也许她终究不能如愿。幸福还未美满却又惨遭灭门毒杀,秘密身世又慢慢浮出于面,她一步步强大,立誓在不愿身边人有一日被辱被欺。她说她要将这个世界之上他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赠与他,而他心却不知所终。她说要一步步走上强者顶端,她说要找齐散落于世的八大元素之珠。她说他的心意就是她的决定,她说她要为他用血铸就一条路,这世间,只他一人可以涉足。她说后来她找到了幸福,就是他可以得到幸福。而是命运总是不尽人意,爱而不得。
  • 步步生情

    步步生情

    许氏集团董事长许绍雄的千金许如珠意外撞到男友宋锦和与凌萱私情,受到刺激,与沈浩淼结婚。婚礼当天,警察突然出现拘捕许绍雄,许如珠母亲失足坠楼身亡,许氏旗下的彩虹堂破产。随着真相渐渐浮现,许如珠才发现沈浩淼接近自己另有目的,不由心灰意冷,毅然离开沈浩淼,决意重建彩虹堂……
  • 重生之雨萌

    重生之雨萌

    千年后她归来,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女子,顺便教几个学生,不枉自己攒了满脑袋的东西。“我从来不想成为什么大人物,所以,别逼我。”其他人趋之若鹜的权力地位,她却弃如敝屣“对不起,我不需要。”唐雨萌总是很无奈,自己原本只是个单纯的理科技术宅,到底哪来的这么多巧合让自己走的路和计划渐行渐远?
  • 不灭危机

    不灭危机

    一场畸形怪物的袭击,令地球陷入黑暗纪元,人类的领地不断被剥夺,尸体、鲜血泼洒遍地。古式作战不适合新兴战场,枪药子弹的威力越大,畸形怪物的进化就越快,人类科技不可能像怪物一样层出不穷,三天两头改头换面,如今的科技在战场上如同废物。好在天宫学院的院士们研究出了一种新人类,结合畸形怪物的血液和破甲武器,终于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无限进化、破甲、神魂,三位一体,没有人会想到,命运的牵引线会落在他的身上……
  • 都市玄皇

    都市玄皇

    学校生活的真相往往出人意料,只是绝大部分学生看不穿迷雾,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