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67400000002

第2章 总论

易经

观卦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风行地上周及庶物为由历周览之象故先王

体之为省方之礼以观民俗而设政教也天子巡

省四方观视民俗设为政教如奢则约之以俭俭

则示之以礼是也省方观民也设教为民观也

恒卦

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矣

圣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下化之以成

美俗也观其所恒谓观日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

圣人之道所以能常久之理观此则天地万物之

情理可见矣

渐卦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山上有木其高有因渐之义也君子观渐之象

以居贤善之德化美于风俗人之进于贤德必有

其渐习而后能安非可陵节而遽至也在已且然

教化之于人不以渐其能入乎移风易俗非一朝

一夕所能成故善俗必以渐也

礼记

经解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观其风俗则知其所以教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

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

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

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

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

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

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

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者言人君以六经

之道各随其民教之民从上教各从六经之性观

民风俗则知其教故云其教可知也凡人君行此

等六经之教以化于下在下染习其教还有六经

之性故云诗教书教之等

管子

八观

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夫

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

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宫营大而室屋寡

者其室不足以实其宫室屋众而人徒寡者其人不

足以处其室囷仓寡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

费故曰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

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

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

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

不可使用国故曰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

俭之国可知也

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

知也州里不鬲闾闬不设出入无时早晏不禁则攘

夺窃盗攻击残贼之民毋自胜矣食谷水巷凿井场

圃接树木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

之别毋自正矣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时毋会同丧蒸

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故昏礼不谨

则民不修廉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货财行于国

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乡官无

法制百姓群徒不从此亡国弒君之所自生也故曰

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者而治乱之国

可知也

贾谊新书

俗激

大臣之俗特以牍书不报小期会不答耳以为大故

不可矣天下之大指举之而激俗流失世坏败矣固

恬弗知怪大故也加刀笔之吏务在筐箱而不知大

体陛下又弗自忧故如此哉夫邪俗日长民相然席

于无廉耻礼义非循也岂为人子背其父为人臣固

忠于君哉岂为人弟欺其兄为人下固信其上哉陛

下虽有权柄事业将何所寄之管子曰四维一曰礼

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使管子

愚无识人也则可使管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不可

为寒心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无制度弃礼义捐廉

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乎口耳念非

顾行也今其甚者刭大父矣刖大母矣踝妪矣刺兄

矣盗者虑探柱下之金掇寝尸之帘攓两庙之器白

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矫伪者出几拾万石粟

赋六百余万钱乘传而行郡诸侯此其无行义之尤

至者已其余猖獗而趋之者乃豕羊而往是类管

子谓四维不张者与窃为陛下惜之以臣之意吏虑

不动于耳目以为是特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

移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陛下又不自忧

窃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

有纪此非天所为人之所设也夫人之所设弗为立

持不植则僵不修则坏秦灭四维不张故臣乖而相

攘上下乱贱而无差父子六亲殃僇而失其宜奸人

并起万民离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今四维犹未

备也故奸人冀幸而众心疑惑矣岂如今定经制令

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

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

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无维楫

中流而遇风波也船必覆矣悲夫备不豫具之也可

不察乎

刘子

风俗

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

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风有薄厚

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

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楚

越之风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顾郑卫之风好淫其俗

轻荡而忘归晋有唐虞之遗风其俗节财而俭啬齐

有景公之余化其俗奢侈以夸竞陈太姬无子好巫

祝其俗事鬼神祈福燕丹结客纳勇士于后宫其俗

侍妻妾于宾客斯皆上之风化人习为俗也越之东

有辙沐之国其人父死即负其母而弃之云是鬼妻

不可与同居其长子生则解肉而食其母谓之宜弟

楚之南有啖人之国其亲戚死拆其肉而埋其骨谓

之为孝秦之西有义渠之国其人死则聚柴而焚之

烟上熏天谓之升霞胡之北有射姑之国其人亲戚

死则弃之于江中谓之水仙斯皆异俗也先王伤风

俗之不善故立礼教以革其弊制礼乐以和其性风

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何垣西畴常言

正弊

甚矣风俗侈靡而法禁不行也泥金以饰服玩而山

泽之产耗矣销钱以为器具而鼓铸之利囗矣京都

列肆日价相夸远方何禁焉王公戚里时尚竞新士

庶何责焉法行而后化流皆当自近始也

冠昏丧祭民生日用之礼不可苟也在上莫为之制

节而一听俚俗之自为鄙陋不经甚矣考古酌今着

为一典颁之四方以革猥习是当今之急务也

三代盛时民德归壹农祥祈报而已今也祠社非时

率敛任醵急于官府是丰年常若不给一遇饥歉则

流亡矣上之教不明下由之而莫知悔也如之何而

使斯民之富庶也

丘浚大学衍义补

一道德以同风俗

易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臣按天下之事理有同有异同则一异则二惟有

以一其二然后有以合其异而同焉是故理出于

天而具于人者为道为德为事事在天下者有族

有物族以类而聚物以群而分其聚也各以其类

而合其分也各以其形而殊苟非在上者一之以

道德安能使其合者不苟于同而殊者不终于异

哉合者不苟于同殊者不终于异则咸为道德之

归此人所以无异心家所以无殊俗国所以无异

政也天无不覆而火上于天故明之所及者广于

凡天之所覆者无不照烛荡荡乎四海九州同一

文明之化也

诗序曰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

按臣国国自为政家家自为俗者由道德之不一

也道德之所以不一者由乎王道衰而礼义废政

教失也使文武之君常存而道德之教不息礼义

兴行政教不失上焉而君有所依据以为治中焉

而臣有所持循而辅治下焉而民莫不守其制而

不敢易遵其化而不能违如此则亿兆家如一家

千百国如一国千万世如一世矣

王制天下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

尊于天子

臣按礼刑出于上而行于下诸侯当无事之时而

行来朝之礼则稽考其礼之行于侯国者恐其或

有所违僭者乎违僭则亟改之质正其刑之用于

侯国者恐其或有所偏枉者乎偏枉则亟正之若

夫德之为德则上下之所同德者也上本是德以

为政教而侯国之政教亦必率而行之苟有异同

焉则非一矣故必一之使上之所行下之所遵同

一天理之公人道之正也如是则是能尊崇天子

之命矣

司徒一道德以同俗

臣按天地之生人也虽同一其天而各异其地惟

其地之异是以所习者不能无异焉此其所以有

异俗也圣人居天子之位宅中以图治必反其习

之异以归之同焉则国不异政家不殊俗矣何也

盖蚩蚩之民所生于地者其气虽异而所禀于天

者其理则同彼以其气之偏而异其趣向吾则本

天地之正气人心之正道抑其偏而返之正合其

异而归之同使天下之人同其趣向而无彼疆此

界之殊是岂别为一种巧妙之法出于其性分之

外哉无非因其固有之理使复其初而已是故天

生人而与之以性人所共由者谓之道人所同得

者谓之德各由其所由自以为宜各得其所得自

以为是而不知其所由者非所当由其所得者非

所当得人人各是其所是而不知其为非此天下

之俗所以纷纷不同也圣人在上则设为学校建

立师儒本义理以为教条着经书以为教法必则

古昔必称先王必明圣人之道谆谆然而播告之

修切切然而申明其义使天下之人咸知道出于

天而行于人德本于道而得于己同一降衷之理

同一秉彝之天敢有非吾之道而道其所道非吾

之德而德其所德则政令之所必禁刑罚之所必

加也如此则营东邠西越南冀北地不同而皆同

其天人虽异而不异其行风俗岂有异同者哉吾

见人人同其所行家家同其所习处处同其所尚

矣风俗岂有不同者哉然则风俗所以同者夫岂

无其故哉上文有曰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

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民淫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

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

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吾修吾之礼则凡吾

人自幼而长自老而死皆有所据依以慎终追远

会合交接而彼祷禳追荐髡首绝类者自不为矣

吾明吾之教则凡吾人由亲而囗由内而外皆有

所联比以尊尊亲亲长长幼幼而彼假合私昵反

伦背道者自不行矣礼修而教明则道德一矣然

其散见于人为者一有过焉则有以悖礼而伤教

而道德不能保其久而不变矣故又有八政以齐

之焉是故异服异言者有禁奇技淫巧者有诛百

工技艺皆有常业而不敢习为异端日用器械皆

有定制而不敢作为邪异尺度权量长短大小必

同物数布幅多寡广狭必定如是则若远若近曰

大曰小皆不敢立异改常均齐方正咸惟道德之

归此天下风俗所以常同也欤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臣按风俗之所以不同者以道德之不一也道德

之所以不一者以异端道其所道德其所德故也

战国之时异端之大者在杨墨秦汉以来异端之

大者在佛老必欲天下之风俗皆同而道德无不

一非绝去异端之教不可也然在孟子则辟杨墨

在韩欧程朱则辟佛老然而终莫如之何者非独

不能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也非谓尝去矣而复

大集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也盖彼

之所以盛行者非彼立法之善也亦非为彼之人

之能也彼窥吾之所有者而盗之吾失之而彼得

之吾非独不知彼窃吾之所有往往讦其所短而

较以是非谓彼之所为者近是于吾而非噫抑孰

知彼之所以为我害者即我之所固有者哉夫

取人之物而窃用之宜其近是而非也彼之群居

而聚食窃吾学校养士之礼也彼之诵经而说法

窃吾弦诵教士之礼也彼之祈禳窃吾祭荐之礼

也彼之追荐窃吾殡虞之礼也吾用其真者则彼

赝者自不售矣昔晏子之于权臣僭窃曰惟礼可

以已之臣于异端亦云夫礼之在天下不可一日

无者礼行则道德一矣道德一则风俗同矣盖道

德其理也而礼则其理之有节文而见于事而可

行者也是故吾有学校以养士非学校不得以聚

徒吾有经术以教人非经术不得以驾说有礼以

祭神非其鬼则不许祭有具以送终非得为则不

许用如是则彼之教吾之人非独不敢为且不暇

为而亦不屑为矣道德其有不一风俗其有不同

也哉

汉董仲舒言于武帝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大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

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

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天子善其对以仲舒为江都相丞相卫绾

因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

罢奏可

臣按为治之道二政与教而已政有纪纲教有枢

要为政而振其纪纲为教而撮其枢要治道张矣

夫以四海之大兆民之众人各一心心各一见人

人有意欲行其私苟非上之人撮其枢要总摄而

整齐之使一其归人人必济其所欲物物必遂其

所私事事必行其所见天下何由而统于一也圣

人有见于此所以有一道德之说焉然道德之体

一而已矣而其为用则不一焉人各其心心各其

见自皆以为道德也然皆似是而非是故以非为

是者滔滔皆是也习申韩者以申韩为道德习杨

墨者以杨墨为道德习苏张者以苏张为道德习

佛老者以佛老为道德纷纷籍籍各以其所道德

者以为道德其与学孔孟者之于孔孟之道德若

无以异也彼各是其是而非人之非非上之人示

之以真是而明其所以为非彼安肯非己之所是

而是人之所非哉武帝即位之初首举贤良方正

即得董仲舒之真儒者仲舒首以是为言而丞相

卫绾又以为奏于是罢黜百家而世之学者因是

而知尊孔氏之道自后建太学立博士明经术使

儒者之道大明于天下一洗秦人之陋至今儒道

盛行经术大明皆武帝振作之功卫绾奏请之绩

仲舒发扬之力也呜呼其有功于世道亦岂细哉

宣帝甘露三年诏诸儒论五经异同于石渠阁萧望

之等平奏上亲称制临决立梁丘易夏侯尚书谷梁

春秋博士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命国子祭酒孔囗达等撰五经

正义虽包贯异家为详博其间不能无缪冗博士马

嘉运驳正其失有诏更令裁定

臣按汉宣帝会诸儒于石渠讲论五经同异然惟

讲论之而已未有成书也至唐太宗始命孔囗达

会诸儒臣撰五经正义是亦一道德之一端也盖

道德虽具于人心出于天命然不考之圣贤之经

传安知其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哉是以自古帝

王有志于三代之治者莫不以同风俗为务同风

俗者莫不以一道德为先一道德者苟不质正于

圣贤之言何以知其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

则而施行之哉虽欲道德之一不可得也圣贤之

言具载经传不有以表章而发明之上之人何以

为据下之人有不信者矣是以帝王欲一道德以

同风俗往往留意于经籍而命诸儒考正而会

之用以颁布天下使家传而人诵之则凡有是道

德者皆知如是则为道德不如是则非咸为道德

之归而风俗醇正而无彼疆此界之殊矣唐太宗

有见于此而命孔囗达以考正六经而囗达不足

以承上意而所正者多有缪冗则亦何益之有哉

囗达之学虽有可疵而太宗之见则超然出乎后

世人君之表可尚也已我太祖开国之先首建学

校未几诏行科举一以五经四书教人取士士各

专一经而兼治四书太宗又命诸儒辑五经四书

性理大全易主程朱书主蔡氏诗主朱氏春秋主

胡氏礼记则用陈澔集说四书之训则一本朱子

集注章句焉夫五经自汉以来专门名家各自开

户牖而殊轨辙或泥于训诂或流于谶纬至于有

宋濂洛关闽诸儒者出然后经旨大明于世而我

列圣又表章之遂为千古不刊之大典不易之定

论是以道德一而无岐辙之差风俗同而无疆界

之别斯世斯民得以见天地之纯全识圣贤之至

理享帝王之盛治一何幸欤

东晋范囗好儒学性质直尝谓王囗何晏之罪深于

桀纣或以为贬之太过囗曰王何灭弃典文幽沉仁

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

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余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

一时适足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岂能回百姓之视

听哉故吾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罪

小迷众之罪大也

臣按老庄之说疾世俗之孳孳于利禄而不知所

底止故肆为论说欲矫而正之而不自知其言之

过也后之人祖其言以为说得其言而不得其所

以言故申韩用之以为惨刻王何用之以为浮荡

申韩用而嬴秦亡王何恣而魏晋灭此无他道德

不明于天下立说者各自道德其道德而用其说

者不知其所谓道德之非道德故尔向使明君在

位而辅其政者有其人师表立于上义理明于下

岂有是哉宋之时道学大明其末流之弊乃有假

之说以济其私一切不事事上之人从而信之遂

至于议论多而成功少虚文胜而实效微一时士

大夫其所崇尚者虽邪正与晋人不同而同归于

乱呜呼人主之好尚可不慎择而精察之哉

韩愈曰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

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

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

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

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

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周道

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

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

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又曰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

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

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商之家

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臣按古之民四而其教一当是之时人无异习士

无异学此风俗所以醇厚也盖民分于四各有恒

业而衣食易给教专于一士有定见而趣向不差

风俗安得不同自佛老之教兴而民与教皆增其

二议论则此是而彼非风俗则日异而月不同此

无他各道其道各德其德道德不一之故也

欧阳修曰中国有佛固已久矣尧舜三代之际王政

修明礼义之教充于天下于此之时虽有佛无由而

入及三代衰王政阙礼义废后二百余年而佛至乎

中国由是言之佛所以为吾患者乘其阙废之时而

来此其受患之本也补其阙修其废使王政明而礼

义充虽有佛无所施于吾民矣此亦自然之势也

臣按欧阳修此言推本之论也然谓之曰此自然

之势也臣则以为此自然之理也岂但势哉彼佛

者去吾中国数万里其势无由至中国然其所以

导之入吾中国者中国之人也今其法行乎中国

千余年其势已坚牢不可动摇其言入人心也已

深而其像设屋宇在人耳目者已稔熟一旦欲去

之其势诚有不易然者欧阳氏欲吾修补吾政教

之阙废者诚反本之论然吾政教之阙且废非一

日矣一旦复其千年之故非假之十百年不能也

十百年之中其君其相岂能皆得卓然不惑者为

之哉臣愚以为莫若定为家乡之礼颁布天下使

家家行古礼其势自衰此则朝令而夕可行也积

数十年人皆知吾礼之简径而觉彼法之劳攘有

损于财无益于事自然废置而不振英君谊辟有

志于扶世教辟邪说者出于其间举韩子所谓人

人火书庐居之说乘其衰而去之则中国三代道

德之教礼义之俗顿然复矣

修又言于君曰士之所本在乎六经而自暴秦焚书

圣道中绝汉兴收拾亡逸所存无几去圣既远莫可

考证偏学异说因自名家然而授受相传尚有师法

暨晋宋而下师道渐亡至唐为九经正义所载既博

所择不精多引谶纬之书以相杂乱乞特诏儒臣删

去谶纬之文使学者不为怪异之言所惑乱然后经

义纯一无所驳杂臣愚以谓欲使士子学古励行而

不本六经欲学六经而不去其诡异欲望功化之成

不可得也

臣按秦汉以来之六经所以至于今日者实赖孔

囗达之正义其刻板尚存于福州府学世之学经

者因得以考见古人之训诂义例而知其名物度

数之详虽其间多驳杂诡异之言如欧阳氏所言

者然朱子谓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

名物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功于此则

其书亦世之不可无者也第欲中心有主而知所

择耳夫自有宋九儒讲明经旨一洗汉唐之陋六

经之文如日中天六经之道如水行地三尺童子

皆知性之本善而有荀况扬雄之所不及者然揆

其所至出口入耳者不过传习之言而因心考义

者虽若有差终有的然之见此古之圣贤其教人

皆隐而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者有由

然也今五经四书先儒训释明白无疑矣学者口

诵而心解不复致疑于其间然所谓无疑者岂真

无疑哉朱子谓今之学子能言真如鹦鹉盖鹦鹉

之言效人声耳其心未必有所解也宋元之间草

泽之儒纷然杂出于所谓五经四书者又各加训

解大意主于立说而不尽以解经其间可取者不

过数家其余皆欲炫奇斗胜耳解经而炫奇斗胜

其视汉人之专门名家则又益卑矣宜俾学经者

专究心于圣经然后及于宋儒之传一以是为主

然后博考汉魏诸儒之训诂制度名物焉有余力

则旁及于近世诸人之训说可也乞敕儒学之臣

精加考择以示学者并示以读经之法必先经而

后传而后及乎诸说则心有定见不为异说之所

惑乱矣是乃一道德之门径也

曾巩曰古之治天下者一道德同风俗盖九州之广

万民之众千岁之远其教已明其习已成之后所守

者一道所传者一说而已故诗书之文历世数十作

者非一而言未尝不相为终始化之如此其至也当

是之时异行者有诛异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备

也故二帝三王之际及其中间尝更衰乱而余泽未

熄之时百家众说未有能出于其间者也及周之末

世先王之教化法度既废余泽既熄世之治方术者

各得其一偏故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者囗起于

中国皆明其所长而昧其所短矜其所得而讳其所

失天下之士各自为言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复知

夫学之有统道之有归也

臣按百家众技如耳目口鼻各有所用而不能相

通而圣人大学之道则如心君处灵台之中为百

骸之主宰各因其所用者明而通之使之互相为

用而底于大成焉如此则学有统道有归所守者

同一道所传者同一说矣

程颢言于神宗曰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宋

兴百余年而教化未大醇人情未尽美士人微谦退

之节乡闾无廉耻之行刑虽繁而奸不止官虽冗而

材不足者此盖学校之不修师儒之不尊无以风劝

养励之使然耳古者一道德以同风俗苟师学不正

则道德何从而一方今人执私见家为异说支离经

训无复统一道之不明不行乃在于此臣谓宜先礼

命近侍贤儒各以类举及凡执事方岳州县之吏悉

心推访凡有明先王之道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其

次有笃志好学材良行修者皆以名闻其高蹈之士

朝廷当厚礼延聘其余命州县敦遣萃于京师馆之

宽闲之宇丰其廪饩恤其家之有无以大臣之贤典

领其事俾群儒朝夕相与讲明正学其道必本于人

伦明乎物理其教自小学洒扫应对以往修其孝弟

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厉渐摩成就之道皆

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

而可以至于圣人之道其学行皆中于是者为成德

又其次取材识明达可进于善者使日受其业稍久

则举其贤杰以备高任择其学业大明德义可尊者

为大学之师次以分教天下之学始自藩府至于列

郡择士之愿学民之俊秀者入学渐自大学及州郡

之学择其道业之成可为人师者使教于县之学如

州郡之制如此则得士浸广天下风俗将日入醇正

王化之本也帝王之道莫尚于此愿陛下特留宸意

为万世行之

臣按程子谓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臣窃

以谓得贤才又正风俗之本必欲得贤才以正风

俗而一道德又其本也道德不一则人执私见家

为异说各道其所道德其所德不相统壹矣必欲

道德之一而咸惟中正之归则又在师道之立焉

立师道以修学校之政俾其掌天下之风化教天

下之人材考正经典讲明义理以一人心之趋向

期于道德之一风俗之同而后已所以然者非得

夫程子所谓明先王之道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

曷足以当兹任哉惟我祖宗建学立师教育人材

一以五经四书为教学之具凡今布列中外者孰

非明先王之道之士哉今日班行之中搢绅之列

未必无其人也盍加推访其间有德行文学闻望

素着冠于一时为内外所推重者即佥举以闻命

以师儒之首秩俾之自择其属必得如程子所谓

笃志好学材良行备者以充其选而又于大臣中

特命一人典领其事如程子所云者授以玺书责

以提督作兴之任俾其率领群儒详立规条一本

程子所上札十以为准则根据学校所施行者必

太祖皇帝所定之学规士子所诵习者必太宗皇

帝所颁之书籍参诸古典酌以时制凡夫学校所

以诱掖激厉渐摩成就之道节目次第门分条具

以为一代教养之法既行之太学又颁之天下如

此则施教者有成效受教者有成德而推其所得

以为教者皆有成法而用之无穷矣要必就其所

教多士之中差其果于行事者用以厘百司之务

择其深于道义者留以为太学之师散其明于经

训者分以掌州县之教而州县受教之士又以其

所受于教者之教以卒业于太学以分任于有司

以推教于他人彼此承传后先授受同此诗书之

习同此道德之归朝廷之政教此道此德也官府

之禁令此道此德也百官之职业此道此德也学

校之功课此道此德也道德既一风俗自同立德

者不索隐以行怪行事者不谋利而计功为学者

不驾虚而翼伪修辞者不厌常而喜新居官者不

党同而伐异浑浑乎和平温厚之天坦坦乎大中

至正之域世道至此虽唐虞三代不是过也由是

观之治天下之道莫大于正风俗正风俗之要莫

切于一道德程颢一世大儒言于其君欲其特留

宸意为万世行之臣敢昧死援程颢之言以为九

重告

朱熹曰异端害正故君子所当辟然须是吾学既明

洞见大本达道之全体然后据天理以开有找之私

因彼非以察吾之正议论之间彼此交尽而内外之

道一以贯之如孟子论养气而及告子义外之非因

夷子而发天理一本之大岂徒攻彼之失而已哉所

以推明吾道之极致本原亦可谓无余蕴矣

臣按朱子之言反本之论所谓上策莫如自治者

也吾惟明吾之道德则彼所谓非道之道非德之

德皆因吾之是而见彼之非正不必拘拘然而与

之较负胜也吾道既明吾党既众则自然所至成

俗不日而复三代之旧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葬魂笔记

    葬魂笔记

    所谓死不冥目,则成冤魂。但众生见鬼者数少,这世间有鬼一说便各有其词,我人生的第一次撞鬼,便是身后的这口棺材。那天晚上我跟着道士爷爷送葬的时候,没想到棺材突然落地,差点引起尸变!没多久,村民跟着一个个离奇死亡,整个村子都恐慌了起来,他们都说是那是关于这个村子的一个古老的诅咒……
  • 霸道校草:我比想象中更爱你

    霸道校草:我比想象中更爱你

    她,一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他,一个天生高冷的霸道校草,直至他遇到了她..........
  • 冰山王子狂追腹黑女王

    冰山王子狂追腹黑女王

    他是冰山大少,对外人淡漠疏离,却被她融化冰山;她是腹黑女王,冰冷无情,难以靠近,不相信爱情,却把心,全部交给他;他是儒雅王子,外表好接近,实则拒人千里之外,却一心想飞到她面前;她是毒舌公主,骂人不带脏字,不相信他人,只相信自己的哥哥弟弟和姐妹,却为他甘愿付出一切;他是花花公子,身边美女无数,可却因为她,将她们置若罔闻,对她一心一意;她是可爱天使,但天使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杀戮果断的心,却为了他,奋不顾身......六个性格迥异的人,却遇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场危险重重的恋爱话剧......
  • 太古神境

    太古神境

    凡人为永生而修神,却不知神灵寿元有时尽。冰冷沉寂的宇宙星空,传说中的四大不死神兽共御天银神殿,横尸亘古。天生废脉的北冥澈,因北冥心法(不死神法)吸纳他人之力为己用,成宇宙万界禁忌存在,却最终揭秘埋葬诸神的太古神境,踏天逐长生。四兽尸变,神碑裂天,不死法成,主神陨败。
  • 兰心鬼话

    兰心鬼话

    听老人们讲,阴阳只隔着一张纸。于是我常常猜想:‘纸’的那一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芽》杂志社唯一独家授权出版!萌,一种年轻的能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七堇年从这里启航!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分初赛获奖作品和复赛获奖作品两部分,收录的获奖作品经过精心选编,题材各异,生动有趣,满溢着“萌”的能量。 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与梦想的呐喊,有校园生活、青春情愫的细细诉说,有故土之思、人生感悟,有对现实的关照、对人性的思索,还有各种新鲜的文体实验。
  • 暗黑影者ii龙影之刺

    暗黑影者ii龙影之刺

    自龙腾华夏成立十六年后,张雷的儿子踏足了游戏的门槛,并进入了最新的服务器内,新的历程即将展开。让我们看看龙腾的继承人是如何在新服内开创自己的天地。
  • 宝宝培育100分

    宝宝培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科学的育养方法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如果养育的方法不科学,将会给宝宝的身体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 蓝宇传说之牧家八子

    蓝宇传说之牧家八子

    家族大难贵为皇子却重伤垂死狂野重生于地球一步一步将仇人毙于剑下!地球的安宁帝国的复兴家族的崛起一并扛下又如何!待我完成使命,我便带你遨游宇宙去看最美的星际,品尝宇宙无敌美食!江山虽好而你才是我的唯一!
  • 幽冥双生

    幽冥双生

    合二为一是幽冥,分开确是姐弟。一场游戏,一次穿越,一场比赛,引发三界大战。被封印的帝王,背后的阴谋,无尽的追杀,融合!幽冥降临。爱与恨,一切的恩怨都因过去的错误。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为了的是,再一次与他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