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00000020

第20章 被困在世界最高的寺院

她们在这世界上最高的寺院里心静如水,燃灯诵经,为的是什么?生命,在她们身上表现得如此顽强,可这顽强中,又少了些什么呢?

3月3日下午,西藏登山协会为我们举行了一次会议,主要是和台湾队员见面,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晚上举行了欢迎宴会。

我知道,最重要的会议是在第二天。第二天,是大陆全体人员的会议。说白了,这是一次交底动员会。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西藏登山协会主席洛桑达瓦主持会议,因我们的队长曾曙生还在北京住院,过几天才能进藏。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喜欢开会的,但这次会议非同寻常。这标志着我们将如何对待这次向珠峰的攀登。台湾队员的实力是明显不如内地队员的,攀登当中我们应当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尽管在北京时双方进行了周密的商榷,共同提出“同是炎黄子孙,就是一支队伍;一人登顶,代表全队成功”,但是,假如攀登失败,假如只有内地队员登顶,仍是很遗憾的。所以说,这个会议,预示着中国内地的登山者,将如何对待这次极有意义的登山行动。

登山是体育运动,不是政治,但这一次攀登活动的指导思想,将检验攀登的精神和价值。

我很感动,感动这次会议的真诚,真诚代表了内地登山者的胸怀。

达瓦主席的话,我做了记录:

昨天的话不好多谈,今天我们把内地队员召集起来,再说明一下。中国登协主席王富洲也再三强调,这次行动,意义是深远的,是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贡献。通过和台湾队员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这次行动,已酝酿多年了,今天这一愿望终于实现,对海峡两岸的人民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而你们,就要亲自去实施。

我问过老曾,开始他说,两岸队员这一次都要登顶。后来有了变化,双方提出“一人登顶代表全队成功”。这是担心台湾队员的实力差,到关键时刻咬不住,又怕出危险。但是大家想想,假如登顶的仅是我们,这成功,是一个多么不圆满的成功。所以,要求大家动动脑子,尽一切力量,争取保护着台湾队员登顶。我注意了一下他们的气色和身体,高山反应的程度不大,人员结构也还是可以的,大家要有这个信心。

珠峰的三大难关是7000多米的北坳、7790米的大风口和接近顶峰的“第二台阶”。珠峰攀登的难度是巨大的,你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1990年我在那儿两个多月,一直头疼,高山反应厉害。大风口闯了多少次才过去?还有,千万注意安全、防止冻伤。要保护好台湾队员!同志们,这要靠你们了……这不是一般人说的话,这话很重,是一个老登山人的话。连我也感觉到了此行的压力……3月6日10时10分,海峡两岸珠穆朗玛峰联合登山队自拉萨出发,向珠峰行进。

从拉萨到珠峰,路经日喀则和协格尔,最后进入珠峰的群山地区。

7日,自日喀则向西南奔协格尔,路上越来越少见到村庄,远方都是苍茫而洁白的群山。中午,路过海拔5220米的加措拉山口时,大家下了车,在一个很大的经幡前照像。由于刚过了藏历年,这里挂着的经幡有不少是新的,五颜六色,十分醒目。这是藏族的风俗,你顺利过了山口,要感谢山口的保佑。它们在风中飘飘扬扬,更显出山口的冷峻与荒凉。我一下车,先是感到奇冷,随后马上就有一种在船上晃晃悠悠的感觉。我明白,在拉萨的高山反应虽已过去了,但从这儿开始又将接受珠峰高山反应的考验。我算了一下,加措拉山口的高度,应该和我将去的珠峰大本营高度差不多,刚到这里就昏沉沉开始头疼了,到大本营怎么熬那两个多月?

我不由得紧张起来,慢慢走回车上,不敢再动。透过车窗,我已看到了珠穆朗玛峰,它似雪山群中的一柄长剑,统领着群峰。

当晚,我们住在协格尔。冷极了,屋里都结着冰。

队里决定让大部分台湾队员在协格尔再适应两天,内地队员于10日进山。

10日凌晨,天上还悬着明朗的月亮,我们的车队就驶出了协格尔。半小时左右的路程后,进入群山之中。这已是边境地区了,我们过了边防检查站。接着,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开始颠簸爬行。

一会儿在山的低谷,一会儿在山的腰间,一会儿又攀上了山顶。汽车走得很慢,摇篮一样晃着前行。即便这样,车还是快开不动了,憋得吭吭直响。一是山路太陡,二是高山缺氧造成的油料燃烧不充分。渐渐地,我们“摇”进了冰雪的世界里。山和路,都是洁白的。从高处望去,远方的冰山,白得发出刺眼的光。这是喜马拉雅山脉群峰的中段了。雪山似海,银波无边,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去藏东的南迦巴瓦峰,一见到雪山,我周身的热血马上就沸腾起来。而如今,我为什么没有了这种感觉呢?——珠峰的严酷,我开始领略了。

我似乎不再去思考。头沉、昏、疼。

这里已进入的海拔高度,至少在4500米以上,但奇怪的是竟有人类生存。我们路过两个小村庄,听说叫帕卓乡和曲宗乡。极原始的自然条件下,藏民们能够在此生存,这本身就是奇迹!我们的车路过曲宗乡时,秘书长老于把身子探了出去。果然,他遇到了老熟人,一位曾多次给登山队当民工的藏民兴奋地跑过来,拉住了老于的手就不松。村里的孩子拥来,围在车头不走,朝我们笑。提前随行而来的台湾山友张铭隆和邵定国,拿出一些糖果,分送给孩子们。于是,他们走到哪里,孩子们就围着他们跑到哪里。

过了这两个村庄之后,前方真正是渺无人烟了。

路越发难走,基本上没路了,就在乱石中穿行。有一处地形极险,老于说这叫“老虎口”。汽车似从老虎口中通过,一侧是悬崖。七辆车的司机,个个技术过硬。

老于说:“快了,前面不到30公里就是珠峰了。”但天上飞着雪,看不见珠峰。

车队突然在一道冰河前停下了。

最前面的一个司机走来,说:“坏了,前边的路被冰吞没了,车过不去了!”我们是第一支进珠峰的车队,冰河阻路,这是没有想到的。今年怪,雪水下来得早,横在前面的冰河有40多米宽。我们的四大卡车物资很重,若强行通过,一旦掉下去就完了。怎么办?

只能选择一处最窄的山地强行冲过,而这儿对面的岸上全是石头,太陡,车爬不上去。

“修路!把对岸的石头挖掉!”老于皱着眉头下了令。

队员们马上从车上拿下工具,开始修路。我也拿起一把铁锹,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老于说:“你别添乱了,快回车上去,你保证自己别出事就行。”我还不服气,看到队员们都在修路,我决不能躲开。然而,我咬着牙刚一弯下腰,就感到头轰地一下子,天旋地转,几乎站不住了。我张大了嘴喘气,胸口咚咚直跳。我知道在这种条件下我的体力等于零。但我不想走开,宁愿站在那里。只有藏族队员在这个高度没有什么事,其他队员也明显没有多少体力了。

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三个当地的藏民,他们赶到一看,什么话也没说就加入了修路。真厉害,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大石头,他们往地上一坐,用脚一蹬就把石头蹬动了。多亏了他们的帮助,否则修到天黑路也通不了。

由于修路误了我们近四个小时。车队闯过去之后,老于松了一口气,说:“行了,今天到大本营没问题了。前边别再出现冰河就行。”我们向三位藏民告别。车走出很远,仍见他们在向我们挥手。

车队沿着绒布河谷缓缓前行,这已是下午4点多,天就要黑下来了。

又走了五六里路,拐过一道河弯后,前边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左侧赫然挺立着一所寺院。我知道,这就是著名的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绒布寺了。

在这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珠峰的全貌,离珠峰直线距离17公里。但天气阴,珠峰被云雾锁裹,没有露出脸来,只能见到下半腰的山体。

总算要到了,我吐了一口气。

一群身着红衣的喇嘛从寺里跑来,向我们挥手。有几个跑到我们车前,一边向前方指着,一边示意我们快停车。一会儿,前面的司机停下了车,他失望地走来告诉我们,前面又遇到冰河了。

我们吃了一惊,山上融化的雪水结成冰,把唯一的道路封锁了,而路右边就是陡峭的绒布河谷。路面本来就是一个大下坡,如果强行通过,车一打滑将会翻下河去。怎么办?30多米的冰面,刨去冰已是不可能,只能用碎石和沙土来垫。但时间不允许了,天正渐渐黑下来了。

在珠峰的脚下,我们被困在了这世界上最高的寺院旁。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寺院旁临时扎营了。

从青海借来的几辆运输大卡车,次日必须返回。

大家只好卸车、扎营、化雪煮方便面。

出师不利,珠峰的脸色这么难看。

我遥望着珠峰,应当说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见到它。雪雾之中,此时只能隐隐看到它的山尖。这就是令全世界登山者惊心动魄的全球最高峰吗?如今,我绝不是从电视和图片上看到它了。我曾千百次预想过见到它时的激动和兴奋,但是,今天我顾不得了,头晕目眩,两边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恶心得想吐。我昏沉木然,总是发呆,成了个木头呆子。

风雪之中,严寒降临了,心似乎也结成了冰。

我吃不下什么东西,钻进帐篷里赶快躺倒。这一夜没怎么睡,只张着大嘴喘气。我并没有觉察出自己在睡袋里呻吟,老于吓坏了,半夜里,他一次次爬起,用头灯照我,又摇我。

“怎么了?干什么?”我迷迷糊糊地问。

“不要紧吧?”“没事。”他松了一口气:“没事你吓我。看你还有气没有,没有了就往外抬,明天给你刻一块碑。”我勉强笑了笑,想说:“还没到珠峰呢,死也得死在山下呀,半路上就倒了太亏。”但我没有说话的力气。

次日,寺里的喇嘛跑来帮我们修路。这时我才发现,这寺里有僧也有尼,而且尼姑很多。来帮助我们修路的,主要是尼姑。她们背起石块就朝冰上走。有几个看样子只有十七八岁,还有一个几乎是孩子,顶多十岁。昨天我们的车队一到,她们就笑着从寺内跑出,一见我们被冰河所困,马上跑去找来工具修路,似是听了神的旨意似的。

随我们先遣队同来的台湾队员邵定国先生,约我去寺里走走。

我很佩服他。北京的海拔高度40米,台北的海拔仅十米左右,他竟能适应这个近5000米的高度。我们从拉萨的3700米到协格尔的4300米,再到这儿的5000米,是三次对身体极限的冲击。能过去,便可以适应;过不去,就只有下撤。在日喀则,我看到宾馆里有一个酒吧似的小店,名字为“氧吧”,进店的人不是喝酒而是吸氧。邵定国先生为何竟能适应?修路、装卸车、扎营,他和队友们一起苦干,只是吃力地大口大口喘着气,鼻涕结成冰挂在胡子上。

进寺院,进经堂,我和邵先生蔼然对佛。先进了僧的经堂,又进了尼的经堂。尼的经堂中经卷很多,翻开着,想来她们比僧更爱学习,也更爱劳动。我们随着她们的指引转拜释迦。一女尼端然手持孔雀翎壶,往我们手上洒一点儿青稞酒,让我们喝一点儿,余下的抹在头上,以示神降福于我们。此时的僧尼,同修路时判若两人,代神施惠,庄重威严。

她们在这世界上最高的寺院里心静如水,燃灯诵经,为的是什么?生命,在她们身上表现得如此顽强,可这顽强中,又少了些什么呢?

一出寺院,在佛塔下突然见到僧尼精心围起的小石墙内,有七枝白杨的插条。想来是去年插的,活了,每根枝条上已抽出了几条小小的幼枝。这恐怕是珠峰唯一引进的绿色生命吧!待我们下山时的5月,它们会吐绿吗?

这天午后,路修通了,我们开进了大本营——5120米的古冰河床一侧。

13日,台湾方面的队员抵达大本营。

向珠峰的冲击,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本书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上,将亚非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到亚非文学在发展的成熟阶段,内部形成三大文化体系,并相互影响。根据亚非文学发展的这些特点,采取历史断代的编写方法,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状四编。每编在简要阐述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特征之后,列专章专节评述有较突出成就的国家(民族)的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对作家的评述,着重于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重点评介。
  • 晚清·想象·小说

    晚清·想象·小说

    本书以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非写实性小说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喧闹的非写实小说、意向的背后、晚清非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等,多角度地、全面地论述了非写实小说对文学现代化的推进。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启灵之书

    启灵之书

    这片大陆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页神奇的书页,书页的起源就是启灵之书。启灵之书分为召唤之书,契约之书,幻灵之书,植物之书,器物之书……还有比启灵之书低一级的启灵卷轴,卷轴分为很多种,种类更加繁多,在往下是书页,书页也就是启灵之书中分离出的,一般人都能承受住它的力量……这片大陆叫做天灵大陆,许炎,原本是南荒疆域天灵榜第一千名小有名气的人,但是天灵榜第一给了他一本书把他害死了,遭南域所有强者的追杀……
  • 若没有初见

    若没有初见

    如果那些故事,没有了开始,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小倩:“公子,来嘛。”宁采臣:“鬼啊~~~”然后跑了。倩女幽魂完!刘备:“我们结拜为兄弟吧!”关羽:“想得美!”三国演义完!贾府,下人:“夫人生了,夫人生了,就是孩子嘴里含着个玉。”贾大人:“含着玉,会不会是妖怪,赶紧扔了。”红楼梦完!手下:“大哥,前面就是梁山了。”晁盖:“这么高,不高兴爬,换个。”水浒传完!清虚道长:“这孩子随异香出生,容易招惹灾祸!”花秀才:“啊,那我不要了!”(PS:不要问我,第四个为什么不是西游记,因为女蜗补天没剩下石头。)花千骨完
  • 半世之遥

    半世之遥

    咫尺之遥,心却远隔万水千山,在天涯的两端背对背的倔强。待到天各一方之时,才真正明白,曾经排斥着的每一天,才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这是一场梦,我宁愿活在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哪怕他人笑我痴笑我傻,哪怕以余生为代价——至少在梦里,有一个疼我爱我的你。
  • 十三禁忌

    十三禁忌

    民间十三禁忌,第一忌,屠猫,第二忌,夜间贴墙走,第三忌,树下杀生,第四忌……都说猫有九条命,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意义,只能笼统的理解为猫的生命力强。而九命猫的出处则有很多典籍出处,以东方为例,佛经《上语录》中是这样解释的:猫有九命,通、灵、静、正、觉、光、精、气、神……
  • 你是我的罂粟

    你是我的罂粟

    即使相爱,并不一定会在一起。不管是曾经,亦或事现在,她从始至终,就好比罂粟一般,沾染便不可脱身。相爱却相互折磨……
  • 诸神之战:众灵

    诸神之战:众灵

    飘渺的圣灵界控制着天星大陆,圣灵是斗灵战士的力量之源,圣阶魔兽的加盟,拥有各种古怪能力的副灵,让洛迦在天星大陆纵横,当洛迦领悟了属于自己的力量,他的目标是圣灵界,成为一个新的圣灵!
  • 萌妻驾到:老公请自重

    萌妻驾到:老公请自重

    男主白天文文雅雅当老总,晚上却是一个凌辱妻子的虐待狂。手法让常人不可想像。小美妻为了不失去这位土豪丈夫,强忍着内心的悲伤。不过她相信总有一天能把老公这种野蛮扭曲的心理扳过来。男主同父异母兄弟为了跟男主争夺父亲的家产,不择手段下套子谋害男主和他的小美妻。男主他们经历了一次次意想不到的灾难,可喜的是,每次灾难都让他们化险为夷。最后他们夫妻二人识破了同父异母兄弟的阴谋,从此两人和睦相处,男主不再虐待妻子,事业兴旺,家庭美满。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并且社交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本书讲述了很多在社交礼仪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内容详尽,通俗易懂。
  •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