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900000074

第74章

人病发热,必先散其邪气。俟邪气速去,而后再扶其正气,则正气不为邪气所伤。方用柴胡、荆芥、半夏、黄芩、甘草各一钱,水煎服,则邪散而身凉。盖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营卫,今用柴胡、荆芥先散其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里?方中又有半夏以祛痰使邪不得挟痰以作祟,又有黄芩使不得挟火以作殃,况又有甘草调和药味以和中,邪既先散,而正气又不相亏。但世人不肯先服药,因以邪由皮毛而入营卫,由营卫而入脏腑也。倘先用此方,又何至传经深入哉?一方用柴胡、当归、栀子、甘草、陈皮各一钱,天花粉、白芍各二钱,水煎服。此方凡肝脉郁者,用一剂即快,不必专是外感也,治内伤初起者神效。又一方用当归二钱,柴胡、白芍、茯苓、甘草、麻黄、桂枝各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此方专治伤寒初起者神效。乘其尚未传经,可从补正之中,兼用祛邪之品而热散之也。盖初起之邪,尚不敢与正气相敌,故一补正气而邪气自消。及一传经,则正气遁入于脏腑,不敢与邪相争,愈补而愈不敢出也。故一传经则万万不可用补药。今乘其初起之时,亟用补剂,而加以祛邪之品,用桂枝以散热,用麻黄以祛寒,寒热相攻,邪难内入,而又有正气之健以助之,所以一剂而尽愈也。

伤寒变为结胸,若仍以平常药饵相治,吾见其坐毙而已矣。盖伤寒火邪正炽,原不可急与饮食,若不知禁忌与之,胃中得食,不啻如宝,如茹而不出,而他脏见胃中有食,群起相争,其势猖狂,非杯水可解,必当以变法治之。急须以(艹舌)蒌一枚捶碎,入甘草一钱,同煎服之。夫(艹舌)蒌乃陷胸之胜物,平常人服之,必至心如遗落,今病人一旦服之,不畏其虚乎?谁知无病常人,断断不可服此,而伤寒结胸之证,却有相宜。盖食结在胸,非大黄、芒硝、枳壳、槟榔、厚朴之类可能祛逐,必得(艹舌)蒌,始能陷之入于脾中;尤恐其过于下也,少加甘草留之,且得甘草之和,不至十分推荡。此变证而用变法,真胜于用正也。

伤寒两感,隔经相传,每每杀人。如第一日宜在太阳,第二日阳明,第三日少阳,第四日太阴,第五日少阴,第六日厥阴,此顺经传也。今第一日太阳即传阳明,第二日阳明即传少阳,第三日少阳即传太阴,第四日太阴即传少阴,第五日少阴即传厥阴,此过经传也。

更有第一日太阳即传少阳,第二日阳明即传太阴,第三日少阳即传少阴,第四日太阴即传厥阴,此隔经传也。第一日太阳即传少阴,第二日阳明即传太阴,第三日少阳即传厥阴,此两感传也。顺传者,原有生机,至七日而病自愈。过传者,有生有死。隔传者,死多于生。两感而传者,三日水浆不入,不知人即死。今传二方,一救过经传之伤寒,一救隔经传之伤寒。过经传方,名救过起死汤,用麻黄、柴胡、厚朴、知母、半夏、黄芩各一钱,石膏、青蒿、茯苓各五钱,炒栀子五分,当归三钱,水煎服,一剂即生。盖过经之传,必然变证纷纭,断非初起之一二日也。所以方中不用桂枝以散太阳之邪,止用麻黄以散其表。伤寒至三四日,内热必甚,故以石膏、知母为君,以泄阳明之邪火。阳明火一退,而厥阴之木不舒,则木以生火,邪退者复聚,故又用青蒿、柴胡、栀子以凉散之,木不自焚而各经之邪不攻自散。况又重用茯苓以健脾行湿,引火下行,尽从膀胱而出之乎?且黄芩以清肺,厚朴以逐秽,半夏以清痰,又用之咸宜,五脏无非生气矣。隔经传方,名救阴起死汤,青蒿一两,人参、石膏各五钱,白芍、炒栀子各三钱,柴胡二钱,知母、半夏、甘草各一钱,水煎服。隔经之传,必至三日而证乃明,虽已过阳明,而余火未散,故少阴之火助其焰,而少阳之火失其权。若不仍用石膏、知母,则阳明之火势不退,而少阴之火势不息也,故必须用此二味为主。然徒用二味,而太阴脾土不急为救援,则火气凌亢,何以存其生气?故又用人参以助生气。但生气既存,而厥阴受邪,则木气干燥,势必克太阴之脾土,仅存之生气,又安能保乎?故又用柴、芍、栀、蒿以凉散其木中之邪,木之邪散,则木气得养,自然不去克土,而太阴之气生,太阴土有生气,则阳明之火必消归无有矣,又何至焚烧自灭其少阴之脏哉?况方中半夏清痰,甘草和中,又用之,无不宜乎起死回生,实非虚语。故一见有隔经之传,即以此方投之,必能转败为功也。或疑青蒿用之太多,不知青蒿不独泄肝木之火,尤能泻阳明之焰,且性静而不动,更能补阴。火旺之时,补阴重药又不敢用,惟青蒿借其攻中能补,同人参兼用,实能生阴阳之气于无何有之乡。若但用人参,止生阳气,而不能生阴气矣,阴生则阳火无权也。第三日少阳与厥阴两感,水浆不入,不知人者,方名救脏汤,麦冬三两,元参、白芍各二两,人参、当归各一两,天花粉三钱,荆芥二钱,水煎服。多用当归者,助肝胆以生血也。多加麦冬者,救肺气之绝,以制肝胆之木,使火不旺而血易生,斯胃气有养脏腑,可救其坏也。

伤寒发狂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骂詈呼号,不避亲疏者,去生远矣!仲景以竹叶石膏汤救之,妙矣!盖阳明之火,其势最大,一发而不可救,非用大剂白虎汤,何能止其燎原之势?而世人畏首畏尾,往往用之而特小其剂,是犹杯水救车薪之焰也。故用石膏,必须至三四两或半斤,一剂煎服,火势始能少退,狂亦可少止也。然石膏性猛,虽善退火,未免损伤胃气,必须与人参兼用为妙。我更有一方,用白虎汤之半,而另加药味,方名祛热生胃汤。石膏、元参、麦冬各三两,茯苓一两,人参、车前子各五钱,知母三钱,水煎服。此方石膏、知母以泻胃火,人参以生胃气,元参去浮游之火焰,麦冬生肺中之阴,茯苓、车前引火下行于膀胱从小便而出。且火盛者口必渴,口渴必多饮水,吾用此二味以分湿,则水流而火自随水而散矣。方中泻火又不伤气,似胜于白虎汤。一剂而狂定,二剂而口渴减半,三剂而口渴止,火亦息,正不必用四剂也。凡有火热而发狂,或汗如雨下,口渴舌燥,或如芒刺者,以此方投之立效,断不至于死也。

伤寒发斑,死证也。然而斑亦不同,有遍身发斑者,有止心窝内发斑者。遍身发斑,证似重而反轻;心窝发斑,证似轻而转重。盖遍身发斑,内热已尽发于外;心窝发斑,热存于心中而不得出。必须用化斑之药以解其热毒之在中也。一方最神,名起斑汤。元参三两,当归一两,荆芥、花粉各五钱,升麻、黄连、茯神各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火毒结于内,必须尽情发出。然内无血以养心,则心中更热,火毒益炽,而不能外越也。故用当归、元参以滋心中之血,用黄连以凉心中之火,天花粉以消心中之痰。然不开关以散之,则火藏于内而不得泄,故又用升麻、荆芥以发之,甘草、茯神以和之,自然引火外出,而不内蓄矣。火既外越,斑亦渐消,又何致于丧命哉!

伤寒太阳病结胸证具,烦躁者死。言不可下,即下而亦死也,夫结胸而加烦躁,此胃气之将绝也。胃气欲绝,津液何生?津液既无,心何所养?故结胸而又烦躁,所以证成不可治也。虽然,津液之竭,非五脏之自绝,亦因结胸之故耳。是必攻其中坚,使结胸证愈,而津液自生,死证可望重苏也。一奇方名化结汤,天花粉五钱,麦芽、天门冬、桑白皮、神曲各三钱,枳壳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一剂即结胸开而津液自生也。此方用天花粉以代(艹舌)蒌,不至陷胸之过猛。然而天花粉即(艹舌)蒌之根也,最善开陷胸而无性猛之忧。枳壳消食宽中;麦芽与桑白皮同用而化导更速;神曲、陈皮调胃实有神功。天门冬善生津液,佐天花粉,有水乳之合,人未知也。天花粉得天门冬化痰化食,殊有不可测识之效。所以既结者能开,必死者可活。若以大陷胸汤荡涤之于已汗已下之后,鲜不速其死矣。

伤寒阳明证中,有直视讝语喘满者死而下利者亦死之文,此必证犯直视讝语,而又喘满下利,一齐同见也。苟有一证未兼,尚不宜死。倘三证皆见,明是死证矣。虽然,直视讝语之生,多是胃火之盛,自焚其心,而肾水不能来济,于是火愈盛而无制。喘满者火炎而气欲上脱,下利者火降而气欲下脱也。此犹属欲脱未脱之危证,苟治之得法,犹可望生。有一奇方名曰援脱散,人参、麦冬、白芍各一两,石膏五钱,竹茹三钱,水煎服。此方用人参以救脱,用石膏以平火,用麦冬以平喘,白芍以止利,用竹茹以清心,自然气不绝而可救也。

伤寒少阴证吐利兼作,又加烦闷,手足四逆者,死证也。上吐下泻,且兼烦躁,则阴阳扰乱,拂抑而无生气可知。况加手足之逆冷,是脾胃之气又将绝也,自是死证无疑。然而治之于早,未尝不可救。如一见此等证,急以人参、白朮各二两,肉桂、丁香各二钱灌之,尚可救耳。方名止逆奠安汤。人参救元阳之绝,原有奇功;白朮救脾胃之崩,实有至效;丁香止呕,肉桂温中,又能止泻。救中土之危亡,奠上下之变乱,转生机于顷刻,杜死祸于须臾,舍此方又何有别方哉!

伤寒少阴证,下利虽止而头眩运,亦是死证。盖阳虽回而阴已绝,下多亡阴,竟致阴绝,原无救法。虽然,阴阳之道,未尝不两相根而两相生也。今因阴绝,而诸阳之上聚于头者,纷然乱动,所以眩冒,此阳欲脱而末脱,补其阳而阳气生,阳生则阴之绝者可以重续,阴生于阳也。方用参桂汤。人参二两,肉桂二钱,煎服可救。人参返阳气于无何有之乡,是止能返阳气也,如何阴绝者亦能回之?不知人参虽属阳,而中存阴气,阳居其八,阴居其二,阳既回矣,阴气亦从之而渐返。肉桂虽是纯阳之品,而性走肝肾,仍是补阴之圣药,故用之而成功也。

伤寒少阴证,四逆恶寒,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本是死证,而吾以为可救者何?全在脉不至不烦而躁也。夫病至四肢之逆,其阴阳之将绝可知。脉之不至,未必非寒极而伏也。不然,阳绝则心宜烦矣,而何以不烦?但嫌其不烦而躁,则阳未绝而将绝为可畏耳。阳既欲绝,则阴亦随之而绝矣。故一补其阳,阳回而阴亦回也。阴阳之道,有一线未绝,俱为可救。譬如得余火之星星,引之可以焚林。况真阴真阳,非有形之水火,乃先天之气耳。一得接续,便有生机。故一见此等之证,急以生生汤救之,可以重生。方用人参三两,炒枣仁五钱,附子三钱,水煎服。此方得人参以回其阴阳,得附子以祛其寒逆,加枣仁以安心,则心定而躁可去,躁定而脉自出矣。死中求生,其在斯方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邪神家族

    邪神家族

    邪神还是那个飞段迷了一辈子的邪神,故事却不是我们经常看的故事。这本书发布较早,有什么与原著不同还请见谅。
  • 商势

    商势

    商界成大事者,没有别的奥秘,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凭借的只是个人技高一筹的过人眼光与雄霸商界的决心和行动。需要具备审势的眼光、谋势的能力、用势的方法、聚势的手段。本书就是像读者介绍了将生意做大做好的方法。
  • 光澈之榭

    光澈之榭

    以光澈帝国最优秀的法师,战士,暗杀者,神唤者在执行公主接送的任务中.涉及军部的阴谋为序章开始.序章过后一个接一个不知缘由死去的人.各种云谲波诡的阴谋一重接一重浮出水面,每一章每一个故事,一些微小的细节如一根针一只蜜蜂立刻将所有情节反转过来.(玄幻加悬疑加文采的好书千万不要错过)
  •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她,是全市出了名的千金小姐,她的父亲,是人脉广阔的历史集团董事长黎尚关陨。二十年前倒闭的冠远集团突然重起江湖,二十五岁的年轻董事长。皎洁的月光下,昏暗的烛光,“少爷,今天我大喜之日,您是来贺喜我的?”“黎沐子,你是我的!”他明亮的宝蓝色眼睛在烛光下显得炯炯有神。
  • 逍遥狂妃:邪相宠妻无度

    逍遥狂妃:邪相宠妻无度

    五年前,朝政动乱,改朝换代,她从高高在上的名将之后变成了人人可欺的罪臣之女,颠沛流离;他从嗜血而生的杀手平步青云,命运一朝改写;五年后,她忘却前尘,是破云将军的义妹,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医毒”,来去自由,无人敢惹;他是权倾朝野的离相,杀伐决断,却令女子趋之若鹜;一场不算巧合的初遇,他步步紧逼,给了她一场又一场的惊喜,只为娶她;她以守为攻,对他说了无数个不,只为避他;见招拆招之后,他轻笑;“云迩,你赢不了我的!”她手扬休书轻笑,“所以我要休了你!”而他眸光淡定,“可仅有我宠得起你!”
  • 花恋晴雨天

    花恋晴雨天

    阳台上的风铃,静听着年轻的梦。花,开在晴雨天时,不自觉恋上年少不羁。轻轻一口青苹果,本想品读盈盈心事。不是景致迷人,而是你的情怀,本是诗。。。。。
  • 反派女配逆天修仙:追妻成瘾

    反派女配逆天修仙:追妻成瘾

    有空间,有法宝,有气运,有师傅。就这样,还混了一个身死道消!楼弯弯死不瞑目。然后发现她所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本小说,而她不过是个女配,还是个促进男女主感情,为男女主提供无边机遇的反派女配。于是,她悟了。一朝重生,回到起点。她才发现,她到底错过了什么?执剑,修仙,问心,寻道,这一世,她只为她自己,只为爱她的人肆意!然后她发现。女主,男主,不过如是!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 警宜源回

    警宜源回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有舍就有得,平凡的人要过不平凡的人生就必须能放弃常人不可割舍的事,物,以及所有。
  • 斗罗大陆之爱与恨

    斗罗大陆之爱与恨

    当唐山跳下鬼见愁。当那女子穿越到斗罗大陆之后,她在现代喜欢的人也来了,在追她的那群人里面也有她现代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