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11300000005

第5章

次明众论旨归门。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但约方便用异故有诸部差别。如明应说不应说。今昔开会名为法华。破斥八倒辨常无常用名为涅槃。至论不二正道更无别异。在经既尔。在论亦然。虽诸部有异。同用不二正观为宗。又经论同宗。佛说正观为经。论申正观为论。经论用异正观无别。故无量义经云。如水洗秽义同。约井池为异。自昔及今。一切诸教。同治断常之病。同开正道。但约今昔教用异耳。今四论约用不同故辨四宗差别。智度论正释大品。而龙树开大品为二道。前明般若道。次明方便道。此之二道即是法身父母。故大品以实慧方便慧为宗。论申经二慧。还以二慧为宗。如中论申二谛。还以二谛为宗也。问大品何故前明般若。后明方便耶。答般若方便实无前后。而作前后说者般若为体。方便为用。故智度论云。譬如金为体。金上精巧为用。故前明其体。后辨其用也。又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般若超凡。方便越圣。要前超凡后方越圣。故前明般若后辨方便。又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有见。二者无见。般若破其有见。方便斥其无见。故前明般若后辨方便。若明次第者。三藏多说有教以破外道。而封执三藏之有故。般若次说空。惑者着般若之空故。次说方便令其离空。故智度论序云。知邪病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以滞有之为患故。般若为之照。即斯意也。若约位而言。般若配于六地。故前明之。方便在于七地。故后说也。问旧亦明大品二慧为宗。与今何异。答今明。圣心未曾二。为众生故无二说二。欲令因二悟于不二。故与旧不同。又虽明二慧。与旧亦异。旧义实慧但照空不达有。沤和但照有不达空。盖是限局圣心便成二见。今明。至人体无碍之道故有无碍之用。般若既照空即能鉴有。方便既涉有即能鉴空。具如二智中说。次明中论以二谛为宗。所以用二谛为宗者。二谛是佛法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自行由二谛者。如璎珞经佛母品。明二谛能生佛故。二谛是佛母。盖取二智为佛。二谛能生二智。故以二谛为母。即是如来自德圆满由于二谛。化他德由二谛者。如来有所说法教化众生常依二谛。故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也。问何以知自他两德并由二谛耶。答十二门论云。以识二谛故。即得自利他利及以共利。即其事也。以二谛是自行化他之本故。申明二谛以为论宗。即令一切众生具得自他二利也。问何人迷二谛。论主破迷申二谛耶。答有三种人迷于二谛。一者小乘五百部。各执诸法有决定性。闻毕竟空如刀伤心。此人失第一义谛。然既失第一义谛亦失世谛。所以然者。空宛然而有。故有名空有。方是世谛。彼既失空。亦是迷有。故失世谛。故五百部执出如来二谛之外。二者方广道人。谓一切诸法如龟毛兔角。无罪福报应。此人失于世谛。然有宛然而空。故空名有空。既失空有。亦失有空。如斯之人亦失二谛。又诸外道亦失二谛。如有见外道迷于真谛。空见外道迷于世谛。又凡夫著有故迷真谛。二乘滞空迷世谛也。第三人得二谛名而失二谛旨。斯执甚多。今略出二种。或言二谛一体。或言二谛异体。并不成二谛之义。具如疏初序之。今破此之失申明二谛。故用二谛为宗也。问何以得知此论用二谛为宗耶。答略有三种。一者璎珞经佛母品明二谛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今论正明八不。故知即是辨于二谛。故以二谛为宗。二者青目序论意。明外人失二谛。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即知破外迷失申明二谛。故以二谛为宗也。三者关内昙影中论序云。此论虽无理不穷。无言不尽。统其要归。会通二谛。今还述旧释。故知二谛为宗也。问既名中论。何故不用中道为宗。乃以二谛为宗耶。答即二谛是中道。既以二谛为宗。即是中道为宗。所以然者。还就二谛以明中道故。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但今欲名宗两举故。中谛互说。故宗举其谛名题其中。若以中道为名。复以中道为宗者。但得不二义失其二义故也。问经何故立二谛耶。答此有两义。一者欲示佛法是中道故。以有世谛。是故不断。以第一义。是故不常。所以立于二谛。又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以有第一义故生般若。以有世谛故生方便。具实慧方便慧。有十方三世佛。是故立二谛。又知第一义是自利。知世谛故能利他。具知二谛即得共利。故立二谛。又有二谛故佛语皆实。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又佛法渐深。先说世谛因果教化。后为说第一义。又成就得道智者说第一义。无有说世谛。又若不先说世谛因果。直说第一义。则生断见。是故具明二谛也。次明百论宗者。百论破邪申明二谛。具如空品末说。亦应以二谛为宗。但今欲与中论互相开避。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用二智为宗。即欲明谛智互相成也。问百论何故用二智为宗耶。答提婆与外道对面击扬斗。一时权巧智慧。但提婆权智巧能破邪巧能显正。而实无所破亦无所显。故名实智。一论始终明此二智。故以二智为宗。中论不与内诤一时权巧。但共同学二谛之人诤二谛得失。故以二谛为宗。则中论用所申为宗。百论用能申为宗。欲明佛与菩萨能所共相成也。次明十二门论宗者。此论亦破内迷申明二谛。亦以二谛为宗。但今欲示三论不同。宜以境智为宗。所言境智者。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大分深义谓实相之境。由实相境发生般若。由般若故万行得成。即是境智之义。故用境智为宗也

次明四论破申不同门。所言破申者。凡有三义。一者破外人迷教之病故名为破。申佛二谛教门故名为申。二者申佛正教而邪迷自破。故名为申破耳。三者论主申明佛破故名申破。诸大乘经破众生虚妄以显一道。但末代钝根不了如来破病显道之意。四依菩萨还申明佛破故名申破。非是经中自立义。论中自明破也。问何以知龙树申佛破耶。答最后邪见品云。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故知论主申明佛破。非自有破也。问经中有立有破。论主何故一向破耶。答末世钝根迷佛立破。并皆成病。是以论主须并破之。然后具得申如来立破。问论主申佛破得称论主破。论主申佛立应名论主立耶。答亦得尔也。问四论破申云何同异。答三论通破众迷。通申众教。智度论别破般若之迷。别申般若之教。就三论中自开二类。百论正破外傍破内。余二论正破内傍破外。所以三论破内外者。一切众病不出二种。一外道邪画起迷。二内人禀教失旨。若破斯二则众病皆除。问百论破外可有明文。何处有破内文耶。答破尘品中。外人以内义为证。论主即破其所引。具如彼明。问何故得破内耶。答有三种义。一者如向释之。外人立义不成。引内为证。故须破内。二者内人立义与外道同。如立虚空常遍。乃至立涅槃身智俱无。并与外道同。故须破内。三者外道立义与内人同。故须破之。如破因中无果品说。外道立于三相前后相生。与譬喻部同。立三相展转一时生。与萨婆多部同。故须破内。故肇法师云。邪辨逼真殆乱正道。问中论何故傍破外耶。答凡有四义。一者欲显中观无法不穷。无言不说。若一法不穷。一言不尽。则戏论不灭。中观不生。是故内外并皆破之。二者内人立义与外道同。故须破外。三者外道立义与内人同。故须破外。四者欲显中实非内非外不正不邪。故须破外。问百论破外亦有收取义不。答亦有四句。一者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迷观。于缘无益有损。二者取而不破。外道偷窃如来遗余善法。今并收之。如贼盗牛。即其证也。又外道各邪心推尽。冥智与内同。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者亦破亦取。外道偷窃佛教不识旨归。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教。四者不破不取。即显道门未曾内外也

次明别释三论。问既有四论。何故常称三论耶。答略有八义。一者一一论各具三义。一破邪。二显正。三言教。以同具此三义故。合名三论。二者三论具合方备三义。中论明所显之理。百论破于邪执。十二门名为言教。以三义相成故名为三论。三者中论为广论。百论为次论。十二门为略论。三部具上中下三品故名三论。四者一切经论凡有三种。一但偈论。即是中论。二但长行论。所谓百论。三亦长行亦偈论。即十二门论。以三部互相开避而共相成。五者此之三部同是大乘通论。故名三论。六者此三部同显不二实相。故名三论。七者同是四依菩萨所造。八者同是像末所作。但欲纲维大法也

同类推荐
  • 三春梦

    三春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闲鼓吹

    幽闲鼓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Touchstone

    The Touchst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云无想经

    大云无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rie Antoinette And Her Son

    Marie Antoinette And Her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别说你懂通货膨胀

    别说你懂通货膨胀

    本书分为通货膨胀基础知识、通货膨胀与生活、通货膨胀与理财三部分,内容包括:通货膨胀进行时——谁动了我的生活、通货膨胀预期:临渴掘井还是未雨绸缪、私企是通货膨胀的“替罪羊”、谁将是房地产泡沫的终结者、通货膨胀对养老金有什么作用等。
  • 这么弱还好意思称之为魔王

    这么弱还好意思称之为魔王

    释放我将让你占尽所有!所有?一切你想要的。如此有诱惑,但我选择报警。一位少年驱魔师,正做着走向人生巅峰的美梦却无意间(故意)解开了魔王撒旦的束缚,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作者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在玩崩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 诡术

    诡术

    沐英,墨门掌门,任职于江南医科大学,同时还是江南省特处的一名法医。
  • 我之长生路

    我之长生路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生老病死一直相生相随,世上万物都无法逃脱。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时候,衰老、病痛、死亡就成为人类的梦魇,可如何摆脱这样的梦魇呢?习武健身只能增强体魄,死亡还是会找到我们。要想摆脱死亡,除非成就长生大道,别无他路。修真固然可以与天地同寿,可是天地终有尽头。天地毁灭之际,那我们呢?这条路注定很艰难,或许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可人们始终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主人公是一个富家公子,一次很普通的登山之旅改变了少年的一生。家门遭遇巨变,为给家人报仇,他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最后家仇得报,他的却走上了另一条人生路。
  • 相公,哪里跑

    相公,哪里跑

    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这不算什么。但是竟然直接穿越到成亲的公主身上,要说公主也是不错,但是竟然相公给跑了?这真是奇耻大辱,且看她怎么驯服逃跑相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她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每天的一切都是我对她最好的证明,可她却慢慢隐匿了,我的初恋。直到我遇见一样可爱的哆啦A梦,我心中的某些阴影好像逐渐被一只哆啦A梦给取代了,但你的出现却像恶魔一样,怂恿我去背叛她,但时间慢慢证明,你就是那位隐匿的天使,如果人真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一个冷血一点的人不为爱情所动,可是,这辈子我只能认栽。——宫少轩。他曾爱我爱到连自尊都可以不顾,可是我却还是强忍着泪意,一步一步踩着他的自尊走出了他的世界,我的初恋。我一定是在前世修行打了瞌睡,每每到手的幸福总是接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摔落在地上,碎裂成无数块细小的碎片。——欧阳冰彤。关注我的另一部《封魂师:所有爱的执念》哦!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总裁溺爱:宝贝乖一点

    总裁溺爱:宝贝乖一点

    她被称为“夜店女皇”,他被称为“商业之子”她不带任何仁慈的把硫酸倒进女人的嘴中,霎时,刚刚还在尖叫的女人,没有声音了。“不自量力”“下次处理人的时候让我来就行了,不要脏了你的手,知道了么”君瀚宇一脸溺爱的看着怀里的朵朵。“就不,谁让她们那么光明正大喜欢你的”邪若儿不满的反对。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吃的一抹干净。
  • 鹰心本冷酷

    鹰心本冷酷

    她有一颗孤傲的心,她从不容许她的心属于任何人,甚至,不容许属于她自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奈。特殊的身份造就了特殊的她,她活着就是为了帮死去的人讨回公道,惩罚那些万恶之人,但是,她这个万恶之人,又有谁来惩罚呢?
  • 阴阳巡游人

    阴阳巡游人

    十一岁那年,爷爷告诉了我十年的真相,未果,只留下一对风铃在项王庄的遗址中。十八岁那年,爷爷入了土,我搬离了项王庄,似乎往事的一切都和我没有了任何关系,无论是江雪青还是阿琛,这两张熟悉的面庞,竟然别无二致,难道真如那守林老者说道,七年前我和阿琛已经死了,那现在的我,又是谁?二十岁那年,我侥幸活过了爷爷口中的大祭日,和江雪青一同上了大学。只是,此刻在我眼中多了一些不干不净的东西。二十一岁那年,我被卷入了一宗大案件,高校连环的死人案似乎又和我牵扯到了一点关系,凤凰图和祭魂炉的传闻悄然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