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16500000009

第9章 乙部(8)

验道真伪诀第五十七

行事亦且毕不久。「真人前,详受教敕。」「唯唯。」「自行此道之后,承负久故弥远,积厄结气,并灾委毒诚多,不可须臾而尽也。」「知力行是之后,承负之厄日少,月消岁除愈,何以知之乎?」「善哉,子之难也,可谓得道意矣。然,明听,行此之后,天下文书且悉尽正,人亦且尽正,皆入真道,无复邪伪文绝去,人人自谨。其后生者尤甚,更相仿学,皆知道内,有睹其身,各自重爱。其后生者孝且寿,悉工自养老,颜色不与无道时等,后生者日知其至意以为家也。学复过其先,日益就相厚相亲,爱重有道人,兵革奸猾悉无复为者也。故承负之厄会日消去,此自然之术也。囗囗万不失一,是吾之文大效也,不可但苟空设善言也,亲以征验起,乃与天地响相应,何可妄语乎?故文书前后出,非一人蓄积难知情,是故吾道以诚也。子连时囗囗问,必乐欲知其大效;其效相反,犹寒与暑,暑多则寒少,寒多则暑少。夫天地开辟以来,先师学人者,皆多绝匿其真道,反以浮华学之,小小益耶,且薄后生者,日增益复剧,其故使成伪学相传,虽天道积远,先为文者,所以相欺殆之大阶也。壹欺不知,后遂利用之也。令上无复所取信,下无所付归命,因两相意疑,便为乱治。后生者后连相承负,先人之厄会聚并,故曰剧也。天今冤是,故吾语子囗囗也,真人努力自爱勉之。子乃为天除病,为帝王除厄,天上知子有重功。」「不敢不敢。」

右效行征验道知真伪诀

四行本末诀第五十八

「真人前。」「唯唯。」「人行有几何乎?」「有百行万端。」「不然也。真人语几与俗人语相类似哉!人有四行。」「其一者,或何谓也?」「然,人行不善则恶,不善亦不恶为浮平行,壹善壹恶,为不纯无常之行,两不可据,吉凶无处也。」「善哉,行吉凶有几何乎?有千条亿端?」「真人之言几与俗人同。吉凶之行有四。」「一者,惑何谓也?」「然,凡事为行,不大吉当大凶,不吉亦不凶为浮平命,一吉一凶为杂不纯无常之,吉凶不占。」「善哉,行天地之性,岁月日善恶有几何乎?不可胜纪?」「子已熟醉,其言眩雾矣。天地岁月日有四行。一者不纯,主为变怪。」「何谓也?」「然,真人明听,今天地岁不大乐当大恶,不乐亦不恶为浮平岁,壹善壹恶为天变惑岁。令今日不大善当大恶,不善亦不恶为浮平日月,壹善壹恶为惑行,主行为怪异灾,吾是但举纲见始,天下之事皆然矣。」「何谓也?」「然,天下之万物人民,不入于善,必陷于恶,不善亦不恶为平平之行,壹善壹恶为诈伪行,无可立也,平平之行无可劝,大善与大恶有成名。」「何故正有此四行乎?」「善哉,子之难问,可谓得道意矣。然,大善者,太阳纯行也;大恶者,得太阴煞行也;善恶并合者,中和之行也;无常之行者,天地中和君臣人民万物失其道路也。故行欲正,从阳者多得善,从阴者多得恶,从和者这浮平也,其吉凶无常者,行无复法度。是故古圣贤深观天地岁月日人民万物,视所兴衰浮平进退,以自知行得与不得,与用洞明之镜自照,形容可异。」「善哉善哉!今当奈何乎?」「然,行守本,法天者,是其始也;法地者,其多贼也;法和者,其次也;无常者,其行未也。」「今人何故乃得至无常之行乎哉?」「然,先人小小佚失之,其次即小耶,其次大耶,其次大失。道路根本更迷乱,无可倚着其意,因反为无常之行,便易其辞,为无常之年也。是明道弊未极也,当反本。夫古者圣人睹此知为末流,极即还反,故不失政也,而保其天命。故大贤圣见事明,是以常独吉也。真人乐重知其信效耶?」「唯天师开示之耳。」「行岁本兴而末恶者,阴阳之极也。人后生者恶且薄,世之极也。万物本兴末无收者,物之极也。后生语多空欺无核实者,言之极也。文书多蓄委积而无真者,文之极也。是皆失本就末,失实就华。故使天地生万物,皆多本无末,实其咎在失本流就末,失真就伪,失厚就薄,因以为常。故习俗不知复相恶,独与天法相违积久。后生者日轻事,更作欺伪,积习成神,不能复相禁,反言晓事,故致更相承负,成天咎地殃,四面横行,不可禁防。君王虽仁贤,安能中绝此万万世之流过。始失小小,各失若粟。天道失之若毫厘,其失千里,粟粟相从从聚,乃到满太仓数万亿斛。夫雨一一相随而下流不止,为百川,积成四海,水多不可。本去故当绳之以真道,反其末极还就本,反其华还就实,反其伪还就真。夫末穷者宜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夫失正道者,非小病也。乃到命尽后,复相承负其过,后生复迷复失,正道日闇,冥复失道,天气乖忤,治安得平哉?人人被其毒害,人安得寿,万物伤多夭死。故比比敕真人传吾书,使人人自思失道意,身为病,各自忧劳,则天地帝王人民万物悉安矣。真人乐合天心,宜勿懈忽也。」「唯唯。愿复问一疑,天师今是吉凶,曾但其时运然耶?」「善哉,真人之难得道意矣。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本。今天地开辟以来,小小连失道意,更相承负,便成邪伪极矣。何以知之乎?以万物人民皆多前善后恶,少成事,言前囗囗哉?前有实,后空虚。古者圣人常观视万民之动静以知之,故常不失也。」「善哉善哉!(起)愿复乞问一事。」「行言。」「今若天师言,物有下极上极。今若九人,上极为委气神人,下极奴婢。下学得上行,上极亦得复下行,不耶?」「善哉,子之问也。今真人自若愚罔,未洞于太极之道也。今是委气神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委气神人宁入人腹中不邪?」「唯唯。」(止)

(附)凡圣皆有极,为无形神人,下极为奴婢。神人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即有神,气绝即神亡。

「又五行乃得兴生于元气,神乃与元气并同身并行。今五行乃入为人藏,是宁九人,上极复下,反人身不?」「善哉善哉!初学虽久,一睹此说耳。」「然。子学当精之,不精无益也。」「唯唯。见天师言,夫天道固如循环耶?」「然。子可谓已知之矣。行去,有疑勿难问。」「唯唯。」

右简天四行实本末太极以反政

大小谏正法第五十九

真人稽首言:「愚生暗昧,实不晓道,今既为天视安危吉凶,乃敢具问道之诀。今世神祇法,岂亦有谏正邪?唯天师教敕,示以至道意。」「子之所问,何其妙要深远也!」「吾伏见人有相谏正,故问天亦有相谏正不?」「善哉,子之所问,已得天道实核矣。天精已出,神祇悦喜矣。今且为子具说其大要意,今使可万万世不可忘也。」「唯唯。」「然,〈起〉天者小谏变色,大谏天动裂其身,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三光小谏小事星变色,大谏三光失度无明,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地也小谏动摇,大谏山土崩地裂,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五行小谏灾生,大谏生东行虫杀人,南行毒杀人,西行虎狼杀人,北行水虫杀人,中央行吏民克毒相贼杀人,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四时小谏寒暑小不调,大谏寒暑易位,时气无复节度,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六方精气共小谏乱覆数起,中有生虫灾,或飞或步,多云风而不雨,空虚无实,大谏水旱无常节,贼杀伤万物人民,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飞步鸟兽小谏灾人,大谏禽兽食人,蝗虫大兴起,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鬼神精小谏微数贼病吏民,大谏裂死灭门,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六方小谏风雨乱发狂与恶毒俱行伤人,大谏横加绝理,瓦石飞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动山阜,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天地音声之小谏,雷电小急声,大谏人多相与污恶,使霹雳数作,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吏民小谏更变色,大谏多相贼伤,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天地六方八极大谏俱欲正河雒文出,天明证,天下瑞应书见,以谏正君王,天下莫不响应,谏而不从,因而消亡矣。天道经会当用,复以次行。是故古者圣贤见事,辄惟论思其意,不敢懈忽,失毛发之间,以见微知着。故不失皇天心,故能存其身,安其居,无忧患,无危亡,凶不得来者,计事校

,实乃天心意同也。」〈止〉「善哉善哉!愚生已解。今唯明天师既陈法,愿闻其因而消亡意,党开之。」「善哉善哉,子之心也。(起)然,〈起〉天道乃佑易教,佑至诚,佑谨顺,佑易晓,佑易敕,将要人君厚,故教之,不要其厚者,不肯教之也。其象效,犹若人相与亲厚则相教示以事,不相与至厚,不肯教示之也。教而不听,忿其不以时用其言,故废而置之,不复重教示之也。于是灾变怪便止,不复示敕人也。如是则虽贤圣,聋闇无知也;聪明闭塞,天地神祇不肯复谏正者也。〈止〉灾异日增不除,人日衰亡,失其职矣。(止)

(附)天之所佑者,佑易教,佑至诚,佑谨顺,佑易晓,佑敕,天之于帝王最厚矣,故万般误变以致之。不听其教,故废而致之,天地神明不肯复谏正也,灾异日增,人民日衰耗,亡失其职。

〈起〉故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未尝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顺四时,观其进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止〉唯天地自守要道,以天保应图书为大命,故所行者悉得应若神,是乃独深得天意也。比若重现合矩,相对而语也。故神灵为其动摇也,如逆不肯用其谏正也,乃要天反与地错,五行四时为其乱逆,不得其理。故所为者不中,因而大凶矣,此之谓也。子宁晓未?」「唯唯。」「故天地之性,下亦革谏其上,上亦革谏其下,各有所长短,因以相补,然后天道凡万事,各得其所。是故皇天虽神圣,有所短,不若地之所长,故万物受命于天,反养体于地。三光所短,不若火所长;三光虽神且明,不能照幽寝之内,火反照其中。大圣所短,不若贤者所长。人之所短,不若万物之所长。故相谏及下,极小微,则不失道,得天心。故天生凡事,使其时有变革,悉皆以谏正人君,以明至德之符,不可不大慎也。夫天地万物变革,是其语也。」「唯唯。皇天师既示晓,愿效于人。」「诺。子详聆吾言而深思念之,臣有忠善诚信而谏正其上也,君不听用,反欲害之,臣骇因结舌为瘖,六方闭不通。贤儒又畏事,因而蔽藏,忠信伏匿,真道不得见。君虽圣贤,无所得闻,因而聋盲,无可见奇异也。日以暗昧,君聋臣瘖,其祸不禁;臣昧君盲,奸邪横行;臣瘖君聋,天下不通,善与恶不分别,天灾合同,六极战乱,天下并凶,可不慎乎哉?」「唯唯。」「故〈起〉古者圣贤重灾变怪,因自以绳正,故万不失一者。〈止〉实乃与要文大道同,举事悉尽忠,无复凶,子重诫之,谨慎吾言。」「唯唯。」「然,夫天高且明,本非一精之功德也。帝王治得天心,非一贤臣之功。今吾之言,但举其纲见始,凡事不可尽书说也,子自深计其意。」「唯唯。」「行去矣,说何极乎?勿复有可问也。」「唯唯。」

同类推荐
  • 霓裳续谱

    霓裳续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补谢灶王经

    太上洞玄灵宝补谢灶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径

    词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教义

    四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系盂县西小坪村人,后授陕西省平凉府崇信县知县。七年间,引水灌田,创造水磨;整顿治安,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兴农促商;改革吏治,釐纲饬纪,提出“上合法意,下慰民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的治理思想,取得良好政绩。
  • 白狐心

    白狐心

    灵渊,主万物命格。然而他却无法安排自己的命运。若说有愿,灵渊最大的愿望,便是能照自己安排的生活来过一次,成为自己笔下的命定之人…可是,司万物命格的他,却不能护自己心爱的人一世平安…一只本该继承妖王的女白狐,被打下了妖界,成为了神仙的徒弟……
  • 恶少恋上黑道千金公主小妹

    恶少恋上黑道千金公主小妹

    她,叶紫曛,俏皮可爱又有点任性,身为三大家族排名第一叶氏集团的小公主。是温柔的哥哥叶夏伊的好妹妹;是谨,月,翼,羽,的好主人;却在谢奇煜身上,变得不知所措...在这个夜冥帮派的小公主身上,发生了一个有一个的奇妙故事...
  • 我老婆是仙女

    我老婆是仙女

    一不留神救了个仙女,然后就成了我老婆!于是跟着仙女老婆开始多姿多彩的修真生活……********************************不要小瞧我!地球,至今还被我踩在脚下……
  • 九葬九天

    九葬九天

    无尽虚空深处,一口巨棺,被九具凤尸包裹着,静静地躺在两株通天木根须连成的链桥上。九凤鸣魂,天木抬棺,急急赶着。是亦魂归故里,或是另有玄机?少年云辰望着这极具震撼性的一幕,从此将踏上成为绝世强者的荆棘路。是踏平一切,追求那无上天道。还是像芸芸众人般,那茫茫星空下的一粒尘埃,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云辰透过“天眼”到底看到了什么?引得天地即将大乱,天劫狂降。太古天云境照去天相,本来云是处于天上,尘世间看到的天在云上只是天云境里的虚影。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
  • 废材王者:十岁小王妃非常人

    废材王者:十岁小王妃非常人

    被称为无所不能的“神之子”的特工一组组长突然穿越到一个五岁的“小不点”身上,沐夜表示十分的淡定,被称为“天煞孤星”,无所谓,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也不在乎一个人孤独此生;被称为“不祥之人”,也没事,这样出门就不怕人潮拥挤;被称为“哑巴废材”,也没关系,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废材就好,能开口说话就好……既来之,则安之。你不犯我,我不惹你;你若犯我,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 重生之望族千金

    重生之望族千金

    为了一个不值得的男人,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再次醒来,她变身为望族千金小姐独孤羽,她知道,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十四岁的穿越少女,被父亲嫁给未来的皇帝,一朝封后。他对她说,坚决不要别人生的孩子,可转眼之间,他有了新欢,将誓言抛在脑后。她的真心,再次被心爱之人践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妃顾倾城:腹黑妻慢慢来

    妃顾倾城:腹黑妻慢慢来

    她,现代的妖孽王牌杀手的徒弟,最终被自己的师傅所杀。她心痛不矣,最终穿越。一朝穿越从从天降,迷迷糊糊成太后,腹黑妖孽高冷男,通通被迷的团团转。她腹黑,狡猾,丞相?摄政王?皇帝?谁说本小姐一定要纠结前世?堵上,美男本小姐通吃!
  • 玉子清

    玉子清

    前世,亲生姐姐砍掉了她的头颅,只为看看一个人的头掉了还会不会笑。今世,被亲叔叔抛弃、陷害,被同宗的姐姐用一根鞭子打死,却迎来了全新的她!“如果吃掉的话,会死掉?”天籁般的嗓音响起,低低的柔和,玉子清微微歪着小脑袋,那双如同子夜星辰般的眸子清澈通透,干净柔和的不含任何杂志,因为疑惑而泛起的雾气让那双呈着柔和笑意的眸子好似半遮半掩的黑色宝石,带着一种引人入体的诱惑。一种,极致的诱惑!好似能吸入人的灵魂一般!说这话的男人一点儿都没有说谎的虚心,深墨色的鹰眸微挑,好看的玫瑰色薄唇微勾,非常确定的点头。本文美男美女众多,各种类型来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