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52800000027

第27章

宋司马光撰并序。又董南一後序,末有温公四世从孙跋云,刻於绍定庚寅,其名则阙,此本盖出吴门顾袌盅小读书囗〈垖,去土〉,即《竹汀日记钞》所谓影南宋椠本也。按:《切韵》之书,以温公《指掌图》为最古,而温公之图,又以此本为最古。虽亦不无淆乱,如十六图“庚”、“耕”当在二等,“登”当在一等,而竟互倒。十八图“之”、“支”两韵四等字,并列一等,皆误之甚者。至十九图“幚”母下“不”字,盖在宋时已容入,故孙季昭《示儿编》论“不”字当读“逋骨切”,以此书“碑”、“彼”、“贝”、“不”为据,然十图入声亦用此韵,独无“不”字,是原书本无“不”字,其迹犹未尽泯也。考:《集韵》、《类编》,皆温公所修,《集韵》收“不”字於勿韵弗纽中,没韵则不收,与《广韵》同。《类篇》“不,方久切”又重音四“风无切”、“方鸠切”、“方副切”、“分物切”,皆无所谓“逋骨切”之音,是十九图之“不”字,明系窜入,季昭考之未详,误据为说,幸留此未经窜入处,得以考见温公之旧,则此本诚足贵也。宋讳惟“匡”、“贞”、“朗”等尚减笔,馀不尽然,盖转写失之。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切韵指掌图一卷(影钞元本)

此本无刊刻年月,审其行款,当从元刊钞出。卷首有温公像,上有分书赞曰:“上无所传,下无所授;天资粹美,暗合道妙。”不知何人所作。《序》後载有《检例》,与宋本同,而又增多数条,即邵氏所斥为断非温公作者。吾邑张氏传刻《永乐大典》本,乃并题为明邵光祖撰,则由未见宋、元本也。宋本凡遇舌头、齿头之二、三等,舌上正齿之一、四等,唇轻半齿之一、二、四等,皆不作圈,此本亦然。而《大典》本悉作圈,是不知此数等非直无字,并无其声也。此本窜改既多,脱讹尤甚,然亦有可资补正宋本、《大典》本者,如一图“定”母平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淘”,考《广韵》豪韵不收“淘”,则此本作“陶”是也。二图“精”图去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粽”,考《广韵》“粽”为俗子,则此作“糉”是也。十四图“精”母入声一等,宋本、《大典》本皆作圈,此本作“囗〈口杲〉”,“囗〈口杲〉”盖“囗〈口〈臼上米下〉〉”之讹,《广韵》铎韵,“囗,祖郭切”,《五音集韵》同,《四声等子》、《切韵指南》“宕”摄合口呼,图内皆有之。又,“穿”、“状”、“审”三母去声二等,宋本、《大典》本皆作圈,此本“囗〈耒畟〉”、“漴”、“淙”亦与《广韵》、《五音集韵》、《等子》、《指南》诸书合,其类此者,正不少也。

韵补五卷(宋刊本)

宋吴棫撰。《韵补》始刻於嘉禾,明人已云罕见,此本讹脱虽甚,然观其行款字画,尚是宋椠也。明人屡经翻刻,若何氏天衢,许氏宗鲁,并多雠正,而许刻尤称精善。然以此本刻(?)之,知有原本不讹而误改者。如东韵“杠”字注,此本云“床前横”,与《广韵》及《太玄释文》合,许本乃於“横”下增一“木”字,虽据《说文》而不知吴氏自本《广韵》也。“幢”字注,此本云“幡幢,童也”,吴氏所引,原本《释名》,正以见“幢”有“童”音,许本刊落“童”字,是失其指矣。又如支韵“哜”字注,此本云“怀音回”,按,十五灰,古通支,吴氏明载於後,故“怀”字即收支韵,且引《释名》“怀回也”以证“怀”有“回”音;许本乃改“回”为“而”,是不知“怀”属“匣”母、“而”属“日”母,不能同也。凡斯之类,正以旧本犹存,今得推寻校改之迹,而见吴氏之真,未可因其讹脱多而忽视也。

韵补五卷(钞本)

此本行款与宋刊本不同。宋刊支韵“淮”字下脱至十馀行,此本特完备,讹字亦少。是书以明许氏宗鲁重刊本为最善,以校此本,大致相同。然许本改用古字,篆籀兼登,雅俗并列,不知韵主审音,不主辨体,殊失吴氏之意。此本未经窜易,或尚出嘉禾旧刻欤。按:此书排比韵字,实从字母次第,说者谓金韩道昭《五音集韵》始以七音、四等、三十六母颠倒唐宋字纽,不知已始於吴氏矣。顾其中乱行失次,亦复不少。如支韵“日”母“人”字後,缀以精等“资、荠、斯、私、兹”五字,鱼韵“日”母“仍”字後亦缀以精等“资、斯、思、词”四字,又一“来”母“鹭”字,疑其或有窜乱,则又各本皆同。考徐氏蒇《原序》有曰:“才老以壬申岁出闽,别时谓蒇曰,吾书後复增损,行遽,不暇出独藏旧书。”乃知吴氏自有定本,未授徐氏,今本是其初稿,故舛错若是耳。至如韵部之通转,混注牴牾尤甚。世或诋为千古所无之臆说,若知其未成之书,不可少宽其责备哉。

礼部韵略五卷附韵略条式一卷(宋刊本)

是书不著撰人。《直斋书录》云,雍熙殿中丞邱雍、景德龙图阁待制戚纶所定,景祐知制语丁度重修,元祐太学博士增补。然则晁公武谓丁度撰,尚考之未审也。今世通行本为楝亭曹氏所刊。曹所据乃景定甲子郭守正重修本。此本卷末有“绍定庚寅上巳重刊于藏书阁”十二字,则镂(?)前守正凡三十四年,良可宝贵。且曹本经守正删定,贡举条格,不甚详备,此则自元祐以来,场屋规制,一一可考,是亦谈掌故者所必资也。(卷首尾有“周天球印”、“济之”、“顾霖印”、“勤有堂读书处”、“无上上品”、“吴下阿霖”诸朱记。)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元刊本)

题:“衢州免解进士毛晃增注,男进士居正校勘重增。”前有绍兴三十二年晃《进书表》,无序跋。此元至正二十一年翻刻宝祐四年蜀中刻本。第一卷末,当有“至正辛丑妃仙兴庆书堂新刊”墨图记,以钞补缺叶遗之。宝祐本於理宗讳“昀”仍载韵中,盖刻时悉依毛氏原本,无所增损也。此书讳例,於“僖”、“顺”、“翼”、“宣”讳,“晀”、“珽”、“敬”、“弘”、“殷”皆不避,惟太祖至宁宗诸讳,并同音之字,皆不载入。(卷首有“毛褒”朱记。)

押韵释疑五卷(宋刊本)

宋欧阳德隆撰。嘉熙己亥四明余天任刻本。(竹垞朱氏跋此书“任”误“柱”。)前有庄瑞孙及天任序,无余文焴序。序後有《条例》十一则。又《监韵条式节要》,详列场屋讳字,与今刻《礼部韵略》前有淳熙重修文书式相同,惟多《暗讳》一条,如“永钦”、“永康”、大行、登遐之类,其讳字载在逐韵者,俱用阴文。其分韵,即国子监颁行之韵,尚是《隋书》以来旧部。二十六桓之“桓”改“欢”,避讳故也。韵字先列监注,次列补释,凡字同而义异者,注明不可混押;字异而音同义同者,韵中虽两列其字,注明不可重押;亦有古人通用而今无申明者,注明不可押。又押韵有疑贰处,必援引前後诗赋,一以南省上庠程文为凭,其有失误者,录以示戒。每韵末附载奏添之字,以阴文“新制”二字别之。案:世所传者,有郭守正增修本,条例甚多,於原书不复分别,此本犹见欧阳氏书真面目也。每半叶十行,行大字不等,注双行,行廿五字。旧为传是楼藏书。(卷首有“西雲蔡昭宗文印章”、“王献臣藏书印”、“王氏敬之”、“乾学徐健庵”诸朱记。)

新编分类增注正误决疑韵式一卷(宋刊残本)

此书本五卷,今存“入声”一卷。撰人名氏无考。观其以程试故事为证,当即出《押韵释疑》而又从而附益之,如“穀”字注,《释疑》谓前辈尝言此字与高庙旁讳相似,场屋中不(?),共写五穀为“五谷”,《公》、《穀》为“公、谷”,试官检点,不过系笔误,当一点耳。此则引浙漕出《天地和应五穀登赋》,太学秋试出《加穀垂重颖诗》以证其非犯讳。又《释疑》不载《礼部韵略》所附《释文互注》,此则悉采入之,而复有增补。如:“卜”字注增“又姓”:“濮”字注增“又州名”:“餗”字注,引“《易》,覆公餗”:“肃”字注引“《尔雅》,进也,速也,肃,嗈声也”。故有“增注”之名。每韵之前并载字画之误、音韵之疑两条。字画之误,摘韵中字之有俗体者而正之,盖即所谓“正误”也。音韵之疑,摘韵中字之有重音者而辨之,列其目於此,而详其说於韵中字注,盖即所谓“决疑”也。其韵字悉从《韵略》,无所增损,音纽次第,亦并相同,惟择其字之希用者,别出每韵之後,以阴文“少押类”三字隔之。所谓分类,殆以是欤,此实自来韵书所仅见。其通用之韵,则两韵、三韵并一;少押类,如“二沃”之少押类,不系“二沃”後,而并系“三烛”後:“五质”、“六术”则并系“七栉”後,又可见二百六韵久已合并,至“平水韵”而并去其名耳。故虽坊刻残帙,特存之以备一格,且以著韵部变迁之渐焉。(卷首有“五峰徐氏家藏”朱记。)

新刊韵略五卷(影钞元本)

此书不著撰人姓氏。简首有许古道真序,作於正大六年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颐菴老人”云云。卷末有墨图记二行云,“大德丙午重刊新本,平水中和轩王宅印”,是出王氏後人所刻,已非文郁之旧矣。卷首有贡举三试程式及章表回避字样,并及於皇庆三年、延祐元年云云,是又大德後补刊者。前人皆谓并韵始刘氏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为一百七部,皆据黄氏《韵会》。此书已并为一百六韵,疑出自刘书之後,且《韵会》明言《礼部韵略》九千五百九十字,续降六十三字,补遗六十一字,毛氏增修一千七百十字,刘氏复增四百三十六字,并不言刊去若干字。今按王氏书止九千三百十一字,是显与刘氏判然二本,又《韵会》全引刘韵增字,举以相核,一屋中“囗〈尗欠〉”字不见此书,而此书每韵末新添、重添等一百五十九字,《韵会》所据,仅及一二,其引韵字注语,亦有异同,未可谓刘氏袭是书也。要之,刘书虽不传,而《韵会》所引可据,王氏书经後人重刻增易,不足据为定证,安知非文郁後人,当阴氏既并一百六部之後,因删减刘书以成之者耶?

古今韵会兴要三十卷(元刊本)

此书於凡例前首题“昭武黄公绍直翁编辑”,次题“熊忠子中举要”。卷首又载“至顺二年文宗敕应奉翰林余谦校正”。孛术鲁翀序,称其刊正补削,根据不苟,则复经余氏重定,实出三人手笔矣。王山史《山志》谓黄氏《韵会举要》乃以蜀王昶《书林韵会》本而举其要,余家所藏宋刻《书林韵会》,不著撰人姓名,乃以韵类典之书,并非韵书。山史所云,乃出自杨升菴《丹铅总录》,不足据也。

四声等子一卷(钞本)

不著撰人姓氏。案:熊氏泽民序《切韵指南》一书,谓古有《四声等子》,是其书由来久矣。

右韵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道三慕四

    道三慕四

    男主是大学生,在学校里一直属于默默无闻被欺负被无视的对象,自从在学校门口的书店买了本奇怪的古书后研读后身体便起了变化脱胎换骨,从天而降的外语系校花跳楼被他英雄救美成了他的女朋友,学校里欺负人的校霸业被神奇法术整治,从此怪事层出不穷,被迫从高楼耸立的都市丛林转战到仙门争斗不休的超时空古国大陆,最后成为帝君后重回学校过低调的生活。
  • 守墓人之睽卦

    守墓人之睽卦

    公元300年前,世间灵气充足,世间万千动物植物生长繁茂,大量的畅快的生长在世间,人只踏足了不到世间十之一二的地方。公元315年人世间征战不断,农耕荒废,经济萧条,连年的征战让本来就少的人民不聊生。陡峭的山壁直上直下,半山处起一条蜿蜒的石梯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长蛇时隐时现的盘踞在山壁上,山势不光陡峭而且高耸入云,从半山腰起就云雾缭绕,如果天气晴好爬上旁边的矮山山顶抬头望这座云雾缭绕的仙山,可以看见仙山顶上地势平坦翠竹掩小溪,葱葱郁郁的翠竹林中矗立着亭台楼阁,仙境一样的地方,在万变的云雾中一下就看不见了,让人怀疑自己看见的是海市蜃楼。
  • 重生追妹记

    重生追妹记

    我踏过往生坡,走上重生路,梦中的她像极了你,多想投入忘川河等你一千年岁月,却又怕时光将你忘,再不记起。千年之后,三生石上书你我缘分未尽,来世再续前生之好。那一刹,我回眸顾谁一笑,绝代风华。
  • 穿越之风起苍岚

    穿越之风起苍岚

    一个是叱咤仙路的风云上神,一个是废材资质修真菜鸟,当网游遭遇修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昔日大神跌落云端,废柴医师掉进修真世界。小小菜鸟又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攀上这云海尽头,苍岚之巅?萌兽or美男?仙术or神通?丹药or法宝?修真菜鸟的逆袭日记从现在开始书写!即使大道无情,艰险丛生,萌妹子也要闯出一片天!
  •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此乃吾无名亲手炼制依据仙尊殿为原型,乃是一方小世界,其中包含珍宝阁,内有大量珍宝,是吾毕生所积累之物;仙丹宫,内藏无数仙丹,包罗万象;功法殿,内藏各界各阶功法;以及阵法殿、仙药园。一个少年,吴名得到了此殿,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如何成就皇者,走上巅峰。
  • 异兽驯服系统

    异兽驯服系统

    这是一部将末世、异兽以及玄幻结合的小说以作者钟爱的驯兽为主题以末世为背景请看我们的主角,在新的时代,将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吧。(开头开的不是很好,后面会逐渐加强)
  • 灵师花恋

    灵师花恋

    千鹤城,名字的由来,据说是此城外的湖旁曾居住过上千隻白鹤。在数百年前,美丽的湖边长了一朵花。不久,飞来了两隻蝴蝶。经历百年的磨练,他们形成了新的生命体,妖。
  • 圣樱四少PK四公主

    圣樱四少PK四公主

    三公主和王子的邂逅,结局是完美还是悲剧呢?敬请期待.......(作品名称错误,应该是《天使公主的爱恋》
  • 再世为妖

    再世为妖

    因为一个灵异游戏,阿紫和几个网友失散在一个莫须有的异时空里。就在他们经历了诸多的挫折,终于相聚,并寻得可以开启时空之门的两件宝物之时,阿紫却遇害身亡,作为唯一能运用其中一件宝物的人,她以再世为妖的代价复活,送朋友回到现代,自己却再也回不到人群。
  • tfboys的冷血公主

    tfboys的冷血公主

    这是一本关于四位少女和tfboys刘志宏的玄幻小说,他们是有着神秘身份的公主与王子,公主和王子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们会因为对方而改变吗?小说群:426686565喵喵:1035698349林紫涵:23946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