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3700000044

第44章 张旭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曾为常熟尉,又担任过金吾长史。嗜酒,往往醉后写字,时称“张颠”。他是著名的大书法家。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懂得了草书的笔法;又观公孙大娘舞剑,领悟了草书的精神。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当时号称“三绝”。《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1];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2]?

注释:[1]矶:水边突出的岩石。[2]尽日:整日,整天。

鉴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为桃花源。据他的描写,在桃花源外,有一条小溪,两岸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相传桃花溪在今湖南桃源县内。本诗所描写的桃花溪未必实指其地,而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沿用其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使处在战乱中的人多么地向往。可是,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是由于人们对现世的不满,经过三国两晋战乱的人们向往桃花源,应该不难理解。但身处开元盛世的张旭,为什么也写出了这样一首《桃花溪》呢?诗句作了巧妙的回答。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云烟缭绕的桃花溪上,隐隐约约地架着一座小桥,溪水终日地流着,上面漂着无数的桃花。这不禁令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因此,作者在石矶边遇到驾着小舟的渔夫时,禁不住地想他可能是从桃花源里出来的,脱口问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显然,是眼前的美景使作者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真的到了桃花源外的桃花溪。这是作者审美体验的高潮,也是作者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写照。作者身处开元盛世写出这样一首诗,正是作者追求美与理想的本性的表现。他并不是简单地借用陶渊明的意境,而是通过陶渊明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内心追求。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1]。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1]弄:把玩、戏耍。春晖:春阳。轻阴:天空中轻薄的阴云。

鉴赏:这是一首情景诗。

诗题为《山中留客》,诗眼当然是“留客”。但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他正面描写山景的全诗只有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就不能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氛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入人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了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妍。一个“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这一句描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诗人把它放在全诗首句也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只有把这首句描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有一种压倒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首句不仅含蕴丰富,很有分量,而且在表现手法上、诗句结构上都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以下三句都不从正面描写山景了,而是解决客人“留”与“不留”的疑难问题。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毅然否定了客人“不留”而准备回家的想法,但又显得极其自然,如江河之水顺流而下,毫不费力。面对这美不胜收的山中景致,怎能会由于那天边的一片阴云就准备回家了呢单单要客人留下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肯定不行,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不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问。诗人琢磨准了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身上的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以退为进说,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三、四两句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即湿衣。晴明好天,而在空山幽谷白云深处,也是烟雾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草树叶,“沾衣”是难免的。可是,这也是一番极富诗意的美景啊!它可不是在山外所能见得到的。只有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呀!细品“入云深处”四字,它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这后二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怕雨的疑虑,更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入云深处”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那快要熄灭的欣赏山色美景的火种。

主人要留,客人想走,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思,用山中美景和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想法,从而安心地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戎昱荆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湘、黔间,又曾客居陇西、剑南。大历初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时谪为辰州刺史。后任虔州刺史。诗多吟咏客中山水景色和忧念时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

注释:[1]浑:全、都。

鉴赏:这是一首情景诗。作于搬家时,抒发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的意境是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将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了。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地招展,仿佛是在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开它们。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枝上的黄莺,也都是我的老相识了。在我即将与它们分手的时刻频繁地啼叫,鸣声悠悠,别情依依,动人心扉,使我久久难以平静,对这亭、这湖、这鸟、这柳条、这藤都不胜留恋……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诗人对湖上亭的草木花鸟是如此的深情,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这里的草木花鸟作别,这里的草木花鸟也像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草木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快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出语天真,诗趣盎然。

全诗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用一“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令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这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1]。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2]。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3]。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1]拙:笨拙、拙劣。[2]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因皇帝每年要亲自祭祀土神和谷神,故引申为“国家”之意。[3]静胡尘:使胡人安静下来,不再引起战争的烟尘。

鉴赏: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喻诗。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开始朝政紊乱,国力衰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宪宗之前几个皇帝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受战乱之害。宪宗即位后,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众多大臣又持和亲之论,于是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诗,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了圣意,没有人再提和亲了。这件事足以说明本诗的现实意义。诗人对朝廷执行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

在唐代,咏汉讽唐这种以古讽今的手法为诗家所常用。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截指出了“和亲”乃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次联便单刀直入,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理,透彻地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以女色乞取国家安全的绥靖政策,是很不现实的。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暴露无遗。然而是谁在制订和执行这种政策呢?这些人难道算得上辅佐皇帝的忠臣吗?将来怎么去面对子孙和去见先帝呢?末联即以这样斩钉截铁的严峻责问结束。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宏大深广。

全诗愤激指责朝廷执政,无情揭露和亲政策,而主旨却在讽喻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能。从这个角度看,诗语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作曲笔,以为皇帝留下面子。对于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其是非得失要视当时的历史条件作具体分析,一概否定有失偏颇,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蕃,就应予以肯定。本诗所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一时,必须予以否定。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切中了时弊,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千古名句。

同类推荐
  • 幽灵猎手

    幽灵猎手

    托马斯·卡耐奇世界上最著名的灵异事件调查者。眼下,我们的思绪正跟随他穿梭在英伦三岛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老宅、 古堡和教堂中。喋喋不休的吵闹鬼、自行开关的房门、无形无踪的幽灵马……卡耐奇发 现,有时候他面对的是强大的恶灵,另一些时候则是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 一根绳子的孝顺

    一根绳子的孝顺

    本书为小小说集。选材广泛,手法新颖,内容涉及商业、休闲、职场、校园生活等方面,旨在通过对父子情、夫妻情、朋友情、师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叙写,让读者在热爱生活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 路

    一群苦难而平凡的老人,凭借一点信仰相互温暖。作者着力表现生活的沉默者、忍受者,刻画他们的坚忍和善良,蕴涵普世的人性力量。
  • 手机

    手机

    当代名家刘震云的经典长篇,2003年出版同期被冯小刚改编为同名电影,销量稳居图书排行榜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已得到各地电视台热烈追捧,反响强烈。电视剧结合手机故事线路,展示了小说内容的本来面貌。
  • 朱旭的奋斗:毕业了,和工作谈场恋爱

    朱旭的奋斗:毕业了,和工作谈场恋爱

    从大学毕业,到在职场中立足,是人生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每一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很快成为职场中的卓越人士,本书作者分析抽取了职场中卓越人士必备的基本素养。虚构了一个职场故事,讲述主人公从大学毕业,如何适应工作,如何建立职场发展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感,成长成为一个比较成功职场人士的过程。他的迷茫,他的烦恼,他的快乐,融合工作和生活,以比较幽默风趣的文笔,慢慢的讲述。让读者在比较轻快的阅读中,润物细无声的体会到职场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学会思考自己的职场发展之道,得到提升。
热门推荐
  • 不恨英雄

    不恨英雄

    北宋末年,徽宗皇帝浸淫于书画,以书画入武道,其瘦金剑法更是当时一绝,鲜有敌手。与宋接壤的金国,先礼后兵,送徽宗一幅书画,徽宗皇帝竟苦于参悟不透。偶然间,书画被盗,几经流转,机缘巧合下,落入了负气离家的路羽手中。
  • 聊斋秘闻录

    聊斋秘闻录

    一段传奇的岁月,一场离奇的离奇的海战,一个事关道家兴亡的秘密,一个天定之人的宿命,是妥协,还是迎难而上?
  • 原始部落

    原始部落

    读完本小说的人一定会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无论你是否能读懂。
  •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她本是前朝公主,一朝得变风云突起。本以为能安心男扮女装安心做她的丞相,不想他杀光她的心腹却独把自己压在床榻。当一次又一次逃离失败,她被压在御书房的书桌上,耳边传来他的轻喃。“朕对你,势在必得。你休想从我这里逃离,不管是心还是身!”
  • 邪王追狂妻废柴小姐太妖孽

    邪王追狂妻废柴小姐太妖孽

    她,墨溪灵,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暗杀总部的大小姐,好比打不死的小强,从不因任何事流泪,但被却自己心爱的男人和亲身妹妹陷害,和自己的结拜妹妹坠入悬崖。她,沈炎肃,朱雀世家的废材大小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花痴又呆傻,是二皇子的未婚妻,却被自己的二姐活活打死。当她穿越到她的身上,废材之身又是怎样翻云覆雨的,建城池,成为魔兽之王,她做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做不到的。他,夜寒飞,夜王殿下,传说中的杀人恶魔,有洁癖,不喜女人。当他和她相遇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拭目以待吧!
  • 何以卿心

    何以卿心

    浅浅,一个本性淡漠之人,因血红玉镯机缘穿越至苍鸾大陆烈焰国沐家小女之身。沐清浅,如今的名字,在这个家的温暖中逐渐改变着······并因着命运遇见纠缠相绊之人:他,第一眼的天人之姿,却冷冽异常的神密男子,野心与狠厉并重,却在不觉中为她放柔了心;他,莫名的闯入,拥有儒雅谦和之貌,却深沉异常的邻国将军,最后只求倾心相伴远离政权;他,曾被抛弃的少年,早已蜕变得冷厉干练,不求回报默默陪伴,万险仍就甘之如饴。他们,在她的生命中出现,到底谁最后才能掳获芳心,那颗坚强却脆弱的孤寂之心······何以倾心?何以倾卿心······【小沫新书《朱颜醉穿越之倾国女子》,http://novel.hongxiu.com/a/724192/】【新浪微博请关注:作者_岁小沫】嘻嘻。有些文文信息,会先在微博中透露哦~
  • 修仙之镜

    修仙之镜

    镜修沧澜真人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女娲传承,继而领略更广大世界。从玲珑宴到云间仙宫,从通天塔到失落的大陆,从星海之中的星宫到神秘的冥界。沧澜真人一点一滴体味太极之奥秘。不一样的道友一样的情谊,不一样的修炼方式一样孜孜不倦的探索。相由心生,修道先修心。心智坚定者才能涉足道途,看白衣银冠的潇洒女子如何逍遥道途,追寻世界的奥秘。
  • 九离世界

    九离世界

    天掌生死轮回,地管五行阴阳,我定因果秩序!!在我的因果里,五行可以循环,阴阳可以互替。在我的秩序里,这天可以更高,地可以更深。我不伤生死,不入轮回。若要我伤生死,因果中,阴阳逆乱,乾坤崩裂。若要我入轮回,秩序里,地会覆在天之上!………可是…为什么?…我九离…却更愿意消了这因果…毁了这秩序………若干个纪元后,齐念从大荒中走出,再次踏入这条…天地都在我之下的…九离路!
  • BTS彼岸和你

    BTS彼岸和你

    花开一千年叶落一千年彼岸最远的距离生生世世不相见你不在了,我便陪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2: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2: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