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3700000058

第58章 杜甫(7)

“自叹息”一句为前两段的归总。诗境是说杜甫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会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家中。“倚杖”,当然又照应了前面的“老无力”;“自叹息”表明这种遭遇只能自己叹息,未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求得官府的帮助,则当时世风的浅薄,就意在言外了。这里一个“自”字,用得多么沉重!而“叹息”的内容,这里没有明言。但当杜甫自己在无处安身且得不到帮助时,分明会联想到处境类似的无数穷人。这为下文做了铺垫。

再下八句为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

正应了“屋漏偏遭连夜雨”那句古话。狂风过后,必有大雨。这场大雨把杜甫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暗淡愁苦的心境。那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昏暗的天穹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气温也骤然降下来了。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块一样,那不懂事的孩子横躺竖卧,早把被里子蹬破了。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人,是写不出这些深切感受来的。这样写,也是为下两句屋破雨漏及其后果蓄势。照理说八月的天气并不算冷。但由于气温骤降,布被破旧,大雨漏得床头没有一点干处,又连续不断地下了一夜,漏了一夜,所以,杜甫感觉特别冷。再下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凄凉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破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整夜漏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明了杜甫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这种心情,又是“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部分。

最后六句为第四段,写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博大的襟怀。怎样才能盖得大厦千万间,庇护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使他们欢天喜地地在风雨中安稳如山?唉!眼前何时才能耸现这么多房屋,到那时即使我一家人的陋室破了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感到无限的满足!本段前三句前后是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蝉联一贯,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贴切地表现了杜甫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吟之不足,继而“呜呼”叹之。这就是结尾三句:只要天下的穷人都有了房屋,我自己的房屋破了受冻死都满足,崇高的思想表现到极至全诗重点描述杜甫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段时,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述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述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疮痍、人民的灾难。他不仅是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叹息和失眠,而且清醒地大声疾呼,希望有人出来为千百万穷人谋福利。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1]。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

注释:[1]娘:或称“娘子”,是唐代习惯上对妇女的美称。此处“黄四娘”是任意拟人名入诗,非实指。蹊:小路、小径。[2]留连:留恋、难分难舍。恰恰:象声词,莺的叫声。

鉴赏:这是杜甫的一首赏景诗。唐诗中像此篇一样刻画细腻、色彩艳丽的佳作确实不多。

杜甫在成都西郊的草堂经友人资助终于落成了,在饱经离乱之后他终于有了安身的处所,心里十分欣慰。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沿江边漫步,踏春赏花,显得十分恬然自适。

上联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花圃小路上。句首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浓厚,颇有民歌风味。在这个花圃内,鲜花把路都遮断了。次句承首句用“千朵万朵”来使“满”字具体化,并用“压枝低”来进一步充实“满”字。这千朵万朵沉甸甸的花把枝条都压弯了,优美的景色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准确而生动。

下联是一个对结,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前句描绘花枝上的彩蝶蹁跹,因恋花而流连不去,展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也可爱,这不免使漫步于花径上的人也“流连”起来。但杜甫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美景还多。一个“戏”字,将蝴蝶拟人化了;“时时”显示风光无限,不是偶尔一见,这样就将花蝶闹春的情趣渲染出来了。后句描绘诗人正在赏心悦目之际,刚好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一个“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二字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读者心理上轻松愉快的感觉。全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读本诗还要注意诗人对双声词、象声词和叠字的运用之妙。“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串珠相连、音调婉转、朗朗上口。“恰恰”为象声词,用以形容娇莺的鸣叫,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均为叠字,这不仅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令语意更强、更生动,还能够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那一瞬间的快意。

读过全诗,使人和诗人一同享受到那生意盎然的明媚春光给予人们的无穷美感。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1]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2]。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3]。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1]奉济驿:地名,离绵阳(今四川绵阳)十里处。严公:严武,字季鹰,杜甫与他是世交。安史之乱时,他从玄宗入蜀,为课议大夫。肃宗立,房瑁荐为给事中。后房瑁事败,杜甫与他均遭贬,他被贬为巴州刺史。后两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四韵: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故称“四韵”。[2]空复情:言斯人远去,惟留青山空复在此,离情切切。[3]列郡:泛指剑南所属东、西两川各州县。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

鉴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至成都。两年后,严武以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杜甫客居浣花溪畔的草堂,其生活得到严武的多方照顾。宝应元年(762),肃宗去世,代宗立,严武受命入朝,迁为京兆尹。这首诗就是因严武入朝而作。

首联:“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诗人送严武已从成都到两三百里外的奉济驿了,说不完的知心话也只好就此打住、告别;道旁的青山依旧,目送行人,而自己的心中顿感惆怅空荡。诗人借山之多情与人之不忍相别而不得不别作对比,表现了对友人的情深意长。

颔联:“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写昨夜月下,我们举杯话别,共叙友情,今后不知何时才能重新聚会,重把杯,再痛饮?用一疑问句,既问己,也问友人,把在社会动荡下人生命运难料的复杂心情充分展示了出来。

颈联:“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是对严武政绩的称颂。说他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或守外郡或入朝廷,均荣居高位,现离任东西两川时,各地的人们都惜留讴歌,不愿他离去。

尾联:“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写自己送别后的心境。江村,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意谓自己一个人独归江村,只有孤单无依地度养残生了。这里的“独”、“寂寞”、“残生”,把严武走后诗人生活无济的凄苦悲凉的心情表现了出来。杜甫曾有诗“君来雪山重,君去雪山轻”,与此诗一样表达了对严武的感激和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多用倒装句,表现了深沉婉曲的情感,令人读之潸然泪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1]。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3]。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

注释:[1]剑外:剑门关以南之地,也称剑南,代指蜀地。蓟(jì)北:河北蓟州之北,泛指河北北部,安史之乱的老巢所在。[2]却看:再看。漫卷:随便地卷起来。[3]白日:指阳光明媚。青春作伴:指焕发青春及沿途春色作伴。[4]巴峡:指四川东北部巴江(嘉陵江)中的峡。杜甫此时在梓州(四川三台),须由涪江入嘉陵江再入长江出川。巫峡: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中长而秀丽之峡。襄阳洛阳:杜甫原注:“余田园在东京(洛阳),又出峡东北向,便由襄阳入洛阳。”顾注:“公先世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徙河南。父闲为奉天令,徙杜陵。”

鉴赏: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唐王朝官军破贼于洛阳,进取东都,河南平。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败走河北,广德元年(763)春,史部幽州守将李怀仙请降,史朝义兵败至广阳自缢死,李怀仙斩其首以献,河北平。此时杜甫正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忽听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长达七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欣喜若狂,返家有望,于是挥笔急书。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初闻“收蓟北”时的欣喜情态。“忽传”指消息来得突然。即突然之间,蜀中大地遍传官军收复蓟北的胜利消息,七八年战乱带来的流离即将结束,真是悲喜交集,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悲,悲极而喜的表现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人悲喜交集之际,自然想到与自己同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因此回头一看,他们满脸的愁云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而是喜笑颜开,喜气洋洋。于是,自己也无心伏案,随手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此联中的“却看”和“漫卷诗书”是两个连续动作,把“喜欲狂”的情态具象化了。以动作表情,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紧扣“喜欲狂”,以对妻子言说的口吻,说道:我们应该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放歌”、“纵酒”,欢庆胜利;我们还应以返老还童的心情,焕发青春,与青春年少的儿女一起,在这春光明媚之际,作伴还乡。这是诗人“聊发少年狂”的“狂态”,表现了其欣喜之情。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还乡”,诗人的思想已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心”已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再入长江出巫峡,顺流急下至襄阳,再转陆路向洛阳,回到了故乡。惊喜的感情波涛有如洪峰迭起,奔涌向前,一泻千里。

此诗乃杜甫诗集中罕见的(有说是唯一的)描写欣喜之情的诗篇。全诗发自肺腑,直抒胸臆,毫不做作,一气呵成,明快自然,感情奔涌,韵律疾驰,强烈地表现了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心情和急欲回乡的强烈渴望。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1]。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2]。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释:[1]复行役:一再奔走。孤坟:房太尉(房琯)之坟,在阆州(今四川阆中)。[2]对棋:对奕、下棋。谢傅:指谢安,死后赠太傅。把剑:指春秋时吴国季札挂剑的故事。

鉴赏:这是杜甫在房琯墓前的一首追悼诗。房琯,少好学,任县令时多兴利除弊,颇有政声。安史之乱时,玄宗奔蜀,他独驰见于普安郡,即日拜相。后领兵平叛,择将不力,致使官兵败于陈涛斜。肃宗即位被贬为邠州刺史。后因政绩突出,改为汉州刺史。宝应二年(763)拜刑部尚书,在入朝路上遇疾。该年七月改元广德,所以他于广德元年(763)八月卒于阆州僧舍,葬于阆州城外。广德二年(764),杜甫从梓州(今四川三台)到阆州暂住,闻严武再次镇蜀,遂于春末返归成都草堂。此诗当于杜甫离阆州之前拜谒房琯墓时所作。

首联:“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写自己生活困顿,四处飘泊,一再奔走,如今将返成都之时,特地到老友的孤坟前来告别。房琯与杜甫为世交,曾荐杜甫人仕。后杜甫上书救房琯被贬,也成了他一生进退的关键。所以,他们二人的交谊是十分深厚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杜甫不得不来告别的特殊心情。

颔联:“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写杜甫在墓前的悲痛之状。诗人曾与房琯有交谊,并为救房琯诗人得罪唐肃宗而被贬。想起死者生前与自己的坎坷不平的遭遇,倍感悲伤,眼泪把周围的干土都湿透了。自己悲痛之情似乎感动了上天,天低云断,共同哀悼。愁惨哀伤之感,随“低空”、“断云”自然溢出。

颈联:“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写诗人与房琯的生死交情,永不相忘。诗人先借谢安之典,据《晋书·谢安传》:谢玄破苻坚于淝水,有檄书至,谢安方对客围棋。客人问他,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表现从容镇定。诗人以谢安比喻房瑁讨贼时的镇定,虽打了败仗,但其从容儒雅与谢安是一致的。现借吴季札之典,据《说苑》载:吴季札出使晋国过徐地,心知徐君爱其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于徐君墓上而去。诗人自比季札,表不忘亡友的深情厚谊。此联引典寄情,十分含蓄。这是因为房琯是个政治人物,诗人因他而吃了苦头,故对他的赞颂与哀思委婉地进行了表达。

尾联:“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写房琯坟茔冷落,寂寞凄凉。诗人站在墓旁,只见林花飘落,如珠泪纷纷;声声莺啼,如哀声婉转,孤零零的坟地加上一个孤零零的吊客,这是何等凄惨哀伤之景。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和深切哀思表露无遗这首诗哀情缕缕,情谊绵绵。在含蓄而深沉的诗句中将二人生前死后的交情,一一奔泻而出。此亦可见诗人人品之高。尤其是结语,移情于物,愈显余韵不绝之妙。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1]。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2]。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3]。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4]。

注释:[1]客:诗人自谓。[2]玉垒:山名,在今四川都江堰(灌县)西北。变古今:古今不断变化。[3]北极朝廷:用北极星居天之中,始终不变来比喻唐王朝江山不会动摇。西山寇盗:指吐蕃族对四川西北部岷山一带的侵扰。后主:指蜀汉的昏庸之君刘禅。梁甫吟:汉代乐府民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爱唱的歌。

鉴赏:这是一首伤时感事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出走陕州,后赖郭子仪反击收复京师,代宗得以重返长安。十二月,吐蕃又占西川松、维、保三州,高适不能抵御,于广德二年(764)春调离,唐王朝重命严武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治理蜀中。杜甫时在阆州,拟出峡东下返乡,得知这一消息,以为时局有转,便力作此诗。

春花烂漫之时登临高楼本应是乐事,然诗人竟伤心。为什么?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诗人以倒装笔法写登楼的时际与心境。在这“万方多难”之时,满腹忧愁的诗人“登临”此楼,虽然万花近楼,春光满目,却极伤诗人之心。“伤客心”是果,“万方多难”是因,因果倒置,伤心之情极其沉重。

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放开一笔,纵目远眺,只见锦江春水奔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忽起忽灭,如同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这联明为写景,实乃暗示时局的动荡不安。

同类推荐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一段外企职工意外下岗后的另类待业假,一部中年大叔艳遇90后小萝莉的香艳记《三里屯儿尼亚》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三里屯儿尼亚》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着力刻画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黑奴汤姆,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遭受的悲惨命运,借此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情绪,从而成为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 百年一遇

    百年一遇

    故事伴随着人类语言出现,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也是当今一切文学之父。创作故事,我常把自己设置成为其中某个角色,体味尽各种人生角色,品尝尽各种人生况味。随故事而喜、而怒、而悲、而乐。当从故事中走出来时,忽然就会发觉,生活其实比故事还要精彩!
  •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热门推荐
  • 极品邪仙

    极品邪仙

    渺渺修仙路,茫茫逆天行。仙路有万险,逆天多杀伐。一剑镇古岳,一掌逆乾坤。季天,小小仙宗修士,如何逆天修仙?一个宝物铸就了一个强者,一段传说!!!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九转阴阳诀

    九转阴阳诀

    星空的彼端,有一座巨大的黑白石碑。某一天,石碑上忽然有了裂缝,诸天神魔都在震恐。一名年轻人,受到石碑召唤,重生异界,从此踏上了他波澜壮阔的异界称霸之路。
  • 天荒万道

    天荒万道

    一场冒险、一个宿命。出北荒、搅天宇。身拥绝世之体、世间唯一之变数。一场酝酿百万年的灾难慢慢降临。乾坤颠倒、万物俱毁。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天荒寂灭、沧海成尘。是枯寂中重生?是宿命的轮回?还是末世中凋零?
  • 无限之二次元漫游

    无限之二次元漫游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骚.年的二次元漫游记。初步打算是《IS》——《罪恶王冠》——《刀剑》接下来等我写到再说。新人新书,写的不好请见谅,开心就好。
  •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作者1974年参军,1982年退伍并参加工作工作,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拓展了作者的写作空间和视野。《梦断军营》是作者融合自身经历的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一部集军营生活、人生奋斗、理想爱情为一体的小说,它不同于军旅题材的同类作品,而是一部讴歌70—80年代初军人纯善、纯美、纯爱的情感类小说,不涉及过多的政治要素。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放弃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而追逐“红星梦”的故事。全书以林少华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一次团机关整顿发言中无意间触动了团5号首长之后所引发的矛盾和纠葛。
  • 我和我的同桌

    我和我的同桌

    我有一个同桌,他不好也不坏。我有一个同桌,她很逗比也很可爱。同桌,跟我向前奔跑吧!
  • 善恶佛国

    善恶佛国

    蛮荒无佛。古天河得佛之善恶双手,穿越蛮荒大陆。一路行来,各方势力,有宗派,有帝国,有学院,有家族,但是,他却没有看到过一个正宗佛门子第!藏书中隐隐藏藏,究竟为何?古天河一步步的寻觅着,佛之废墟,佛之留存,一副泣血悲戚的画面渐渐打开。虚皇,虚皇殿,大陆最强者,大陆最强势力,为何仇视佛门子弟?为何掠夺一切佛门之物?矛头直指他们!隔代的传承,邪佛的复仇!宿命之敌,真与虚的对决,最后,谁才能一笑到底,谁才能成为超脱者?
  • 玉界劫

    玉界劫

    一个异世,一位废柴,一身正气,一腔热血!一番波折的人生!逆袭之爽作!玉的时代!
  • 撼神志

    撼神志

    伊人何处,浪天涯;觅寻千百度,杳杳无音;踏破阙兰山,血染南天海;为伊消得人魂灭,屠魔撼神终不悔;古有蚍蜉撼树,且看主人公如何异界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