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7900000024

第24章

宋刻纂图互注经子宋刻经、子,有“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标题者,大都出于坊刻,以供士人帖括之用。经有南宋刻巾箱本《纂图附释音重言重意互注周易》九卷,《略例》一卷,见《森志》。(云半叶九行,行十七字,注双行,行十八字,长三寸一分,幅二寸。)《纂图附释音重意重言互注尚书》十三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二。(云麻沙本,阙笔至字止,乃光宗时刊。)婺州本《点校重言重意互注尚书》十三卷,见《陈跋》、《瞿目》、(云卷止四寸,宽不及三寸。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匡、恒、慎、敦等字皆阙笔。)《黄书录》。(云上有“彭城楚殷氏读书记”印,知是虞山故物。又有“传家一卷帝王书”小圆印,亦若专为《尚书》设者,是一奇也。)《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尚书》十三卷,见《缪续记》。(云半叶十行,行大字十九,小字二十四,高六寸六分,广四寸二分,白口双边。)《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二十卷,见《天禄琳琅》一、《陈跋》、(云每叶十二行,行十八字。德辉按:当作每叶二十行。)《黄续记》、(云宋刊本。)杨录。(云半叶十行,行大十八字,小二十四字。士礼居旧藏本残三卷。)宋麻沙坊本《附释音纂图重言重意互注毛诗》(德辉按:兼刻《笺》。)二十卷,附《毛诗举要图》、《毛诗篇目》,见《张志》。(云传、笺释文俱双行小字,每叶二十四行,行大字二十一,小字二十五。)《京本附释音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周礼》十二卷,见《天禄琳琅》一、《吴跋》、《陈跋》、《黄记》、《瞿目》、《陆续跋》。(跋有二部,一云宋刊巾箱本,每叶二十四行,每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一云每叶二十四行,每行大字二十一,小字双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宋巾箱本《纂图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礼郑注》十二卷,见《森志》。(云半叶九行,行十七字,或十五六字,注双行,十八字。长三寸一分,幅二寸。)《京本点校附音重言重意互注礼记》二十卷,见《森志》、《杨谱》。(《谱》载:半叶十一行,每行大字十九字,小注双行。长三寸半,宽二寸半。)《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礼记》二十册,见《丁志》。(云宋刊本,存卷九玉藻、明堂位,卷十丧服小记、大传、少仪,两卷。)南宋麻沙本《纂图互注礼记》二十卷,《礼记举要图》一卷,见《陆志》。(云每半叶十一行,每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郑注下附陆氏释文,释文之后为重言重意。“让”字阙笔,盖孝宗时刊本也。)《京本纂图附音重言重意互注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见《天禄琳琅》一、陈编《廉石居记》、(云序后有“绍定庚寅垂裕堂刊”。)《莫录》。(云南宋本,半叶十一行,行大二十字,小二十一字(小字双行)。)《监本纂图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见《丁志》。(云附释文,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夹注小字,行二十四字。中有重言重意似句互注诸例,俱加方围。)《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二十卷,见《杨谱》。(《谱》载: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五字。)子有《纂图互注荀子》二十卷,见《天禄琳琅》二、(云标题为纂图互注,书中于亻京注外又加重意重言互注诸例。)《孙记》、(云宋版,重意重言俱用墨盖子别出,每叶二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吴跋》、(云元版,每叶二十二行,每行大字二十一,小字二十五。)《陆志》、《陆续跋》。(云行款字数皆与《互注重言重意道德经》同。德辉按:《续跋》宋椠本《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每行二十五字,宋景定刊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十卷,见《孙记》、(云重意重言互注俱用墨盖子别出,黑口版,每叶二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瞿目》、(云元刊本。)《丁志》、(云元刊本,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四字。)《森志》、(云明代覆元刊本,每半版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注二十五字。凡重言重意互注,皆以白字为识别。)《陆志》、《陆续跋》。《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见《孙记》、(云宋版,卷中有重意重言互注,用墨盖子别之。黑口版,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吴跋》、(云宋本,每叶二十四行,每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三。德辉按:此别一宋刻,故与《孙记》不同。)《瞿目》、(云元刊本,书中句字与经籍相合者,标出之为互注。)《莫录》、(云巾箱本,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德辉按:此又别一元刊本。)《陆志》、《陆续跋》。(云宋椠本,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每行二十五字,宋景定刊本。其书先河上公注,次解,“解曰”二字以黑质白章小字别之。次互注,“互注”二字以黑质白章小字别之。次音释,以圜围之。次重言重意,以黑质白章大字别之。音切皆本陆氏释文而不全录。所称“解曰”者,不著作者姓名。遍考各注,乃知出林希逸《[C160]斋老子口义》。)《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十卷,见《天禄琳琅》二、《孙记》、(云宋版,重意重言互注俱用墨盖子别出,黑口版,每叶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陆德明音义。)《瞿目》、(云元刊本,附刻陆氏音义于注中。)《丁志》、(云元刊本,盖宋时麻沙本而元代重刻之。)《陆志》、《森志》。(云明初依闽中元版重雕,重言重意附释音,每半板十一行,行二十一字。)《纂图互注列子冲虚至德真经》八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云建阳麻沙本。)《孙记》。(同前。)《纂图互注文中子》十卷,见《吴跋》、(宋本,与前《纂图互注老子》同。)《孙记》。(同前。云:“自《老子》以下巾箱本六子,皆南宋坊间所刻。据《法言》序后木印,纂图互注监本大字止有四子。后改巾箱本,又添入重言重意,暨《列子》、《中说》,共为六子。此册六子犹全。”)大抵经有七而子则四。(《四库全书提要。子杂家存目》,《五子纂图互注》四十二卷,云:“宋龚士Ι编,是书于《老子》用河上公注,凡二卷。于《庄子》用郭象注,附以陆德明音义,凡十卷。于《荀子》用杨亻京注,凡十卷。于《扬子法言》用李轨、柳宗元、宋咸、吴秘、司马光五家注,凡十卷。于《文中子中说》用阮逸注,凡十卷。每种前各有图,而于原注之中增以互注,多引五经四书及诸子习见之语,未能有所发明。其于《文中子》则并无互注,体例殊未画一。”德辉按:《文中子》为后加,故体例独异。)《仪礼》、《孟子》非场屋所用,故置之。老、庄、荀、扬外,加入《列子》、《文中子》,亦出当时坊估重刻之杂凑,非原有也。

宋刻书之牌记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其牌记亦谓之墨围,以其外墨阑环之也。又谓之碑牌,以其形式如碑也。元明以后,书坊刻书多效之,其文有详有略。详者,如宋刊《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卷末有墨围识语八行云:“谨依监本写作大字,附以释文,三复校正刊行,如履通衢,了亡室(”室“当为”窒“之讹。)碍处,诚可嘉矣。兼列图表如卷首,迹夫唐、虞、三代之本末源流,虽千载之久,豁然如一日矣,其明经之指南欤。以是衍传,愿垂清鉴。淳熙柔兆滩中夏初吉,闽山阮仲猷种德堂刊。”(按:“柔兆滩”为丙申,孝宗淳熙三年。)见《杨谱》、《缪续记》。一、宋刊《东莱先生诗律武库》三十卷,前集有碑牌四行云:“今得吕氏家塾手校《武库》一帙,用是为诗战之具,固可以扫千军而降敌。不欲秘藏,刻梓以(原空)诸天下。收书君子,伏乞详鉴。谨咨。”见《黄记》、《陆志》。一、宋刊本《后汉书》一百二十卷,目录后有木记云:“本家今将《前后汉书》精加校证,并写作大字,锓版刊行,的无差错。收书英杰,伏望炳察。钱唐王叔远谨咨。”见《杨录》。一、宋刊本《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目录后有碑牌云:“麻沙镇水南刘仲吉宅,近求到《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比之先印行者增三分之一。不欲私藏,庸木以广其传,幸学士详鉴焉。乾道端午识。”见《杨录》。一、宋麻沙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十卷,后有木记云:“本宅今将监本《四子》纂图互注附入重言重意,精加校正,兹无讹谬,誊作大字刊行。务令学者得以参考,互相发明,诚为益之大也。建安(下空三字)谨咨。”见《陆续跋》、《陆志》、《瞿目》。(并云元刊本,《陆志》脱“谨咨”二字。按此宋季麻沙坊本,建安下脱刻人姓名,因版转鬻他人,故尔剜去。《四库存目》子部杂家《纂图互注五子》,亦云宋刊本。)此皆文之详者也。略者,如宋刊本《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十卷,末有墨图记云:“万卷堂作十三行大字刊行,庶便检用,请详鉴。”见《瞿目》。(宋刊残本。)宋建安魏仲立刻《新唐书》二百五十卷,目后有牌记云:“建安魏仲立宅刊行,士大夫幸详察之。”见《缪记》。此文之至简者,然未若蔡琪刻《后汉书》一百二十卷,目录后有碑牌云:“时嘉定戊辰季春既望,蔡琪纯父谨咨。”见《黄书录》。其牌记不言事实,但纪年月,而亦曰谨咨,则诚不知其取义。大抵此类木记牌识,见于坊肆刻本为多。其近于官刻者,有宋刊本胡致堂先生《读史管见》八十卷,目后刻有长木记四行云:“时淳熙壬寅中夏既望,刊修于州治之中和堂。奉议郎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兼南外宗正簿赐绯鱼袋胡大正谨识。”见《陆志》。此亦仅记刻书年月姓名之例而识之,与“咨”义正不同。然则蔡琪刻《两汉书》,仅记年月姓名而亦曰“咨”者,偶尔效颦,未之深考耳。以后元明坊刻,见于各家目录题跋者,大要不出此详略二牌。今但举宋刻为例,馀皆不具录焉。

宋刻本一人手书宋时刻书,多欧、柳、颜体字,故流传至今,人争宝藏。然当时有本人手书以上版者。《瞿目》有宋刊本吴说编《古今绝句》三卷,后自跋云:“手写一本,锓木流传,以与天下后世有志于斯文者共之。”《陆志》有宋岳珂《玉楮诗稿》八卷,后自记云:“此集既成,遣人誊录,写法甚恶俗不可观。欲发兴自为手书,但不能暇。二月十日,偶然无事,遂以日书数纸。至望日访友过海宁,携于舟中,日亦书数纸。迨归而毕,通计一百零七版。肃之记。”按肃之,珂字也。又有杨次山《历代故事》十二卷云:“宋刊宋印本,其书乃次山手书付刊,书法娟秀可喜。”《张志》有《文苑英华》一千卷,后有记云:“吉州致政周少傅府,昨于嘉泰元年春,选委成忠郎新差充筠州临江军巡辖马递铺权本府使臣王思恭,专一手抄《文苑英华》,并校正重复,提督雕匠,今已成书,计一千卷。其纸札工墨等费,并系本州印匠承揽,本府并无干预,今申说照会。四年八月一日权干办府张时举具。”此以一人之力写千卷之书,较之肃之自书己集,尤为难得。惜陆所藏为传钞本,今并售之东瀛。使当时有一卷之存留,不知藏书家于宋版甲印上,更将以何字别之。惜乎其不传也。

同类推荐
  • THE LAW

    THE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水轩尺牍

    秋水轩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涌幢小品

    涌幢小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远山堂剧品

    远山堂剧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妃挽倾歌:冷宫弃妃

    妃挽倾歌:冷宫弃妃

    绾绾,萦绕她一生的名字。鄙夷下,他给了她希望。可为何,却要尽数毁去。冷宫中,且看她如何妃绾倾城,百媚诸生。复仇中,无数阴谋交织着,权力,江山,终是浮生如梦。
  • 剑舞春秋

    剑舞春秋

    这本书披着玄幻的皮,侠义为骨,情作魂。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史。穿越的阿姐,腹黑的女帝,邻家的师妹。家族与个人权衡,门派与王朝的纠葛,江湖与边疆的厮杀。且看裴长青从一张白纸到一幅泼墨国画的蜕变。让我们成长的是那些逝去的......或许还有......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 欲望是把双刃剑3

    欲望是把双刃剑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 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内容简介:作为活在社会中的人,始终摆脱不了与人交往。做人要有“雅量”和“气度”,不计前嫌,不抱私怨。有功不自耀,有善不自伐;有怨不计较,有错能容忍。“人”字的构成来自于你的一“撇”与他人的一“捺”的共同支撑,人与人交往可近可远,或疏或密。细节决定成败,如何恰到好处的“把握尺度”是一门值得我们深度思考与研究的“处世艺术”。
  • 鬼导航之战

    鬼导航之战

    本小说内容已并入《编码侠》,内容扩充,非常精彩,敬请阅读。
  • 七匹狼的特工美妾

    七匹狼的特工美妾

    一朝穿越,她化身饿狼,扑倒绵羊,靠,原来她扑倒了一头狼!惹不起还怕躲不起吗?拍拍屁股卷了娃,姑奶奶我潇洒走天下。只是七匹狼,何必苦苦逼!姑奶奶不发威,个个都当我是一无害小绵羊?报复反报复,阴谋反阴谋,什么狼,还不照样乖乖当羊!
  • 神剑武尊

    神剑武尊

    神不公,灭神!仙不正,斩仙!魔王一怒穹苍震,一剑斩断九霄敌![粉嫩新人,求罩啦。]
  • 心帝

    心帝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路在前方,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探寻,前方或许是万丈深渊,也可能是一片光明,但你们必须踏出这一步才能得知。”乱世出英雄,盛世出心帝。
  • 公主归来创世爱情

    公主归来创世爱情

    当千金才女和恶魔在一起之后会发生怎样的爱情呢?来看看吧!
  • 洛书云龙志

    洛书云龙志

    七百九十年前,一个叼着劣质红塔山穿着人字拖的大叔不小心在这片大陆一座大山中丢失了几张幼儿识字读物,于是这片大陆的魄士崛起了。当大陆仅剩的几个魄士杀上众神之宫。众神陨落的时候,他们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在流浪古堡买几个主角光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