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74500000058

第58章 栖身宋初的一只九官鸟

——钱穆点评赵普(922—992)

九官鸟,唧唧复唧唧,宋代诗人称其“秦吉了”。人言九官鸟为能言鸟,嘲啁嘴舌长,卖弄言语巧,言他人之语,专门讨好主人,为博主子一笑。历史当中,如九官鸟一般能言者,信手拈来,比比皆是。

战国苏秦素来以能言、善用游说之术而名扬千古,寥寥数语离间齐赵,解燕于危困之中。后苏秦创六国合纵之术以御秦国,其能言过人,连司马迁也对其盛赞。再说秦相李斯,从荀子学,才术皆佳,胸怀大志。秦统六国,李斯力驳分封,定制颁法,为秦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朝萧何治天下,无人堪比其能耐。与这些有为的相才相比,赵普无疑是最差的一个。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邸,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读书少,知识陋乏,后人差不多都这样认为。人们给予他最大的“欲加之罪”,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钱穆先生说出了原因,他说:“五代十国人都当兵去了,文治太缺了。没几个人看书,当政的人又不是大家门第,也不是什么贵族,无治国经验。赵普本身不怎么样,只是觉得尽了本分就算是那个朝代的好官。”

可是,他帮赵匡胤得到天下以后,当了枢密院直学士,后来又做了枢密使,后连任“宰相”十年,肚子里如果还是那点墨水,恐怕不够用,因此赵匡胤才让他多看书。不过,赵普倒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读书归读书,到死一本书。但有这一本书——《论语》,赵普便信誓旦旦地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而来。

赵普一生老是因“才疏学浅”遭到太祖和太宗的批评,但是他的能言善辩、纵横官场的本领,应该不只读了《论语》就能具备,“半部论语”一说过于牵强。不过,赵普的才学和他一生的建树,比之苏秦、李斯、萧何之辈的雄才伟略,确实相去甚远,但他嘴上的功夫和心机应该不输给这些人,说他是只九官鸟亦不为过,称其为纵横家并非高估。太祖坐拥天下,一方面有武将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多亏了赵普在背后的精密策划。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的便是赵普,兵变之际枕戈待旦守护黄袍加赵匡胤之身的人也是赵普。等到建国之后,“杯酒释兵权”,解赵匡胤“卧榻情结”等一系列措施,赵普无不从旁“怂恿”,精心制定一套方略。由这些看来,赵普也有几分智计,但他讨喜于赵匡胤的原因更在于他能把赵匡胤的心思猜透,并且把后者所想的东西说出来,善于将赵匡胤的情绪诱发到最高点,促使其实行各种“和平演变”的军政措施,又辅佐宋太宗赵光义多年,是栖身宋初的一只成功的九官鸟。

史学家王夫之则很不喜欢赵普,只从他对赵普的形容便可以看出:“以幕客之雄,膺元勋之宠,睥睨将士,奄处其上……”一个幕僚而已,没有多大能耐。但他凭一张嘴和几个谋计,就能帮赵匡胤把天下弄到手,吓得武将们人人自危,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达到了一种境界。

自从赵普成为赵匡胤之下的国家二把手之后,作为一个不算文人的“文人”,他将武将踩于脚下,开启宋朝文人治政之门。既为开国之相,他亦打造了一些政绩,并不是“废材”。上文提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所实行的军事、政治、经济措施,都是赵普一手制定的,而且赵普也是个惜才的宰相。

赵普嫉妒将才,对人多忌妒刻薄,但不吝于举能人。宋代初年,太祖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定一人,但这人为太祖不喜,因此拒绝了。哪知道接连几天,赵普每日都举荐这个人。太祖一怒之下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上。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贴了携带在身上,旋即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为何还是此人?”赵普遂道出这人的优点,太祖终于被说动,用了此人。

钱穆先生认为这个故事中的赵普,还算有宰相大臣的风度,他一生三次任相,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之多。作为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来说,赵普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他所谋划制定的“杯酒释兵权”及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对于深刻的军事落后一直挨打的后果来说,他同样负有历史的责任。作为丞相,在他的整个居位期间,真如一只唧唧复唧唧的九官鸟,看主人心事,讨主人喜欢,却没有留下造福人民的政绩,让人在回味历史时慨叹万千。

【名家巡礼】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他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同类推荐
  •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伍秉鉴的一生离奇曲折,他出道之时,正值清朝康乾盛世后的极速衰落期。在当时那个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乱世,他却逆着大清国衰落之势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为什么出身平凡的他,却成为当时中国富甲天下、显赫一时的富商?为什么生活在乱世的他却能轻松玩转官商两道?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在这里,我们将踏着他留下的传奇履迹,透过他闪耀着的财富光环,去感受他纵横驰骋政商两界的智慧谋略,还有他作为政治“第三者”凄苦、寂寥的悲剧人生。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不耀眼的星

    不耀眼的星

    青春是一片广阔的夜空里面住着很多弱小的星星也许它们并不耀眼却依然愿意用自己卑微的生命去照亮整个大地
  • 永远的记录者

    永远的记录者

    秦皇去世之后并未结束,他所追求的长生不老得以实现,不过等他再次醒来之后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世界了。失去了野心的秦皇选择了将长生进行到底,这样的他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经历呢。
  • 花开好了我们相爱吧

    花开好了我们相爱吧

    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淤青,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疯狂,谁的青春没有一点点叛逆。谁的青春没有太多的点点滴滴?
  • 我的左岸你的右岸

    我的左岸你的右岸

    我的左岸,却是你的右岸我所珍惜的风景,也许你今生永远无法无法体会
  • 最强武神

    最强武神

    拳破万法,剑指苍穹,问鼎不朽!长剑在手,斩尽天下负我狗!我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是最强武神!
  • 混沌主宰

    混沌主宰

    一个乡下少年,进入武府练武,缺少资源,实力低下,毫无地位,难以提升实力,唯有拼命保全,闯下“疯子”凶名。因被陷害关禁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混沌入体。从此,.......天地演化混沌,雄踞天地,吞天噬地。大神盘古,一斧挥下,破混沌而开天辟地。混沌初开,演化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随后,和古老传说一样,流传甚久,才有了现在的这片大千世界.......
  • 宙初

    宙初

    至强者的决战,宙初超级世界破灭,幸存的生灵在无数残破的位面苟延残喘!无数的生灵正面临被奴役的命运,难道偌大超级世界,就诞生不了一个能够守护它的强者吗?据说,决战之前,至强者留下了后手。
  • 塑天武神

    塑天武神

    荒古时期,百族鼎力,乱世纷争不断。凡人依然以武正道,一路疑惑中奋进,纷争之中灭尽异族,登临九天,但却发现这一切......
  • 诸儒论小学

    诸儒论小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制天谭

    制天谭

    准备开新书,这十万字当练手了,书太监了大家不要见怪,不签一直码确实是对意志力的拉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