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86900000011

第11章 礼物(1)

关于本书

从前有个孩子,他从一位智慧的老人那里听说了礼物的故事,并渐渐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老人和孩子相识有一年多了,两人很喜欢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老人对孩子说:“它之所以叫礼物,是因为在你能收到的所有礼物中,你会发现它是最珍贵的。”

“为什么它这么珍贵呢?”孩子问。

老人解释说:“因为收到这个礼物之后,你会变得更快乐,无论每天做什么事,也都能做得更好。”

此书是由《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在2003年创作的。作为世界最受欢迎和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约翰逊博士善于应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现实的智慧,轻松活泼的寓言风格既让人深受鼓舞,又让人深受震撼。

《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秦朔认为:《礼物》是人生的寓言,“此刻”是人生真正的礼物。它呼唤我们,只要我们还在呼吸,就有发现礼物,让生命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可能。

兴趣是最好的礼物

老人很喜欢看孩子在附近玩耍。

老人常常看到他在附近的树上荡秋千,看到他灿烂的笑脸,听到他欢快的笑声。

孩子过得很快乐,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投入,别人光是看着他,都会觉得开心。

孩子渐渐地长大了,老人一直有意无意地留心着他做事的方式。

周日的早上,他看见他的小朋友在街对面修剪草坪。

孩子一边干活儿,一边吹着口哨。似乎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能很开心地去干。

一天早上,孩子遇到了老人,想起老人曾对自己说起的那个礼物。

“什么礼物才会让我觉得更开心,做事更顺利呢?”

他想不出答案,于是穿过街道去问老人。

他的问题非常天真。“那个礼物是不是像魔杖一样,能让我实现所有的愿望?”

“不,孩子,”老人笑着回答,“那个礼物跟魔杖和愿望没关系。”

孩子不明白老人的话,但在心底一直记着礼物的事。

时光飞逝,孩子长成了十几岁的少年。他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不满。他总是渴望更多的东西——更多友谊,更多时间,更多金钱,但这一切并不总能满足,于是他总是莫名的烦恼,这时他又想到了老人,想到了那个“礼物”,他又找到了老人。

老人问道:“小的时候,你经常修剪草坪,那时你觉得开心吗?”

“开心。”少年回答。

“想想是什么让你那么开心呢?”老人问。

少年想了一会儿说:“因为我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所以我做得非常好,邻居们纷纷叫我去帮他们修剪草坪。实际上,那时候,像我那么大的孩子来说,我赚的钱算是很多了。”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将发挥个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当爱的情感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时,工作质量将立即得到改观,效率将大为提高,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这就是兴趣的魔力。

约翰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据说,他自小就非常喜欢摆弄机器,曾把挂钟、半导体等家里带机器装置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拆开,然后再把它们重新装好。他在大学里专攻电工学,毕业后就职于制造计算机的一家大工厂;在技术领域勤奋耕耘,稳步前进,遂得不断晋升。这正是一个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最终取得成功的绝好事例。现在,约翰已经担任公司管理职务,需经常与人打交道,所花的时间要比用在计算机上的多。即便如此,他还说:“只要我看到计算程序图像,就觉得时间飞似的过去了,常常连饭都忘了吃。”那些只用各种符号、线条画成的图像,在门外汉来看犹如天书一般,但在他的眼里,却似乎能使他十分兴奋,以致心情难以平静。据他说,有时从这些图像中还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

其实,约翰尽管如此勤奋,但似乎在工作上也并非事事都称心如意。听说,仅就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技术领域而言,公司间围绕技术革新所展开的竞争是异常剧烈的。只要竞争对手一公布新产品,他便要立即对此作出分析和研究,有时甚至连续好几天通宵达旦地工作。这对身体来讲是相当劳累的,但在摆脱困境后的那种精神上的充实感,却是其他任何东西所无法替代的。他说:“连自己也这样想,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太喜欢这项工作的缘故吧。”一谈到工作,约翰总像个快乐的小孩一样,眼睛闪耀着光芒。他感到在工作中,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通过工作对公司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然,像约翰这样的事例毕竟是少数。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虽非厌恶,但也并不特别喜爱。

当然,认识自己,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发现自己的职业选错了,应及早纠正,千万不要一味地“坚持”。权威的人事专家认为,虽然有些人选错了职业,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事倍功半,不应提倡。

朋克干了近二十年的机械研究工作,然而他干得很不快乐,他想转行,可又下不了决心。于是,他去和他的朋友商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立刻去做呢?”他说,因为已经学了二十几年的机械,如果突然换一份销售的工作,无法抛开累积二十几年的机械专业知识。

朋友反问他:“你想改变,可是无法抛开过去的包袱,无法突破,如果你继续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再持续五年、十年,你会有所改变吗?”他想了一下,说:“不会。”

朋友又问:“做机械真的是你所希望的吗?”他回答说:“不是。”朋友再问他:“你希望什么时候改变?”他很肯定地说:“现在!”

每个人都必须当机立断,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古罗马大诗人兼哲学家塞尼加说:“除非尝试,否则没有人知道自己究竟能够成就什么。”当他知道自己已经走错方向时,如果还要继续走,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一定不是他所要的东西。

很多年前华德·狄斯奈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沃特·迪土尼在上中学时,就明确地对父亲说想成为画家,父亲并不赞成。他当兵回来后又坚持说要当画家。他和他的三哥发现,他们的父亲一生做过许多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他想通过变更职业不换行业来发财,但都不成功。他们决定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选定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终生事业。结果,沃特·迪士尼终于成为全球最伟大的动画片设计师,并且创建了举世无双的迪土尼乐园。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那些堪称世界一流的专家证明,他们人生的转折,都是得益于真正找到了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兴趣或爱好,并且能够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全部精力和热情。这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他们当中有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里就有自己广泛的爱好,他们用于课本知识和做习题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的平均值。

为了培养和发现你一生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你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这一生究竟最想要什么?做什么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没有报酬我也愿意做的事情是什么?一生一世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什么?同样,你先不要想这件事情你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好,而要想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是不是“一定要”,不做是不是会后悔。

如果你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即使你从小学到大学每门功课都考满分,你可能还是无法成为一个才华卓著的人。所以,成功者和真正杰出的人,他们都把兴趣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兴趣你不仅会有快乐,而且有一天你也会培养出被大家称为“天才”的那种能力。“热爱”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可以具备的伟大力量。

比尔·盖茨上中学时就特别喜欢电脑和软件设计。因为喜欢,他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与研究,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出色的表现。在哈佛法学院读书时,他还是念念不忘软件,常常在计算机房里泡到深夜,还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当他明白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功,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时,他毅然决定放弃人们羡慕的律师前程,全力以赴投身于自己喜爱的软件事业。在2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之后,他终于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领袖和巨子。

一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幸运,但是如果能够选择而没有选择,将会是你人生的遗憾。正如人们了解的,多数人在工作上的忧虑、悔恨和沮丧都与不适应工作有关,所以奉劝你不要因为一时的生活困顿或者家人的愿望而勉强从事某一行业,更不要贸然决定终生从事某一行业,除非它能给你带来兴趣上的快乐。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内心最热爱的职业,那么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才智的高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们必然是在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并且为此勤奋工作。

有不少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容易整天无精打采,有些人会怨叹工作的不幸和人生的无聊,对工作和生活也谈不上乐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所做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哪怕有再好的学识和能力,也不想发挥,久而久之,就连原来的工作能力都丧失掉了。由此可见,一份不称心的职业是在糟蹋人的精神,埋没人的才能。

要摆脱情形,重点是要找出什么是你喜欢而且擅长做的,并且将你的热情与事业结合在一起。你最好可以找到一个能够发挥潜力、激励自己的工作。长远来看,做你喜爱的工作,将能为你赚进更多的钱。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不妨去读一读韩国泛亚汽车公司总裁写的《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这本书。他告诉我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使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如果一个人始终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一开始还做不太好,但是只要他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愿意白天晚上都琢磨,愿意年复一年地努力,他自然就会把事情越做越好,甚至比任何人都更好。当他把事情做到最好时,荣誉和财富也就随之而来。这样的成功,才会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所以说,兴趣就是老人所说的礼物之一,因此老人对少年说:“它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全神贯注把握此刻

《礼物》中,年轻人时常回想起自己儿时和老人聊天的情景,经常谈起修剪草坪的事情。

当老人问他,“你在修剪草坪的时候都想些什么呢?”老人间。

“那时我只想着修剪草坪。我总是在想怎么修剪坑洼不平的地方,怎么才能绕开障碍物把草坪修剪好。我还会算算一个下午能剪完多少块草坪,怎么修剪才最好。但大多数的时间,我只是集中精力对付眼前的杂草。”

老人加重语气说道:“一点也不错。这正是你能从中获得乐趣的原因。那时,你做得非常快乐也会很有效率。”

年轻人独自沿着湖边走了很长的路,反反复复想着他知道的关于那个礼物的东西:“它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小的时候,你曾非常了解它;现在,你只是一时忘记。”他记得自己当时修剪草坪是那么专注,任何事情都不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老人的话又一次回响在身边:

“当你全身心投入你正在做的事情时,你的心思就不会游离不定。你享受生活。你也会更快乐更有效率。你下决心只关注那一刻发生的事情。那种集中和专注将带领你走向成功。”

佛祖释迦牟尼说过:“我一时专致于一件事。当我用斋时,我用斋。当我睡觉时,我睡觉。当我谈话时,我谈话。当我坐禅时,我人定。这就是我的实践。”

虽然,你我在红尘,不会有佛祖那份专注和投入,但是,你不可否认全身贯注于此刻之事将会带给你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一切不可能变得可能起来。

琼丝在一家出版社从事校对工作,她曾为自己定下一条原则:除非有特殊的紧急事件要处理,否则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对工作中去。她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创造了一个有创意与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当她一坐到桌子前,她就不再想别的事,就算是手中的书稿校对到只剩下最后一页,她也绝不会想着下一部书稿是什么。

她渐渐地发现,这条原则能让她专心致志,而且很少感觉到校对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工作。她甚至发现一小时的专心工作,可以抵得上一整天被干扰工作的成果。这就是当你“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好像世界上只有一件事”的状态所带来的效果。

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脑子还在挂念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着昨天夜晚的狂欢,甚至考虑着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那你就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岗敬业好谈,也更不可能有专与精了,你只会在混乱和无助中了结自己的职业生涯。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从思维、定位、心态、规划、职业、人际、财富、创新等方面,通过经典的案例深刻阐述了成功的思路和寻找思路的策略,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解放观念、引爆思维的交流平台,提供一些实用而富有创意的忠告和建议,帮助读者拓宽眼界,开阔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成功之门。我们想要不断地获取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的话,与时俱进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 从自行车到宾利:一个北大学子的创富之路

    从自行车到宾利:一个北大学子的创富之路

    曾是北大英语系高材生的周华,继放弃美国多所名校继续深造的邀约后,又于1991年毅然放弃作为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似锦前程,开始了他在澳洲的创富之路。也曾困难重重,甚至身无分文,但自信、永不言败的他,坚持“从结果开始”设定目标,再让目标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并努力实现它。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一次又一次转场之后。他终于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财富王国——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从自行车到宾利——这就是北大学子周华的创富之路。他的故事、他的奋斗经历,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财富与成功并不遥远。
  •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 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本书剖析各种环境背景下的心理现象,揭示背后的原因和根源,阐明在社交、生活、爱情、商务等方面需要具备的“读心术”,内容包括:“学点读心术,瞬间读懂人心”等。
  •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说到读书,我们容易想到悬梁刺股,想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似乎读书是痛苦之事,只有成功之时方可快乐,但心理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令我们思维迟钝、目光短浅、人际关系紧张,更不容易成功;而快乐则能令我们心胸开阔、思维敏捷,进而激发成功,可是在校园里,负面情绪正笼罩着广大青少年,在本书中,杨略、葛怡、陶坷坷等人在高考的压力下,都出现了焦虑、自卑、浮躁、松懈等情况,干扰了学习,也影响了幸福感,女生祁月长期抑郁,忽有一日,她幻想自己是从高考后穿越而来,拥有所有答案,引起全校震惊。
热门推荐
  • 敢做敢爱

    敢做敢爱

    文博宸,官二代,一个公司老板,正无辜地被卷入一场阴谋中,复杂的情感纠葛托出重重谜团,身世之谜,上位之谜……渐渐地,渐渐地,丑恶即将被揭露。在爱情,亲情,友情中,曾经一往无前,也徘徊过,也受伤过,最终,期盼的真情能否重现?尽在这复杂的人性中不断探索挖掘。女生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或者只是假象?犀利这个词,将带你一探究竟。
  • 王源我们的十年

    王源我们的十年

    心凉,你还记得我吗?我喜欢你,现在啊,你只要有我就好。-----王源王源,你就是我生命里的光,把我原本黑暗的世界照亮。-----顾心凉小时候的相识,因为她一次意外的失忆让他们形同陌路,他,为了她而努力成名,只是想让她知道她的存在。十年后,上天注定一般,他们相遇了,他一眼认出了她,而她却……然而,她的身世又是什么?而他,是否可以放下名利与她在一起?人红是非多,他们又有什么困难?会得到粉丝的祝福吗?
  • 巫界武师

    巫界武师

    武皇杨潇为争夺一本天地奇功不慎陨落,却穿越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是巫术的世界!这里打架全靠吼,输出全靠抖,巫力没了才咬两口……天下皆远程,唯我是近战……当远程巫师遇到战士,会是怎样的局面?喂,如此灵药你们居然生吃!我帮你练成丹药如何?小妞,床上你可以在我前面,但战斗时你得站到我身后!公主殿下,说好的只亲一口,你扒我衣服作甚……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芊芊一叶愿乘风

    芊芊一叶愿乘风

    才子佳人这样俗套的故事是唱本里最爱写的,也是说书人最爱讲的。只是民间故事大多在爱情最美妙的时候就匆匆结尾了,人们只爱看那被甜美爱情滋润的花朵,至于最后是否结果,谁又知道呢?再美艳的花朵,过了花期也会凋零。更何况是爱情这样脆弱得让人如履薄冰的虚幻之物?——顾彦奚十年,真的是太久了,久到足以冲淡一个人融在骨血里的仇恨,抚平一个人刻骨的伤痕,忘记一个人久违的容颜。十年一觉扬州梦,梦醒冷眼看红尘。盛衰荣辱一肩扛,月隐落寞杯中藏。——白芊芊
  • 王俊凯我的阳光少年

    王俊凯我的阳光少年

    栀子花年年开,有的梦年年做。或许,栀子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流年的美,更是经久青春下的一份等待在所有栀子花开的浪漫芬芳里,所有的梦都在飞,或许,栀子花开时,带动的是你的梦在飞,带动的是我的梦在飞,带动的是所有人的梦在飞。青春年少,一去不再,我们已经走出了和青春握手的年月,我们已经走进了属于我们自己抒写生命历程的那页篇章。或许,只有栀子花能带给我们那份清透和纯真,让所有的梦想在它的洁白无暇里漫天飞舞!
  • 时光轴上的呐喊

    时光轴上的呐喊

    最真实的大学生活的记录,最美好的青春的完美记忆,最亲切的呐喊,我们的青春,都曾经像这样辉煌过,那些掩藏在心底的声音,不再是秘密,而是一种愿景。
  • 次元观测者

    次元观测者

    真名:“那个混球又逃婚了!”嘘界捂着脸:“好像是这样,我这就去抓回来!”—————与此同时—————月夜见看着背后追杀过来不可知名,有不可语形态的怪物大骂道:“我就知道会这样!”这个是一个穿梭者的个个世界穿梭的故事目前为:1不可以说的世界(看的懂内容,知道出自哪里人在书评上留言哦!不知道的人就当是奇遇)2罪恶王冠3暗示教室
  • 木马与进化

    木马与进化

    枉死之后被神秘的房间复活,你将怎样选择?一场场以生死为赌注的挑战任务,你又将何去何从?超能力、未来科技、魔法、武术、元气,各样强者错综复杂。残酷的丛林法则,血腥的优胜劣汰,晦暗的人性光辉,扭曲的精神意志,在这一切一切之中,我所渴望的只是努力活下去。无限流是什么?它是希望,也是奢望,是梦想,更是妄想。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生,我相信绝对不是为了一味求爽的爽文而出现,我认为它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我们现实生活中,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一场名为未知的酣畅淋漓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