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6900000065

第65章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担负起责任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很多人还感觉自己是个孩子,可转眼间却已经为人父母了。最初的喜悦过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为人父母——甜蜜的折磨

一条坎坷陡峭、人烟稀少的山路上,走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背上背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女人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尽管脚步沉重,但她依然咬紧嘴唇,稳稳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着……

一个同样被山路折磨得疲惫乏力的男人在路边休息,当女人经过他身旁时,他一脸同情地问:“我身边的东西比你轻得多,都累得不行了,你难道不觉得累吗?”

女人擦擦汗,平淡而又坚定地说:“他不是东西,他是我的孩子。”接着又说:“他不重,他是我的孩子。”她脚步依然向前,没有丝毫犹豫。

的确如此,有多少的父母都像这位背着孩子前行的女人一样,他们不知疲倦,不厌辛苦,只因背上的是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孩子的出现,可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和负担,然而,生命的传承有它不可言说的美丽。亲情,有时不需要华美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就可以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并非沉重的包袱,而是彼此最甜蜜的负荷。

《圣经》中说:“上帝无法降临在每一个人身边,所以造就了母亲。”由此可见,对母亲宽广而光辉的爱,东西方的认识是一致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上帝在创造人间“母亲”的时候花了许多的时间,到了“母亲”出世的那天,仆人问道:“您为什么在造她的时候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啊?”上帝说:“人间的母亲,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她靠残羹剩饭就能生活,她拥有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挫折到失恋,都能治愈。她有6双手,3双眼睛,她的眼睛可以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她眼睛能够看着他们而不必开口就能表达这样的意思:我理解你们,并爱你们。”母亲,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

养育孩子既是件麻烦的事,又是件无比幸福的事。看着自己孕育的小生命一天天长大,慢慢变得会说话了,有思想了,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为人父母,就是这样一种甜蜜的折磨。

孩子是天使,不是你们烦恼的开始

随着小生命的呱呱坠地,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于成为向往已久的父亲或母亲。望着襁褓中那可爱而又逗人的小脸蛋,心头骤然升起一股惬意的感觉。

孩子的出世,给夫妻双方增添了新的欢乐,也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甜蜜。然而,也有不少夫妻,随着小生命的介入,原先融洽的关系渐渐产生矛盾、冲突,双方爱情的结晶,却成了夫妻感情冲突的媒介。

启宝与妻子结婚已有好些个年头,感情一直不错。他们有个7岁的儿子,叫小佳,今年刚上小学。妻子是小学老师,非常关心儿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要督促小佳做作业,有时候做完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额外多加一点作业,快到十点时小佳才能睡觉。妻子一直有个遗憾,总觉得自己年幼时没有机会上好的学校,耽误了一辈子的发展,所以,特意让自己的儿子用功读书,希望将来能进重点学校。

启宝很反对妻子那么严格要求儿子读书。他觉得孩子现在还小,刚上小学,应该让他轻松一些,多跟小朋友玩,或看看动画片之类的。他曾经跟妻子说,这么小就给孩子那么大压力,对孩子不好,搞不好变成书呆子,周末应该带他出去玩一玩,过正常小孩的生活。但是妻子回答:“玉不琢,不成器,就要趁年纪小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有所成就。”

这样的争论也没个结果。一天,问题发生了。妻子发现每天早上电视上都会教英文,她觉得很不错,就开始规定小佳每天早上早点起床学英文。可小佳觉得电视上教的太难了,根本没有兴趣,而且每天早上还要那么早起床,根本吃不消。这天,小佳有点不舒服,赖在床上不想起,硬是被母亲叫醒上电视课。小佳不愿意,被母亲狠狠地骂了一顿,于是哭起来。

启宝看了很心疼,就对妻子说不要这样折磨儿子。这一说,妻子发起了脾气,骂着说:“你做爸爸的,就知道偏袒儿子,一点儿都不替他的将来着想。”启宝听她这样说,也有点火了,说:“你看你像个妈吗?你这像在对待儿子吗?只像个又严又凶的老师,你是不是把这个家也当学校了?”本来是教育孩子的问题,结果演变成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把小佳吓得没去上学。

孩子的问题引起夫妻之间的冲突,最后只会伤害夫妻之间的感情。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家庭学家们指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亲子之情削弱了夫妻之情。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子女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自然能够成为感情交流的一种纽带。父亲爱儿女,母亲爱儿女,在这共同的抚育、爱护中,自然而然地沟通了夫妻感情的交流。但是,夫妻之情除了这种间接的通路以外,毕竟还有其直接的渠道。在子女没出世之前,新婚夫妻有很多共同活动,或结伴旅游,或挽手散步,或双双起舞,或侃侃细语……感情的交流直接而又密切。当有了孩子后,家务成倍增加,子女身上又凝聚、寄托着父母的爱,于是,夫妻双方一部分精力分散到家务中,一部分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其中,母亲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一位丈夫说:“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再也没有单独吃过饭,当我提出和她一起外出娱乐时,她就说我不懂事。在她眼里,只看得见孩子!”这位丈夫对妻子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是在妻子看来,自己抚育孩子辛苦,丈夫理应更加体贴、关心,作出牺牲也属应当。倘若丈夫仍像过去那样生活,就会认为丈夫太自私,永远把自己看得最重。由于共同生活的减少,夫妻感情直接交流的机会也会比以前少;“感情转移”又有可能造成情感体验上的误解;加上家务的劳累,常使夫妻性生活出现不和谐。于是,原先亲密和谐的夫妻,随着子女的问世,渐渐地出现矛盾、纠纷也就找到原因了。

二是对子女期望的落空引起夫妻感情的不和。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很大精力,寄予厚望。孩子健康、活泼、懂事、上进,父母高兴;孩子体弱、生病,或者犯了错误、发生了什么意外,父母由于期望的落空,各自“情绪指数”下降,就容易互相埋怨责怪。

有对夫妻,婚后感情一直不错,有了孩子后,只要孩子一生病,丈夫就怪妻子没照顾好,妻子责怪丈夫没为自己创造条件,于是经常争吵。另外,孩子上学后,如果学习、品德等方面不理想,也会成为夫妻间口角、争吵的导火线。

三是教育方法的不一致造成夫妻间的纠纷。一位母亲曾说,她常因自己和丈夫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分歧而吵得不可开交。例如有一次,他们的独生儿子发脾气,把丈夫刚买给他的新式玩具赌气丢在地上,并一脚把它踩烂。丈夫见了,上去就是一巴掌。妻子看见丈夫这样粗暴地对待儿子,就骂丈夫“不像父亲”、“好像儿子不是你亲生的”之类,丈夫自然不买账,于是,父亲同儿子的矛盾很快演变成丈夫同妻子的纠纷。

这位母亲的经历,恐怕在许多夫妻中都发生过。虽然天下父母都爱子女,都希望子女成才,但是,怎样爱子女,什么才叫爱,怎样使子女成才,成什么才呢?在大的价值目标上,夫妻双方观点都不一定相同,在小问题上,分歧就更是屡见不鲜。孩子一次测验不及格,或者说一次谎,或者做错一件事,或者提出一项什么要求,都会引起父母间不同的看法。如果父母双方自尊心都强,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有道理,对方的意见不足取,那么,冲突肯定不可避免。

分析了夫妻间因孩子引起感情冲突的原因,相对的也有预防这种冲突的办法。

首先,区别亲子之情和夫妻之情。人类崇高的感情除了亲子之情,还有夫妻之情,前者有血缘纽带,后者有亲密的姻缘桥梁,两者可以互相渗透、促进,却不能互相代替、置换。夫妻间产生爱的结晶后,家庭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但是不应忽视夫妻间共同的活动和感情的直接交流。身为妻子,在珍爱孩子的同时,不应忘记自己在家庭里除了母亲的身份还有妻子的角色,对丈夫正当的感情要求应当满足;而身为丈夫,也应体谅妻子的母亲情感,对妻子的辛劳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应。人的感情具有一种“酬答效应”,夫妻双方越是体谅、关心对方,心中常常想到对方的需要,各自内心要求越是容易得到对方的主动满足。

其次,协调子女教育中的一致性。管教子女是父母的共同责任。由于夫妻双方的经历、修养、个性、期待的不同,在子女教育中出现意见分歧完全是正常的。关键是,对于这种分歧,事前应该尽可能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若一时不能统一,则求同存异,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有时,夫妻中一方很看不惯另一方对子女的管教方法,但是应当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爱人进行指责,可以事后同爱人交换意见。

父母管教方法的分歧,一旦被孩子察觉,容易诱发、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心理。很多孩子善于对父母“轧苗头”,见父母中哪一方倾向自己,就表现出对这一方特别的信赖、求情,从而加深父母双方的意见分歧。从生活常识中可以看出,一棵幼苗,你要浇水,他要施肥,各搞一套,结果反而把幼苗弄蔫。同样的道理,孩子崇高、纯洁、睿智的心灵,也只有在夫妻双方协调一致的浇灌中,才能健康发育。

最后,谅解对方“感情投入”过程中常有的情绪反应。子女身上寄托着父母很大的期望,投入父母很大的精力。这种期望与精力,父母双方在程度上未必是一致的。有时孩子生病了,或者在学校里犯了错误,夫妻中有一方就开始嘀咕。尽管这种嘀咕多少含有对另一方的埋怨与责怪,但另一方若能体谅到对方的爱子之情,谅解对方因对子女的“感情投入”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而造成情绪低落,从而对这种嘀咕保持沉默,那么,一方的责怪大都不会长久。

天伦之乐乐无穷,孩子介入家庭,给夫妻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虽然大多数夫妻都有过因为子女而发生的拌嘴、纠纷和冲突,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一定会激化的。当我们对孩子引起的夫妻感情纠纷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对策以后,孩子带给家庭的将是更多、更持久的欢乐!

同类推荐
  •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本书以大量的实例和故事,向人们提示应走出思维定式,摆脱惯常思维,以不同的思维去处理事情,才能走出困境,解决矛盾乃至取得成功。
  •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本书是一部有关女性情绪管理,平衡生活与思想成长的生活指南。它透过对情绪世界的分析,引导每一位女性自如地应对风云变幻的情绪气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气韵、潜能及精神状态。
  • 读《坛经》学生活

    读《坛经》学生活

    我们的佛经是第三种文化,怎么说呢?三种文化指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佛教文化,而我称佛经为第三种的中国佛教文化,乃因其文法不太像中国文法。譬如《妙法莲华经》或《华严经》根本不是使用中国文法,有些印度倒装句仍掺杂其中,但我们看久也习惯了,蛮能接受的,但是注意看它的思想,那个意境就是印度的意境,虽然文字是中国字,内容却是印度的。所以我说它是第三种文化、第三种语言,既非中国的,也非印度的。而这部《六祖坛经》例外,这是中国的语言,同时也是中国的文法。
  • 诚信知报

    诚信知报

    本书主要指质朴道德的重要表现。包括“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是守信用、讲信义、她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也都是组成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成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现。
  •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这是一本让你破解幸福之谜,脱胎换骨地改变,助你获得爱与幸福的回报的书。全球顶尖心灵作家索菲娅女士告诉你,曾经她也和你一样痛苦、失败、纠结。也许今天,你还在忙忙碌碌中寻觅幸福的踪迹,而她却彻底抛弃旧我,重获爱情、亲情、友情,并创立了成功的事业。 普通女性和精英女性的区别就在于理解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诞生的意义就是让你了解幸福的本质,帮助你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本书内容均来自索菲娅女士修炼前后的真实个人经历和她在帮助那些受抑郁折磨的都市女性修炼中遇到的故事,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悟到的人生经验。
热门推荐
  • 梦穿前世缥缈之旅

    梦穿前世缥缈之旅

    你们相信前世今生嘛?从小,莫念便在做一些奇怪的梦,却在她满十岁后,开始一直不间断地做一个关于古代的梦。后来竟然~程子寒表示被他发现是谁偷了他的亵衣,他一定要将此人碎尸万段,莫念却毫不知情。最后,某大爷大呼:“墨攸念,你敢走一个试试!”最终念念逃之夭夭,而某大爷死皮赖脸追了过去,称“本王只是拿回属于本王的东西。”“女人,还敢逃嘛?”墨攸念却再一次在某大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逃之夭夭~某大爷发现已为时已晚,“墨攸念!!!”
  • 神断高手

    神断高手

    天元大陆林天朝,传说将要凶神回归!民心不测,诸圣恐慌。没有过去不知未来。或许有一天将平步青云众神之上,只愿与你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 娱界王子

    娱界王子

    林天宇是一个被钢琴大师赞誉的少年,是未来世界的钢琴天才,一次意外,武功全废。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当了一个小球童,没想到少年的头颅上坐着小爱神,在这个俗物宝座上美女笑盈盈。操社会,化解世间磨难,不失天才之智。各种奇缘随之而来,娱乐艳遇能力超强,一个强大邪神与缪斯之合体,打造出一个无敌娱乐王子。
  •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结婚吧

    我们结婚吧

    “咔嚓”钥匙扭动门锁,苏夏下意识地回头。墙上的挂钟都快指着12点了,苏夏以为他今晚又会像往常一样不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沙纪略

    龙沙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如烟

    爱如烟

    烟,总是因为有了火的燃烧才发生的。而爱情,就像是火,爱情就像火燃烧时候产生的烟雾一样:飘忽不定,不可捉摸,能够迷惑心智,却无法永久存在。
  • 武道圣尊

    武道圣尊

    重生回到过去,武道修炼,报仇雪恨,誓要踏上武道巅峰,成为最强武者。天不可压,地不过欺,武道圣尊!
  •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教前奏曲以及各个月份应该如何进行胎教。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胎教、环境胎教、趣味胎教、音乐胎教和营养胎教等。
  • 神兵纪元

    神兵纪元

    武林中永远不会缺乏神兵利器,就像武林中永远不会缺少传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