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0600000106

第106章 李商隐(4)

颔联写诗人写此时的心境,运笔独到。诗句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幽草”起兴:那些生长在幽暗偏僻之地的小草最怕阴雨绵绵的浸淹,而此时云开雨霁,天气新晴,真是上天有垂怜之意,这些幽草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夹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诗人以幽草自比,以小草的欣喜,写内心的欢愉,“天意怜幽草”的奇思妙想,不仅将小草人格化,还暗暗道出自己的身世,正因为自己也同无人问津的小草一样,遭受过他人的排挤,才会有感而发。但当诗人见晴空万里,内心释然。于是生发出“人间重晚晴”的感叹。傍晚天气晴朗,被与洗刷后的天空没有一丝尘埃,景色清新怡然,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虽然这样的美景只能短暂地呈现,但也正因如此,人们也格外珍视这些难得的美景。

正因为诗人经历过官场上的沉浮争斗,才会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精妙的体悟。同时诗人劝诫人们以积极的心态,珍惜身边的美好而短暂的事物。颔联两句与其说是触景生情,不如说是诗人多年来在官场夹缝中生存,颠沛流离,勘破人间百态后所积累的人生智慧。

有了这样豁达的人生感悟,此间景色在诗人眼中愈发可爱,在颈联诗人对晚晴景色做了更进一步的描写,宛如工笔画,细致入微,明丽脱俗:独自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远望初晴的天空,诗人的目光触及更为遥远的景象,旷远的蓝天之下,城楼显得更为高耸。

虽然此时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心中只有静谧与安详,仿佛刚刚的雨在洗刷了空气中的浮尘,也洗清了官场中的污浊。一切都是这样的清新安然。夕阳的余晖,温柔恬静,静静地洒在小窗之上,也注入一线光明与希望。句中“微注”二字,传神地写出了夕阳斜晖的柔美温馨,充满喜悦与安慰。细致入微地描写,不仅是明朗欢愉的景色的反映,更是超脱明朗的心境体现。

尾联仍然着眼于景物,继续描写诗人登高远眺所见之物。在夕阳的余晖中,鸟儿扇动翅膀,在天空中舞出轻盈的舞姿,飞回自己的巢穴。羁旅中的人,漂泊不定,通常看到这种宿鸟归巢的情景,往往会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然而有了“人生重晚晴”的感悟后,诗人只会更加热爱眼前的一切。因此这一句中没有愁苦的牢骚,而是极力渲染晚晴时分的美好景色,表现了他此诗豁达明净的心情。

本诗风格迥异于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格调清新,意境幽远,富于哲思。

【大师导读】

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

——吴乔《西昆发微序》

李商隐虽有一部分古诗模仿李贺几至乱真,但更主要的是把幽奥隐微的情感,用律体的形式写出。精心结撰,才思绵密,既有沉郁之致,又精美妥贴。

——袁行霈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赏析】

初秋的夜晚,李商隐面对晚景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浸透着万般愁绪和怀人之绪的《凉思》。

李商隐在首联中回忆了当时送人离去那惹人哀思的景象。小池中的一泓秋水烂漫,已涨平了栏槛,池边树上的秋蝉也忽然变得沉默,只看见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水挂满了枝头。友人就趁着秋色凄迷,告别了这里,走向远方。

本联细腻地刻画了秋夜水亭的清凉图景,而且景真情切,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此刻心里的微妙变化。在欢聚场景中,诗人便不会注意到秋水暗涨,寒蝉噤声。只有当客人远去,留下独自寂寞的主人公独坐亭阁时,才会在百无聊赖中发现这些细小的变化。诗人将“客去”与“波平槛”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实际上写出了主人公在陡然清净后陷入了无限落寞的特殊心境中,为下文弥漫的愁思做足了铺垫。

第二联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永怀即永久的思念。诗人的思念延绵不绝,而在这微凉的秋夜正好用来派遣心中的悲愁。他就这样久久徜徉在这水边亭台上,望着远方,思绪万千,铺天盖地的愁思弥漫字里行间,增添悲凉情味。

第三、四联为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在屹立天极,众星环拱,因此古人常常以其比喻君主,这里喻指皇帝居住的长安。南陵,指当今的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友人滞留北方已有两年,归期渺茫;而李商隐身在这里,久等友人不至,只能将一厢思情寄托于尺素之间,交托给去往南陵的人帮忙传信,谁知信使却久久没有带回他所期待的消息。两人如今天各一方,又杳无音讯,诗人难免哀伤。

尾联紧承前文的孤苦意境,写诗人感到自己就像如缥缈孤鸿,茕茕孑立,伶仃无告。因此,他常常占卜自己的梦境,希望依靠如此虚无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一丝安慰。有时诗人自己又会胡思乱想,对对方有所猜疑,怀疑他在那边结识了新朋友而忘记了自己这位旧交。这些复杂的心绪,都是诗人心中的孤苦凄凉的真实反映。

诗人并没有在诗文中明确指出他所表达的是哪种情思,只能留待后人慢慢体悟参阅。但不论是那种情思,都包含着诗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可以说,《凉思》一题,不仅描写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也通篇融汇着诗人悲凉的人生体悟。

此诗在抒情上较诗人其他同题材的诗作更为直白,风格少绮丽而贵于淡泊清丽。倾吐之间不费雕饰,随物赋形,彰显凄凉萧瑟的愁绪。

【大师导读】

本诗起首二句即对,前人指颔联不对,谓为“偷春蜂腰格”,如梅花偷春而先开也。其实细按颔联,亦何尝不对,而且此种对偶比较流利自然得多。

——喻守真

·嫦娥

云母屏风①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②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①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②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

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朦胧优美的意象著称于世,《嫦娥》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首句以景入情。空荡荡的房间里,那一点摇曳烛光渐渐昏暗,只在云母屏风上留下了一层黯然的身影。越是烛影深沉,越显得室内冷清。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人,主人公正如这烛火,没有依伴。而唯有的这一点烛火也已黯然,长夜漫漫只剩下主人公一个人独坐心伤,默然哀叹。

一个“深”字,不仅写出夜以深沉,也写出主人公心情的落寞。既然烛火将灭,也许夜空中还有牛郎织女与我相伴。于是,主人公便向夜空寻求安慰,可谁知茫茫天宇中,也是银河渐垂地。

月渐落,星已沉,这长夜中还有谁愿安慰“我”的寂寞难寐,又有谁愿陪“我”度过这难捱的长夜呢?“沉”字不仅将晨星将落的动态画面描绘出来,也诠释出主人公逐渐低落的情绪。

前两句写景连贯自然,从“烛影深”到“长河落”再到“晓星沉”,作者以 “渐”字,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推移。这两句虽然没有正面交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但通过周遭环境的渲染,以哀景写哀情,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刻画得淋漓尽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浩淼长空,月移星沉,最是那一轮明月,惹人遐思。遥望明月,主人公不禁想到那苦守广寒的仙子嫦娥:嫦娥本是后羿的妻子,却独自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死药。她纵然因此白日飞升,位列仙班,却只能独守月宫的寂寞收场。

主人公既是为嫦娥哀叹,也是为自己哀叹。他不禁想到,此时的嫦娥应该感到深深的懊悔。如果当初不去偷吃灵药,如今也不会这般的孤独凄凉。碧海青天之间,唯有这般寂寥之情挥之不去,夜夜纠缠。第三句中的“应悔”二字,运用得极为巧妙,借由对嫦娥内心情感的揣测,抒发主人公的悲凉情怀。诗人用以己度人的方式,将月中仙子与主人公联系在一起,这份寂寞之情更显得幽远、深沉。

本诗或是诗人为自己哀叹。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孤独感和无力感。现实世界的污浊不堪,诗人难以承受,想要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心灵上的洁净,却又苦于无人能够理解,无人可以倾诉。如此永恒的寂寞难以言表。诗人只能将其寄托给同样寂寞的明月、嫦娥。

全诗以神话为寓,通篇以景写情,抒发了诗人追求高洁却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辞藻优美,意境朦胧,情感细腻,耐人寻味。

【大师导读】

嫦娥吃了不死之药,得成月中仙子,本是常人羡慕之事。李商隐一生有许多高远的追求,但结果是流落不偶,处于孤独寂寞的境地。他学过道,也熟悉女道士修仙的寂寞生活,大约正是基于这些感受和见闻,他设想嫦娥会因为天上孤寂而后悔偷吃了灵药。

——袁行霈

此诗也可以当作“无题诗”看,不过诗人狡狯,故意借嫦娥比喻罢了。

——喻守真

同类推荐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给串冰糖葫芦,嫁你啦

    给串冰糖葫芦,嫁你啦

    女“给串糖葫芦,嫁你啦!”男“这是真的吗?感觉瞬间被幸福击中胸膛,甜腻腻的!”女“你看我长得这么漂亮,会是个狼心狗肺的骗子吗?”男“不像!”女“那你还不赶紧去买?饿死啦...........”男“好好好.............哈哈哈............那你等我啊!”男子一边走,一边心想,“出门大吉捡到宝贝了,这么美丽的女子,只需一串冰糖葫芦就打发了,太好养了................”
  • 见鬼了!学霸

    见鬼了!学霸

    校园桃花林里时常传来的幽幽歌唱声,跟在女孩儿脚边撕咬低吼的小影子,黑气遮脸的年轻男子半夜暴毙家中……你听,耳边是不是有婴儿的哭声?管笑笑咧嘴一笑:让我们一起来,拯、救、世、界、吧!容航一:我觉得你是中二病晚期到了……阴阳眼少女x伪高冷学霸的高中生活记事录,看得见鬼的少女和经常被鬼吓得半死的学霸降妖除鬼(大雾)的成长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虎老虎

    老虎老虎

    英格兰北部有座城市,名为赫尔城,城市有个足球俱乐部赫尔城,也称老虎城,是一个常年在英格兰二级和三级联赛打拼的小球会。前往英格兰留学志东与陈璒在此相遇,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相交于足球,陈璒加盟老虎城助力球队冲超,志东毕业回国致力于足球事业,两人立志将激情与青春献给足球。多年后,一个身披7号球衣,背印Tiger“老虎”的球员驰骋于欧洲赛场,一个具备“老虎”称号的雷厉风行的足球俱乐部经理在中国足球圈崛起,当老虎与老虎再度走到一起………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和奋斗的故事。
  • 洪荒帝血

    洪荒帝血

    洪荒大陆,自人类发现灵力并且学会修炼时,站在了大陆的顶端,力压各大种族,为了与人类抗衡,各大种族纷纷施展手段。从人类手中获取修炼方法,加以改良。自此,洪荒大陆的鼎盛时期到来。万族林立。少年帝天本是孤儿,被一家好心人家领养,但因琐事被百花宫圣女屠村,少年面对庞然大物,展开复仇......
  • 凌之冰心

    凌之冰心

    出生在东海市凌氏家族的凌风,从小是个孤儿。因为先天患一种怪病,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族的冷嘲热讽中,唯一对他好的,只有一个妹妹——凌韵凌风有着聪明而冷静的头脑,可因为他那让人难以接近的病,在大学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与他交友。家族的一场阴谋中,让他往鬼门关走了一趟,可却意外的得到了高人的赏识,有了一个重生的机会!一段弃子的蜕变之路,就此展开......
  • 乘龙御风传

    乘龙御风传

    一介书生偶得仙缘,得以进入奇妙绚丽的玄幻世界。在这个妖兽横行、鬼怪肆虐的世界里,他会走出一条怎样的修行之路呢?是御剑飞仙般追风逐月,在广阔的天际云海中飞驰翱翔;还是与佳人相伴坐拥宫阙殿宇,饮酒品茗赏花弄月,笑看牵牛织女星;仰或是究天地之变,悟大道玄机,修成通天彻地的本事。仙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书友群:621457507。
  • 我也曾为你翻山越岭

    我也曾为你翻山越岭

    整部文集以《暗恋女王的幕后独白》《在梦醒之前见到你》《人海中你最明亮》三篇代表成长不同时期心情的散文分隔成三部分,疏星把所有少女经历过的喜欢这件小事中的悲喜酸甜,都刻进了她的作品,引出读者心中埋藏或久失的少女梦。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