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8900000003

第3章 袁氏大娘

据说袁氏大娘已经满了一百岁了。我年轻的时候就常看见她坐在井边的一块石礅上晒太阳,现在她还坐在那里。她的头发已经掉光了,可是她又不戴帽子,头皮光光的小脑袋显得很滑稽。我们镇上的人都吃那口井里的水,所以袁氏大娘身边总有人来来往往。于是我认为,她是个喜欢热闹的老人。要不,她为什么不待在家里呢?她家里有儿子、儿媳,还有孙儿、孙媳。白天,家人都到外面工作去了。不过袁氏大娘很少同镇上的人搭话,她坐在那里,一副心静如水的样子。

如今我也上了年纪,家里烦人的事很多,有时,我会产生去井边同袁氏大娘坐在一起的冲动,当然我没有实行。

吃过晚饭,我丈夫就拿着钓竿之类的东西去水库上钓鱼去了,他要去两天,住在同事家里,和他同去的还有我的两个女婿。我的女儿们则抓住这个机会去访友,还带上了两个孙儿。家人都走空了之后,我便想起了袁氏大娘。但是天已经黑了,她该不在井边了吧。我记得她总是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就回家的。

镇上反常的寂静,黑灯瞎火的,街上也是一个人都没有。莫非大家都钓鱼去了?我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前走,远远地就看见了袁氏大娘坐在路灯下。她穿了一件白罩衫,很显目。我看见她向前面的一个大水桶俯下身去,不知搞什么名堂。有人扯了扯我的衣角,把我吓一跳。是崔嫂,她神不知鬼不觉地跟在我身后。

“那是个老妖怪,你不要同她说话,会吃亏的。”崔嫂说。

崔嫂见我不听她的话,就一跺脚走开了。

我还没到她跟前,她就开口了。

“华姑啊,”她称呼的是我的小名,“你没去钓鱼吗?”

这是我第一次听她讲话。她的声音原来又尖又细,像小女孩一样,还有点含糊不清,如果不仔细听,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没有,袁氏大娘。您吃了饭没有?”

她说了句什么,这一次我实在是听不清。也许她不是对我说的,因为她又将脑袋埋进了那只大木桶。忍不住好奇,我也朝那桶里伏下身去。里面有大半桶水。

井水就是井水,并没有变出什么特殊玩意儿来。我害怕镇上的人看见我同她这个老妖怪在一块干奇怪的事,就连忙站起了身。她却对那桶里的井水有无穷的兴趣,用两只手撑着大桶的边缘,脸埋下去,口里还念念有词。

这口井很深,来打水的人要放下一大串绳子,桶子才能到达水面。每过一年,系在吊桶上的绳子就要加长一大截。到现在,绳子已经很长很长,所以来打水的都是些壮汉,一般的妇女是没这么大的力气将绳子挽在胳膊上从井中扯水的。如果家里没劳动力,就只好吃小河里的脏水。我想不通这件事:年年都加长绳子,别的地方从未见过这么深的井,难道这口井是一口无底的井吗?我不敢多想,这种事想起来令人头晕。再说打水的事是由女婿们来干的,我用不着操空心。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这口井可是浅浅的,随便一个儿童都可以用一根扁担、一根绳子和一个钩子打上水来。

袁氏大娘终于累了,她抬起脸,手仍然撑在桶边上。她在想什么呢?

黑暗中,她的孙儿走来了。这个五十来岁的汉子显得很急躁,很沮丧。

“奶奶,您可要想开啊。按理说,您活了一百岁,该吃的都吃过了,该玩的也都玩过了,儿孙个个孝顺,就是明天去死,也该心满意足了。”

我没想到这个名叫福来的汉子会对他奶奶说出这种话来。

我看不清袁氏大娘的表情,因为她的脸正背着唯一的那盏路灯的灯光。我听见她的语气很委婉,甚至有点撒娇的味道。

“福来啊,你这么为奶奶着想,奶奶心欢喜。我平时可没白疼你。”

福来似乎很得意,轻轻地笑了两声。

“如果有好买卖,奶奶可不要落下福来啊。福来一直对奶奶忠心耿耿嘛。”

袁氏大娘站起来,拄着拐杖往家里走去。她的眼睛很厉害,走夜路一点困难都没有。

我和福来跟在她后面。

“你担心你奶奶吗?”我小声问福来。

“是啊。我奶奶可是个富婆,她藏得有很多钱。”

“她不会留给你们么?”

我这么一说,福来立刻警惕了,他同我离得远一些,他的声音似乎是从山洞里传来:

“钱财是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从井边回来,家中静静的。想起刚才的事,我不禁哑然失笑。曾经多少次,我那么想去同袁氏大娘坐在一块,其实我对这位老人一无所知。不光她,就连她家的福来,对我来说也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话虽这么说,可是今天,袁氏大娘毕竟对我说话了,她是很少同人交谈的,至少我从来也没看见过。我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叫我“华姑”,她可没有老糊涂。最近镇上的人们不知什么原因都变得疑神疑鬼的,有种对袁氏大娘不利的风言风语在流传。大女儿慧兰昨天告诉我说,水井的下面其实有条地道,有人看到过有人形动物从井口爬上来,袁氏大娘还同那家伙说了话呢。我当然不信这种荒唐的流言。当我细细回忆袁氏大娘说话的嗓音时,又总觉得她和返祖现象有关。一百岁的老人怎么会有那么娇嫩的嗓音呢?如果不去注意她使用的语言,那种声音很像我在山里听过的一种鸟的叫声。我是从退休在家之后才注意起袁氏大娘的行踪来的。凭小时的模糊印象,那时她似乎是劳苦的妇女,一年四季在码头搞搬运,后来还伤了腰,有好几年走路直不起身子来。再后来,儿子们长大了,我就只看见她坐在井边了。奇怪的是她越老身子骨越硬朗。

前面房里热闹起来,是女儿们回来了。我听见二女儿在打孩子,外孙杀猪一般号叫。

“我叫你乱钻!我叫你乱钻!”玉兰高举手中的鞋子往外孙头上砸去,气得声音都发抖了。

我去夺她手里的鞋时,外孙就躲进了灶屋,还闩上了门。

“他他他,简直是鬼迷了心窍!”她一屁股坐下,完全泄了气。

“她气疯了。”慧兰说,“本来在那一家玩得好好的,小满钻进那家院子里的一个地窖就不出来了。别的孩子来报信,玉兰只好下到地窖里去寻,竟然没寻到。当时她就晕过去了。好不容易把她救醒,赶紧回家来求救。谁又料到会在家门口碰见小满呢?问他去哪里了,他说到地底下做客去了。这不是满口胡言吗?”

我把玉兰劝得安静下来,回到她自己房里睡下后,这才去叫小满。

“小满!小满!”我朝门缝里轻声唤道。

厨房里没有响动。

“小满!小满!”我加大了声音。

还是没有动静。我只好用脚踢门。这时两个女儿和大外孙都来了。大女儿用骨牌凳砸开了门。

厨房里没有小满,门窗从里头关得好好的。

玉兰发呆地坐在小板凳上,像是傻了一样。

我想起了地道的事。今天一天,我怎么老是接触这件事呢。

“可以到井边去看看。”我脱口而出。

慧兰和大满立刻开了门向外跑。

“这事根本不必着急,我敢保证他现在好好的。”我对玉兰说。

“我才不急呢,”玉兰发出一声冷笑,“这家伙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享福,这种儿子不如没有!慧兰她知道什么?她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他是真的去那种地方了,还有妈,您也知道的,对吗?”

我像木偶一样点了点头。

夜里小满没回来,不过大家都睡得很沉,也许是想通了吧。

小满是早上回来的,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去开,还是我开的。他看来真是钻地道去了,灰头土脸的,一边脸上有擦伤。

“小满啊,你是怎么从厨房出去的呢?”

“你们这些人啊,太呆板了!你们都不看看灶台下面,那下面有个活门嘛。还有的时候,你们就要看,呃,看墙上。墙壁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伪装的嘛。哎呀呀,你们,我都不知道怎么来说你们好。外婆我告诉你啊,到处都有那种洞,一留心就看到了。”

他啃着冷窝窝头,摇头晃脑地说话。我让他去厨房指给我看,他又不肯,说是每个洞口只能进去一次,人进去了之后,洞口就消失了。下一次又要找新的洞口。

“墙壁上啦,阴沟里啦,树干上啦,到处都是!”他不耐烦了,“不要说这种事了好不好啊,不然妈妈又要打人了。”

我带着问题去见袁氏大娘。隔得老远的,我看见她居然在从井里扯水上来!那一大卷绳子就挽在她胳膊上呢,真是奇迹啊。等我走到面前,水已经扯上来了,有大半桶。

我想起“妖怪”这个词,我的声音在发抖。

“袁氏大娘哎,给我讲讲井里的地道的事吧。”

本来她在盯着打上来的大半桶水出神,听到我说话她就抬起她的脸。这是我第一次细看她的脸,那脸上像地图一样爬满了皱纹,既有纵向的皱纹,又有横向的,还有无数密密麻麻的分岔,多得让人产生恐惧的联想。我掉转了目光。

“你家的小淘气,偷了我的梳子呢。”

我突然又听到她那小女孩似的、怪异的声音,心里好一阵不习惯。

“你说说看,这是哪一年的事啦?”

她又说,还将秃头伸到我面前来。

“您是说、说小满吗?”我抖得更厉害了。

“正是小满啊。那个时候我可是满头黑发,一脸光鲜啊。”

她同我谈话似乎比从井里打水要累得多,说了这几句之后就坐在石礅上揉胸口,说“累坏了”。然后她就闭目养神,不理我了。

来打水的人多起来,不知为什么,他们都不用这个公用的大桶了,各人带着自家的小水桶和绳子。我就问二喜是怎么回事,二喜翻眼想了想回答说:

“袁姥姥用大桶吊了猴子上来,大家都说不吉利啊。”

我终于看见蛙人了。蛙人不是被袁氏大娘用水桶打上来的,而是沿着井壁爬上来的——他的肚子上有个吸盘。他大约半米高,全身长着灰绿色的、皱巴巴的厚皮,除了头部和人相似之外,身体的形状很像一只巨型的青蛙。当时是清晨,打水的人们还没来,蛙人蹲在袁氏大娘面前,他似乎在哭泣,袁氏大娘正在抚慰他。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你走吧,你走吧。”袁氏大娘说。

蛙人的肚子一鼓一瘪的,他啜泣着,往井沿爬去,然后他就下去了。

我简直看呆了。

袁氏大娘看见我,便招手让我过去。

“这是我兄弟,他在下面太寂寞了。”她说。

“他是一个人住在下面吗?”

“怎么会一个人呢?他有一大家子!他们是战乱的那一年躲到地下去的。我本来也想去,可是又下不了决心。”

我想到了一件事,就开口说:

“他看上去可真是年轻啊。”

“是啊,他比我大两岁呢。他想上来住一阵,你看看他这个样子,他怎么还能上来呢?”

“真想到下面去看看啊。”我由衷地叹道。

“恐怕你去看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袁氏大娘含糊不清地说。

我想,外孙小满一定知道某些底细,我要去找他问个水落石出。小孩子,大约不会守口如瓶的吧。

但是小满整天在外头跑,根本就不见踪影,他连中饭都不回来吃了。问玉兰呢,玉兰又像是聋了一样。

我心里有种预感,所以到了晚间,我就到厨房里等着,灯也不开就那么坐在板凳上。过了一会儿,小满就像猫一样扑到了我怀里。

“乖孩子,快告诉外婆地下的那些事吧。”

“不。袁太姥姥不让说。”

“傻瓜,是袁太姥姥让我来问你的。”

“真的吗?真的吗?问我什么呢?要不要把泥蛙的事也讲出来呢?”

“要、要!她就是要你告诉我泥蛙的事。”我连忙说。

“好。泥蛙有四只,全都将脑袋埋在泥洞里。”

“就这些啊。”

“就这些。”

“为什么要将脑袋埋在泥洞里呢?地上的泥蛙并不这样啊。”

“他们要听啊,埋进土里才听得见很深的地底的响动嘛。他们可不是真正的泥蛙。”

“我知道。他们是人。”

“你都知道了嘛。”小满扑哧一笑,将脸埋在我怀里。

“快告诉外婆你是怎样钻到下面去的。”

“我这就说……”

他没来得及说。因为过道里有响动,什么人站在那里了。

站在那里的是玉兰,小满一看见她,就惊跳起来跑掉了。

我看过了厨房的灶台下面,我也仔细检查了家里的墙啦,储藏间啦,地板啦,床底啦这些地方,我一无所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就会认为小满的话全是无稽之谈了。这个小孩现在就像泥鳅一样滑溜溜的,每当我要同他讲话,他就跑掉了,抓也抓不住。大外孙很可能知道小满的秘密,因为他看见我在房里追赶小满时,他就捂着嘴笑。我就问大满是不是看见了小满去找袁氏大娘。

“他还用得着去找啊,袁太姥姥每天都来房里接他呢。”

“我怎么没看见?!”

“他们走地下通道嘛,没人看得见他们。”

我再追问下去,大满就说:“没看见,不能乱说。”

玉兰的举止越来越怪异了。最近她丢了工作,帮我在家干些家务。她很恨解聘她的那位经理,咬牙切齿地说要报仇。只要我在家里谈起蛙人的事,或者在角角落落里搜寻什么,她马上及时地出现了,显然是有莫大的兴趣。这也难怪,因为同她儿子有关嘛。她同儿子成了死对头,当然就只有来找我探听情况了。她的热心令我很不自在,有时竟还有点害怕,我摸不准她要干什么。她和小满是睡在一间房里的,女婿另睡一间房。

刚才我同大满说话时,她又过来了。

“您问也是白问。”她说,“您看,我就不问,我一觉睡到大天亮。”

如果小满夜间去那种地方,她一点都不知情么?

钓鱼的回来了,家里又热闹了,男人们是不会注意家中的微妙氛围的。我同丈夫讲过一次,他立刻跳起来,背了一把铁铲要去井边找袁氏大娘,我被他的激情吓坏了,连忙死死拖住他。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就彻底忘了这回事。我也试图向二女婿讲过小满的情况,不料他哈哈大笑,说:

“蛙人的事啊,我们在外头听说得多了。难道小满同那种动物混到一起了?好事情,可以长见识!”

我说并没混到一起,只是我有这种担忧。

“您千万别担忧,那孩子又鬼又精,他不会吃亏的。”

似乎是,没有一个人想了解这种事的底细,只除了玉兰。而这个玉兰,我觉得她在这事上心术不正,所以我不能与她谈论。我觉得大家似乎是完全知情的,又似乎不太知情,实在是暧昧得很。想一想,这种事是很没意思的,我在此地生活了几十年,作为一家之长,对于发生在鼻子底下的事居然是麻木到了这种程度。就连家里的小孩,都早就介入了那件事。

心神恍惚之中,又走到了井边。小满也在那里,他同袁氏大娘一人坐一块石礅,正在交谈。

“我想说服小满从井口爬下去,这孩子很有出息。”袁氏大娘说。

“这怎么可以,他身上没有吸盘啊。”

“锻炼锻炼,就会长出吸盘来的。”

“不要你管,不要你管!”小满嚷着来推我,“管闲事的人真讨厌!”

我被他推着离开了井边,他还在横蛮地对我喊道:

“你走!走开!不要到这里来!”

我远远地看着那一老一小。我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同我离得有多远呢?这两个人的行为,其实并不像走火入魔,倒像是遵循某种召唤、某种本能呢!现在他们走到井边那里了,正在弯下身朝下看,看一会儿,又直起身来说一会儿话,很放松的样子。也许像小满说的,我真的是在管闲事。一个人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最好采取明智一点的态度,不要用那点可怜的常识来衡量。这种念头令我的全身冷冰冰的。袁氏大娘对我的态度也很奇怪,村里的人里头,她只同我说话,好像是将我当她的心腹,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她就要撇开我了,她宁愿去相信一个小毛头。

路上的人多起来了,我不好意思再站在那里观望,就低着头往家里走。

有人在后面叫我,是金嫂。金嫂追上来问:

“华姑啊,你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吧?”

“没有啊。”我茫然地看着她。

“你脸上有些鬼气,我看了都怕呢。这个时候,你要把住关啊。”

“你说什么时候?”我更不解了。

“就是猴子的事。猴子要是都从地下涌出来,住到家里来,我们还怎么生活啊。”

她不想再同我聊下去,就走开了。这时我回转身,看见井边空空的,那一老一小都不见了。他们都没有吸盘,大概只能像蝙蝠那样抠住那些砖缝,一步一步往下移吧。想着袁氏大娘变成蝙蝠的形象,心里又觉得她很可怜。要是那一年,她同她哥哥一家一块下去了,她也就用不着天天坐在井边后悔了吧。

我终于抓住了小满,他咯咯地笑着,跳着,要从我手中挣脱。

“地下通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满停止了笑,变得严肃起来。

“哪里有什么通道,你不要听大满瞎说。是这样的,只要我闭了眼,什么都不想,然后用双手抱住脑袋,我就下去了。”

“下到哪里?”

“下到泥土里面啊。全是土,耳朵里都塞满了。眼睛呢,根本睁不开。我在那种地方好怕啊,我每次都以为自己是死了。”

“那你干吗还下去?”

“我能不下去吗?妈妈逼得好紧呢,我可不想做没出息的孩子。”

“蛙人又是怎么回事?袁太姥姥带你去看了么?”

“我倒是想看,可是袁太姥姥根本不带我去,她让我自己下去。她说我必须张开眼睛往井里跳下去,我可不敢。这比到地下去可怕多了。你看,她们都在逼我。有一回,蛙人上来了,袁太姥姥就要他给我讲了井底下的事。那人说着说着就把脑袋埋进了土里。你放手,不要这么死抓住我,我要哭了!”

我连忙放开他,他跳起来就跑掉了。这时我丈夫从门外进来了,老头子很担忧地看着我,也许他觉得我最近有些反常吧。

“其实人人都有忧心事。”他开口说,“就比如说钓鱼吧,未必每回钓上来的都是鱼。有时候,钓上来的是那种异物,那就一辈子都脱不了身了。”

“什么样的异物?”

我问这句话的时候感到自己真是白活了六十年,简直同三岁小儿一样。

“我说不出。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比如钓上一个玻璃瓶,一只两个脑袋的金鱼这一类的东西。我当场就将它们扔回了水库里。现在我的梦里头塞满了这些东西,弄得我根本就没地方躲了。早先,我还在我们屋子的夹墙里藏过身呢。”

“我们的屋子有夹墙!”

“是啊,老人们在战乱的时候修的嘛。我母亲告诉过你,你全忘了。”

我不好意思继续追问老头子,他的烦恼都是真的,我看得出来。可是平时,他多么善于伪装啊。为什么家里人都在对我演戏呢?他又说,也难怪我忘了家里有夹墙,因为砌墙时没有留下一个进去的口子。再说也没必要留,这种夹墙本来就是供人做梦时进去躲藏的,而人在梦里要进入封死的夹墙易如反掌。说到这里,他脸上甚至泛起了兴奋的浅红色。

我糊里糊涂地就活了六十岁,直至最近,我才发现了一些不合常理的事。回忆起来,在我年轻的时候,这些事就曾显出过某种端倪,只是因为我太懒散,注意力也太不集中,它们就被我忽略了。然而这些事物是不可能消失的,也许除了我之外,所有的人全明白这个道理。它们在暗地里孵化着,繁殖着,越来越多,占的空间越来越大,于是就破土而出,混迹于人群之中,使得很多人都对它们司空见惯了。

玉兰的眼睛居然像猫眼一样在黑暗里发出绿光。她没有开灯,也没有睡下,却是衣服穿得好好的坐在铺上。她经常令我产生幻觉,觉得她根本不是我女儿。

“妈妈,你伸手过来摸摸我的腿吧。”她说。

我挨着她坐下,伸过手去。我什么都没摸到。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所以虽然吃惊,也并没有习惯性地恐惧起来。毕竟,这是我女儿的声音,我看见她的眼睛了,还有她的身影。她肯定是在这屋里。

“你不要把小满逼得太紧啊。”

“你全知道了?”她笑了笑,“我们的房子据说有三百多年了,当初他们为什么要造这些夹墙和地道呢?我还没有想通。即算造了这些东西,悄悄地,不让后人知道也不会有事啊。而现在,我们这些上面的人好尴尬,进又进不去,出又出不来。”

“妈妈,我在这里呢。”声音是小满发出来的,他像是被装在一个瓮里头。

我很难受,霍地一下站起来离开了她的卧室。

客厅里的灯光很亮,像有客人要来似的。

“她下去了呢!”我听见女婿在说。

“谁?下到哪里?”

“袁太姥姥啊,她巴在井壁上一动不动了。”

一夜我都醒着。天刚亮,我就同大女婿一块去井边打水。

我们都看见了她。她穿着白衣,巴在井壁上。也许,她真的有吸盘,要不早掉下去了。来打水的汉子们也都看见了她。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仍然如此。井那么深,她是巴在近水的最下面,即算掉下去,也是掉在水里,她大概是会游水的,我们就可以将她捞上来。我想,她也可以去她兄弟家看看,同他们一起生活也不错吧。可是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巴在同一个地方。要是她死在井里,我们就不敢喝井水了。她没有死,我们就还是照常去井里取水。

同类推荐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
  • 和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多

    和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多

    这是一部关于理想、爱情、青春的小说。如网上这段评价:“2006年的盛夏,天气炎热。我天天窝着在广州大学城三年级的宿舍里看电影,上网烟海渺茫地寻找小说诗歌,一页一页地联想,于是我看见杨遥的《像冬天一样冷的日子那么长》,这卷小说慢慢铺展开来一个冷稍的冬季。我赤身蹲在凳子上,觉得日子渐渐变得冷清。阳台外的阳光依旧灿烂明亮,路边的紫荆树有稀疏的叶片,那树荫漏下亮斑,而行人稀罕,就那么一路地冷落下去了,跨了球场,向西,傍晚见黄昏落日,暮霭浑黄。蝙蝠的翅膀带来夜色的黑。”
  • 生于1980

    生于1980

    这是一部描写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独生子女情感生活、心路历程的惊世之作。“我现在要讲述的当然时我的爱情。不过,因为我被人称为缓缓公子,所以我的爱情可能更为荒唐。这是我每次给别人讲述时发现的。当然,我要强调一点,我并不想让你们掉泪。我说过,这只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我记忆的一种习惯。如果你有闲暇和无聊的时光,不妨坐到窗前,一边看着天边的晚霞,一边听着我的讲述。”
  • 许君玲珑心

    许君玲珑心

    穷女生宁清如为了谋得生计,取得画稿稿费,不惜编造谎言骗了公子哥孟嘉和。孟嘉和发现自己被骗,却被她的小聪明所吸引。兜兜转转,宁清如和孟嘉和发现,原来命运捉弄,他们其实是自己最痛恨的那类人。当隐秘身世被揭发,国恨与命运相碰撞的时候,在浊世为人清如冰,已经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热门推荐
  • 难入梦

    难入梦

    从下在底层长大的少年,当他进入了蜀山,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 犀利小弟穿越大逆袭

    犀利小弟穿越大逆袭

    他就是现实中一个二货男,犀利哥!二得胡吃吃出了穿越,魂穿越……前世里是阔少,是大圣,更是一代丐皇!缘多有:青梅竹马,一见钟情……美女可心接踵而至,可是,可是,可是……尽是肝肠寸断悲剧涟涟!今世里,哥很二,很犀利!不伦不类却终圆美……
  • 离思赋

    离思赋

    序:庆余三年,唐欲北伐巴图,朕虽不愿再起争端,陷大周于烽火之中。然北元强悍,周唐一损俱损,此战乃大势所趋。朕将披甲提枪,御驾亲征,以振军心。洛阳留皇太弟明岚监国,明岚年纪尚轻但行事沉稳,且有子谦辅佐,朕心宽慰。此次北上呼和草原,不知离思几何,唯愿凯旋后,万家灯火依旧。在白露之望月,映九州而凝霜。朕宽衣以披甲,且削发而冠胄。感征期之将至,摘金桂以酝酿。思江南之杨柳,念灯市之桃花。昔临渊而羡鱼,今化龙而翱翔。望毕功于一役,展大周之雄姿。待凯旋而高歌,方斟酒以庆余。
  • 落魂曲

    落魂曲

    前世的波澜壮阔,今世只想安度一生。奈何天不由人,将他推向命运的齿轮。破心魔,杀魔兽,闯天地,谁与争锋。手持箫踏遍苍穹,逍遥九天,纵横在天宇之间,傲视在三界之巅!且看萧柳如何闯遍天地!
  • 网游之叶舞倾城

    网游之叶舞倾城

    一代网游天才宣布退出网游,解散公会从此消失无踪一个偶尔的机会让他再次冲击着网游界这一次,决不妥协!
  • 蜕凡化真

    蜕凡化真

    远古洪荒的祭台;机缘巧合的地震;未曾预料的穿越;神秘玄妙的世界;诸门争锋的乱世;传说中的道统传承;争外物,争道统,争机缘,争永生……大争之世唯有蜕凡化真……
  • 嘿,影帝你老婆又跑了

    嘿,影帝你老婆又跑了

    影视小花旦不爱演戏爱游戏,还倒霉到穿越到了游戏里成了游戏女主角?!这个帅气多金的影帝竟然也是穿越过来的,什么什么!他居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她与他之间究竟是错过还是错过还是错过呢?
  • 佛说申日经

    佛说申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妻太火辣

    前妻太火辣

    一觉醒来,身边躺着个陌生男人,她惊声尖叫。他轻蔑甩下十万支票,“你可不值这个价。”再次相见,他成了她的丈夫。他说:“婚礼,你不配。”他说:“我当然不爱你,但你必须爱我。”他说:“离婚,死都别想。”她咬着牙倔强看他,在地狱里苦苦挣扎。终有一天,她心已死,逃离了他的魔掌。五年之后,她为了揭开藏在心底的谜团华丽归来。他目光凌厉,嘴唇紧抿,“女人,这次你休想再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