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过专门的职业,适合于天赋的艺能和好尚的生活者,是幸福的人。因为他就可以在自己的职业中,发见安心立命的境地。但即使对于专门之业,并不觉得满心的幸福,也是无妨的事。因为他能窃取零碎的余暇,发见那生活于专门以外的事业的真的别天地的。
爱的教育
历周吉
作为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平昶上课很灵活。这天,他一走进高三(6)班教室,就说他刚听说一个爱情故事,不知大家愿不愿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平昶笑了笑说,我就知道,同学们对这个感兴趣。
故事的主角是年轻姑娘小美,她爱上了一个既有钱又有魅力的已婚男子大军,就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他,令小美想不到的是,她很快就成功了,于是大军就和她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讲到这里,平昶停了下来。同学们纷纷摇头,平昶问为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掉牙、没意思。
平昶说,其实,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那么故事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同学们预测一下吧!
同学们思考片刻,很快发起言来。有的说,其实小美根本不是看上了大军的人,她只是看上了他的钱,于是趁着大军出差,卷走了他的所有钱财;有的说,其实小美是大军生意对手派来的卧底,小美到来之后,把大军重要的商业机密都窃走了,于是大军很快就破产了,小美得到一大笔报酬后,就同她真正的相好远走高飞了;有的说,小美同大军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忽然发现大军根本没有同他妻子离婚,只是办了一张假离婚证,不用说,他们的结婚证也是假的……
待到大家发言结束,平昶说:“同学们的预测都非常有创意,并且充满了现代气息,不过,我的故事没有这么现代。小美真诚地爱着大军,大军也确实和她结婚了。他们结婚之后,很快就有了孩子,于是小美就回到了家里,大军继续在外面闯荡。想不到两年以后,大军像当初带着小美去见他的前妻一样,带来了一个比小美更年轻的女孩,不用说,大军是来跟她离婚的。她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了,不过她最终没有同丈夫离婚,小美是那种为了爱,敢于付出一切的人,爱没了,活着还有什么价值,于是她就选择了自杀!”
平昶说完,喧闹的课堂一下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平昶说,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大军的第一个妻子就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不用说,小美的爱情是个悲剧,但是悲剧根源在哪里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好吗?
同学们一开始都默不做声,接着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讨论结束,各个小组都派出代表进行了发言,最后班长总结道:“小美的悲剧在于她的努力方向错了,追求真爱是对的,但是对象不该是个已婚男子,因为如果那个男人是个负责任的好男人,她就不会成功;如果她能够获得成功,就说明他不是个好男人,所以无论如何……”
班长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
平昶说:“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见地,班长的概括也很好,他的总结也是我最想说的,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如果你的出发点错了,无论成功与否,结果都是悲剧,所以很多事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这时,下课铃响了。
这节班会课虽然过去半年多了,平昶还是较为满意的。因为从这节课后,他一直认真观察着学生,没有任何学生表现异常。
还有另外一点需要交代,那就是从这节课以后,他就再也没收到那种特殊的短信了。那些短信虽然来自不同号码,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经过分析,所有短信都是班里某个女生发来的,虽然他不知道那个女生是谁,但是他知道那个女生一定是暗恋上了他。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是处处创痕。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迪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卜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出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们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经;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藉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的米饭,除了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之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大陆;冻饿病三重压迫之下,莫扎尔特写下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的信念与意志,才变得出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的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的监护之下,得到我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护参天大树之长成。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劳,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全世界普通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论。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精力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