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8900000033

第33章

白芍药 黄柏 当归(以上各等分)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煎甘草汤送下。(案湿毒脏毒。即远血近血也。故附载以备考。)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千金心脏门。不足。作不定。)(尤)心气不足者。心中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芩。

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宁。寇氏云。若心气独不足。则当不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苦泄其热。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案出本草衍义。)此说亦通。济众方。用大黄生地汁。治衄血。其下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案金鉴。改不足二字。作有余二字。非。)泻心汤方((原注)亦治霍乱。案程沈尤金鉴。删去四字。是。)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程)心主血。心气不足。而邪热乘之。则迫血妄行。故有吐衄之患。夫炎上作苦。故内经曰。苦先入心。三黄之苦。以泄心之邪热。

千金。巴郡太守奏三黄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方。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上三味。随时加减。和捣以蜜为丸。如大豆。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取下而已。

又三黄散。治黄胆身体面目尽黄。(外台。集验。大黄散同。)本方三味。各四两。治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和剂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 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本方三味。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

本事方。三黄散。治衄血无时。

本方三味。细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蜜水亦得。

直指方。川芎三黄散。治实热衄血。

于本方。加川芎。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井水调服。

拔萃方。犀角地黄汤。治热甚血积胸中。

于本方。加犀角地黄。

神效名方。黄连散。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

于本方。用黄连三两。加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水调下。一日三服。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赵良曰。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令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此属饮家四字。千金作小半夏汤主之。呕家本渴以下。见饮病篇。此属支饮。饮病篇。作小半夏汤主之。)(尤)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

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外台。载呕家本渴以下。而注云。张仲景杂方。此证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方在支饮门中。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故名曰虚。(太阳中篇。阳微作阳气微。故也之间有吐字。无问曰及何也师曰字。)(尤)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鉴)问曰病患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已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此。且与脉弦者虚也。文义不属。

巢源云。夫荣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于胃管。则脏冷。脏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

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 。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则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反胃也。圣惠论云。夫反胃者。为食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则有因饮酒过伤所致。则有因忧悒怏。蓄怒肠结。胃翻所致。则有宿滞痼癖。积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兹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

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细体认也。案反翻同。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鉴)按此条文义不属。必是错简。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虚则。脉经。千金。赵本尤本。并作涩则。千金。脉紧上。有趺阳二字。案金鉴云。虚则伤脾之虚字当是涩字。是传写之讹。未考诸本也。)(程)经曰。趺阳脉浮而涩。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夫浮为虚。涩为血不足。趺阳得之。必知脾气不治。华佗曰。脾主消磨水谷。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今胃能纳。而脾不能磨。则胃中之谷。必不能消。是以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为胃反之证也。

(尤)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

胃之阳虚也。涩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食者暮当下。暮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魏)紧者。寒盛也。涩者。

津亡也。胃中因虚而寒。因寒而燥。因燥而津枯。正不足而邪有余。反胃之病。难治可决矣。欲补阳而津枯。

有妨于补阳。欲生津而阳衰。有碍于补阴。棘手难下者。要在乎失治于早而已。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尤)病患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

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程)欲字。作吐而未吐之义。使人温温欲吐也。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徐云。哕。恐呕字。案厥阴篇。亦作哕。)(沈)此明实哕之治也。哕者。俗谓呃也。

(鉴)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止。

(魏)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小便调不调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

活人书云。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尤)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故以吴茱萸。散阴降逆。人参姜枣。补中益阳气。

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详伤寒辑义阳明篇。)肘后方云。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即本方。外台。引延年。作食讫醋咽多噫。)三因方云。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胃者足阳明合。荣于足。今随气上逆。结于胃口。故生呕病也。茱萸人参汤。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疼。(即本方。)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徐)干呕者。有声无物也。物虽无。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为阴邪。格阳在上。故头痛。比胸满而呕。似有轻重表里不同。然邪必乘虚。故亦用茱萸汤。兼补以驱浊阴。谓呕有不同。寒则一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尤)邪气乘虚。陷入心中。中气则痞。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

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徐)亲见一乳母。吐呕五日。百药不能止。后服干姜黄连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详伤寒论辑义太阳下编。)外台。删繁。半夏泻心汤。疗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

于本方。去大枣。加桂心三两。(出霍乱门。)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徐)伤寒论。芩甘枣芍四味。为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盖太少之邪合。而内入则协热而利。

故以黄芩为主也。然邪既内入。或有复搏饮者呕多。此其明证矣。故加半夏生姜。

(程)干呕者。无物呕出也。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以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以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

巢源云。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个)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鉴)赵良曰。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

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外台。伤寒呕哕门。仲景伤寒论。呕哕。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汤。又呕哕。心下痞硬者。以膈间有水。头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汤。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外台无而字解字。)(程)上章言先呕却渴。此为欲解。今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亦与上证不殊。故急与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贪饮。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更与人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以散水饮。

(尤)呕吐之余。中气未复。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兰台轨范云。伤饮恶饮。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则津液下流。反口干思水。但不能多饮耳。

猪苓散方(外台。引仲景伤寒论。)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千金云各三两)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猪苓散。治呕而膈上寒。(即本方。)外台。服法后云。欲饮水者。极与之。本虚与水。则哕。攻其热亦哕。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魏)呕而脉弱者。胃气虚也。小便复利。气不足以统摄之。脱而下泄也。身有微热见厥。内积阴寒。

外越虚阳。阳衰阴盛。其呕为阳浮欲越之机也。见此知为难治。非寻常火邪痰饮之呕也。主之以四逆汤。益阳安胃。温中止逆。亦大不同于寻常寒热错杂治呕之方也。附子辛热。干姜辛温。甘草甘平。强人倍用。以急回其阳。勿令飞越。则呕可止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四逆汤方(外台。引仲景伤寒论。)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程)神农经曰。疗寒者。以热药。内经云。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四逆汤者。辛甘大热之剂也。故用附子以回阳散厥。干姜以去寒止呕。甘草以调和血脉。

三因方。四逆汤。治寒厥。或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则吐。或干呕。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后。四肢冰冷。五内拘急。举体疼痛不渴。脉沉伏。(即本方。)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亦见厥阴篇。)(魏)呕而皮肤发热者。伤寒病。少阳经证也。合以口苦咽干目眩。而少阳病全。但见呕而发热。虽非伤寒正病。亦少阳经之属也。主之以小柴胡。表解里和而病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修罗战帝

    重生之修罗战帝

    新书《都市魔天龙皇》已发,点击作者头像,即可看到。求多多支持!九州大陆,万族争锋,群雄荟萃,人人如龙。一个个拥有神奇血脉的天之骄子,在这个大时代里,演绎着各自的传奇。神灵血脉,古皇拥有,一念苍穹陨。仙魔战体,仙帝执掌,睥睨古今。来自地球,身具无限升级血脉战体的少年,于此刻苏醒,推开世界的大门,走向那无限精彩的大世界。万族林立,我主沉浮。
  • 暗凰

    暗凰

    在历史记载中,商朝以前的历史并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属于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一个普通大学生,随教授探寻那段神秘历史遗迹的过程中偶然遇到灵异现象而受伤昏迷。回到现实世界后,各种纷争相继而至,由此而解开了一个瑰丽传奇的序幕。。。。
  • 神仙也轮回

    神仙也轮回

    一个说话屁屁的小屌丝,可他却有着迷一般的身世,迷一般的能力。故事搞笑中带有悲凉,虐心中又不禁让人沉思。人走茶凉,我还会像从前那样爱你吗?
  •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惟妙惟肖的爱情

    惟妙惟肖的爱情

    本书讲述了时代前进中两代知识分子南辕北辙的命运。这是一场读书人与商人、博士生与高中生的PK,更是这个时代本身的PK。
  •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他身边,从来不缺女人。看着她,他冷声道:“女人,我不会爱上任何女人,所以,千万不要试着爱上我。”可一场意外,她却有了他的骨肉,带着满心的忧伤和无奈,她毅然离去。五年后,他优雅来到她的面前:“女人,请你履行我们的协议。”她才知道,那场游戏的开始与结局从来都是由他说了算,而她,就连说不的权利也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十年有我

    TFBOYS十年有我

    雨歆,你永远是我最重要的人!by:凯小凯,我会永远在你身边!by:歆雪依,你就那么喜欢乱跑?by:源因为我想跑进你的心里去!by:依欣怡,我喜欢你的每一个微笑,我们要一直不离不弃!by:千千玺,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爱你到永久!by:欣
  • The Last of the Plainsmen

    The Last of the Plains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逍遥硕师

    逍遥硕师

    我的故事里,有平头百姓,也有乡绅贵族;有山野之村,也有繁华之都;有驰骋商场,也有纵横武林。我不做官,但却与官为伍;我不入教,但却与百家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好吧,三言两语,无力解释。看官们且不妨看看去--
  • 唐宋诗醇

    唐宋诗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