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34800000002

第2章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有能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願生生常為道俗同宗同趣同願同求同運大悲同修大智遞相輔助直至菩提普告大眾若僧若俗有能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願生生常同淨業各領眷屬分化眾生龍華會中同受佛記廣修大願直至菩提。

初明菩提名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云無上正徧知覺(無上者究竟也正者如理知徧者無量智正覺知真俗智)是諸佛所證最上妙道是眾生所迷根本妙源既慕如來永離諸苦自悲己身久失大利慨然奮發將求佛身即是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

次明菩提心體

既發菩提大心須識菩提心體夫菩提心體不從真心發無由得至菩提故須揀擇分明方是正因法行且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身者是地水火風從合之身旋聚旋散屬無常法非我身也大眾從無始來常認為我心者是緣慮容塵虗妄之心乍起乍滅屬無常法非我心也我有真身圓滿空寂者是我有真心廣大靈知者是也(圓滿者法身無量功德本自具足也空寂者法身離諸色相永無動搖也廣大者真心體兼法界包含虗空也靈知者了了分明鑒照清徹也)空寂靈智神用自在性含萬德體絕百非如淨月輪圓滿無缺惑雲所覆不自覺知妄惑既除真心本淨也十方諸佛一切眾生與我此心三無差別此即菩提心體也捨此不認而認自身妄念隨死隨生與禽畜雜類比肩受苦為丈夫者豈不羞哉既發無上道心當行大丈夫事起三心立五誓修一切助菩提法以諸佛為師以菩薩為侶以六道眾生為眷屬以生死煩惱為園林誓盡未來濟拔度脫是則名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

次明三心

一者大悲心既悟自心本無生滅遂悲六道枉受沈淪己雖未證菩提且願眾生解脫(即經云菩提心己雖未度願度未度老子云聖人後其身身先儒家云仁者博施濟眾先人後己三教皆同)於是廣發同體大悲盡未來行四攝法攝彼眾生皆令歸真同成佛道此即大悲心也二者大智心既興大智誓度羣品品類既多根器不同即須廣事諸佛廣學妙法一一證入轉化眾生此即大智心也三者大願心既欲廣度眾生遂興廣大悲智然心惟本淨久翳塵勞習性難頓銷除法器須資磨寶自慮輪迴諸趣不遇佛法勝緣故發大願備修萬行行願相資猶如車翼運行不退直至菩提此即大願心也(華嚴經云菩提心燈以大悲為油大願為大智為光)然三心之中大願為主常持悲智以度羣生故初發心必先起願華嚴行願經云若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財寶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常為引導直至菩提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華嚴最後普賢所說定非虗忘依此修行)。

次明五誓

一者眾生無邊誓願度二者福智無邊誓願集三者佛法無邊誓願學四者如來無邊誓願事五者無上正覺誓願成持此五誓念念運心無有間斷是為具菩提大心是為持菩提心戒三心五誓重疊相資佛佛道同不過於此即是具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

次勸常持菩提心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既已發菩提大心修菩薩妙道至誠普啟諸佛一心普攝眾生行住坐臥常持此願不欺誑於六道不失信於如來廣設津梁護持教法彌勒座下皆證無生千佛會中俱為導首能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度脫眾生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誓欲度脫一切眾生普令入佛知見黑闇岸下為作明燈生死海中為船筏力雖未及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令間斷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積集福德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誓欲於悲田敬田積集福德亦捨內財外財成就萬行本為眾生修道須資福德勝緣令無私己之心欲受天人之報力雖未及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令間斷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修學佛法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誓欲修一切佛法窮一切教門四無量心六波羅蜜法義深淺因果有無性相二宗頓漸二教悉皆通達開導眾生力雖未及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令間斷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親事諸佛善知識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誓欲承事諸佛一切諸大菩薩諸善知識見善知識情無厭足事善知識心無疲懈聞善知識所有教誨欣樂順行常學善財童子所行之行力雖未及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令間斷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修唯求佛果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常願當來作佛不起二乘之心願普與一切眾生同體速成正覺所修善業一一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勸眾生一一令發無上道意常修寶海梵志廣大悲願力雖未及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令間斷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結菩提道俗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從今身至佛身與同發菩提心道俗生生世世不相捨離同願同心同行同德各修定慧分化眾生或為兄弟或為師長迭相勸發彼此護持一人失路即同拯拔一人證道即共歸依永無猒倦不相捨離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則永不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勸通圓頓經典

普告大眾若僧若俗既已發菩提大心運菩提大行若不徹菩提心體未合菩提法源雖已發心必滯摧小故須先悟圓明淨覺本無無明幻翳空華俱非實體遠離執取平如虗空常於寂照心中流出廣大大悲智如此則不滯諸相不墮二邊始為菩提正因方免枉受勞苦若金剛圓覺簡妙通明華嚴涅槃廣大具足儻同我志竝望通經。

次明一切助菩提法

寶海梵志勸無量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取佛世界皆得受記復勸三億弟子令其發心中有一人名曰樹提白言尊者云何菩提云何助菩提法云何菩薩修行菩提云何繫念得於菩提爾時其師報言菩提者即是菩薩之所修集四無量藏所謂無盡福德藏無盡智藏無盡慧藏無盡佛法和合藏是名菩提如佛所說助菩提法所謂攝取清淨度生死法門善男子捨財是助菩提法調伏眾生故持戒是助菩提法隨其所願得成就故忍辱是助菩提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具足故精進是助菩提法具足一切諸事故禪定是助菩提法其心當得善調伏故智慧是助菩提法知一切諸煩惱故多聞是助菩提法得無礙辨故福德是助菩提法一切眾生之所須故思惟是助菩提法成就斷疑故慈心是助菩提法成就無礙心故悲心是助菩提法教化眾生無厭足故喜心是助菩提法於正法中生愛樂故捨心是助菩提法成就斷於愛憎故聽法是助菩提法成就滅五葢故出世是助菩提法捨除一切世間故阿蘭若是助菩提法滅不善業故隨喜是助菩提法增長善根故念處是助菩提法分別身受心法成就故正勤是助菩提法離一切不善法行一切善法故如意足是助菩提法成就身心輕利故諸根是助菩提法摧滅一切煩惱故覺是助菩提法覺如實法故六和是助菩提法調伏眾生令清淨故是名攝取清淨度生死法門如是修行即繫念得菩提也如是等菩提心今應生欲是道清淨是道無漏是道正直是安穩汝等應當專心作大誓願取莊嚴佛土隨意所求(莊嚴佛土各各不同也或取淨土或取穢土具在悲華經中)。

次明菩薩四懈怠法

寶藏如來告毗舍那無垢言菩薩有四懈怠若菩薩成就四法於生死獄受諸苦惱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所謂下行下伴下施下願云何下行或有菩薩破口身戒不善護業是名下行云何下伴親近聲聞及辟支佛共與同事是名下伴云何下施不能一切捨諸所有於受者中心生分別為得天上快樂故而行布施是名下施云何下願不能一心願取諸佛淨妙世界所作誓願不能調伏眾生是名下願(出慈華經)。

次明菩薩四速疾法

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則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者能持禁戒淨身口意護捨法門行二者親近修學大乘之人與共同事三者所有之物能一切捨以大悲心施於一切四者一心願取種種莊嚴諸佛世界亦為調伏一切眾生是名四法(出悲華經)。

次明發菩提心功德

天帝釋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初發菩提心所得功德其量幾何法慧菩薩言此義甚深難說難知難分別難信解難證難行難通達難思惟難度量難趣入雖然我當承佛威神之力而為汝說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一劫然後教令淨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人功德寧為多否天帝言此人功德唯佛能知法慧言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那由他億分百那由他億分千那由他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百萬那由他億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億分亦不及一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然後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養經於千劫教住四禪經百千劫教住四無量心經於億劫教住四無色定經百億劫教住須陀洹果經於千億劫教住斯陀含果經於百千億劫教住阿那含果經於那由他億劫教住阿羅漢果經於百千那由他億劫教住辟支佛道是人功德寧為多否天帝言此人功德唯佛能知法慧菩薩言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但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劫故發菩提心不但為教爾所眾生令修五戒十善業道教住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教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發菩提心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充徧一切世界故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故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於無上菩提之心故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當得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已修三世一切諸佛助道之法成就三世一切諸佛力無所畏莊嚴三世一切諸佛不共佛法悉得法界一切諸佛說法智慧何以故以是發心當得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初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歎即能說法教化調伏一切世界所有眾生即能震動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滅一切世界諸惡道苦即能嚴淨一切世界即能於一切世界中示現成佛即能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心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種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此初發心菩薩不於三世少有所得若諸佛若諸佛法若諸菩薩若諸菩薩法若獨覺若獨覺法若聲聞若聲聞法若出世間若出世間法若眾生若眾生法唯求一切智於諸法界心無所著是名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出華嚴經發心功德品此約初住菩薩說今凡夫位中是初發菩提心至初住位中是成就菩提心也)。

次通凡聖差別疑

或曰菩提大心聖賢境界固非凡夫淺識所能造擬也故菩薩初住發大心便能遊歷十方廣作佛事今以大法勸諸凡夫無乃根器不同乎對曰不然凡聖同源本無差別一念迷倒自取沈淪若悟性本圓明便與諸佛平等性上起菩提心以此修行即為菩薩(菩薩者大心眾生也)何苦自薄而謂凡夫隔絕哉且凡夫位中三毒為本今既誓捨財寶以化眾生雖未盡行自然少貪誓行四攝以化眾生雖未盡行自然少瞋誓修定慧以度眾生雖未盡證自然少癡三法在心便成法器所以菩薩不斷煩惱唯興大悲威德法門誠不虗設又何疑而不為哉且凡夫發心是初發菩提心也初住發心是成就菩提心也若待初住方發此心初住之前當修何法除此菩提正路盡為生死因緣但至輪回何由證入故釋迦如來從初發心即於無量生中事無量諸佛一切佛所發菩提心直至然燈佛前方受遠記寶藏佛會始號大悲固須千百生中方得成就所以勸諸道俗學我本師世尊無以纔辨教門便為甚深法藏粗識心性定言無上菩提須度一切眾生須求一切種智賢劫千佛皆種善根自然福智弘深永作世間道首普願大眾以此文示此郡及他州與我有緣者見此文當發菩提心欲發心時請先隨力捨財物或投一齋供養三寶或畫一像精進道場然後依此正文虔發大願(準賢劫千佛經一一佛於因地遇佛時皆先以財寶乃至柳枝淨水等世尊供養然後發菩提心悲華經寶海梵志勸無量人天發菩提心先令以物獻佛然後啟願佛佛道同故須導稟)。

啟發之後念念運心便為成佛正因宜自深加喜慶道俗不乖於法侶山川豈礙真智幸因路人垂示姓字。

開成三年六月二十日緜州刺史裴休記

菩提心文迺李唐相國裴休製作誠為吾教革凡入聖之基本建烙火之後想多漂沒往往緇素未廣聞見今訪古今刊流通少答王臣贊護佛乘之深意者。

紹興壬申季夏既望日 淨照謹題

建保三年四月十八日從大宋國得此本披閱之處隨喜尤深仍同五月十八日夜子尅於栂尾之練若臺艸菴切句加假字樂同心道俗時屬末代人無大心今值此文如穢庭得摩尼無限末世有憑成佛願生生世世須此文矣。

沙門高辨

同类推荐
  •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台花事录

    燕台花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眼观

    冷眼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香亭

    锦香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etters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原地等待你的那个人

    原地等待你的那个人

    【这是两男争夺小鲜肉的故事,有些虐。】普通大学生宋甜甜,同时惹上两大人物。一会儿要去伺候这个大爷,一会儿又要去伺候那个大爷,她欲哭无泪啊!更令她无语的是,两位大爷都喜欢上了她。两男争夺战由此开始。(嗷!本文不是很长,最多最多就30万字。)
  •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The Lost Princess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坑神之路

    坑神之路

    苏然:我想当个好人跟主神说喽,主神没说不让你当好人苏然:我不想坑人那就坑自己喽别人捡个主神都是用主神坑别人,可为毛我捡个主神却专门坑自己?苏然泪牛满面。好吧,这是一个三观颇正的青年将自己坑成大神的故事。
  • 遇见天使的你

    遇见天使的你

    一次机会,使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天使,自知自己条件低劣,却还是希望和她建立起友谊桥,但谁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 有女忘川(全本)

    有女忘川(全本)

    喜欢仙侠的请加小七的QQ群喽,感谢轮子给小七设的群,群号37829023,敲门砖,任意男女主名字撒……做了神仙又怎样?还不是一样难逃情爱?上了诛仙台又怎样?还不是就灰飞烟灭而已?忘川河上奈何桥,奈何桥边有女唤忘川天界一场四万年前诛仙迷,却不过是一场情爱的两相成全小川川《画心》已上传,希望喜欢忘川的转战下边介个个坑勒。http://novel.hongxiu.com/a/362877/新坑。。萌萌男主《枕上花》http://novel.hongxiu.com/a/466695/欢迎收藏欢迎推荐撒……
  • 摩屿神崆

    摩屿神崆

    ……天宝无法相信,自己的妻子已经死去的事实。“不可能,她们怎么会死的?”天宝大声咆哮。“是意外,师尊我也没想到。”康御诺看着此时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的天宝无奈的说道。“意外,怎么会是意外?她们可不是普通人,普通的意外会让她们一起死掉吗?还有野枫呢?不是有他保护她们吗?她们怎么可能会死?”天宝无法相信,“到底是谁,是谁导致她们的死?”“这,礼谦。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算为师告诉你,你又能怎么样呢?”“我要报仇,不管是谁,我一定要亲手宰了他。”天宝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仇恨,“我一定要宰了他。”声嘶力竭的咆哮,失去最爱的人的难过让天宝瘫倒在地,此时四周的空间开始不断的颤栗。站在一旁的康御诺能感受到此时来自天宝身上的那种伤心、那种绝望、那种怨恨。……
  • 冥皇仙尊

    冥皇仙尊

    命轮重启,于异世之中,自当活的精彩!修行之路,不忌万险!
  • 十三年迷泪

    十三年迷泪

    当初初中二年级的她和他认识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那个人。十几年过去了以后,遭遇了一件外表很像灵异的事以后……
  • 重生之天规

    重生之天规

    “奉天成渝,天帝诏曰:二皇子藐视天条,无视天规、出言不逊,念在三界建设有功,特从轻发落,轮回转世到人间接受磨炼,知错方得重返天庭,钦此!”“天规?天条?笑话!哈哈哈哈哈哈哈~”只见前面跪下的男子仰天长笑——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