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62400000027

第27章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普济寺中设备未广,不能够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为第一次欲来未果。

是年的冬天,有位善兴师,他持着永春诸善友一张请帖,到厦门万石岩去,要接我来永春。那时因为已先应了泉州草庵之请,故不能来永春。是为第二次欲来未果。

去年的冬天,妙慧师再到草庵来接。本想随请前来,不意过泉州时,又承诸善友挽留,不得已而延期至今春。是为第三次欲来未果。

直至今年半个月以前,妙慧师又到泉州劝请,是为第四次。因大众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来。其时在泉州各地讲经,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搁了半个多月。今得来到贵处,和诸位善友相见,我心中非常的欢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来,屡次受了事情所阻,现在得来,满其多年的夙愿,更可说是十分的欢喜了。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馔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以下所讲的,分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

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 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 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要想免除凶祸灾难,哪里能够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的。

二、发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著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一)大智心 不著我相 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 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 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所以现在发愿,说“愿一切众生”,有何妨耶!

三、专修净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关于净土法门的书籍,可以首先阅览者,《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大师文钞》等。依此就可略知净土法门的门径。

近几个月以来,我在泉州各地方讲经,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的疲劳。这次到贵处来,匆促演讲,不及预备,所以讲说的未能详尽。希望大众原谅。

1939年4月16日讲于永春桃源殿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欢喜:处世秘诀

    欢喜:处世秘诀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身处事一定要智慧。如何处事?通过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星云大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告诉读者如何修身养性?怎样做到慈悲喜舍?尊重包容为何如此重要?星云大师看尽人生百态,将广博的阅历及生命体验化为文字,值得读者细品。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本书第八章噶举派和第十四章西藏佛教文化由牛宏编写,第九章格鲁派由牛宏、才让共同编写,其余各章由才让编写完成,最后由才让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统稿。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的历史又错综复杂,本书只是概略性的介绍,旨在希望有助于读者掌握和学习藏传佛教的一般知识,能起到一点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作用,并希望有助于民族间的文化沟通。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在编写的体例结构到叙事方式多有不如意处,恳请读者谅解。我们欢迎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将来能再作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热门推荐
  • 全真坐钵捷法

    全真坐钵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召唤怨灵

    召唤怨灵

    本书改名为《御灵录》,请移步点击《御灵录》阅读观看,谢谢!
  • 绝世法诀

    绝世法诀

    剑斩神魔,笑傲天下!却躲不过红颜之劫?且看一名为情所困之少年如何在神鬼妖魔之中一步步走向巅峰!他有一剑、一钟、一鼎三大超级神器。他的剑可以诛杀神魔所向披靡,他的鼎可以焚化万物重铸乾坤,他的钟可以震破虚空,他的情亦是足以震撼天。
  • 大六壬心镜

    大六壬心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Good Wives

    Good W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那年苦涩

    TFBOYS之那年苦涩

    他们相遇相知,以前的种种犹如洪水般蔓延而来,苏晓樱记起了属于他们之间的甜蜜,转眼间又要与他们分别,这段情该何去何从?
  • 无限的爆裂斧娘

    无限的爆裂斧娘

    因为小琉的错误,这本无限恐怖同人要变成无限流综漫了!因为小琉自己的水平不好,这小说同人就要变动漫同人了!让我们一起追求天下大“同”,“攻”德无量,万“受”无疆吧!(大误)再来……没了……别看简介了……都说别看了!点进书看呀!!……………………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才怪这是一个很无爱很益智的传说……骗你的这是一个关于‘无赖’大法师上了好船的传说……咦?简介好像向什么奇怪的方向发展了其实这只是一个伪爆裂Loli穿到无限的故事……骗你的……才怪!
  • 恶魔缠身:校草大人求放过

    恶魔缠身:校草大人求放过

    她只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孩子,高智商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夜都最厉害的贵族学院,本以为在里面会有很好的生活的她,因为恶魔校草的出现,让她的梦破灭了。每天,不是整她还是整她,这日子过得啊,真让人有想死的节奏。然而,在恶魔校草整她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 武弄恩仇

    武弄恩仇

    三十岁的李谦行,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与自己至爱的独子平凡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厄运降临,村子惨遭屠戮,所有人家的孩子都被掳了去,除李谦行以外无一人生还。悲痛欲绝的他,从此踏上了寻找爱子的旅程。-----------------“犯下错误的人,终究会付出代价,无论你是谁,因着什么。”这是那个男人说的,在未来的某一刻。
  • 穿越之倾世繁华

    穿越之倾世繁华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是有人敢触碰我的底线,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她狂傲的站在人中,满身的杀气,就像那地狱而来的杀神一般,狠辣,果断。他与她并肩而立,冷眼看着这盛世繁华,仿佛天地只余这二人,他眸色如潭。谁若是敢伤她,那便是与我为敌,我定让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