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9000000047

第47章 突破重围,中国的海权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奉西班牙女王之命,带着87名水手,驾驶3艘百吨级帆船横渡大西洋。10月11日深夜,哥伦布船队登上西印度群岛。1493年,哥伦布从美洲返航途中,风暴把他的船只吹到了葡萄牙海岸,哥伦布趾高气扬地告诉当地官员,他代表西班牙女王发现了新大陆。当这个消息传到里斯本后,葡萄牙人暴跳如雷;葡萄牙国王还特意召见哥伦布,并当面向他声明,根据1481年两国签订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大西洋西边发现的任何土地都不属于西班牙,而属于葡萄牙。

早在15世纪上半叶,已经取得海洋优势地位的葡萄牙开始封锁海洋,规定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未经葡萄牙许可,不准在西非海岸航行。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地位。自此,葡萄牙以海洋的保护神自居。

当葡萄牙正做着“海洋霸主”的梦时,西班牙向它发起了挑战。位于西非西北部的加那利群岛,当时是通向西非和美洲的中途站,尽管葡萄牙一再声明,它对加那利群岛拥有主权,但西班牙却不予理睬。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其势力范围内分别向外延伸到除澳洲大陆以外的世界其他四大洲,并因此引发了全球性的极为激烈的海洋争夺。

面对两国对海洋归属的争议,1493年10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教谕,全世界的海洋都分给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管辖,并指定大西洋上通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和以南100里格(1里格合5.92公里)的地方,划一条子午线作为西、葡之间行使权力的分界线,两国在各自的地区拥有控制权。在教皇训谕的基础上,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6月7日签订《托尔德西拉斯条约》。1523年,两国又在太平洋打起来,西班牙请求和谈,两国于1592年订立《萨拉戈萨条约》,在太平洋中再画一条线,以马鲁古群岛以东17度线为界,划分两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该线以西属葡萄牙,以东属西班牙。从此以后,西、葡两国占据了全世界的海洋范围,掠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让左邻右舍看的眼花缭乱,欧洲其他列强先后提起裤腿,先小心翼翼试了试海洋的冷热,然后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各个角落随波逐浪、杀人越货。

在十五世纪后,欧洲流行的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将金银视为唯一的财富,聚敛唯恐不多。英国学者威廉.配第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清朝初年,他总结此前200年流行的重商主义,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在论及国家之富裕时写道:“不是一般财富的充裕,而是金、银和珠宝的富足。金、银、珠宝不易腐朽,也不像其他物品容易变质,它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财富。然而酒品、谷物、鸟肉、兽肉之类的东西尽管很多,它们却只是一时一地的财富。”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各国政府无不鼓励本国商人发展海外贸易,为本国赚回更多的金、银、珠宝。

16世纪,法国和英国对原有的海洋格局发起挑战。1524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雇用一个名叫维的查诺的意大利人,去探寻一条通往东方的西北航路。1603年,法王亨利四世委任善普伦为皇家地理学家,远航北美,掠夺殖民地。

继法国之后,英国也开始打击西班牙与葡萄牙,156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一位贵族对西班牙驻英大使说:“教皇没有权力划分世界,也没权力把国土随便送给他所喜欢的人。”1657年4月,“海盗式人物”德雷克率23艘舰船闯入西班牙加的斯港。1588年7月,西班牙人在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的指挥下,动用拥有130艘舰船的“无敌舰队”,对英国进行攻击。双方在格拉夫林进行了大西洋海战。这一战,英国人用先进的远程火炮技术,并利用船上陆军采用贴近敌舰,再让士兵跳到对方的舰上近战的“跳帮”战术,使西班牙人元气大伤。8月9日,“无敌舰队”打算返回西班牙,但遭遇强台风暴,40余艘西班牙战舰沉没,至少有20艘战舰撞到苏格兰和爱尔兰沿海的礁石上。战后,英国人称,“上帝鼓起了大风,敌人溃不成军。”

这时,法国人也源源不断地派舰队和探险队进入西班牙、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有一次,西班牙公使向法国提出抗议,法王干脆地说:“阳光照在别人身上,也照到我的身上,如果亚当遗嘱中有剥夺我参与分割世界的权利这样一条,我倒很愿意去读。”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一条约体系成为欧洲列强间的国际交流体系。与此同时,殖民体系成为欧洲强国在与其他弱小国家交往时的主导体系。

1694年,英国人率先把全球的海洋划分为属于国家主权范围的“领海”,以及不在国家主权范围内,各国可自由航行的“公海”。领海、公海的概念出台后,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但领海范围有多远却各说一词。1703年,英国海洋事务专家宾克斯.胡克在《海上主权论》一书中,提出一国的领海范围以陆上武器力量终止之处为限,即陆上人武器能打到哪,领海界线就在哪里。1782年,意大利法学家加利亚尼根据当时火炮射程大约3海里,提出所有国家的领海宽度均为3海里的主张。这就是当时划定各国领海的“大炮射程论”。这样,海洋被重新分割,出现了国际社会公认的“领海”和“公海”。

二十世纪后,一场开疆拓海的风暴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沿岸席卷而来。原因是,1945年,美国在得克萨斯沿海发现了海上的“黑金”——石油,这一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公告,即《杜鲁门公告》,又称《大陆架公告》,宣布美国东西海岸各一百噚(一噚约合1.8288米)水深的等高线之内的大陆架,海面下的土地都归美国所有。这个公告把地质学上的“大陆架”概念引进到了海洋法中。在稍后的时间里,美国国务院又提出,美国的大陆架指的是上覆水深600英尺的水下海床和底土。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大约24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的海底资源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美国的“引导”下,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国也先后发表了类似的公告和法令,纷纷提出了200海里管辖权主张。1958年4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的海洋法会议,签订《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公海捕鱼及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和《大陆架公约》。从此,国际海洋法上就有了大陆架制度,沿海国家不但拥有领海,还有了毗连区和大陆架。公海自由范围进一步缩小,沿海国家海洋权益进一步扩大。

国际政治复杂莫测,联合国也是国际斗争的一个舞台。1945年10月24日,在世界瞩目之下,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这一名称也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想出来的。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在雅尔塔会议上,同盟国国家组建了联合国,共同对轴心国作战。因此,英国与法国也凭借占不到世界1%的六千余万人口,及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进入到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

为了整顿混乱不堪的争夺海洋权益的局面,从1973年至1982年,联合国连续召开了长达9年之久的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这也被认为是人类对海洋进行第四次分割的起点,而这一次分割直到今天仍远远没有结束。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围绕着领海、海峡、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群岛、岛屿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概念,使一大片公海成为这些国家的内水;确认了“专属经济区”概念及其宽为200海里;重新定义了“大陆架”概念,并把大陆架扩展到最远可达350海里,不足200海里的沿海国也可以扩展到200海里。由此,国家间海域分界的法律有两部,即一部是1958年的《大陆架公约》,另外一部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公约》,沿海国可以划出自领海基线量起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宽的领海、24海里宽的毗连区、200海里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些海洋区域都属于沿海国的管辖海域,沿海国对其享有包括资源的勘探开发等多种权利。这样,地球上原有的3.6亿平方公里的公海,将有1.3亿平方公里被沿海国瓜分,约占原有公海总面积的36%,而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也只有1.5亿平方公里。这片被瓜分的海域,恰好是人类最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海域,其生物资源占海洋总储量的94%,石油储量占87%,并覆盖了几乎所有海上交通咽喉要道。

在全球海洋划界中,各国间基本形成这样一些划分原则,包括自然延伸、人口比例、相向岸线长度划分、中分等。所谓自然延伸原则。即按大陆架划分,大陆架是指沿海国家的领海以外,其陆地上领土的自然延伸,一直延伸向前,海底地形陡然向下一沉,就算进入到大洋,大陆架即到了尽头,一个国家领土延伸的极限就在这里。人口比例原则,为人口多的国家会多分一些。相向岸线长度比例原则,在双方有争议的岸线,岸线长的国家可多分一些。中分原则,即当出现争议时,将有争议地区一分两半,这是一种较为直观的分法。

按大陆架划分,与此产生的问题是每个国家的大陆架长度都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岛国的“大陆架”极短。例如智利与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基本没有大陆架,沿海不到100米就一下沉到3000米深的深海,因此,为保护本国的能源利益及安全,1947年,智利、秘鲁率先宣布其领海宽度为200海里。以后,200海里领海权就成了整个拉美国家斗争的焦点。为统一标准,也为照顾“大陆架”过短的国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运而生,在《公约》中又定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一概念,即不管大陆架长短,一国“专属经济区”范围为200海里。由于大陆架长的国家多为海权大国,自然反对,为了平衡或照顾大陆架长的国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再定下一条即自然延伸的“自然大陆架”可以延伸至350海里,这一标准一般为最长界限。200里以内为专属,200海里以外的其他国家可以从事经济活动,不过要分51%的利益给沿海国。于是“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在原则上不相互冲突,这种折中的不同的参照方式也使沿海国家选择不同的标准为自己争取利益,并引起沿海国家的争端。目前各沿海国家的海洋争端主要是对“专属经济区的争夺”。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一个政体不论是怎样构成的,如果其中有一人不服从法律,其他一切人就必定要受其摆布。”世界有着种种的不平等,面积最大的10个国家总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55%,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60%。因此,历史上一直有大国操纵或主导小国命运的背影,至今仍然不免。

中国的地理形状决定了中国主要为大陆型国家,同时又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军实力相对较弱。漫长的海岸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成为中国国防的一个噩梦,历次对中国的侵略,基本上肇始于这条将近2000公里长防线被轻易突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由于海军的弱势,造成外敌可以在这条线上任意选择一个点进行突破,如果不成功,他们可以立即开往下一个较为薄弱的地段进行尝试,例如,英国人正是在广州海域遭到挫折之后才扬帆北上,攻陷了好几个海岸重镇,终于打败了清帝国。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也是因为控制海面,才能从容地打赢淞沪会战及武汉会战。中国内陆部分的地形则较复杂,相对来说,越向西走,地形就越利于防御,而近海地区,地势平坦,另外,由于经济较发达,道路畅通,利于机动作战,对于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敌人来说,是进行攻击的理想场所。

茫茫中国海,岛屿遍布,沿中国1.8万余公里的海岸线,分布有6500多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如将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香港、澳门等海岛包含在内,中国岛屿实际数字则上升到7600多个。而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则“不计其数”,中国可称为“万岛之国”。

当前,中国海洋主权问题包含着两大战略任务,首先是捍卫传统主权范围的海疆,使国防上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并保证海底能源和渔业的经济利益;其次是“国家海上生命线”的可控部分。如果海洋主权丧失,经济、交通、军事三大利益的巨大损失不言而喻。

世界海洋面积的2/3属于公海,各种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比所有国家主权海域资源的总和还要多。因此,各个国家都会尽力扩大自己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利益。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指出,对于“专属经济区”及外面的公海,任何船只都享有“自由通行权”,即想过就过。但如外国船只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中的经济利益构成威胁的该国有权进行处制。

中国在公海享有符合国际法规定的各项公海自由,包括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人工岛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以及科学研究的自由,还有权分享国际海底“区域”内的其他资源。150多个国家缔约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至今仍未批准,其目的仍是不愿海上霸权受限,因此,美国可以无视公约,战机在其他国家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其舰队横行于世界大洋之间,包括别国的近海。

当前,中国的海域异常复杂,在中国的地图上看,虽然所属海域宽广,然而将视野放大,即使拥有了东海、南海,中国依然无法突破国际局限。对于全球性大国来说,经济的未来在海洋,公海远比领海重要得多,因此,真正的世界大国并不受领海限制,就如同美国,公海与自己的领海并无分别。因此,无比广阔的公海,才是中国舰队纵横的天地。

同类推荐
  • 西紫风云录

    西紫风云录

    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王子,在众人的亲眼见证下,终于获得了王朝最危险的封地。就在众人为他能在所获的封地呆多久进行倒计时时,他却在各种险象环生中开始了自己的传奇……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夫天道之行,左阴右阳,付者已去,视之必然,无需心伤!穿越时空,回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未来和过去,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曾经黑旗漫天的霸秦,会不会金城千里,传子孙后代帝王万世之基?
  • 无敌军刺

    无敌军刺

    曾经的军中强者“刺客”易飞,用他手中的冷刃,捍卫自己所在乎的一切,自己的女人,亲人,朋友,由自己守护,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
  • 如果回不来

    如果回不来

    残星新书《军魂永驻》,新作者名星陌阑珊这本暂时不更,那本其实是这本的后续,只是去掉了在猎人集训队的情况,跪求各位书友移步,传送门在作者推荐那一栏
热门推荐
  • 万恶之源

    万恶之源

    在我看来,金钱乃万恶之源。——深渊代理人名言榜、荣誉榜第一名。
  • 千盏流年

    千盏流年

    荏苒时光,幸好有你;浮光年华,所幸与你同在
  • 篮球制霸录

    篮球制霸录

    一个拥有灰色瞳孔的少年从美国飞回了临川市,在临川开始了他的初中联赛,在这里他了解到,临川不仅仅只有联赛同时还拥有给球员展示自己个人能力的舞台,拥有证明自己个人能力和实力的排行榜,篮球制霸录,碰见的对手也是个有异能,不仅仅是篮球的制霸,同时还贯穿着黑恶势力的斗争,在这里他开始了他梦幻般的篮球和恶势力的制霸之路。
  • 情断西游路

    情断西游路

    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境神话
  • 三国魔王传

    三国魔王传

    这是一个属于梦想的时代。看别人编织的梦想多了,于是就开始自己做梦。
  • 毁灭之王:弹道导弹

    毁灭之王:弹道导弹

    火箭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根据不同的用途装有各种不同的载荷,当它装有战斗部系统时,就称为火箭武器,否则就称为探空火箭、运载火箭等。火箭有两类:一类是无控火箭,其飞行轨迹不可导引、控制;另一类是可控火箭,其飞行轨迹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
  • 修罗战诀

    修罗战诀

    自开天辟地以来人们就信仰着神,以为神能创造一切,能毁灭一切!为了能得到这种力量,人类就开始习武、修真,希望能得到这种力量主宰这世界,受万民敬仰!可得到着力量以后才知道,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 对弈之人

    对弈之人

    他,本是创造者,正义的源泉。却不料,一天罪恶之源竟然到达他的地步,与他论道。久久未果,只有以实证事。所以,二人都以发化人,来到凡间,体会现实。二人化为正、恶两种力量的象征,不断碰撞,不断摩擦。最后的胜利者是谁?请大家关注!欢迎加入对弈之人,群号码:103016354本书纯属虚构,望大大耐心多看几章。
  • 美女催眠师

    美女催眠师

    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泡妞的书。因为我根本不会泡妞。也没泡过妞。我只是被很多妞泡过……而已。
  • 龙吟幻世

    龙吟幻世

    极武之道:天地为禁锢,以无上之战力,逆阴阳,碎苍穹,诛奸邪,斩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