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0500000011

第11章 存在与时间(9)

在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必须先探索一下:那个能够作为领会的“先”结构和作为解释的“作为”结构映入眼帘的东西,是否本来已经提供出一种统一的现象,尽管哲学讨论已经大量利用着这种现象,然而却并不愿意赋予这种如此普遍的东西以相应的存在论解释的原始性?

在领会的筹划中,存在者是在它的可能性中展开的。可能性的性质向来同被领会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相对应。世内存在者都是向着世界被筹划的。操劳在世已先将自己紧缚在意蕴的指引联络中了。当世内存在者随着此在之被揭示,我们就说:它具有意义。意义是某某东西的可领会性的栖身之所。在领会着的展开活动中可以加以分环勾连的东西,我们将之称为意义。

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及先行掌握构成了筹划的何所向。意义就是这个筹划的何所向,从筹划的何所向方面出发,某某东西做为某某东西得到领会。只要领会和解释使此在的生存论结构成形,意义就会被领会为属于领会的展开状态的生存论形式构架。意义是此在的一种生存论性质。只要在世的展开状态可以被那种于在世展开之际可得到揭示的存在者所“充满”,那么,惟此在才“有意义”。因此,只有此在能够是有意义的或是没有意义的。

倘若我们一定要对“意义”这个概念采用这种原则性的存在论生存论阐释,那么,一切不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者都必须被理解无意义的存在者。在这里,“无意义”是一个用于存在论规定的词语而不是一种估价。只有无意义的东西才能够是荒诞的。现成事物作为此在之中照面的东西,能够“侵凌”此在的存在,如突然发作的具有破坏作用的自然事件便是如此。

领会,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向来都涉及到在世的整体。在对世界的每一个领会中,生存都一道得到领会,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其次,所有解释都活动在前已指出的“先”结构中。对领会有所助益的任何解释无不已经对有待解释的东西有所领会。这个事实人们早已经注意到了,即便是只在领会和解释的派生方式的领域中,如在语文学解释中,语文学解释属于科学认识的范围,像这类的认识要求对根据做出严格论证。科学论证不得将它本应该为之提供根据的东西设为前提。然而,假如解释不活动在领会了的东西中,并从中汲取养料,假如这种设为前提的领会又活动在对人和对世界的普遍认识中,那么,解释怎样才能使科学的结果成熟,而又免于循环论证?按最基本的逻辑规则,这个循环乃是恶性循环。如此一来,历史解释这项事业从一开始就被放逐在严格认识的范围之外。只要人们还没有取消领会中的循环论证这一实际情况,历史学就只能满足于不太严格的认识的可能性。按历史学家自己的意见,最理想的是能避免这种循环论证,希望有一天能创造出一种独立于考察者的立足点的历史学来。

然而,在这一循环中看到恶性,寻找避免它的门径,或只把它当作无可避免的不完善性“接受”下来,这些都是对领会的误解。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拿领会和解释去比照一种认识理想;认识理想本身只是领会的一种衍生物,这种衍生物误认为它的正当任务就是在现成事物的本质上的不可领会性中把握现成事物。只有先不认错进行解释所需要的本质条件,这样才能够满足解释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决定性的事情并非是从循环中逃脱,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领会的循环并不是一个由任意的认识方式活动于其间的圆。这里讲述的是此在本身的生存论上的“先”结构。将这个循环降低为一种恶性循环是错误的,即便是降低为一种能够容忍的恶性循环也不行。在这一循环中隐藏着最原始的认识的一种积极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得到真实的掌握,那便是:解释领会到它的首要的、不断的和最终的任务始终是不让向来就有的先行具有、先行预见与先行掌握以突发奇想和世俗之见的方式出现,它的任务始终是从事情本身出来清理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从而保障课题的科学性。就领会的生存论意义说,领会就是此在本身的能在,因此,历史学认识的存在论前提在原则上超越于最精密的科学的严格性观念。

领会中的“循环”属于意义结构。意义现象植根于此在的生存论结构,植根于有所解释的领会。为自己的存在而在世的存在者具有存在论上的循环结构。然而人们却在存在论上将“循环”归属于现成状态的某种方式,假使我们认同这种提法,那就必须要避免在存在论上用这一现象来描述此在这样的东西。

命题

关于命题的含义,海德格尔在本节指出了命题这一名称的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命题首先意味着展示。第二种含义:命题等于说是述谓。第三种含义:命题意味着传达,意味着陈述出来。这些含义互相联系并统一界定了命题的整个结构。

所有的解释都奠基于领会。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意义的概念,由解释分成环节的东西本身以及在一般领会中作为可分成环节的东西先行标画出来的东西,即是意义。只要命题(“判断”)奠基于领会,表现为解释活动的一种衍生样式,那么,命题也“有”一种意义。

下面我们将指出命题这一名称的三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命题首先意味着展示。

在这里我们牢记着:让人从存在者本身来看存在者。在“这把铁锤太重了”的这一命题中,揭示给视的东西不是“意义”,而是其上手状态中的存在者。即便这一存在者不在伸手可得或“目力所及”的近处展示仍然意指这个存在者本身,而并不是这个存在者的某种单纯表象——既不是“单纯被表象的东西”,更不是道出命题的人对这一存在者进行表象的心理状态。

第二种含义:命题等于说是述谓。

主语由述语得到规定,述语对主语有所陈述。在命题的这一含义上,命题所陈述的东西不是述语,而是“锤子本身”。反之,命题用以陈述的东西则是“太重”。相对于命题的第一种含义,所陈述的东西,在第二种含义上就内含而言已经变得比较狭窄了。一切述谓惟有作为展示才是它所是的东西。命题的此种含义奠基于第一种含义。述谓加以勾连的环节,即主语和述语,是在展示范围之内生长出来的。并不是规定首先进行揭示;不可否认的是,规定作为展示的一种样式,先把看限制到显示着的东西(锤子)本身之上,以便通过对目光的明确限制而使公开者在规定性中明确地公开出来。面对已经公开的东西(太重的锤子),规定活动先退回一步。“主语之设置”将存在者淡化到“此处的锤子”上,以便通过这种淡化过程而让人在公开的东西可规定的规定性之中看这个公开的东西。设置主语、设置述语,以及相互设置两者,这些句法上的构造完完全全是为了展示而设的。

第三种含义:命题意味着传达,意味着陈述出来。

这一含义上的命题是让人共同看那个以规定方式展示出来的东西。同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上的命题有直接联系。“让人共同看”,这一做法同他人分享(向他人传达)在其规定性中展示出来的存在者。我们必须要将这个共同向着展示出来的东西看作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而这个世界就是展示出来的东西由之来照面的世界。我们这样从存在论上来领会传达。命题作为这种传达包含有道出状态。一个人可以不亲临现场去获得被展示、被规定的存在者,但他可以同道出命题的人一起“分享”被道出的东西。人们可以将被道出的东西“风传下去”。以看的方式共同分有的范围渐渐扩散。然而,在风传中,展示的东西也可能恰又被掩蔽了。不过,即便在这种道听途说中生长起来的知识仍然意指着存在者本身,并不是简单的“随声附和”某种传来传去的“通行意义”。道听途说也是一种在世,是向着听到的东西存在。

现在,占统治地位的“判断”理论是依照“通行有效”这一现象来制订方向的。“通行有效”这话产生出一种语词崇拜,围绕着这一语词崇拜的种种“疑问”本身也晦暗不明。通行首先是指现实性的“形式”;其次,通行有效又是说判断的通行意义通行有效。第三,这种对存在者通行的、就它本身而言则“无时间性地”通行有效的意义,又对任何有理性的判断者“通行有效”。此时,通行有效说的是约束性、“普遍有效性”。将“通行有效”当作理想的存在方式,当作客观性,当作约束性,这三种含义不仅本身还没有分析清楚,而且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牵连。我们并非将意义概念局限于“判断内容”的含义上,而是将意义概念领会为已经标明的存在论现象。可以在领会中展开的东西和可以在解释中分环勾连的东西的形式构架根本上正是在这种现象中映入眼帘的。

假使我们以统一的眼光将“命题”的三种含义合为一种整体现象,那么得出的概念就是:命题是有所传达有所规定的展示。不过这样定义“命题”,依然存在疑问,那便是我们将命题当作解释的一种样式究竟有什么道理?如果命题是这样一种样式,那么解释的本质结构必然要在命题中重现。命题是根据已经在领会中展开的东西和寻视所揭示的东西进行展示的。道出命题总已经活动于在世的基础之上。先前就认识世界指出来的东西,对于命题也完全适用。命题须先行具有已经展开的东西,它以规定方式将已经展开的东西展示出来。再者,在着手进行规定之际,我们已经具有着眼的方向来看待有待于作为命题说出来的东西。在规定过程中,先行给定的存在者被指向的那个“何所向”将规定者的职能承担过来。命题需要一种先行识见。有待崭露、有待指归的述语隐藏在存在者本身之中,而在先行视见中,这种述语显露出来。

命题作为规定着的传达,其中总包含有展示的东西在含义上的一种分环勾连。这种活动在某种概念方式中:锤子是重的,重属于锤子,锤子具有重这种性质。可见,在道出命题之际一向也已经有一种先行掌握。但这种先行掌握多半是隐而不露的。因为语言一向已经包含着一种成形的概念方式于自身中。像一般的解释一样,命题必须在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中有其存在论基础。

但是,命题在什么程度上成为派生于解释的模式?在命题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异?我们可以从“锤子是重的”这一命题入手来分析,就能指出这种变异了。逻辑将“锤子是重的”看作是绝对的命题句,从而成为自己的专题对象。逻辑在作任何分析之前总已经开始“从逻辑上”来领会这类句子。逻辑将“锤子这物具有重这一性质”预先设定为这个句子的意义。在操劳寻视中“起初”没有诸如此类的命题。然而操劳寻视确有它自己的解释方式。用“理论判断”的方式可以说成是:“这把锤子太重了”,或者说:“太重了”、“换一把锤子!”原始的解释过程不在理论命题句子中,而在扔开不合用的工具或替换不合用的工具的寻视操劳活动中。另一方面,寻视着道出的解释也还不必是明确定义的命题。那么,命题将通过哪些生存论存在论上的变异从寻视着的解释中产生呢?

保持在先行具有中的存在者,如锤子,首先上手作为工具。假使要将它变成一个命题的“对象”,那么,命题一旦提出,在先行具有中就已经发生了一种转变。用以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这个上手的“用什么”变成了有所展示的命题的“关于什么”。

命题将现成事物作为什么什么东西加以规定,这个“什么”是从现成事物本身汲取出来的。解释的“作为”结构经历了一种变异。当这个“作为”执行其占有被领会的东西的这一职能时,它不再伸展到因缘整体中。“作为”本来分环勾连着指引的联络;现在这个进行分环勾连的“作为”从意蕴上割断下来,这个“作为”被迫退回到和现成的东西一般齐的平面上。它向着“有所规定地只让人看现成的东西”这一结构下沉。寻视解释的原始“作为”被敉平为规定现成性的“作为”;而这一敉平活动正是命题的特点。只有这样,命题才能单纯观望着进行证明。我们将寻视着有所领会的解释的原始“作为”称为生存论诠释学的“作为”,以别于通过命题进行判断的“作为”。

在此与话语,语言

话语道说出来就变成了语言。因为在语言这一言词整体中,话语自有它“世界的”存在,于是乎言词整体就成为了世内存在者。语言可以拆成言词物。因为话语按含义来分环勾连的是此在的展开状态,而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指向“世界”的被抛的在世。因此,话语在生存论上即是语言。

话语同现身、领会在生存论上一样原始。而理解性甚至于在得到解释之前就已经是分成环节的。因此,话语已经是解释与命题的根据。可以在解释中分环勾连,更原始地可在话语中分环勾连。现在,我们将话语的分环勾连中分成环节的东西本身称作含义整体。含义整体可以分解为多种含义;可以分环勾连的东西得以分环勾连,就是含义。话语是此的可理解性的分环勾连,展开状态最先由在世来规定;因此,倘若话语是展开状态的原始生存论环节,那么话语也就一定从本质上就具有一种特殊的世界式的存在方式。现身在世的可理解性作为话语道出自身。可理解性的含义整体达乎言辞。言词吸取含义而生长,并不是先有言词物,然后再配上含义。

同类推荐
  • 人际关系决定一生

    人际关系决定一生

    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研究指出,如果你善于和人沟通。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将要从事什么,那么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已经走了90%左右,只要在专业知识上再努力一点,你的人生价值就会得以实现。
  • 百万富翁的七种好心态

    百万富翁的七种好心态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接受自己,简单生活——务实心态积极思考,乐观处事——阳光心态珍惜拥有,享受挫折——坚忍心态高明做事,糊涂做人——世俗心态积累满足,释放压力——自省心态等。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范: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日常工作礼仪、名片的礼仪握手的礼仪、商务接待与拜访礼仪、商务谈判礼仪、邀约礼仪、会议礼仪、商务招待礼仪、商务宴会礼仪、销售礼仪等等。
  • 重遇20岁的自己

    重遇20岁的自己

    超人气女性博客“芙蓉树下”精华版,找回自我的心灵抗氧化之旅,重遇20岁的自己,重拾年轻纯真的心态。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你能从书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最宝贵的精神和应该坚持的信念,反观现在的生活,获得更多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灾星肆虐

    灾星肆虐

    白明本想低调的坑黑帮打土豪赚佣金,慢慢成长。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拥有了异能。美女?我的最爱!兄弟?并肩战斗!黑帮大佬?翻手覆灭!境外组织?追杀至渣!我狂,那是我有狂的资格!不服?那就来战!我的热血已经沸腾!我是灾星,我为我的敌人默哀!
  • 锁:虐心禁恋

    锁:虐心禁恋

    “不!别走,回来!你给我滚回来啊,呜`````”晶莹的泪珠悄然滑落,平静的声音越喊越沙哑。剩下女人独自蹲在角落,痛不欲生。女人双手撑住额头,不断地抽泣。男人在偏僻小巷里一盏路灯下停住脚步,慢慢转身……
  • 我的任性女总裁

    我的任性女总裁

    一个影藏在世俗之外的山峰,一个冷若冰霜的师姐,一个整体醉酒的老头,一个从大山中跑出来的少年,一段精彩的谋生之路。
  • 九转邪云

    九转邪云

    九大禁地之内,一个少年缓缓睁开了眼睛,少年自远古而来,却又得末世之力,他曾率领远古大能窥天道,夺先机,“一转眼亿年逝去,是时候该出去逛逛了。”
  • 完美体:人造人小姐是废柴

    完美体:人造人小姐是废柴

    「给你一个毒苹果,吃,或是不吃?」被认为是失败品的她,跳下了销毁池。轮生泉眼,却让与她一模一样的人替她毁灭。「我的存在,是你的影子。」灼热的岩浆吞噬她之际,芯片载着强大的灵魂附在了她的身上。初临异世,是个人人知晓的废物。姐妹陷害,家主不爱,长老唾弃,城民嫌恶。战斗形态的她,傲视天下,笑定乾坤。「乃是新生,绝不唯唯诺诺,定掌控全局!」无口少女到无赖女王,是时间的痕迹。神器?抢一堆用。神兽?骗一群使。丹药?砸一打吃。灵气?源源不断来着……求罩?芯片上的高冷大神护体!次次涅槃重生,是最强者降临的前兆。新神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之时。「博士,你……准备来接我了吗。」
  • 读《易经》学生活

    读《易经》学生活

    《易经》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将它引入了“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后经过孔子的传述,又加上历代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被誉为“中国脊梁”的粱漱溟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张岱年教授曾说:“《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季羡林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
  • 腹黑天才召唤师:杀手五小姐

    腹黑天才召唤师:杀手五小姐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第一大盗,容云,她这一生是为复仇而活,最后因复仇而死。一朝穿越,成为了独孤谷的废柴五小姐。她听到这消息,轻笑:“对不起,我的字典里没有这两个字!”从此,废柴翻身。丹药是什么?我家的兽兽和人当糖豆。炼器干啥?我家当碗用。强行契约?没那个事儿,打一顿,不服也得服!想欺负我?那得看看我家的人和兽兽答不答应。九天,记得给他们留件衣服!曾经发誓永不会失心,最后才发现,心早就丢了,因为她的心太小,已经被一人填满。大声地对着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极限坏蛋

    极限坏蛋

    "我很低调,但不代表我没有调。,"我很低调,但不代表我没有调。我很普通,但是我却不平凡。我只是一个坏蛋,但是却有自己的底线。坏蛋有坏蛋的格调,那就是嚣张,无可替代。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张狂,桀骜,欲与天公试比高!只为了那一声承诺,只为了一个梦想,只为,问鼎黑道巅峰!!!大家喜欢这本书的话可以加下书友群:203518659"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黑网

    黑网

    一座立交桥倒塌的背后隐藏的是贪婪,倒塌的桥梁可以再筑,良心的泯灭可否修复?一身正气的市委(县级)书记无畏权贵,勇斗贪官,为保一方百姓安宁公然向黑恶势力发起挑战。面对“人情关”、“色情关”、“金钱关”有谁能够无动于衷?将语言质朴、唯美的传统官场小说展现给读者朋友是笔者的追求。本书绝不会出现男女之间过分的性爱描写,而非性爱的暧昧情节不仅少之又少,即便有也是剧情的需要,点到为止。不追风,不赶流行,作者誓将纯洁、健康的创作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