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0500000019

第19章 路标(3)

即便如此,前者却并非是对后者的单纯颠倒。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两种情况下,知与物被作了不同的思考。为了认清这一点,我们必须追溯通常的真理概念的流俗公式的最切近的起源。作为物与知的符合的真理并不就是后来的、惟基于人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的康德的先验思想,即“对象符合与我们的知识”,而是指基督教神学的信仰,即认为:从物的所是和物是否存在来看,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它们作为受造物符合于在,即上帝之精神中预先设定的观念,因而在观念上是正当的(正确的),并且在此意义上看来是“真实的”。就连人类理智也是种受造物。作为上帝赋予人的一种能力,它必须满足上帝的观念。但理智之所以在观念上是正当的,乃是由于它在其命题中实现所思与必然相应于观念的物的符合。如果一切存在者都是“受造的”,那么人类知识之真理的可能性就基于这样一回事情:物与命题同样是符合观念的,因而根据上帝创业计划的统一性而彼此吻合。作为物(受造物)与知(上帝)的符合的真理保证了作为知(人类的)于物(创造的)的符合的真理。本质上,真理指的是协同,一种根据创世秩序之规定的“符合”。

这种秩序在摆脱了创世观念后,也能一般地和不确定地作为世界秩序被表象出来。神学上所构想的创世秩序为世界理性对一切对象的可计划性所取代。世界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也要求其程序具有直接的明白可解性。命题真理的本质在于陈述的正确性。同样,事情真理也总是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这就形成了一种假象:仿佛这一对真理之本质的规定是无赖于对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本质的阐释的——这种阐释总包含着对作为知识的承担者和实行者的人的本质的阐释。于是,有关真理之本质的公式就获得了它的任何人都可以立即洞明的普遍有效性。这一真理概念的不言自明性从其本质根据中来看几乎未曾得到关注;而在这种自明性的支配下,人们也就承认下面这回事情是同样不言自明的:真理具有它的对立面,并且有非真理。命题的非真理(不正确性)就是陈述与事情的不一致。事情的非真理(非真正性)就是存在者与其本质的不符合。无论怎样,非真理总是被把握为不符合。这种不符合落在真理之本质之外。因此,在把握真理的纯粹本质之际,就可以把作为真理的这样一个对立面的非真理放在一边了。

现在,我们还需要对真理的本质作一种特殊的揭示吗?真理的纯粹本质不是已经在那个不为任何理论所扰乱的且由其自明性所确保的普遍有效的概念中得到充分体现了吗?此外,倘若我们把那种将命题真理归结为事情真理的做法看作它最初所显示出来的东西,看作一种神学解释,倘若我们还纯粹地保持哲学的本质界定,以防神学的混杂,且将真理概念限于命题真理,那么,我们将立即遭遇一种古老的思想传统,依这个传统来看,真理就是陈述与事情的符合一致。如果我们知道陈述与事情的符合一致的意思,那么,这里,有关陈述还有什么值得追问的呢?我们知道这种符合一致的意思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去探讨。

符合的内在可能性

根据流俗的真理概念,符合乃是一种适合。适合的意思不可能是不同物之间的物性上的同化。适合的本质取决于在陈述与物之间起作用的那种关系的特征。当然,单靠这种“关系”还是不确定的,在其本质上还是未曾得到论究的,这样,所有关于此种适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争执,关于此种适合的特性和程度的争执,就会陷入空洞。

我们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意义上谈到符合。比如,看到桌子上有两个五分硬币,我们便说:它们彼此是符合一致的。两者由于外观上的一致而相符合。它们有着共同的外观,而且就此来说,它们是相同的。如果我们就其中的一枚硬币说:它是圆的,这时,我们也谈到了符合。不过,这里是陈述与物相符合。其中的关系不是物与物之间的,而是陈述与物之间的。那么,物与陈述又在何处符合一致呢?从质地上看,物与陈述显然是不相同的。硬币是由金属做成的,而陈述根本就不是物质。此外,从外形上看,硬币是圆形的,而陈述根本就没有外形。另外,硬币是一种货币,能用来购买物品,但关于硬币的陈述从来就不是货币,自然也就无法用它来购买物品。但是,尽管有上述诸多不同,陈述作为一个真实的陈述却与硬币相符合。而且,根据流俗的真理概念,这种符合乃是一种适合。完全不同的陈述如何可能与硬币适合呢?或许它必得成为硬币并且以此完全取消自己。这是陈述绝对做不到的。一旦做到这一点,那么陈述也就不可能成为与物相一致的陈述了。在相称中,陈述必须保持其所是,甚至首先要成其所是。那么,陈述全然不同于其它一物的本质在哪?陈述又是怎样通过守住其本质而与一个它者——物——相适合呢?

在这里,适合的意思不可能是不同物之间的物性上的同化。还不如说,适合的本质取决于在陈述与物之间起作用的那种关系的特征。当然,单靠这种“关系”还是不确定的,在其本质上还是未曾得到论究的,这样,所有关于此种适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争执,关于此种适合的特性和程度的争执,就会陷入空洞。但关于硬币的陈述将“自身”

系于这一物,因为它将这一物表象出来,且就这个被表象的东西来说,这一表象的东西在其主要方面处于何种情况中,有所表象的陈述就像对一个如其所是的被表象之物那样来说其所说。这个“像……”那样涉及到表象及其所表象的东西。在此,在不考虑所有那些“心理学的”和“意识理论的”先行之见的情况下,表象意味着让物对立而成为对象。作为如此这般被摆置者,对立者必须横贯一个敞开的对立领域,而同时自身又必须保持为一物并且自行显示为一个持留的东西。

贯穿于对立领域的物的这一显现实行于敞开之境中,此敞开之境的敞开状态首先并不是由表象创造出来的,而是一向只作为一个关联领域而为后者所关涉和接受。表象性陈述与物的关系乃是那种关系的实行,这种关系原始地且向来作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但一切行为的特征在于,它持留于敞开之境而总是系于一个可敞开者之为可敞开者。如此这般的可敞开者,在严格意义上的可敞开者,在早先的西方思想中被经验为“在场者”,且长期以来被称为“存在者”。

行为向存在者保持开放,所有开放的关联都是行为。按照存在者的种类和行为方式,人的开放姿态各不相同。任何作业与动作,任何行动与筹谋,都处于敞开领域之中,在其中,存在者作为所是和如何是的存在者,才能适得其所且成为可道说的。而只有当存在者本身向表象性陈述呈现自身,以至于后者服从于指令而如其所是地道说存在者之际上面的情形才会发生。由于陈述遵从这样一个指令,它才指向存在者。这样指引着的道说便是正确的,这样被道说的东西也是正确的东西。

行为的开放状态赋予了陈述以正确性;因为只有通过行为的开放状态,可敞开者才能成为表象性适合的标准。开放的行为本身必须要让自己来充当这种尺度。这意味着:它必须担当起对一切表象之标准的先行确定。这归于行为的开放状态。但是,倘若只有通过行为的这种开放状态,陈述的正确性(真理)才是可能的,那么,首先使正确性得以成为可能的那个东西就必然具有更为原始的权利而被看作真理的本质。

所以说,将真理当作陈述的惟一本质位置而指派给它的做法,也就自动失效了。真理原始地并非寓居于命题之中。但与此同时也派生出一个问题,即开放的和先行确定标准的行为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的问题,惟有这种可能性才能赋予命题之正确性以那种根本上实现了真理之本质的外观。

正确性之内在可能性

先行确定一种定向,指示一种符合一致,这种先行确定已经自行开放而入于敞开之境,已经为一个由敞开之境而来运作着的结合当下各种表象的可敞开者自行开放出来了。这种为结合着的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这种自由存在指示着迄今未曾得到把握的自由之本质。作为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行为的开放状态植根于自由。

表象性陈述从何获得指令,去指向对象且依正确性与对象符合一致?为什么这种符合一致也一并决定着真理的本质?而先行确定一种定向,指示一种符合一致,类似这样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只有这样来发生,即这种先行确定已经自行开放而入于敞开之境,已经为一个由敞开之境而来运作着的结合当下各种表象的可敞开者自行开放出来了。这种为结合着的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这种自由存在指示着迄今未曾得到把握的自由之本质。作为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行为的开放状态植根于自由。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

但是,关于正确性之本质的命题不是以一种不言自明替换了另一种不言自明么?为了能够完成一个行为,由此也能完成表象性陈述的行为,乃至与“真理”符合或不符合的行为,行为者当然必须是自由的。然而,前面那个命题实际并不意味着,作出陈述、通报与接受陈述,是一种无所拘束的行为;反之,这个命题倒是说:自由是真理之本质本身。在这里,“本质”被理解为那种首先并且一般地被当作已知的东西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但在自由这个概念中,我们所思的却并不是真理,更不是真理的本质。因此,“真理”(陈述之正确性)的“本质是自由”这个命题就必然是令人诧异的。

将真理之本质设定在自由中——这不是将真理委屈于人的随心所欲吗?人们见真理交付给人——难道还有比这更为彻底的对真理的葬送吗?真理在此被压制到人类主体的主体性那里。尽管这个主体也能获得一种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也还与主体性一起,是人性的且受人的支配。

错误与伪装,谎言和欺骗,幻觉与假象,简而言之,诸多的非真理,人们理所当然的将它们归咎于人。但非真理确实也是真理的反面,因此,非真理作为真理的非本质,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真理的纯粹本质的问题范围之外了。非真理的这种人性起源,仅仅是根据对立去证明那种“超出”人而起支配作用的“自在的”真理之本质。形而上学将这种真理看作不朽的和永恒的,是不能建立在人之本质的易逝性和脆弱性之上的。那么,真理之本质如何才能在人的自由中找到其保存和根据呢?

对“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的命题的排斥态度依靠的是一些先入之见,其中最为顽固的是:自由是人的特性。自由的本质无须,也不容进一步的置疑。人是什么,尽人皆知。

自由的本质

关于自由的本质,海德格尔这样解释: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换句话说,自由的本质便是让存在者存在。

关于真理与自由的本质联系的思考驱使我们去讨论认识本质的问题,着眼点是保证我们获得对人(此在)的被遮蔽的本质根据的经验的那个方面,这种经验事先将我们置于原始地本质现身着的真理领域之中。但由此也显示出:自由之所以是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的根据,那是因为它是从独一无二的根本性的真理之原始本质那里获得其本己的本质的。

最初,自由被规定为对于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来说是自由了。那么,应该如何来思考自由的这一本质呢?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

通常,当我们放弃一件早已安排好的事情时,我们就会说到这个存在。“我们听其自然吧”,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再干预它,不要去碰它。在这里,让某物存在有放任、放弃、冷漠、乃至疏忽等消极意义。

但是,“让存在者存在”一词却并没有疏忽和冷漠的意思。“让存在”乃是让参与到存在者那里。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它理解为对当下照面的或寻找到的存在者的单纯推动、保管、照料和安排。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成其所是——意味着:参与到敞开之境及其敞开状态中,每个似乎与之俱来的存在者就置身于这种敞开状态中。作为“让存在”,它向存在者本身展开自身,且将一切行为置入敞开之境中。让存在,本身就是展开着的,是绽出的。着眼于真理的本质,自由的本质显示自身为进入存在者之被解蔽(解开遮蔽,下同)状态的展开。

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被解蔽状态本身被保存于绽出的参与之中,正由于这种参与,敞开之境的敞开状态,即这个“此”才是其所是。

同类推荐
  •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那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千百种,但是,最起码的一点不会变,那就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奋斗。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在为了企业的所需而服务,最后共同达成企业的目标,这样的使命是光荣而艰辛的。但只要每个员工热爱工作,并努力去钻研什么样的人企业绝不放弃,并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相信天道一定会酬勤。
  • 职场那点事儿,从看穿HR开始

    职场那点事儿,从看穿HR开始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张勇倾情力作,十余年职场经验和盘托出!《职场那点事儿,从看穿HR开始》共有86条内容,从企业管理者和就业者的双重视角,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招聘、薪酬、绩效考核、培训与发展、员工关系等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横向组成因素的重要性。
  •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本书从定位、职场、创业、竞争、惜时、防败、理财、交际、激情、借力等,告诉那些想要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循规蹈矩的人,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前期注重积累的人。相信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你一定能够信心满满地踏上人生征途,去缔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本书是一本大众趣味数学读物,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为蓝本,用现代方式对其中的45道古代算数题目(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三女归宁》等)进行层层解析,并辅以大量古今拓展题目,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算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人灵巧的思维方式。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从古人那里继承思维法宝、提升脑力,还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提升古文水平,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休闲益智类读物。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热门推荐
  • 无限之菜鸟主神

    无限之菜鸟主神

    这是一个腹黑主角加上一个腹黑萝莉主神团灭一个又一个无限小队的故事。。。。。。对了,主角为一只秀吉(伪娘)。。。一切都已结束。。。
  • 豪门邪少:老婆给我生个娃

    豪门邪少:老婆给我生个娃

    订婚?她跟纪莲冬?她宁愿当一辈子尼姑,也不要跟他在一起啊!联姻?他跟叶雨竹?好吧,他宁愿做十辈子和尚,也不要跟这个吵架从来没输过,打架却从来没赢过的野丫头在一起!她和他——青梅竹马,同窗十载,水火不容。“叶雨竹,你都二十五岁了,怎么还没嫁出去啊?嫁不出去啊?”他微笑着看着她,压低声音讽刺到。“纪莲冬,你才二十五,怎么这么快就想要结婚啊?怕娶不到吗?”她笑容甜美,注视着他,温柔耳语到。两家家长顿时为自己的英明联姻决定而兴奋着,却不知道两个人暗地里早就掐了起来。【片段一:】“结婚可以,不过你要答应我几个条件,可以做到的话,我们再结婚!”某女霸道地说到。“说吧!”某男没有异议。“第一,结婚后,我们得分房睡!”“可以!”“第二,结婚后,我们互不干预彼此的生活!”“可以!”“第三,离婚后,你的所有财产要全部划到我名下!”“可以!还有吗?”天使的QQ群102498016,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哦,敲门钻为任意一个主角名字!(*__*)嘻嘻……
  • 异界之大无赖

    异界之大无赖

    上古炼气士的修神传人殷达因混江湖时,与人火拼时意外身亡,身附魔武双废的凯洛六少爷,新的传奇便由此开始……
  • 重回传奇

    重回传奇

    重生了玩玩股票?——王大布表示不懂!重生了混混官场?——据说最近反腐是热点!重生了泡泡妹子?——王大布很腼腆啊!那么重生了干什么?好吧,玩传奇!
  • 阿郎的故事回乡记

    阿郎的故事回乡记

    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陈朗,学了一顿电影,也没学出个名堂来,不得不回到山东泰安——这个他原本非常看不上的城市来谋生,于是各种矛盾、纠结在他适应这个城市的过程中爆发,并一步步融合与接纳,谱写了一曲属于理想不灭者的传奇
  • 降临1恶魔面具

    降临1恶魔面具

    有些事情,只能停留在记忆里,被永远封存。就像他的经历,无论前面多么光辉,最后还是落的一身污秽,暗淡。他微微笑,半边是光明,半边是黑暗。“不要哭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左手指尖划过地方会留下一缕缕黑色的痕迹。他的笑容逐渐扭曲,手指插进发丝里,遮住了右眼。“你说过,会一直陪着我的,一直。”“要知道,我很讨厌撒谎的人呢。”他咧开嘴,露出森白的牙齿。
  • 辉煌觉醒

    辉煌觉醒

    因为孤独而死的他,竟重生在另一个世界,这是个斗气和魔法的世界,重生在一个充满怨毒和仇恨的人身上.......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桑那镇的春天

    桑那镇的春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战神之应劫重生

    战神之应劫重生

    作为神界第一战神,楚天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也有自己的执念。他为了维护神界的和平,和魔界首领拼死一搏,他为了寻回爱人,不惜等待一千年再入轮回。他坚守职责,捍卫神界的和平,又为了爱人,受尽轮回之苦。但当责任和执念碰到了一起,他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