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2900000054

第54章 摄影艺术(1)

绘画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流行于20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发表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的,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告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储蓄、沉表、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

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使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早美趣味的不断发展,为“自然主义”所冲击。尽管这样,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期的男爵之宴、鲁宾逊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洗礼者圣约朝霞之首、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金马伦夫人(1815~1897)的汤姆士卡莱尔和尼达(1820~1910)的弥留之际的嚣俄等等。

印象派摄影

印象派摄影是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绘画印象派运动在法国盛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和雷诺阿(Renoir)为了反对绘画的陈规陋习,力求再现那些在充满光线的气氛中传达物体的视觉印象的色彩。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摄影界引起了尽管是迟到的、但却是重要的反响。

最早接受印象派观念的实际是前面提到的英国自然主义摄影家埃默森。埃默森当时提出的焦点摄影理论,曾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部分模糊。为了使照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尽管埃默森的“有差别的调焦”引起了守旧的英国画意摄影派的激烈反对,但出乎埃默森意料之外的是,一幅照片甚至可以将画面完全置于焦点之外,这一激进的观念就成为后来的印象派理论的基础。

1890年,后来成为英国伦敦柯达有限公司经理的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1856~1930)在一次关于“摄影的印象派”讲座中坚持认为,尽管锐度和清晰度对一些照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完全用着。他认为决定性因素是摄影师在艺术上的观念。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他展出了一幅后来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摄影作品《洋葱田》,这幅看起来完全是“印象派”的没有经过调焦的照片,其实是没有通过镜头而是用金属片上的针孔拍摄的。

戴维森的实践立即引起了大量年轻的摄影师们的兴趣,他们借助针孔镜头和特殊的柔焦镜赋予摄影完全朦胧的印象,或是在印相时使用漫射滤光镜,甚至开始戏剧性地修整负片或是直接在照片上施用画笔以达到朦胧的效果。从总体上看,印象派摄影作品营造了一种浪漫的风格,从而与传统的画意摄影形成了迥然的区别。

受印象派摄影影响并身体力行的摄影家主要有:英国摄影家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1868~1955),法国摄影家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1859~1936),奥地利摄影家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1866~1944)等。除此之外,印象派摄影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后文提到的摄影分裂主义中的不少成员如爱德华·施泰肯、阿尔文·兰登·科伯恩等,于1900年在伦敦举办了“美国画意摄影新学派”作品展,尽管同样是朦胧效果的画面,和英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将印象派技巧应用于风景和人像,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其作品并不仅仅限于形态与影调的优美安排。

当然,印象派摄影并不都是赢得一片喝彩的,一些评论家无情地讽刺这些“摄影模糊图像学派”,甚至连萧伯纳这样同情摄影的作家也承认非常不喜欢这些新的“失真的摄影师”。十几年以年,随着摄影观念的迅速转变,许多印象派摄影家也放弃了这种风格,重新探索不加控制的、“直接的”摄影的各种可能,从而也为直接摄影派的出现奠定基础。

写实摄影

写实摄影的开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龙的画意摄影开始遭到阴力,1902年,新一代的摄影家们对于摄影艺术的观点,有极大的转变,他们注意到摄影机有无比的“写实”能力,同时对于生活也有了深刻体验,透过摄影机忠实地描画出人类生活情况,反对没有生命,仅仅是“唯美的”、“为艺术而艺术”与大众无关的“画意主义”,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真实地,不加以布置和安排,以人类生活环境中,拍摄难得瞬间的印象,当然它必须有感人的事实。

写实摄影,是注重“真”,对于题材,采取广泛,不论街头巷尾、工厂矿坑、战场阵地、穷乡僻壤,都可以捕捉到从来未发现过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动态的感人画面。

写实作品的拍摄,是利用自然的光线和背景,捕捉人们的真实表情,不事雕琢与摆布,不以暗房中的技巧来弥补缺陷和夸张特点。只要人物有个性,有真情的流露,或挣扎努力,或痛苦欢乐,就以敏捷的手法拍摄,使人感到有坦率的热情,强大的吸引力,这是一种自然朴实、豪迈不羁的作品。

如街道上人物的动态,和有关事物的发生,猎取一类现实生活片段的题材,也都属于写实生活摄影中的一个项目。虽然如此,在这范围内可供猎取的镜头却很广泛,问题在于聘书外猎影,总带有遇或不遇的机缘,个人对某事件观感有别,加上眼、心、手的敏捷程度与拍摄技巧修养的深浅,都影响收获的成果。

写实主义摄影

不少可遇不可求的题材,只有巧遇才有机会拍摄。纵使多人同时发现,但在某些人眼中认为不值得拍摄,而在触觉敏锐的眼下,会将“不值得猎取”的题材,拍出很有表现力的照片。

写实摄影,一般事前预先选定快门光圈,方不致临时周章。必要时因题材需要,立刻改拨较高速的快门以冻结影像,或因背景线条过于杂乱而用较大光圈,利用浅景深而突出主体。但不要忘记调整配合的光圈或快门,以适应现场的光值。

有人认为写实的作品是记录照,这是不公平的。不错,写实照片是从记录照片中蜕变而来的,但并不等于记录照,虽然写实摄影并不苛求画面的美,但也经过严格的选择,上乘的作品,除了强烈的表现出和谐、刺激、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外,即在前景与陪衬、光源的强弱、高低的角度,仍要顾及到适当的处理才妥帖,尤其必须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感动自己的内心的、启发的、警惕的、同情的、感慨的,然后透过“思想”与“镜头”的定形,“巧妙”地处理,这才是一张上乘写实作品,有人以写实为标榜,粗制滥“照”,还沾沾自喜,实际上距离写实的真谛还有一大段路程。

自然主义摄影

19世纪末,画意摄影流派几乎主宰着全世界的摄影沙龙和展出,但也日益显示出它的保守和固步自封。特别是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的摄影已经以闭关自守和毫无独创性而闻名,这就使得一些独具个性的摄影家感到了不满,开始了对画意摄影的挑战。1889年,以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1856~1936)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为标志,自然主义摄影流派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展开了对矫揉造作的画意摄影的直接挑战,并且在摄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然主义摄影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也就是要求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自然主义摄影的原则是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不是有意的安排或设计,选择构图和找好视点固然很重要,但构图应该以每处景物的内容决定,而不是要依据什么强加的“艺术准则”,任何过于复杂的人为加工,只会损害图像的内在美,破坏作品价值。这本在伦敦问世的《自然主义摄影》小册子在前三章中特别强调了作者对艺术理论的看法,并说明了每时代的艺术杰作都是对自然界的直接反映和记录,人为地加工和影响会有损于而不是有助于艺术的表达。埃默森还同时提出了焦点摄影理论,他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分模糊。为了使照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

由于他在书中直接指出画意摄影的方式是“支离破碎式的”,对鲁滨逊涉及画意摄影的通俗读物《摄影的画意效果》进行强烈的抨击,因此在摄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令许多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惊,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摄影流派的发展趋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他的摄影理论和实践影响了相当大一批摄影者,这些摄影者深入到英国的风景区和乡村,拍摄了很多影响深远的自然主义摄影作品。其中尤以英国摄影家里德尔·沙耶(Lidell Sawyer 1856-1895)、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Sutcliffe,1853~1941)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在“自然主义宣言”提出以前已经开始进行同画意摄影风格不同的实践,埃默森的观点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念。这两位摄影家在经营摄影社的同时,不断地推出自然风景和风谷照片参加展出,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纯粹派摄影

二十世纪初,摄影艺术的创作思想是活跃的。这一时期摄影发展的总体趋向是由“造型性”向“纪实性”靠拢与融合,使主宰初期摄影的“高艺术”解体,代之以“画意摄影”的兴起。但由于印象派摄影的中后期,摄影创作向“造型性”反弹和回复,又一次引起摄影界的震动和反对,发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呼声。

1904年,美国一位名叫哈特门的评论家对印象派过于模仿绘画的创作手法提出严厉批评,他指出:摄影应该是“依靠你的照相机、你的眼睛、你的高度的鉴别能力、你的构图修养、你要重视色彩、光与影的变化,研究线条、影调、轻重和物与物的空间关系,耐心等待到你所要拍摄对象最美的瞬间状态的出现。”他吁请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大家囿于我上面的观点,也更不是不要大家像目前那样去刻意追求艺术。刚好相反,而是希望能比现在更艺术……我深信只有如实地摄影才能做到”。由此可见他的摄影观的内核不是对画意摄影的叛逆,而只是希望摄影发挥摄影的本体特性——纪实性,充分发挥照相机、镜头和感光材料的独特功能进行“纯粹摄影”的创作,去获得“比现在更艺术些”的效果。

上述新的摄影艺术理念在摄影界立刻获得被影评家纽霍尔誉为“一生都在严格地研究和考察照相机、镜头和感光材料的基本性能”的著名摄影大师斯蒂格里茨的响应与支持。他首先在自己于1902年建立的摄影组织“摄影分离派”里,与中坚分子斯泰肯、伊文斯和科伯恩等人行动起来,吸收“自然主义摄影”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倡导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的特质和性能,彻底抛弃绘画对摄影的影响,推广哈特门的“纯粹”摄影理念,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和手段去求得摄影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效果——高度清晰的影象、丰富的明暗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细腻的纹理表现。由于他们的成就和在摄影界的地位,很快在他们周围凝聚了一批摄影家,推动人们对摄影本体和独特表现手段的重视、探索和研究。

同类推荐
  • 特立独行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特立独行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20世纪初期,世界风云变幻,奥地利政府也忙于备战,兰德斯坦纳所从事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事业不为政府所重视,他只能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离开奥地利,来到荷兰海牙的齐肯菲斯,在那里继续研究病理学和血型的工作。他为欧洲的医学科研工作,尤其是免疫化学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水有源,树有根,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置于我们身边,用自身的存在,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各类事物围绕在我们身边。追本溯源,谈古论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万物之中,有的微不足道,有的则与历史紧密相连,独领时代风骚,开创时代潮流。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活的个个领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科学技术产品会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更多的还只是初识而已!比如:数字化虚拟人、科学考察船、宇宙飞船、新概念武器、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等。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做了一一的展示,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丰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 破译神奇天文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天文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天文之谜》讲述的是揭秘神奇的天文景观之谜。
热门推荐
  • 战三界

    战三界

    茫茫道路,何处可尽。破死劫,斗乾坤。持神剑,荡九霄。乱三界,为红颜。唯我独仙,琴声绵。含情落泪,九重劫。生死轮回,勘破红尘无语泪。三界独尊,回头亦无空。念那忘忧,浮生此笔。欢迎进入战三界官方群:156767289
  •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他某名牌大学挂科生,穿越回到隋唐,成为了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他有着领先1000多年的知识,他有着永动机般的精力,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他是隋唐第一好汉……他搞发明、做生意、贩奴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与群雄逐鹿中原,与李世民争霸华夏,开疆拓土成就日不落帝国……
  • 天星剑录

    天星剑录

    她登上这座山的顶峰,眺望这个世界的尽头。天空是永恒的灰暗,繁星闪烁。如同虚无一般在肆虐的风中静谧。刹那悠远的叹息回荡在天空之端,大地的回音袅袅是对生与死最神圣的赞歌。狂乱的风,是不甘的灵魂所奏响的交响曲。迷茫的眼神却执着追寻着她所执着的命运,行走在鲜血交织而形成的道路上。这里属于她/他的故事。ps:这里是由我所谱写的狂想曲,各位,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有变身情节,不喜慎入。本作品以魔幻为主,有些许科幻掺杂。轻黑轻虐轻中二。去作品相关就可以看到作品背景。声明:本人绝不TJ,断更会辅以说明,最少在一年内恢复更新。
  • 我的美女极品房东

    我的美女极品房东

    一代杀王,厌倦血雨腥风生活,隐归华夏,想过普通生活,美女房东,极品美女,只是这些红颜知己却又引出来更多的血雨腥风,请看主角如何征战情场,踏遍天下。
  • 武破乾坤

    武破乾坤

    凡人以武入道,仙人借道通神。九阳大陆之中,成为武者便会觉醒天赋,天赋的种类数不胜数,有的人拥有提升修炼速度的天赋,有的人则可控制水火,风雷闪电,有的人天生神力,一力破万法……更有逆天之人的天赋,被称之为长生!穿越而来降临这片武道强者为尊的世界,手握一鼎一炉,铸就一段永世不朽的传说!
  • 只愿为卿负天下

    只愿为卿负天下

    四岁。她亲眼目睹父王被叔叔推下十丈城墙。从此,世上再无朝颜,余的,只有晋华公主。八岁。阖宫夜宴,她透过盏盏琉璃看见了他。晋华也不再是晋华。十四岁。他说,等桃花盛开的时候,我来带你回家。那时,她忘了自己是谁。十五岁。及笄之礼。他说,我要娶的,是染歌公主。那日,晋华找回了自己。十六岁。十丈城墙之上,他与她,相对无言。朝颜暮骨,晋华归尘。
  • 幽灵阶梯

    幽灵阶梯

    一桩发生在乡间别墅的命案结束了瑞秋和侄子、侄女的度假讨·划,也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牛活。死神的阴影从他们踏进别墅的那一刻起就未曾褪去。面对命案后侄子的突然失踪,侄女的闪烁言辞,瑞秋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两个年轻人与这桩命案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定根基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会不会做人,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走势;会不会做事,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和生存状态。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一个人如果做到这两点,就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成就自己。陈荣赋、张凯编著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细节一一呈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简洁的分析,将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系统总结以供你参考,语言平实、活泼,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启迪你的智慧,让你在烦躁的生活中顿悟人生之道。
  • 勇者别嚣张

    勇者别嚣张

    厄运缠身的黄泉在圣诞许愿时穿越成为了别人的使魔。女王样却有些天然呆的御姐路西菲尔,温柔贤惠却又腹黑的少女利维坦,脾气暴躁的傲娇贫乳萝莉撒旦,废宅属性的邋遢少女贝露菲格露,比巨龙更喜欢金币的拜金女玛门,胃如同无底洞、什么都敢吃的贪食萝莉贝露赛布布,以及童颜巨乳的花痴萝莉阿斯蒙蒂斯。黄泉的主人们,是鼎鼎大名的七魔王。好吧,我承认你们的实力当得起魔王之称,但是你们的性格敢再脱线点吗?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屠魔勇士,已经从使魔升级为管家的黄泉,势要将七女调教成为人见人怕,魔见魔哭,勇者见了直翻墙的狠角色。最后,再踏着勇者们的身体,将古往今来一切故事中成了勇者绊脚石的魔王所受之气化成一句话高喊出来:“勇者别嚣张!”
  • 宋朝太乱跟我走

    宋朝太乱跟我走

    竹坞斑斑泪,梅枝薮薮愁。玉沙遮挡怕人眸。冰骨吐红陈事,情感浸圆丘。寂寞心遐想,朦胧树害羞。抱云仙女鬼神勾。不止风痴,不止雪风流。不止月淫花脸,太对我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