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人能宽容,于是成大业;有的人却不能宽容,于是就会早早夭亡。三国时的周瑜和曹操就是著名的例证。周瑜虽然聪明过人,而且是个将军,却妒忌心很强,也无将军的肚量,对超过自己才能的人,百般妒忌,欲除之而后快。诸葛亮的才能在他之上,所以周瑜心中特别的不舒服,多次要加以谋害,幸亏诸葛亮识破他的诡计。后来,他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声中死去。对此,后人都认为周瑜是因为量小而自取其亡。
但是,曹操的肚量却是很大,所以他能够成就伟业。他对曾经大骂他的手下陈琳,不仅不计较过去的怨恨,反而羡慕陈琳的才能,而委以重任,结果陈琳死心塌地地为曹操卖命。
有一个上高一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受到了同桌的欺负,他怒气冲冲地回家后告诉他父亲,明天他一定要报仇。他父亲倾听后,耐心地说:“我们现在先做一个游戏,然后再谈这个问题。”父亲在院子里挂了一件白衬衣,当作他儿子的同桌,而后叫他儿子在十米开外的地方用黑木炭拼命地向那件白衬衣扔去。他儿子感觉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很开心地扔木炭,可是等到一筐木炭都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白衬衣上面,反倒使自己的脸上和手上漆黑一团。父亲顺势教育:“你看,白衬衣倒不怎么脏,可是你自己却被弄得很脏,这样做值得吗?所以,做人一定要宽容。”儿子很惭愧地说:“我懂了。”
“爱你的仇敌”,这话仔细想起来,有一定的道理。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一个人如果总是心存报复心理,那么无疑是给自己吃毒药,会让自己先下地狱。对于自己与别人的积怨,一个人要做到开怀释之、宽容待之,绝对不能耿耿于怀,而把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忘记了。人生如果能够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那么就不会在意别人的攻击和评价。“释仇”行为有利于一个人心理的放松,更有助于其获得祥和与康乐的心境。
一个人别把自己的主要心思都放在讨厌的人和事上,而要把自己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事业上。因为不耐烦终从“讨厌”起,烦恼常源于心生“厌恶”。如果一个人能够泰然面对自己认为是恶心的人,那么也能够安详面对厌倦的事。能够做到“外稳内静不动气,不费心神不发作”,这也是一种良好修养。有时候,不妨转移一下视觉另外去找愉悦的感觉,不要让自己总是去想讨厌的人和事,使自己多有赏心悦目的时候。其实学会“逃避”并不难,眼不见心不烦嘛!
吃亏是福,退让一步天地宽广。做人要宽饶、宽容,绝对不能刻薄。能够宽容别人,最后别人必定能够宽容自己。一个性格刻薄的人,即使自己不被人伤害,也多有讽刺伤人的话语,多有损人利己的行动。如果自己被人伤害了,那么就更不依不饶了。其实,最后吃亏的是谁?还是自己。刻薄的言行会深深地伤害别人,隐隐地刺痛别人的心灵,反过来又会给自己增添无穷的烦恼。凭口舌之快去激怒别人,别人的反击也会接踵而来。有时“呛死”别人,也会“呛死”自己。
一个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涵养,并且要拥有一定的雅量。“好脾气”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自己往往动则发怒;自己往往言则过激;自己往往行则出格;自己往往笑则忘形,这种“坏脾气”最易损害健康,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的不良性格,所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为重要。乱发脾气是一种恶习,不要人小脾气大。俗话说:“大才有本事没脾气,中才有本事有脾气,末才没本事脾气却不小。”一个人倘若在家被父母宠惯了,把父母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在外也会随便发脾气。假如自己既没有什么学历,又没有任何谋生的本领,可是坏脾气却长进很多,这时候,人生的失败已经来临。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的一方闲章名扬天下,许多人认为,在为人处世中必须要掌握糊涂的哲学。事事不分大小,总是计较不清,对人对己均不利。难得糊涂不仅能使自己“退一步天地宽”,不必要的烦恼片刻之间就烟消云散,而且还使自己专心致志地埋头干事业,不被闲言碎语所分心。大事自己绝对不能糊涂,必须讲原则,而小事就应该糊涂一些。这样,自己既有立身之本,又有灵活处世的技能。该糊涂的时候,应该装糊涂,这是需要修炼的。
坏脾气是一个人失败的根源之一,因为喜怒无常的人让人恐惧,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与其合作共事。而好脾气却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之一,因为性格随和、经常微笑的人很有亲和力,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与其合作共事。一个人的好脾气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不断修养,也得益于较强的自我控制力。我们都讨厌火暴脾气的人,可是我们能否冷静地检查自己,是否修炼了一副好脾气?人生最可悲的是,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坏脾气是导致人生败局的主要原因,还无知地认为这是个性强的表现。
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与人友好相处。譬如在学校,就要与老师和同学和平相处。譬如在社会上,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和平相处。和和睦睦是福,惹是生非是祸。行善能够积德,谦虚能够修身,充实能够舒心。和睦之情让人终生快乐,多是多非使人烦恼缠身。多积德少积怨,凡事和为贵,那么快乐之鸟就会常飞临。因此,我们一定要与自己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是自己也不要过分谦卑和低下,否则就是做作和虚伪。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要与不同的人相处,总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所以学会艺术地和解,就会欢乐常有。即使面对自己的“宿怨”,也要向他(她)送上微笑,就像双方从来没有过间隙一样,很快自己就会感觉到“和解”所带来的愉悦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扫除彼此见面的尴尬,又能让自己品尝战胜自我的舒畅,而且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自信。要完全化解人际关系中的“结石”,把拦路的毒刺变为美丽的花朵,我们必须牢记:“永远不要对别人视而不见;永远不要对别人口出狂言;永远不要对别人骄傲自大。”
俗话说,事情不能做绝,话千万不能说绝。即使自己在愤怒的时候也不能这么做。情绪偏激不但有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损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盛气凌人;意气用事,过分自信。自己全无一点理智,断不给别人申辩的机会,自己这种主观偏激的行为,只能导致自我封闭症的加重。可是,事实证明,偏激的人人总是后悔的多。
对人的态度切忌粗鲁,哪怕自己在愤怒的时候。好话一句暖千里,恶语一声寒三冬。一个人令人反感的原因,除了粗俗不堪的外表,更主要的在于恶劣的态度。一个人才能再高,学问再大,职位再显赫,要是态度恶劣,也是令人厌恶的。假如自己丧失礼貌和谦虚,也会败得一塌糊涂。彬彬有礼,和气生财。
为了我们能够快乐地生活,那么一定要掌握消除自己在愤怒状态下的紧张情绪的法宝:避免冲突,保持镇定;从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克制,改掉乱发脾气的坏习惯;暂时避开,不搞自我惩罚;不与别人竞争,只为自己加油;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不忽视别人,也别太亲近别人;宽容,谅解所有的人与事;接受爱,分享情感的欢乐;学会休息,使自己精力充沛。
即使别人在发火,自己也要保持镇定,千万不要“相互情绪污染”。我们一定会在意别人闹情绪的语气和举止,相反,别人肯定也会在意我们恶劣情绪所引起的反常言行。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不愉快情绪的宣泄,结果是谁都不畅快。学会自控,避免在自己情绪不佳时,盲目发作,这是人生的技巧。平衡自己的心绪,消灭“负情绪气氛”,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么就会没有生活的好心情,还会损害健康,而且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怨恨只能是一种无能之举。所以说,假如别人伤害了自己,千万不要只会怨恨,关键是要学会宽容,并避免被别人再次伤害。莎士比亚忠告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灼热得烧伤你自己。”心胸太狭窄,绝对是坏事。报复心太强烈,只能害自己。宽容别人,不仅是自己的一种美德,更是让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切记,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
感悟人生才有人生的幸福
心平气和处世,宽宏大量待人,不仅是人生的哲学,也是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体健康的良方。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宽宏大量的人快乐多,自己的烦恼也少。假如自己常存报复心理,那么冤怨和烦恼将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