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44600000051

第51章 印度的圣者(2)

这种认识论上的限制使得我们对所谓的“本我”或“上帝”这些语词,远远保持距离。“本我=上帝”这个恒等式震慑住了欧洲人。但正如希里·喇嘛哪及其他诸人显示出来的,这是种独特的东洋洞见:心理学在此除了承认它根本毫无能力分判两者外,不能妄赞一语。心理学观点能够派得上用场的,仅是先确认本来的“自己”此一经验事实展现出来的宗教的诸种征候,以及在“神”的名目下相结合的诸种体验语言的领域。虽然宗教昂奋的现象远超出知识论批评所能企及的范围——这种特色也见于所有情念的表现——但人因渴求认知这样的现象,所以常不免我执我固,冥顽不灵,甚至绝对坚持“反抗神的”或“恶魔”般的信念。这种思考方式对具有思考能力的人而言,到底是得是失,当然是个问题。总之,早晚他的理智会和紧紧系缚着他的情念对上,为了了解究竟发生何事,他会力求从纠结缠绕的情念中脱身出考,如果此人行事慎重,意识清醒的话,他将会不断发现:至少他某部分的经验是人为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是有限的,就如同罗耀拉的例子一般。当他在幻视中乍见多眼蛇时,最初将它看作神圣的源泉,随后则改正过来,将它视为恶魔的起源作为灵魂根源的“自己”与神一般无二,因此,当人存在于“自己”当中时,他不仅是包容在神之中,而且,现实上他就是神。希里·喇嘛哪在这点上,阐释的相当明快,无疑地,人神等同也是一种解释。同样的,将“自己”视为最高善,是一切希求渴望的目标,这也依然是种解释——虽然这种经验现象的特点是先验的,也是任何宗教昂奋(凭依)现象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但这无碍于批判的知性会对这种心灵特性之正当性提出质疑。对于这样的质疑,知性要如何解答,很难看得透,因为知性完全缺乏此方面的必备标准。任何可以解答的标准反过头来,还是会被批评,人们会质问其正当性何在。所以我们此处唯一能决定的,乃是心灵事实在此占有极大的优势这点而已。

二、因修行而形成的人格状态

东洋修行的目标与西洋冥契主义的目标相同,两者都想将重力的中心从自我往自己移,从人往神的方向动。这也就意味着自我在自己中,或人在神中消灭。希里·喇嘛哪实际上如不是或多或少已经吸纳到“自己”当中去,要不然就是他极为努力,持懈不断,想将他的自我在本来面目中的“自己”里消绝掉。罗耀拉在《灵操》一书里,也显现了类似的努力,他要将人“固有的所有物”,即人的自我存在,尽其所能,从属于基督。与希里·喇嘛哪同代的一位前辈喇嘛库里秀哪对于“自己”的关系,也怀着类似的态度,只是在他的例子里,自我与自己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罢了。希里·喇嘛哪虽然对他的弟子强调消灭自我是精神努力的本来目标,但对他们世俗的职业仍抱着“理解”的宽容态度。在这方面,喇嘛库里秀哪则迟疑多了,他说道:“只要依附在自我之上的探究依然存在,智慧与解脱皆不可能,生生死死永无了期。”同时,他也承认“我执”能达到三昧境界,解脱自我的人极少极少……我们也许可以毁灭他一千次,但“我”的意识还是会再度回来。今天你可以砍掉无花果树的枝干,明天你会发现新芽仍在茁壮。最后,他甚至暗示自我是毁灭不了的,他说:“如果‘我’的意识挥之不去,那么,就让它留下,充当上帝之仆好了。”和这种对自我的让步相较之下,希里·喇嘛哪绝对是比较激进,如果用印度的传统来看的话,当然又是比较保守。两人中,喇嘛库里秀哪虽然较为年长,但反而较为现代,这应当是他受西洋精神的影响远深于希里·喇嘛哪所致。我们可以设想“自己”乃是整体心灵——即全体意识与无意识——的本质,因为它表现出来的,“确确实实”如同心灵发展所欲达成的目标,这不是任何有意的期许、或意见揣测所能拟议的。“自己”总是落在一种历程之中,它的内容主题也是在此历程中形成的,其范围会超出意识的藩篱之外。唯有经过长时期的作用影响,我们才有可能感觉其存在。对这种自然的过程抱着反省的态度后,我们不免会开始对某些事情感到怀疑,因此,从一开始就会将“自己=上帝”此一公式排除在外。因为这种公式显现自我溶解在“阿特曼”中,这是宗教及伦理的唯一目标,它体现在希里·喇嘛哪的生涯与思想中。在基督教冥契主义里,情况也一样,不同的只是词语上有出入而已。此公式施行的结果,必然会贬抑生理的与心理的人性,也就贬抑活生生的躯体及“阿汗卡拉”并想将它毁灭——对于人的灵性,则大加赞扬。希里·喇嘛哪因此称呼他自己的身体为“这片土块”。但我们如果不取上述途径,而批判性地考虑人类经验是那么的错综复杂(情念的因素加上解释的因素),我们恐怕不得不承认:自我的意识还是很重要。而且也不得不承认:没有阿汗卡拉此种身躯,绝对不可能有人可以主宰任何发生的事物;没有和被说成“土块”(身躯)相连在一起的圣者之个别性自我(这不是极端明显吗?),也就没有所谓的希里·喇嘛哪可言。纵使我们同意希里·喇嘛哪的话:他确实已达到无自我的境界。但只要阿特曼此种自我一说话,我们知道这依然是意识的心灵构造与身体相合后,语言的沟通才有可能。生理的、心理的人性确实麻烦无比,但没有了它“自己”将会空无一物,正如安迪斯·斯留修司早已说过的:

我知道若没有了我

上帝片刻难活

我若逝世,他

也将消失。

“自己”内部具有与目标类似的性质,要表现此种目标,不能依赖意识的参与。完成目标的冲动是无从被否决的,其情况就像我们不能否决自己的自我意识一样。但人的自我意识也常会专横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且往往或明或暗地反对不断流转的自我之需求。实际上,“自己”可以说毫无例外地,总是处在一连串无休无止的折衷协调之间。意识我与自己苦心孤诣,力求维持天平的均衡——假如一切都顺利的话,也许可以做到。而任何一端如果摆得太过的话,通常会被视为“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当然,“极端”之事如果发生的极为自然,本身也不坏。我们只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善于使用的话,它们也会给我们足够的机会去实现,这真值得我们庆贺。在这些人当中,有极少数的人与世隔绝,超脱事外,他们往往秉赋奇绝,意识的幅域比我们常人来得丰富,也来得广——但这只限于他们反省的能力没有瘫痪时才谈得上。因为宗教的狂热(凭依)或许出自神恩,但也可能来自地狱里的恶魔。即使意识的云彩可以达到最高的目的,一如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随之而来的,不免是狂妄自大,腐败自然随着产生。我们唯一可靠且持久不变的收获物乃是可持续增高、可持续增广的反省能力。

有关的陈腔滥调且先不论,但很不幸的,没有任何的哲学命题或心理学的命题不会立刻逆转回去的。因此,反省之为物,它如不能在一切浑沌、诸种极端中站稳脚步,而视自身为自足的目的,那么,它也只是一种限制而已,这就如同纯粹的动能本身只会导向疯狂一样。任何事物如要存在,一定都需要有它的对立面,否则,一定流于空虚梦幻,一无所有。“自我”需要“自己”,反之亦然。这两者的变化关系,东洋人探讨特多,体验特深,远非西洋人所能望其项背。东洋哲学虽然与我们的极不相同,但对我们来说,依旧是笔难以估量的宝藏。但是,“想要拥有它,必须先努力求得它。”西玛尔以传神之译笔,借着笔端,传递给我们希里·喇嘛哪的话语。在这份最后的礼物之译文中,再度溶合印度精神世世代代储存的最高智慧,以及圣者个人的生涯及志业。这也显现印度民族想要再度解放“根源”时,其努力是坚苦卓绝,勇猛精进的。

三、东洋传统的借鉴

东洋民族今日正面临它们的精神价值急速崩坏的威胁,而取代这些精神价值的,却谈不上是西洋精神里所产生的最优良产物。从这种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喇嘛克里斯哪与斯里·喇嘛哪可视同现代的先知,这两人和他们民族间的关系,就像旧约里的先知和他们“不信神”的以色列子民一样,都扮演一种“补其不足”的角色。他们不但呼吁他们的同胞要记住自己渊远流长的精神文化,他们还将此文化体现出来,成为一种发人深省的警告标记,以免在新奇的西洋文明带来的物质性技术以及商业的俗世追求中,忘记了灵魂的追求。目前正腐蚀西洋人心灵的,乃是人们在政治上、社会上以及知识上不遗余力地追求权力,拼命扩张,贪婪攫取,永不满足。这种情况也流传到东方来,其势莫之能遏,其后果无从衡量。以前灵魂赖之以生存或极力追求的东西,现在许多已消灭得无影无踪。文明的外在化确实一方面除去了许多灾害——除去这些灾害似乎符合人民的期望,对人民非常有利—一但根据经验所示,只要顺着此步骤再向前发展,我们往往也要付出丧失精神文化的可观代价。我们如能生活在装备齐全、卫生设施良好的房子,无疑地会非常愉快。但这依然没有解决如下的问题:房子居住者到底是“谁”?也没有回答:他的灵魂是否也享受到同样的秩序井然,清净不染,一如他的房子对他的外在生活所展示的一样?性格完全外向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所谓的基本需求,他永远不断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但由于他的成见使然,他所追求的这些东西永远是在他之外。他忽略了:纵使他的生活表面上看来很成功,内心里却依然不变。因此,假如他拥有一辆车子,而多数人却有两辆,他就会因贫困不如别人而懊悔莫名。无可否认的,人的外在生涯可以日趋改善,渐臻完美,但如果内在的我不能与之并驾齐驱的话,这些事物即毫无意义可言。满足“必需品”,确实是幸福的源泉,其价值无法衡量。但假如内在之我从此出发,不断要求,我们可以说:绝没有任何外在的财物可以满足此种要求。当人在追求现世的荣光之际,这样的声音越少听见,内在之我越会变成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无法言喻的不幸及无法理解的失意的源泉,与原初预期的结果南辕北辙。生命的外在化一变而为无可救药的苦痛,人竟然不能理解:为何他受苦的原因是出自他自己。没有人对他的永不满足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反而认为这是他合法的权利。他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世俗的精神食粮如片面发展的话,及乎极至,必然会严重扰乱均衡。这就是西洋人之病,他们贪婪攫取,冒进不已,除非全世界皆已受其贪欲波及,否则,他们是不会定下来休息的。

东洋的智慧与神秘虽然以他们固有的语言表露出来,无法模拟,但对我们而言,可称道者依然不少。它们提醒我们:我们文化里面原本也拥有类似的东西,可是后来却给忘了。他们也提醒我们注意内在自我的命运——我们早就将它搁置一旁,视同无足轻重。布里·喇嘛哪一生的言行不仅对印度人意义非凡,对西洋人其实也很重要。它们不仅是“个人的断烂朝报”,对人类来说,它们显示一种警讯,警告我们正面临在麻木不仁与凌乱失序的浑沌当中。从深层的意义来看,西玛尔最后的著作可视为一种证言,它告诉我们当代印度先知一生的志业,当我们尝试解决心灵转换的问题时,这位先知可被视为一种典范,他感人至深,这绝不是偶然的。

同类推荐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斩天见日明

    斩天见日明

    剑开两刃,死中求生。挥剑决浮云,斩天见日明。这世上有无情剑,亦有有情剑。有活人剑,亦有死人剑。但剑究竟是什么,还需要人亲身体会才能知道。所以我来到这世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剑与剑客,只是为了搞明白我为何拔剑。
  • 深情不及死罪

    深情不及死罪

    乔亚泫:“以我的心为牢笼,将你永久监禁可好?”陈清歌:“至死,他都没有爱过我。”简源:“这……与我,并没有关系。”
  • 仁学

    仁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浴火:穿越之代嫁邪皇妃

    凤浴火:穿越之代嫁邪皇妃

    她,顶级杀手,冷酷无情。一朝穿越,家族却惨遭灭门,随后,她便被当作牺牲品,替身远嫁给东离国三皇子。东离国盛传,三皇子乃妖魔转世,人人避而远之。那年,她成为了他的王妃。时空穿梭,两者命运交汇。是她降服了他,掌控一切…还是他蛊惑了她,占据所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十不二门枢要

    十不二门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郎江湖

    夜郎江湖

    南京城里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个人的江山,而在大火中消失的人却成为这个人一辈子的恶梦,也成为夜郎之地江湖恩怨的引子。欢迎书虫入群:261795116。
  •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TFBOYS之樱花的守护

    TFBOYS之樱花的守护

    八年前,他与她在樱花树下相遇,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他送给她一串刻着樱花图像的手链,他也有一串。他立下誓言要守护她一辈子……可天公不作美,由于种种原因,她离开了那里,离开了樱花树,更因为车祸而失忆,他们能找回当年的记忆吗?她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比他晚三十分钟,他们从小玩到大,使他心动,他们将何去何从?她,一个高冷学霸,莫名与他相遇,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是訫璇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TFboys之唯恋花季》,喜欢加QQ2379714926】
  • 你在我不愿醒来的梦里

    你在我不愿醒来的梦里

    十六年前,家族败落,齐灿灿作为遗孤被世交唐家收养。她是风光无限的豪门千金,面上如白莲花般清纯;也是八面玲珑的交际花,背地游走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成人礼的第一个夜晚,唐纪修摧毁她的梦想,折断了她的翅膀。“给钱的,你不亏。”六年的分别,再次重逢却换来一双世界上最冷漠的眼睛。“齐灿灿,你不会忘记你是我的破鞋了那一年,她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唐纪修却冷笑着将她压上冰冷的手术台。“你的男人那么多,这野种,留不得。”她愤恨过,恼悔过。却始终冲不破名为‘情’字的这张网,前路漫漫,回头便是万丈深渊。一朝寄养,终生监禁。唐纪修,我控告你无视爱情,一味逃避,唯唯诺诺,我判处你终身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