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舟
幽谷拾光
来到世间走上一遭确系不易,何苦要劳心费神,坑害别人?
学学人家田程的品行吧,一腔坦荡之气,一身浩然之风,高风亮节,感召后人……
蛟龙出海
田程是大名府城南田家庄人,那年挑一担花生到城里卖,巧遇府衙缉拿一抢贼,施展武功助府衙擒住抢贼。陈知府看他一团正气,便招进府衙当差。
差役几人合住一室,这日上午刚发下月银,同室李注水就嚷着银子不见了,怀疑是田程所为。田程质问李注水,有何凭据怀疑他拿了银子?李注水说,往枕下放银子时,就他田程在室内,不是他拿去了银子还能是何人?田程涩涩地笑笑,未加强辩,当即承认偷拿了银子,并向李注水道歉,说家里急等钱用,一时犯浑,心生邪念,就做了偷事。田程说着,将十两银子给了李注水。李注水与其他几个差役把田程骂了个狗血喷头,此事便算罢了。
事过七八天,同室一差役休假回来,发现自己走时仓促,错将李注水月银拿走。让田程背了黑锅,李注水颇难为情,向田程深表歉意之后,问他当时为何不申辩,却承认是自己所为?田程嘿嘿憨笑,说李注水往枕下放银子时独他一人在场,银子丢了,怀疑他也不无道理,如不承认拿去,再狡辩,不但解除不了干系,反而在兄弟们眼里就真真成了无德行之人了。通过此事,差役们对田程肃然起敬。
后来,陈知府晓得此事,觉得田程是个可造之人,就晋为步兵都头。田程做了都头,更加尽心尽职,协助陈知府破了不少命案、窃案,深受陈知府赏识。
这年,大名指挥使突发暴病死亡,陈知府看田程人品出众,武艺超群,善职善守,有意向朝廷推荐就任大名指挥使。已做了狱头的李注水听到此消息,向陈知府告发,说田程与其寡嫂通奸。
小叔子与寡嫂通奸这等事,若是平民百姓,知者一笑了之,并不碍甚。如发生在朝廷官员身上,便不能当做一件小事看待了。陈知府为慎重起见,将推荐田程做指挥使一事暂且搁置下来。
李注水见陈知府对告发田程与寡嫂通奸将信将疑,找来一田家庄乡绅作证。那乡绅说确有此事,全村男女皆知晓。
陈知府这才信以为真,唤来田程,说他与寡嫂通奸,丧失良德,已不适合在衙门里当差。田程知道,李注水与那乡绅所作,不过是报复而已。因李注水虐待囚犯、索取囚犯家人财物,被田程斥责过多次,并扬言如再让他撞见,定要告知陈知府;而那乡绅告发田程,是因那乡绅之子仗其财大气粗,在村里欺男霸女,被田程痛打过一顿。田程见陈知府已意决,不再多言,苦笑离去。
月余后,陈知府下乡巡视民情,路经田家庄,忽忆起田程是此庄人,打问一耕作村民,现在田程是否与寡嫂同居?村民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田程压根儿就没有兄长,哪来寡嫂。陈知府知误听谗言,冤枉了田程,立即起轿进村,请田程回衙。
田程恢复了都头之职,却吓坏了李注水,担心陈知府治他诬告罪,田程拿他复仇,惶惶恐恐连夜逃回家乡。
陈知府推荐田程做大名指挥使,朝廷很快将奏章批复下来。田程穿上指挥使官衣,跪地大礼谢过陈知府知遇之恩,仍不起身,恳求陈知府准许李注水回衙继续当差。陈知府愤愤地说,此等行为不端之徒,离开府衙岂不更好,寻回作甚?
田程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李注水在府衙当差这么多年,还是有功于府衙,怎能因与他田程间产生一点儿私怨,就断了人家前程?如果不能赦回,他田程心里会时时不安。陈知府在田程宽厚、仁义感召下,遂答应田程恳求。
田程来到李注水家,李注水认为田程是来寻仇,吓得浑身哆嗦,跪地求饶,说田程大人有大量,君子不记小人过,就放过小人吧。田程说,他此次来访,非为个人恩怨,代表陈知府请他回衙继续当差。李注水不信田程所言,声泪俱下,磕头如鸡啄米,说他上有七旬老母,下有膝高幼儿,看在老母幼儿薄面上饶他这一遭。田程再三向李注水解释,确实请他回衙当差,并无其他恶意,可李注水始终不相信。田程无奈,堆土为炉,插草为香,挨着李注水跪下,说他二人结为异姓兄弟。
李注水见田程要和他结拜,方将田程言语当真。二人叩拜过天地,李注水悲喜交加,不自禁又哽咽起来,再次撩衣跪倒,说这次是为田程品行叩拜。
诗文并茂
瓷与人生
如果你也需要情感的慰藉
请相信釉上晶莹
便是诗歌的心情
要是我也需要
露珠的温润
请留下星光,在爪裂纹上
让心获得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