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4500000012

第12章 狼狈的帝国暮年(1)

刘邦的逃亡还在继续,陈胜的故事已经要结束了。

陈胜死了

在陈胜全力造势下,华东地区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朝各地的政府官员都非常害怕,一个不被他们看好的农民起义军竟然有了燎原之势,这个时候各个官员们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者到底是谁,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国籍附属于谁,而是自己的官爵和性命。这帮决定了做“墙头草”的头头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墙头草”的倒向问题。沛县自然也不例外。

沛县县令立刻召集萧何与曹参等重要干部商议如何面对当前的局势。为了免于被革命革丢了性命,而且综合现在的实力一评估,大家一致认为往起义军这边倒安全系数大一些。

县令决议干脆背叛朝廷,率军响应陈胜。

但这个时候,萧何却提出了异议。

您是秦朝的官吏,吃秦朝的,喝秦朝的,如今却背弃朝廷,恐怕沛县的人民也不会跟随您的。

正在县令焦头烂额不知道这棋该怎么下的时候,一直没有言语的曹参站了出来说,不如就让萧何来当领导吧,萧何在沛县的人际关系最广。

萧何一听曹参的话,急了。

这可是万万不行的,平时朝廷对我也是该发工资发,该发奖金发,逢年过节还给点肉,这时候让我出面,实在是不合适啊。但是我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刘邦。这个时候他正带着沛县的一些乡亲在外逃命呢,这个时候让他来领导,那些乡亲的家属们肯定支持,这就争取了沛县一大部分的人啊。

县令考虑了一会,想想也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同意了萧何的建议。

此时刘邦在干什么?

原来,刘邦看秦朝大势已去,并且各地都纷纷响应反抗暴秦,他当然也按捺不住,没有办法的是,他现在手下的人太少了,所以只能持观望态度,而萧何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助他一臂之力。

萧何立刻派樊哙到深山中去寻找刘邦。

本来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的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他用最快的速度打点好了行装,率领徒众,浩浩荡荡向沛县进发。但与此同时,刘邦也留了一个心眼。这个心眼就是关于沛县县令的。

沛县县令此时的做法很明显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这么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留下就是一个祸害。

还真如刘邦所预料,沛县的县令真的后悔了。

自己好好的一个县令,最后竟然把大权交给一个亡命之徒,他越想越憋屈,而且话又说回来了,这秦朝到底能不能完蛋还另一说呢。况且这次我犯了一个大忌,萧何、曹参、刘邦都是一路朋友,他们这么热心地撺掇这事儿,里面肯定有猫腻。

县令反悔了,并且很彻底。

于是,下令紧闭城门,命人逮捕萧何那伙人。幸好,萧何人脉广,被人事先告知,慌忙逃到刘邦那里。

刘邦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果然他一出现在城外,城里就发生了大暴动。刘邦在做泗水亭长那几年,沛县的朋友倒是没少交,于是在里应外合之下,沛县很快就落到了刘邦手里,这位县令自然也死在了刘邦刀下。

就这样,刘邦最终也成了当时抗秦大军中的一分子,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读书人的恐惧

看看上面发生的一切,还真是兄弟联手胜出的感人友情故事。可这其中的绝对力量就当真是友情的胜出吗?腿上有七十二颗痣的刘邦果然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可以无条件的吸引萧何和曹参等人吗?

刘邦确实就应该命中注定地成为领袖吗?

如同前面的方法,我们要对历史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当然了,我们还是要用怀疑的方式。

关于刘邦和萧何等人前半段的友情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大概很多人都非常向往刘邦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和那种一个电话就能叫一帮兄弟的架势。

但实际情况是,从刘邦和萧何等人后半段的友情来看,这份友情并不是无坚不摧和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就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说来说去,刘邦能成为头的最大理由就是没文化。

此话到底怎讲?

我要说一个理由,不知者无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的人反而更加勇敢,更加敢于担当。那么,刘邦就是这种人,虽然算不上完全没文化,但他没读多少书倒是真的,相比于萧何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来说,刘邦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

萧何和曹参这两个文化人,当真就信服刘邦,推刘邦为王吗?

当时的萧何和曹参是沛县县政府的一级官员。按常理来讲,这两个人的领导才能一定高于刘邦,刘邦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当萧何和曹参要刘邦自立为王的时候,刘邦再三推辞,他自认为他的能力还达不到。

但萧何和曹参却一再坚持,这到底是为什么?原来,这正是源于萧何和曹参心中的一种恐惧,这人读书读多了,心眼自然跟着成正比,想问题自然也多起来了,这三多加起来就变成了畏畏缩缩。有文化的人一听说要造反,还要当个造反的头头,就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畏之如洪水猛兽,瞻前顾后,心有戚戚焉。何必呢?周任有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诸葛亮出山前不也没带过兵吗。

萧何当时当然看清了天下局势,响应起义军才是顺应天意和民意,所以他决定要造反,但是在选举领导人的问题上,他迟疑了。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当时秦朝的连坐法是非常残忍的,只要你当了“头”,当了“首”,连得最多的一定是你,反倒是法不责众,关于这些跟着起哄的人民群众就没法问责了。

萧何当时虽然知道了天下大势,但他却不能保证秦亡是一定的事情,所以萧何认为,胆子大的刘邦是此时的最佳人选。

总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刘邦此时已经开始向历史既定的轨道行进了。

在沛县居民心中,萧何和曹参的地位虽高于刘邦,但他们都是文吏,说起这打仗的事情,他们还真不在行,因此大家也都全力拥护刘邦。

刘邦推让了几次之后,见众人的诚意,也就勇敢地担当起了起义领导人的角色。

刘邦虽然同意了当头,但到底该如何称呼刘邦呢?

萧何不愧是文化人,这个时候,他发话了,就改称为‘沛公’吧!既可以表示是沛地的领袖,又有贵族的气派,叫起来还有亲切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和刘邦的一致通过。

接下来就是重新整编人马,由原先的“刘季党众”为基础,重新编入沛城的子弟兵,然后刘邦到大庙祷告黄帝,以象征志在恢复天下秩序,并在广场祭祀战神蚩尤。之后,刘邦下令战鼓齐擂,并以牲血祭鼓,所有旗帜均采用红色战旗,人数虽不多,但阵容还算强大。

一支全新的队伍闪亮登场了。

刘邦以萧何及曹参为主要参谋,卢绾为侍从官,夏侯婴、任敖、周勃、灌婴为部将,最为剽悍的樊哙则为先锋。

刘邦下令攻击周围的县城胡陵及方与,并将大本营基地暂时设在自己的故乡丰邑。

就这样,历经千帆之后,刘邦成为秦末起义群雄中相当特殊的一支农民杂牌军领袖。但这竟然还不是尽头,刘邦对未来的展望和野心也随着时间疯长。

至此,反秦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都开始成长了,最终,他们会相遇。

无人可用

杂牌军的弱点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没有宏观的规划指挥。

这个时候,刘邦的部队虽然比以前强多了,但充其量就算一个没有根据地的游击部队。刘邦和手下的人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啊,一定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也就在这个时候,偏偏出了个楚王景驹,他现在正招兵买马,况且还举着楚王的大旗,好,就他吧。

就在投奔景驹的路上,刘邦遇到重重困难,他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西进军事行动显得漫无章法。军事的整体规划方面无从下手,刘邦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硬伤。

就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老天再一次向刘邦示好,刘邦遇到了张良。

张良原先是六国之一韩国的贵族。在秦朝灭掉韩国之后,张良决心复辟,在短短的几年中,他结交了多名刺客,并打算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但是这件事情终究没有做成,张良最后逃到了今天的江苏睢宁。

后来的张良成了小气候,也投入到了反秦的大阵营中,但也苦于力量弱小,于是决定也投奔楚假王景驹,没想到,在中途却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

尤其是张良,觉得自己遇到了能读懂自己的绝对知音,于是两股力量合成一股,继续前进。刘邦三下两下就把张良完全收编了。

刘邦的运气好得不得了,秦宫外已是水深火热,而秦宫内却歌舞升平。

狗狂有屎,人狂有事。这句话虽然粗俗,但却非常对。

赵高现在很高兴,朝堂之上,胡亥似乎就是一个摆设,朝政上的大事小事都要先和他商量商量。

这不,紧接着事情就来了,陈胜吴广起兵造反的事情拿到朝堂上来讨论了。

同类推荐
  • 再兴明朝

    再兴明朝

    明朝,一大波特种兵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崇祯,你的中兴抱负还记得吗?扶大厦之将倾;力挽天下之狂澜;本天师再给你一次机会!
  • 大水浒传

    大水浒传

    波澜壮阔的水浒英雄好汉的新释兴亡录,全新塑造情节与人物
  • 百家时代

    百家时代

    在这个百家强盛的时代,白墨作为兵家传人,却为小说家写着小说,为墨家制造着机器,为农家创造着粮食产量。。。在兵家看来这是不务正业,在其他百家看来就是多管闲事。白墨却一步一步引导着世界的发展。其实他只是不想去打仗,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三国张超传

    三国张超传

    三国之所以是三国,不单单是因为有争权夺利,有争霸天下。文有二曹,蔡邕父女,孔融等一代文豪武有吕布二哥等绝世猛将,智有妖人诸葛,荀彧,郭嘉,贾诩等天下奇才,奇门遁甲有张角,于吉,左慈,相人算命有许子将,管辂,有美人洛神二乔,学医的不可能不读伤寒论,养生的不可能不知华佗。焦尾琴天下名器,赤兔万中无一。这是中国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代,最波澜壮阔的百年时光。
热门推荐
  • 吾命无量

    吾命无量

    吾本只求苟生,奈小人难缠,友人欺我,同门不容,幸得本命仙煞,怎甘做凡,自当灭小人,战四方,得我道,成吾命,得永生,吾命无量!
  • 素颜淡如花

    素颜淡如花

    遇见,唯美了流年。感谢一路有你,给我欢笑,赠我温暖,陪我成长。悲伤有时,花开有时,不埋怨,不气馁,若能在平凡的尘世里,做一个进退有度,从容自若,向阳生长的女子就好!
  • 我们在一起很合适

    我们在一起很合适

    都有先天条件了,怎么可以不在一起呢?就算有点误会,我也可以一点一点帮你磨平。
  • 婚姻呼叫转移

    婚姻呼叫转移

    (正文完)番外系渣男回头的暖宠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当爱情待罪的羔羊---题记廉诗斐曾经为了逃避对徐贺湛的暗恋只身到了异地,当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回来参加姐姐廉诗语和他的婚礼时,在他眼里她成了推姐姐摔下楼的人,姐姐成了植物人,而她成了罪人。十天后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从此她活在自责与折磨中,她曾经以为只要她真心地对他,真心地照顾姐姐她的生活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她忘了她也是有感觉的人,她最怕的就是徐贺湛对她的冷漠与憎恨。女儿的到来也没有让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让她对他彻底失望了。当她知道姐姐摔下楼的事是姐姐和曾经的恋人设计好的时,廉诗斐觉悟了,原来今天的一切不是她错了,而是她太傻了。她曾经对徐贺湛说我不是非得爱着你才能活下去,少了对你的爱也许我会过得更好。只是她当放弃了那份爱,徐贺湛才发现,她的放弃让他感觉到痛苦。
  • 冥王妃

    冥王妃

    八百年前两人曾许下了婚约。再见时,冥王却错将绯羽当成了她......真相浮出水面,他狂喜的发现真正与自己有婚约的人竟是她......他开始死缠烂打!“哼!找你的绯羽仙子去......”“本王发誓,我真的从头到尾只爱你,那绯羽仙子我只是错以为自己欠她一个婚约”某男红着脸说道......“不管了,八百年前早就注定——你就是本王的!!”某男发誓此生定要将她扑倒、暖床、生娃,从此甜蜜打包带回家!!!小虐怡情,宠爱无边。欢迎入坑!!!
  • 灵魂移位

    灵魂移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女人之美.在于傻得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他的梦想不是当什么名人,而是幻想自己带着二流异能,变成有钱的大少爷,家有良田千顷,终日不学无术,没事领着一群狗奴才上街去调戏一下良家少女……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奈何总有一些不长眼的蠢材,以为自己很牛叉的去挑战他的个性!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的再刁,一砖撂倒!任何在我面前装B的人都要被华丽的轰杀掉!真男人不解释!男人总要承受一些压力,但一定要金枪不倒!~『★★★★★都市精品小说:深度→内涵→YY→偷情→合理◆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象情景剧,站在地狱看天堂,为谁辛苦为谁忙.原来还是人间的生活最爽』
  •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路小果一行五人满心欢喜地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暑期探险,可是路遇塌方,不慎坠崖,虽然有幸存活,但在雅鲁藏布无人区却迷失了方向。为了寻找走出森林之路,他们历经种种艰险,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大森林里危机四伏:恶魔之树、食人花、巨蟒、狼人、食人蚁、巨鼠、一波又一波的危险接踵而至,五人最终能顺利脱险,成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吗?
  • 洪荒第九纪

    洪荒第九纪

    姬墨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两百年后,地球不在,洪荒再现!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年幼的他艰难生存,不断变强,为的仅仅只是找到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父母。然而,随着他一步步走上金字塔的顶端,他却发现,这个世界有着巨大的秘密。洪荒第九纪,前八纪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第九纪又意味着什么?万族争锋,七族夺天,姬墨带着人族又将何去何从?
  • 穿越之野蛮的诱惑

    穿越之野蛮的诱惑

    冷血无情的堡主对她说:你这贱人,不配怀有我的孩子,喝下它,是你唯一的选择……心恢意冷的她跳进了冰冷的荷花池以求解脱,许久以后不会水的她出人意料的自己游了上来。脸上还带着慑人心神的笑容……
  • 佳人出轨

    佳人出轨

    美貌善良又性格怯弱的贾建真,为了亲人的安危成为了第三者,他人包养的底下情人,金钱的奴隶…为了隐瞒,她无所不用其极…可到最后,丈夫,妹妹,家庭,幸福一切都远离她!究竟到底是谁,为爱不忠!最终……她身败名裂了,最美丽的女人成了最卑贱的女人,遭人唾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