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5400000032

第32章 不要与自己对抗(2)

心灵感悟:我们应该靠自己的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去做出人生中的抉择。抉择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

螳臂挡车

《庄子》中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螳螂在草丛中昂首阔步,一只停下来休息的蜜蜂看见螳螂过来立刻惊慌飞走。不久有一只蚂蚁经过,看见螳螂也急忙四处躲藏。螳螂继续得意洋洋地走向路中央。此时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的声音,原来是一辆马车向前奔来。马车见了螳螂却丝毫没有稍停之意,此举令螳螂心头火起,于是举起双臂横挡车子去路,不料车子仍旧前进,螳螂终于葬身轮下。

生活中的失败者也有类似这只螳螂的个性,凡事好逞强,虽然他们的目标根本不能实现,但心里却极不服气。他们对明知不可能的目标挑战,结果枉自伤害自己,增加自我的无力感和挫折感。由于这种挫折导致自信的丧失,且连续的失败、挫折所造成的伤害还会产生后遗症,对将来会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必须多加防范。

心灵感悟:凡事不切实际的争强好胜,对自己有害无益。生活中,我们只有保持平常心,不与人争,也能获得幸福、快乐。

衡量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人在逛街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向有意捞鱼者提供鱼网,交钱10元即可捞鱼,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年轻人一时童心大发,蹲下去捞起鱼来。

他一连捞破了五张网,却连一条小鱼也未捞到。

见老人眯着眼似乎在窃笑,年轻人恼怒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得太不结实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看你也是念过书的人,怎么也不会动脑呢?当你心生意念想捞起你认为最美的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所握的鱼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要懂得了解你自己呀!”

“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老人一字一顿地说:“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这和你们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都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目标之际,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的确,在生活中,你要想得到什么就得先衡量自己的实力。

心灵感悟:毫无疑问,动手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衡量自己的实力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就会遭遇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忏悔

忏悔能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打扫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并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他在少年时,曾经将自己极不光彩的盗窃行为转嫁在一个女仆的身上,致使这位无辜的少女蒙冤受屈,并被主人解雇。后来这件“卑鄙龌龊”的行为,使他深深陷入痛苦的回忆中,他说:“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好像这个罪行是昨天才犯的。”卢梭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对自己作了严肃而深刻的批判。他敢把这“难以启齿”而抱恨终生的丑事,告诉世人,显示了他勇于忏悔的坦荡胸怀和不同凡响的伟大人格。

心灵感悟:一个懂得忏悔,懂得反省的人,就能减少做错事的机会,才会减轻心灵上的痛苦,就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杯子是圆的

日本有个著名的法师为了寺院的事,前去拜访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师,当时她突然发现杯子有个小小的缺口,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师父,很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法师问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法师这句话看似普通,但话语中所蕴含的哲理,实在值得我们琢磨一辈子。

心灵感悟:对于每个人,我们不能苛求十全十美,不应只看到他的缺点,更应看到他的优点。

不要死守陈旧的观念

在生活中,如果你死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放,那么吃亏的绝对是你。

某天夜里,一位盲人坚决拒绝了朋友一家人请他留宿的好意,执意要回家。他说:“这条路我不知走过多少回了,熟得很!”

朋友劝道:“可是现在天黑了,不比白天啊!”

“白天、黑夜,对我们盲人来说,都是一样么。你放心,这条路有多少沟沟坎坎,我熟得很。再说,黑夜走路对我们盲人来说更有利,没有来来往往的人和可怕的车!”

朋友一家人没办法,只好递给他一个手电筒,说:“拿着吧,说不定路上用得着!”

盲人难辞朋友一家人好意,只好接过手电筒一个人上路。

在一团漆黑的路上,他关掉手电筒开关,心里还笑话着朋友一家人,怎么这么粗心,要知道,手电筒对一个走夜路的盲人来说,不是等于废物么!

不料正想着,迎面走来一位莽汉,一头撞到盲人身上,两人同时掉进深沟里。莽汉从臭水沟里爬出来,生气地骂道:“你瞎啦,也不打个光亮!”

“我瞎你也瞎了吗?”盲人冷得直打哆嗦,把手电筒打开照着那人的脸。

莽汉骂骂咧咧:“伸手不见五指,有手电也不打,神经病!”

盲人全身淋湿,回到家已冷得说不出话来了。

朋友,即使你是健康人,也要吸取盲人这个教训。

心灵感悟: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根源,只有随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让经验左右自己,才能避免失败。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但了解自己的前提是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正确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惟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我自己么?”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副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副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鲁迅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呜呼,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心灵感悟: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更谈不上了解别人。正确认识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前提。

消灭自卑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自卑感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些人常发现自身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拥有那种能力,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当中很多人因此会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服、相同的家具,像他人一样地说话、做事。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善,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瑕,显得沉着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明白,别人的内心世界也同样残留着过去失败所留下的伤疤。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把自己破裂的伤口看得那么严重。

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有一个女孩,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爱情,为此感到很自卑。有很多优秀的男子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来她有良好的品格,受人尊重,应该拥有美满的婚姻,但结果却把事情给弄得一塌糊涂,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大变了。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商人认为自己注定要失败,不敢抓住机会去扩大经营规模;专业人员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比同事稍逊一筹;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大学里的考试惴惴不安;年轻女子迷人可爱,但与邻居的女孩相比较后,又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颇感失望。这些人本来极为优秀,但在内心里却憎恶自己,他们内心焦虑不安,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判断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

有些人沉沦在自卑感的迷雾中,自己是坚强的、睿智的、成功的。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拥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很高的名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热爱,而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却戴着有色眼镜,透过茶色的镜片来看自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么?

摘掉有色眼镜,变得成熟起来,像周围的人一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要认识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对付自己遇到的问题,你比你自己想像的要更优秀、更成功、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力。

心灵感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消灭自卑,找回自信。

学会应付尴尬

尴尬是在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尴尬有时是对方有意造成的,依仗亲密的关系公开揭你的短,或讲述你过去的傻事。有时是无意的,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你的隐痛之处。如果真的动气,别人还会说你没有涵养。

要学会自我解嘲。受到讥讽之后,千万不要把时间花在思考对方抱有什么目的或跟我过不去等上面,更不能假设有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有意者可能是习惯,对谁都这样,无意者更不能激化矛盾。让心情放松,把这种耍笑转移给大家。如有人说:“你不愧是属猪的,真能吃。”不妨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到一起呀。”

要用幽默来保护自己。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萧伯纳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师,他挖苦萧伯纳“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这位英国人,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心灵感悟: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嘲笑,如果我们能把嘲笑化为前进出的动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优势也能成为隐患

很多时候,人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他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他们得意忘形,从而失去了理智。

有三个好朋友同时住进一家宾馆。早上出门时,一个朋友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朋友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朋友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朋友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朋友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朋友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朋友很纳闷,问第三个朋友:“你怎么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朋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朋友:“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朋友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并且专拣平稳的地方走,因而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朋友:“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朋友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朋友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却不知优势是忧患的祸根。”

心灵感悟:优势不是绝对的。优势在某些时候会转化成劣势,而劣势也可转化成优势。对于优势,我们必须理智地看待,才能消除隐患。

理想

人有了理想,有了追求,生命才会有价值。

上帝问三个凡人:“你们来到人间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

第二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

第三个回答:“我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

上帝给前两个打了50分,给第三个打了100分。

因为前两个只答对了问题的一半,而第三个才答对了人生的价值观。

人既要承受痛苦,也要享受生活,这才是生命的完美和有价值的人生。

心灵感悟:人首先应该有理想,这样才能追求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理想,还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接受自己的缺陷

生活中,到处都有奇迹发生。只要我们挺起胸,端正生活的态度,就能拥抱那些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奇迹。

门德尔松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许多作品至今还被音乐界奉为经典。然而,门德尔松的长相却无法与他的音乐媲美:骨骼发育不好,个子很矮,长相一般,更要命的是,他的背后有一大块凸起——他是一个驼背。

虽然门德尔松才华横溢,但身材的缺陷无疑影响了他的婚姻,很长一段时间,这位天才音乐家都是孤身一人。但幸运女神最终还是眷顾了他。

同类推荐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本书从积极心态、发掘潜能、敬业尽责、人际关系、自信自强、善抓机遇、良好习惯等角度入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力求揭示创造奇迹的秘诀。
  • 从心爱自己

    从心爱自己

    女人要爱自己多一点。怎么爱呢?花大把的金钱美容、塑身吗?花大把的精力逛街购物吗?找个男人谈情说爱吗?NO!这些都不是对自己真正的爱!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女人先要宠爱心灵!心灵是每个女人的主宰,它能决定女人外面的状态。当心灵充满了坚定,你就有能力战胜困难;当心灵充满了感性,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当心灵充满了力量,你就有能力改变生活;当心灵充满了温馨,你的世界从此焕然一新。女人要宠爱自己,不仅仅是关爱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它被欲望束缚。请跟随本书一起,开始一场宠爱心灵之旅……
  •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别无选择的使命、绘制命运的风景、超越时空的挚爱、穿越千年的神话、谱写人生的乐章等。
热门推荐
  • T星人的传说

    T星人的传说

    本作品为画江湖之不良人的续写,希望大家喜欢,本人会尽量满足大家的。
  • 皇上工钱岂能拖欠

    皇上工钱岂能拖欠

    很狗血的穿到古代的剧情,很俗套的假装失忆。给皇帝打工,工钱应该不少吧?但是,偏偏跟了这么一个腹黑皇帝老板,我的工钱,你到底啥时候还???没有绝世武功,没有倾城容貌,没有狠辣的手段,她独自来到一个异世界,且看我们的女主怎样玩转古代时光.....
  • 吾凰

    吾凰

    她重生而来带着枉死的怨念和经年不息的恨意她发誓她不会再让自己陷入那样不堪的境地这一世她不要再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这一世她要推翻这盘死局
  • 轮上十二月

    轮上十二月

    她是上古时期遗留下唯一的神族,无情无欲,是世界最公正的存在。看沧海变成桑田,历经时世的变迁。邻涯眺望,莫名感到一股凄凉,她问:“本君是否真的活了太久。”“上神为何如此想?”老树仙摸了摸自己的长胡答。“算了。”她想了想,终究是没说出来。“上神不妨下界看看,体会体会人的七情六欲。”“……”ps:本文一共分为12卷,每一卷是一个故事。
  • 坎巴拉太空计划之银河城管

    坎巴拉太空计划之银河城管

    一群来自外星种族“坎巴拉”的小绿人,在一场远征中战败并意外坠落在一颗类地行星上。为了早日回到家乡,他们在这里扎根。并启动了规模宏伟的“坎巴拉太空计划”。经过重重艰难险阻,他们终于飞出了这个星系。向他们的家乡飞去,然而,他们却得知,一个名为“银河城管”的组织正挡在他们的前方。面对有着几个世纪科技落差的敌人,以及迫不得已向敌人低头的祖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 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 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 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 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 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 》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焦虑的中产:青春被透支,房子是座山

    焦虑的中产:青春被透支,房子是座山

    本书讲述北京两个普通中产家庭命运变迁的故事,一个是公司高管,一个是创业者;一个从中产变成穷人,一个从中产变成富人;一个逃离北京,一个提前退休。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不已,精彩故事不容错过……
  • 麦神

    麦神

    一句话故事:一位小麦育种专家和新中国一同成长的故事。故事概述:20世纪50年代,扎根陕西杨凌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颠覆世界权威,研制成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能养活自己”,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麦神》由此切入,以赵洪璋、李振声为原型,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粮食危机为背景,围绕小麦良种培育展开故事,旨在塑造一群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将他们的精神核心融入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其具体化、生动化。小说同时还从一个不容易看到的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从艰难困境中奋起、进步,一步步走向富强的曲折历程。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