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200000020

第20章 风波再起

酷毙的酷吏

我一直认为历史上没有什么真正的酷吏,所谓酷吏不过也就是当权者的御用黑脸罢了。真正有脾气的人在官场中是找不出来的,要找您只能上土匪窝里去找,就这样这些个土匪的脾气也是被逼出来的。

所以,酷吏依循的并不是法律,而是帝王的小倔犟、小感慨。

哪那么多有脾气的?

汉朝的酷吏的酷法是不带重样儿的,郅都的酷法前面我们已经知晓,如今刘彻时期还有一个酷吏,这个人就是张汤。

说起张汤大家比较陌生,但说起前皇后陈阿娇那场宫廷整蛊案我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个案件的负责人就是此人张汤。

汉朝的酷吏总的来说是有发展阶段的,最开始郅都的“酷”其实是一种为政手段,而张汤的“酷”是一种审案手段,力图株连他人就是他的一个鲜明特色。

对于阿娇事件,刘彻大为恼火,这时候,如果遇到一个不会看事的,一定会把阿娇往死里整,但这就是刘彻的真实想法吗?

皇帝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心里有三分他表现十分,有的时候心里有十分他表现三分。

到底是几分,得由大臣猜猜看。

阿娇虽然犯了刘彻的忌讳,但阿娇毕竟和刘彻夫妻一场,而且还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亲表姐,刘彻在愤怒中其实有网开一面的意思。

就是这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慈悲被张汤发现了,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结果,就是主事的阿娇活得好好的,其他涉案人员能株连的全部株连。

这次疯狂的死亡链接致使长安好多豪门从此销声匿迹。

张汤也因为这件事情随了刘彻的心意而被刘彻誉为能臣,后来被刘彻提拔为太中大夫。

张汤从事的一直是司法工作,想必他一定看到过刘彻这样的眼神,当一个个刁人、一件件刁事屈服于法律之下的时候,刘彻露出了得意的目光,原来法是这么好用。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汤猜猜看的本事是一流的。他深知,刘彻传的是儒,用的是法,在这一点上,他和公孙弘都看得很清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摸索之中,张汤发现了一个屡试不爽的审案办法,那就是在道理上一定要攀上儒学,最好是在念审判书的时候直接引用四书五经中的经典。

这样审的案子,自然让刘彻非常高兴,知我者,张汤也。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张汤谙熟刘彻这一套呢?

这还要从张汤小的时候说起,说一则故事——张汤审鼠。

这并不是一则童话故事,在张汤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天,他的父亲出去办事,家里只留下年幼的张扬。父亲回来以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走了,那个时候张汤家还是属于草根阶层的,伙食水平还不高,张汤的父亲立刻就把张汤打了一顿。

郁闷的张汤也愤怒了,他立刻把这种愤怒转移到那只胆大包天的老鼠身上,愤怒的张汤开始在家里找老鼠的窝,最后,终于鼠赃俱获。

这只老鼠没想到,张汤的父亲也没想到,幼小的张汤竟然组织了一次动物法庭。从拷问到记录,最后到宣布审判结果,最后当庭定案,判老鼠五马分尸。整个程序整齐有序,就像是经过专业训练。

张汤的父亲在看了这一切之后,当即就给儿子选好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长大后的张汤当真在长安县当了很长时间的小吏。

不久,张汤就因为工作出色被调任到茂陵尉去主持刘彻的另一处豪宅——陵墓的修建工作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汤和高层搭上了边,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张汤上位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前丞相田蚡,田蚡有个弟弟田胜,说来也是刘彻的舅舅,但这个人的运气就不如田蚡这么好了,田胜有一次犯了事,张汤打听到了他的背景,不但没有重罚他,反而竭力讨好他。

之后,也因为田胜的引荐,张汤攀上了田蚡,这个时候的田蚡正需要培植自己的一班人马,于是张汤很快就得到了田蚡的提拔,进入了最高权力的政治圈。

这才有了后来张汤一路好走的仕途。

听着张汤的故事,不免有点儿伤感,这么一个倔犟、聪明的孩子似乎是越走越变样了,从他当年审鼠的架势来看,他似乎能成为汉朝一代青天,但张汤选择了另一种审案方式,与其说是审案方式,不如说是生存方式。

张汤审案是非常有自己特色的,因为先前曾发现一种模式的好用,张汤似乎就爱上了用模式审案的方法,一件案件呈上来的时候,最先面对的并不是法律的标准,而是张汤的标准。

标准一:犯事的人如果是刘彻想严办的人,张汤就交给执法最为严酷的官员审理。

标准二:犯事的人如果是刘彻只想意思一下的人,张汤就交给执法宽松的人去审理。

标准三:犯事的人如果是豪强,张汤一定会往死里整他,因为他知道,刘彻最讨厌装的人。

标准四:犯事的人如果是平头百姓,张汤往往都会网开一面,能放过的就放过,张汤也是从平头百姓过来的,这一点曾经的阶级情怀张汤还是有的。

这几个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刘彻的心思量身打造的,从张汤的升官速度上来看,这四个标准还是非常好用的。

甚至在张汤生病的时候,刘彻都亲自上门探望,假如仅凭案子断的合了刘彻的心思就能有这样的待遇,刘彻也未免太好糊弄了。

张汤帮刘彻的忙不止一个。

对匈奴作战给汉朝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财政危机让刘彻非常头疼。擅于揣摩圣意的张汤很快看出了刘彻的心病,于是他力主财政改革,因为一改革,就必定能揪出很多贪污的官僚。

一有贪官,就是我酷吏上的时候了。

大案一桩

说到这里,不得不牵扯出一桩汉朝时期的大案——一把剑引发的血案。

这个大案的主角就是淮南王刘安,事件的起因也是因为他的宝贝儿子。

这个淮南王就是前述向窦太后献书的刘安,刘安有一个儿子,他就是淮南王的太子刘迁。

公元前124年,刘迁学习舞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了。有一天,他听说父亲刘安身边有一个剑术高明的侍从——雷被,这个人被称作是淮南第一剑客。刘迁起了兴趣,一定要和这个淮南第一过上两招。

雷被一听说自己被太子看上了,很是着急,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雷被经常出入在淮南王身边,自然是看过刘迁的那几招剑法,刘迁的水平雷被自然心知肚明。

可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赢了呢,自己以后还要在人家手下做事。输了呢,实在是对不起自己那个淮南第一的名号。想来想去,雷被只有拒绝太子刘迁的挑战。

这下子热闹了,不干?没门。

于是一场早已知道胜负的比赛在雷被的百感交集中开始了,比赛中,雷被是处处退让,但还是不小心伤到了太子刘迁。

这个刘迁从小娇生惯养,当然受不了这样的委屈,再加上他心中对雷被的嫉妒,他就在淮南王面前处处说雷被的坏话。

于是,父子俩都看雷被不顺眼了,雷被也是被逼上梁山。

这个时候,恰逢刘彻对匈奴征兵的时候,刘彻下令,只要是有愿意为国效力的人,都可以到长安来报名参军,地方政府一律不得阻拦。

这个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孙子,刘安的辈分比刘彻还高出一辈儿,所以,他对刘彻的这个规定并没有太当真,淮南王下令雷被不得入京。

雷被走投无路,只得冒险进京投靠新主子,顺便告发旧主子。

这下可是急坏了淮南王刘安。

看看汉朝的法律,我们就知道刘安这么着急是有道理的,根据汉律,凡是阻挠执行天子命令的人,一律处死。

刘安现在这事说小就是小事,说大就是无比大的事。

照雷被这架势,分明就是把这事往大里说嘛。

刘安正在这里着急呢,又听说河南郡要抓刘迁到洛阳受审。

这儿子可是亲儿子啊,我百年之后还要等着他即位呢,这可急坏了刘安,他立刻和自己急坏了的老伴商量出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办法。

一旦河南郡来抓儿子,就反了他的,只要刘彻派汉使来,我就一刀杀了他然后造反。

在先前的献书事件中,刘彻早就看不惯这个老前辈了,刘彻建元新政的失败明明也就是这个老家伙横插一脚的原因。

今天落到我手里了,有你受的。

但淮南王毕竟是刘彻的长辈,刘彻的速度也只能放慢下来。

起先,刘彻也只是派一个中尉去例行公事似的盘查一番,刘安见来者态度不错,杀人的事情也就暂时放了一放。

刘彻朝中的大臣们都是一路看着刘彻走过来的,这个刘安关键时候横插一脚,刘彻当然厌恶他,于是朝中大臣都要求刘彻处死淮南王。

但是刘彻并没有采取群臣们的意见,他不愿背一个自相残杀的恶名。

刘彻下令撤掉淮南王的两个县,这个惩罚只是意思意思。

但刘彻只是意思意思吗?了解刘彻的人都知道,刘彻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他会这么容易就放过淮南王吗?

原来这是一种“煮汤慢死法”。

淮南王没有想到刘彻会免他一死,这对于极度惊慌中的他来说当然是个惊喜。

谢主隆恩,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静过后,淮南王缓过神来了。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淮南王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论资排辈我是高祖刘邦的亲孙子,而你才是汉文帝的孙子,我在诸侯王中的地位最好,一生也是恪守黄老的“无为之道”。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削掉我两个县,不蒸馒头争口气。

极度的郁闷让刘安变得开始有点儿神经质了,他脑子里一天到晚想的都是造反的事,这个时候的刘安无异于当时自己的儿子刘迁,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自以为是。

所以,给淮南王押注的人是零。

造反没造成,在自己的家里说说还不成?

不成!也就是这么小小的一说,就又被千里之外的刘彻知道了。

原来这次告状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安的亲孙子刘建。

这淮南老刘家唱的又是哪出呢?

原来这个刘不害是刘安的庶长子,这个儿子在淮南王宫里非常不受欢迎,上到刘安,下到王后都不喜欢他,就连太子刘迁也是经常欺负他。这刘不害倒也窝囊,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他吭都不吭一声。

但是刘不害的儿子刘建的性格和他老爸却是大相径庭。

前几年的时候,主父偃颁布了推恩令,刘建眼看着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但是刘安拒不执行刘彻的推恩令。

于是,家庭矛盾立刻上升到敌我矛盾。

刘建这次本来也只是想把太子刘迁扳倒,让自己的父亲当上太子,可不想,这一状却搭上了自己爷爷的命。

叛乱狂想症

淮南王本来就天天神神道道思谋着造反,这下又让自己的孙子告了,看来不反也得反了。

淮南王立刻找来了自己的谋臣伍被,淮南王是狗急了跳墙,可这伍被还是有理智的,他明白造反是一点儿胜算都没有的,于是便劝淮南王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刘安是铁了心地要反,伍被见劝阻不成,只得给刘安出了一个主意——挑拨离间。

首先是伪造皇帝圣旨,让有钱的人全部充边,当时朔方郡刚刚建立不久,这有钱的人是最怕动荡了,一动荡他们必然有想法。

其次是伪造文件,文件的内容是逮捕各地诸侯的太子、幸臣。

光这两条,无疑是给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当时的淮南王,这是比较好的办法。

但是淮南王并没有认同这个计策,他自有想法——骗出兵权。

首先造假证、刻假章、皇帝玉玺、丞相大印,群臣官印,全套伪造。

其次是安排内线到卫青和丞相公孙弘府中,一旦事发,动手。

再次伪造南越国入兵侵犯的假消息,借机派兵。

总体评价淮南王这个想法就是——章是假的,人是假的,理由也是假的。

比起伍被那个坐山观虎斗的计策来说,这个计策真的是好不到哪儿去。但这个时候的刘安似乎已经对造反是着了魔了。

伍被看着这个可笑必败的计策无奈了,无奈的他也只好另求他主了,就这样,刘安的造反计划在三个人的揭露之下,很快就败露了。

刘彻派出的宗正还没到淮南国,刘安就操刀自杀了。

刘安造豆腐的功夫比造反强多了。

至此,淮南大案告一段落。

后期的审判工作又交到了张汤手中。剩下的一干人等当然是刘彻不愿意留下的人,比照张汤的判案标准,适合标准一。

淮南王后、太子刘迁和所有参与此次谋反的人都灭了门。

顺便提一下,中间衡山王刘赐因为与哥哥淮南王刘安联袂主演了淮南大案(小剧集名称为衡山谋反),也刎颈自杀了。

至此,武帝时候的诸侯叛乱基本上都偃旗息鼓了,景帝那时候的七国之乱已经是一个太遥远的故事了。

不做事的人和警察一样总是在火并之后出现,淮南王、衡山王造反,刘彻朝廷严察两王的党徒。公孙弘认识到自己在相位,没有能辅佐皇帝治理好国家。现在有两王造反,自己难脱不称职之责。当时公孙弘正染病在身,于是上书皇帝,请求辞职,但刘彻并没有答应他辞职,只是让他暂时休养。

公孙弘生病之后,按道理应该是回老家等死了,毕竟岁数真的是不小了,都快八十的人了,但是他却在病床上又站起来了。原来,事情还没有结束。

这个时候,公孙弘光荣返聘,继续做他的大汉丞相,但实质已经是没什么实权了。

年龄在那里摆着呢,接下来公孙弘既没干什么帮人的事,也没干什么害人的事,就这么不痛不痒地让岁月带走了,历数刘彻的丞相,他或许是最完美的一个。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武悼天王

    重生之武悼天王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昔日杀手之王重生武悼天王,誓要终止汉家千年之殇!重铸冉闵兴汉之魂!改写千年尘封的汉家英雄悲惨命运!
  • 武威通志:天祝卷

    武威通志:天祝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 大宋帝师

    大宋帝师

    清华高材生-展大帅穿越了,凭借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超前知识,开始了他的大宋风骚之旅。商场妩媚生,白雪断无痕。大宋风流史,孤客最先闻。美女怀中卧,酒肉穿肠过。胡天八月雪,唯有鹧鸪飞。一切尽在展达的大宋之旅。
  • 我的抗战2

    我的抗战2

    如果《我的抗战I》是前哨、序曲那么《我的抗战Ⅱ 》就是更艰苦卓绝的战争史实、更加残酷而警醒的历史记忆口述者身份更广泛增加了更多平明受害者口述,并且增加了侵华日本士兵的口述,从他们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惨烈、悲壮和残酷,更全面地反思战争。内容描述更深入深入细化《我的抗战I》中涉及的部分战役,完整呈现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亲身经历731部队的幸存者为你讲述那段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修佛

    修佛

    讲述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看清社会的本质,是我的朋友,终将会高高在上!是我的敌人,终将会付出代价!
  • 七脉传奇

    七脉传奇

    罗天大陆是一个以内功修炼武者至上的世界。杨家全家遭遇暗杀,他在逃脱之际丹田被毁。当他得到了定神丹,神兵诀一切都改变了。且看我们的杨天化如何拳破苍穹,轰出一个朗朗乾坤。
  • Main-Travelled Roads

    Main-Travelled Ro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tfboys之你我的恋爱

    tfboys之你我的恋爱

    就是tfboys的恋爱。作者还小,更文不怎么快,和【我爱的人叫tfboys】里的人物一模一样,不是我抄袭,而是那也是我写的,不喜勿喷。
  • 早日懂事

    早日懂事

    出身农村的女孩舒岩,步入社会就找到了一份银行的好工作,本以为一切顺利,前景美满,却遭遇了大学男友移情别恋,以及经济压力下的种种煎熬。高中同学龚程多年来对舒岩情有独钟,默默关注着舒岩的生活……
  • 养只狐仙过日子

    养只狐仙过日子

    天魔妖三界毁灭,三界生灵齐现凡间,从此,凡间不凡。凡人修仙,凡物化灵当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成为‘仙人’后,孔愚还是‘凡人’一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

    《中国国家地理》“十周年文章贡献奖”得主聂作平,用文字引领你,一起领略大地的细节,一起一路钟情。全分为名川秀水、雄山奇峰、旧物新缘、古迹重寻、优雅之旅、边城风光六个部分,讲述了聂作平10年以来游历祖国山河大地的钟情之旅。聂作平在钟情的路上,横跨古今,纵览历史,于祖国之风光,既能从大处欣赏其雄奇壮丽,又能从小处领略其优雅灵秀;既能从古迹中挖掘出尘封故事,又能从新城中发现些生活奇趣……领略大地细节之美,自然一路钟情!
  • 越女无忧

    越女无忧

    一朝穿越都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鬼命运?老爹十两银子就把我卖了。看看,是不是亲爹一看就知道。不过即使被买了,也能过好自己的好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过的就是这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