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300000025

第25章 做事用人之法(4)

名声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一个人的名声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做大事的人来说,名声好了,办什么事情都会方便;名声不好,走到哪里都会招人侧目。做事要有会做事的好名声,用人要有肯用人的好名声……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才能让人才真心来投。我们这一节专门来讲肯用人的好名声。

好名声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对于肯用人来说,要先有肯用人的事实,才能把肯用人的名声传播到各地。

胡雪岩的结义大哥,也是他成功收服的一个文化人嵇鹤龄,曾经对他说:“用的人没有本事不妨,只要肯用人的名声传出去,自会有本事好的人,投到门下来。”而这句话也正是胡雪岩一生用人的一个经验总结。

毫无疑问,胡雪岩是一个非常懂得用人、也肯用人的精明商人,但他并不是天生就懂得用人的全套技巧,他也是在商场打拼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发现和总结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具备肯用人的名声也不要紧,注意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关注身边的人,善于发现人才,招募人才,就一定能够拥有肯用人的好名声。

一开始,对于湖州丝行开办以后收下的刘不才和黄仪,胡雪岩拿不定主意,肯用他们,但又不知道把他们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只能先慢慢观察。

刘不才虽然懂药店的生意,胡雪岩也准备开药店,但要让刘不才为他管理偌大一个药店,说实话,他还真有些不太放心:一是刘不才的经营管理能力有限,二是怕他赌博的旧病复发。然而,多一个人为自己所用终归是好的,总比树立一个“敌人”强多了。幸好刘不才也不是什么都不会,他花花公子那一套吃喝嫖赌的“本事”也算是他的一个“长处”。对胡雪岩来说,虽然一时不知道给他一个什么“名分”——把他放在什么地方,但至少暂时可以让他替自己去应酬那些吃喝玩乐的达官阔少。

后来,刘不才果然没有让胡雪岩失望,利用他的“特长”给胡雪岩办了一件大事,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联合上海生丝行业的龙头老大庞二,让胡雪岩在垄断国内生丝市场,跟洋人抗衡的事件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而对于黄仪,则要麻烦一些。黄仪是胡雪岩在湖州开办丝行时聘请的总管。由于当时时间仓促,没来得及考察,就直接任用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任用观察,胡雪岩发现黄仪不是做总管的材料,对他的评价是:本事实在有限,且心胸狭窄,办事专横,和在湖州管理丝行生意的老张、陈世龙等都相处不好。

但依胡雪岩的用人之法,他一向都不主张“人不好用就请他走路”的做法,他只是想另外聘请一个丝行总管,而将黄仪带出来跟着自己,但到底用他来做什么也实在让胡雪岩有些费心思。

正好有一次,胡雪岩在苏州碰到了来出差的嵇鹤龄,聊天的时候便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嵇鹤龄是个读书人,很有些常识,曾经是一个候补知县,由于解决新城之乱有功,被任命为浙江海运局总办。我们已经在本章第三节讲过胡雪岩和嵇鹤龄的认识经过,以及新城之乱,在此不再赘述。两人结识之后,便由于彼此的好感,结拜成了把兄弟。

关于胡雪岩的问题,嵇鹤龄仔细想了一遍后,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一个《千金市骨》的故事,谈到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说的是孟尝君手下养着一帮“闲人”,有个人没有什么大本领,只是会学鸡叫、打狗洞,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孟尝君对他也不是很关注。但在危难时刻,那些有本领的人却没能发挥作用,而这个会鸡鸣、狗盗的人却利用自己的这两项本领,帮助孟尝君和他的门客们从虎口脱险。

胡雪岩觉得很有道理,得到了很多启示,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心潮起伏。等嵇鹤龄讲完这个故事,胡雪岩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我懂了!我这样奔波,不是一回事!要弄个舒舒服服的大地方,养班吃闲饭的人,三年不做事不要紧,做一件事就值得养他三年。”

“你真的懂了!”嵇鹤龄非常欣慰地说,“所谓‘门客’就是这么一回事。扬州的盐商,大有孟尝遗风,你倒不妨留意。”胡雪岩是个聪明人,仿佛也跟嵇鹤龄心有灵犀。

胡雪岩若有所思,心里在细细地盘算着,突然,他霍地站起来说:“就这样了!这一趟回去,我要换个做法。”

于是,回去之后,胡雪岩就实施了他那个一石三鸟的好办法——既不用开除黄仪,坏自己肯用人的好名声,又能把黄仪从丝行调走,另找丝行总管,还能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黄仪为人精明、文字功底好的长处,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一个文书。其实说白了就是先养着黄仪这个“闲人”,说不定哪天会派上大用场。

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他总是注重用人,无论是在常人看来有本领的人,还是没本领的人,只要他看到这个人身上有他认为的闪光点或者有某方面的潜力,或者将来有一天有可能会用得上的“长处”,他都肯用。就连刘不才这样不学无术的人、黄仪这样不能做大事的人,他都肯用了,更别说有大本领的人了,他会加倍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胡雪岩得到了真正有才能,而且真心帮助他做事的一帮人。

胡雪岩就是这样,以他肯用人的事实,扬了肯用人的名声,吸引优秀人才投到自己门下。这是个非常有效的笼络人才的方法。

吸引人才不光是靠见到人才之后给他丰厚的物质待遇,更要靠用人者有肯用人的好名声。只要这个名声传出去了,就肯定会有人才慕名而来,到时候,用人者的事业发展也就不在话下了。

可见,名声就像人的一件无形外衣,在用人方面有好的名声,肯用人,就像给自己穿了一件金光闪闪的外衣,走到哪里都会有光环笼罩,光芒四射,人才也就会不由自主地朝着光明奔来。

要让别人心服口服地为你出力

收服人才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他心服口服地为你出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可要下一番工夫,不光自己要有两把刷子,还要善于发现他的“软肋”,知道他在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然后“对症下药”,便可“手到擒来”。

收服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让他帮助自己做成事情,最好是让他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出力。毋庸置疑,每个需要人才的人都会这样想,这是人之常情。而要做到让人心服口服却不容易,用人者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对症下药”。

在收服人才的时候,对某些人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直接,把话说得太直白,而要略施小计,假装糊涂。不点破那层窗户纸,给他一定的想象空间,让他猜。做了亏心事,他会心虚,便不敢再造次;没做亏心事,他会更加努力。

胡雪岩处理朱福年吃里爬外的事情,就是一个让人心服口服为他出力的最好证明。

朱福年是庞二上海丝行的总管。胡雪岩联手庞二在上海销洋庄,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没想到后院起火,这个朱福年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拿东家庞二的钱做自己的生意,还吃里爬外,在销洋庄的事情上捣鬼。

有一天,朱福年趁胡雪岩不在上海的时候,偷偷找到洋商,出卖了胡雪岩:“你不必担心杀不了价,胡某某不肯卖给你。你不知道他的实力,我知道,他是空架子,资本都是从别的地方挪来的,本钱搁在那里,还需吃拆息,这把算盘怎么打得通?不要说杀了价,他还有钱可赚,就是只能保本,他已经求之不得。再说,新丝一上市,陈丝一定跌价,更卖不掉。”洋商听了这些话喜不自胜,当即单方面取消了之前已经与胡雪岩谈好的价格,重新跟胡雪岩讨价还价,这一次直接把价格杀到八五折,死活都不肯再往上提,买卖双方陷入僵局。

庞二查到这件事是朱福年所为后,特别生气,他想彻底查清楚朱福年的底细,再狠狠整他一顿,然后“让他滚蛋”,但是胡雪岩认为那样做不妥,不符合他做事的原则。他想收服朱福年,让他心服口服地为自己出力。

于是,胡雪岩开动脑筋,用了两个计策,就把朱福年收服得服服帖帖的。

第一计:设下圈套,引朱福年自己来钻。

胡雪岩先让古应春出面,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的户头,然后在朱福年的户头中存入5000两银子作为他做自己生意的底金,并让收款的钱庄打了一个收条。接着,古应春找到朱福年,说由于手头有点紧,自己的丝急于脱手,愿意以洋商开价的九五折卖给庞二。隐含的意思就是,生意一旦谈妥,朱福年就会拿到五分的回扣,这个回扣就是古应春事先存入朱福年账户的那5000两银子。这算是古应春与朱福年两个人之间的一桩“秘密交易”。不过,这桩“秘密交易”并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是胡雪岩也知,但朱福年并不认为胡雪岩也知道。

朱福年收下这5000两银子,也就掉入了他们所设的圈套:如果他把这笔银子据为己有,胡雪岩便可以把这件事透露给庞二,如果庞二知道手下人吃回扣,那朱福年丢饭碗是肯定的;但如果他老老实实将这笔钱归入丝行的账上,有这个5000两银子的收条在手里,胡雪岩也可以说他借着东家的势力敲竹杠,给东家的脸上抹黑,庞二也不会再信任他。总之,这5000两银子可是个烫手的山芋,朱福年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有时候,不把事情说清楚,反而能让事情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胡雪岩并没有让朱福年一直处于左右为难中,因为他并不想把朱福年逼到绝路上,他是想让朱福年心服口服地为他出力。

于是,胡雪岩跟庞二成为了另一种合作关系——合伙人,庞二把自己的股份转给了胡雪岩一部分。这样,胡雪岩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以老板的身份去查庞二丝行的账了。他在账目上点出了朱福年的漏洞,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戳破他拿东家的钱做自己生意的真相。但这也足以让朱福年感到不安,心想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被胡雪岩抓到了,他自己也说不清。然后,胡雪岩又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这等于是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朱福年是个明白人,不会不清楚胡雪岩的做法和意图。

第一计成功,朱福年把那5000两银子退还给了古应春。古应春很谨慎,另写了一张收据给他,留下了原来存银时钱庄开的原件,作为制约朱福年的一个把柄。胡雪岩却说:“不必这样。一则庞二很讲交情,必定有句话给我;二则朱福年也知道厉害了,何必敲他的饭碗?”

随后,胡雪岩又去查了一次朱福年的账,发现账目上的漏洞已经全部填平。他很高兴,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你仍然会得到重用。”这下,朱福年就更对胡雪岩感激不尽了,因为胡雪岩不仅保全了他的面子,还保住了他的饭碗,他当然就会心服口服地为胡雪岩做事了。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胡雪岩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挽回朱福年在洋商面前给自己造成的不利影响,要以原来谈好的价钱做成这笔生丝生意,让朱福年看到自己的“通天”本领,让他更加服服帖帖地为自己出力。

于是,胡雪岩开始实施第二计:使用障眼法,以退为进。

胡雪岩通过庞二,让朱福年雇船把丝运往杭州,并故意放出口风,说不把丝卖给洋人了,要内销给杭州织造衙门。

这下洋商可真着急了,本来他们是急需这批生丝的。因为他们的上头又来信催问这批丝运去的时间,工厂在等货开工。而且,洋商已经订好了装丝的船舱,一旦成交,马上就运走。如果这笔生意做不成,他们对上司没办法交差。于是,洋商急忙来找朱福年,见面就直奔主题:“你们的货可曾运离上海?”

“明天就开船了!”朱福年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很为难地说,“最近商场上有一个大消息,不知你听说没有?胡雪岩和我的雇主庞先生在事业上达成了合作协定。虽然胡雪岩实力并不充足,但他是商场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在各方面都有极好的关系,而且手腕十分灵活。这两项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他缺少资金这个缺陷已由于跟庞先生的合作而充分弥补了。因此可以说,胡雪岩是无敌的,没有人能够在商场上击败他,包括你。不过,我觉得对你有种道义上的责任,必须为你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我去求他的货别运走,你们还是以原价成交,怎么样?”

朱福年来求,胡雪岩当然要给“面子”(本来也是诈洋人的)。就这样,胡雪岩自己并没有出面,就让破坏他生意的朱福年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帮他挽回了面子,挽回了生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朱福年对胡雪岩更是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替他出力了。

高人做事总是高人一筹,笼络和收服人才的方法也与众不同,难怪有那么多人心服口服地为他出力。

作为经营者,如果能有一颗像胡雪岩一样的宽容之心,能够运用巧妙的方法做事,用独特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处处都是人才,就看你怎么收服他,怎么利用他。将心比心,用不动声色的巧计才能让他真心向你靠拢,心服口服地甘愿为你效犬马之劳。

同类推荐
  •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
  •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大致讲述口才是一门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但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口才能力看得高不可攀,实际上,口才水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达到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高度。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的不可缺少的技巧。《别让口才毁了你》主要讲述了一些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关键是工作当中,如何交谈,和不同的人群如何交流,告诉你说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包含着很多复杂的道理。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15本)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15本)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本书对心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智慧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分“乐施好善篇”、“以德为本篇”、“博古通今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曾国藩祁门脱险、苏东波为秦少游解难、梁启超自愿当枪手等。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热门推荐
  • 顺德之心

    顺德之心

    敬告:此书非小说,为古代宋词选,请勿阅读。
  • 告白计划

    告白计划

    他温柔又蛮横的抱起她,下巴搁在她的小脑袋上,感受到她藏在内心深处的脆弱和自卑,只觉得一阵的心疼。“你不相信我会喜欢你、会爱上你吗?那我告诉你,我爱你的全部,包括你的娇柔、你的粗鲁、你的可爱和你迷糊时的模样,而且是永远爱!
  • 小宝缝天记

    小宝缝天记

    衣服烂了针线来缝,可天要是烂了拿什么来缝?九天崩碎,大地浮沉天地间,天神们去了哪里?听说小宝要缝天,有人笑,有人闹,更有妖魔想把他吃掉。宝爷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我缝我的天,关你们什么事?人拦杀人,妖挡屠妖,神挡灭神!这天,我方小宝还就缝定了!-------------------------------------------------------已签约,大家多多支持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 落井成仙

    落井成仙

    少年一事能狂,敢骂天地不仁,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仙路看近行远,霖林雨雪纷纷,寂寥也不妨笑面对人。看两个少年如何走完坎坷路,怎获仙缘?人道沦落,天道不公,又是怎样的逆境求生?《落井成仙》开启玄幻修真新纪元,望各路仙友收藏推荐,作者天蓬小元帅拜谢。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魔兽真三之神级小兵

    魔兽真三之神级小兵

    如果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泓清澈的泉水旁边。泉水名曰:生命之泉。这时,一道白光闪过,出现了一名你极为熟悉的身影……背上背着两把交叉的刀,尤其是那别在腰上的弓箭。你失声叫道:“马岱?生命之泉……这是魔兽真三国无双3.9D?”只听到马岱自言自语道:“妈嘞个逼的,41真JB恶心,又TM和典韦来抓我……不行!我要证明,我马岱不是永远的150,不是移动的经验书!我要合玄武,合三烈,合七星、血斧、大地、翔靴、倚天、黄龙剑……哈哈哈,我马岱,将会成神,神级马岱!”这个时候马岱看到了你,惊奇万分道:“咦?这个小兵怎么刷到温泉来了?”
  • 浮躁都市

    浮躁都市

    刘刚,一个山里小子,有幸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修真者。不甘于现状的他,追随着潮流,毅然南下打工。幸运不断,机遇不缺,懵懂之间,挣下万千家业.而这只是他精彩人生的一部分,一脚射门让卡卡傻眼,百米记录让博尔特突眼,百米跨栏让那啥翔汗颜,……嗯,这一切所为者刘军也,刘军谓谁?刘刚也。社会是个大锅炉,闯荡的同时,也体会到社会的人情冷暖,功利浮躁。在某一日,当他感到疲惫之时,又毅然回归乡土,带领着乡亲们发家致富.娇妻肯定有,情人,这个社会,这个问题,你我心里明白就行……
  • 并不孤独的咏叹调

    并不孤独的咏叹调

    陌上晚发现,她所生活的世界和她意识中的那个世界,好像有一些不同。而她在这里,总是孤独的。安然说,陌上晚,你什么都不用知道,安安静静呆着就好,大家都在。但是事实上,她什么都知道。身边的人忙忙碌碌,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而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想听从叮嘱,离开那些复杂而危险的生物。安然说,好,我陪你^_^多好,我并不孤独。
  • 纱缪

    纱缪

    轻纱虽薄,却将你我相隔天涯海角,萤火虽美,却是夜中一发,一段仇恨,一段姻缘,难舍难分,且看主角闯荡江湖的奇遇、经历,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知人知面不知心,皆乃假象。
  • 幻墓

    幻墓

    万年前龙魂大陆丢失了龙魂剑,引起了一场腥风血雨,万年后龙魂风波再起,看八大世家子弟姜羽在经历了,失忆,失恋,后如何绝地反击,挖出龙魂大陆深藏亿万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