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300000007

第7章 做事变通之法(2)

用生意人的眼光看,这等于将一大笔钱放在别人的腰包里保管。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太平军在东南地区势头正猛,收复杭州似乎遥遥无期。即便三五年内杭州有望收复,这么长时间,利上加利,一石也可能变得不止两三石了。但是胡雪岩没有计较这些,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盘算:一方面,在他心中,这一万石大米是杭州军民的救命粮,虽说自己竭尽全力,但终究没能运进城去发挥作用,自己不能拿杭州军民的性命去赚钱;另一方面,他相信不管怎样,杭州总有一天会被官军收复,到那时,早一天运去粮食,也就可以多救活一些人。因此,他要把米留在那里,杭州一旦收复,便可以随时启用,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还凑不够,耽误了大事,自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胡雪岩考虑得如此周详,分析得如此透彻,完全没有“奸商”的痕迹,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出于为杭州百姓尽心尽力而做出的义举。当初冒着生命危险出城采购大米,又临危不乱将大米运到杭州城下,就是希望能为饥民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诚意确实不容置疑。不过,客观说来,胡雪岩毕竟是一个商人,从商人的用心来看,他还有另一层需求,就是要用这一万石大米为自己能够重新在杭州站稳脚跟作铺垫,这也是事实。

所以,一听到杭州收复的消息,胡雪岩立即回到杭州,捐献了那1万石大米。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杀手锏”。

由此,胡雪岩在杭州士绅百姓中名声大振,确立了自己的“善人”形象,为他以后的生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使他很快就得到了向来蔑视商人、素有“湖南骡子”之称的左宗棠的赏识与信任,欣然成为继王有龄之后的,胡雪岩的又一任靠山。被委以杭州善后事宜的重任。

从对形势的分析,以及对一万石大米的处理中不难看出,胡雪岩有着把握时局的精明能力。同时,时局也为他带来了绝好的机会。

因为内忧外患,清政府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素有“鱼米之乡”的中国东南部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旱、涝、蝗、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再加上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消耗大量内战军费,以及各地官员贪污腐败成风,致使清政府国库亏空,财政状况极度恶化,事事艰难。这正好给富商们提供了一个介入国家大事的绝好机会,同时也使得百姓对他们有了更强的好感。

此外,自晚清以来,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纷纷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以农为本的观念,经商开始成为人们普遍的趋向。同时,伴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借鉴西方列强以商富国的经验。这些都为新一代商人崭露头角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大环境。

因此可以说,正是这种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为胡雪岩的成功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而他也很识时务地配合了时局,真正深入进去,紧紧依靠官府的势力,并跟官府互惠互利,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奔走,以全局的观念和长远的眼光紧跟时代,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见,无论什么时候,时局都是大方向。只有方向把握对了,才能获得成功;方向把握不对,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机会转瞬即逝,要善于发现和把握

胡雪岩说:“一个人如果要有所成就,一半靠本事,一半靠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从不选择对象,而且转瞬即逝。机会来了,如果你发现不了,或者没有好好把握,那只能是自己的问题,怨天尤人没有用。一个精明的人总是善于发现机会,并把握机会。

卡耐基说:“在商业活动中,时机的把握与否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是否有所建树。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实现的可能性,只要你抓住了它,就意味着你事业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错,有时候,机会虽小,但如果抓住了,却有可能给你带来一个接一个的机会,促成你的成功。因为,小机会常常是大事业的开始。成功往往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

胡雪岩说:“一个人如果要有所成就,一半靠本事,一半靠机会。在我这方面说,挣钱靠眼光,靠手腕,靠精神力气。”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在他看来,对于机会,靠眼光,就是要能够发现机会;靠手腕,就是要能够牢牢把握住机会;靠精神力气,就是要舍得投入心力,把那一个个被自己发现或把握的机会,经营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财源。

机会转瞬即逝,只有善于发现和把握住它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胡雪岩正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机会,并能够把握机会的成功人士。

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用于西征的军饷,曾几次向洋行借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金,并获得成功的人。在操作此事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胡雪岩是一个善于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人。

大清例律曾明确规定,严禁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但胡雪岩却做到了(没有受到制裁),开了以个人名义代表政府向洋人借款的先例。

因为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的款子没有着落,左宗棠十分着急,胡雪岩便帮他动起了向洋人贷款的念头。虽然左宗棠有胆有识,一向做事果断,但对向外商借款一事能否获得朝廷批准,他心里也没有底。然而,经过胡雪岩对当下时势的一番剖析,以及办大事要懂得发现和把握机会的阐述之后,左宗棠坚定了向洋人借款的决心。

同样是向洋人借款,以前要办,朝廷坚决不批准,而现在时局不同了,如果请奏,极有可能获得批准。

首先,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决心,决定收复丰饶的东南地区,这对洋人也有极大的好处,他们自然愿意借款帮助朝廷,而朝廷自然也不大可能断然拒绝别人的帮助。

其次,此时形势逼人,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借洋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在慎重考虑之后批准。

再次,此时牵头上奏的人是左宗棠。左宗棠手握重兵,而且平定太平天国有功,深得朝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之事,其分量自然也就非同一般。

借助大环境下的这三个条件,胡雪岩断定,向洋人借款之事不办则已,一办准能成功。

后来的事实也正如胡雪岩所料,一举成功。一件看起来很难办的大事,就这样顺顺利利地通过胡雪岩发现和把握的一个机会办成了。

其实,很多事情都一样,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善于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光靠本事有可能不会尽善尽美。

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不光是要发现和把握好现在的机会,还要能发现和把握将来的机会,这就需要自己的眼光和耐力了。

胡雪岩把从湖州收来的新丝运到上海,但是他并没有急着出手。虽然当时他的钱庄才开业不久,没有多少资金用来周转。这事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就先把生丝变现,先有了周转资金再说。但胡雪岩不是一般人,他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他看到了一个更远的机会,他要等着抓住它。胡雪岩依靠自己的坚忍,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将这批生丝囤积起来。

胡雪岩没有马上将这批生丝出手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觉得洋商开价不理想,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他要联合同行控制洋庄市场的条件还没有成熟。

当时胡雪岩运到上海的生丝数量很少,还不具备与洋商讨价还价的实力,他必须联合同行,垄断生丝收购,才能与洋商抗衡。因此,即使自己暂时压下一大笔资金,即使暂时不能做其他生意,他也不愿意让自己既定的远大理想落空。

胡雪岩要等待他发现的那个时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他一方面请刚结识的上海朋友古应春加紧和洋商谈判,另一方面让他姨太太的叔叔拉拢上海的丝商大户,以便联络更多的同行。他自己则利用空闲时间,为漕帮调解了纠纷,还撮合了古应春与七姑奶奶的婚事,更乘机做了一桩军火生意。

到第二年年初,胡雪岩已经与上海丝商大户达成了一致,散户控制也已见成效,洋商开价也有所松动,但胡雪岩还是不急于将自己的生丝出手。这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在胡雪岩看来,洋商开的价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程度。先前,为集结散户,说服大家一致行动,胡雪岩曾说过,只要大家团结一致,迫使洋人就范,大家一定会大获其利。如果此时按洋人开出的价格出手,大家都不会“大获其利”,他说的话就成了骗语,不仅会遭到大家的一致谴责,影响自己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他以后控制生丝市场的大计划。

就这样,胡雪岩为了那个他看好的机会等了一年,直到第二年新丝快要上市,朝廷决定设立内地海关,增加茧捐,洋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低头,开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之后,胡雪岩的第一批生丝才最终出手,也让大家“大获其利”。这一批生丝胡雪岩净赚了十八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着实不小的买卖。胡雪岩赢了。

这就是胡雪岩提前预见时机,并等待时机、把握时机的大好结果。如果当初胡雪岩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急于把生丝出手,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益,更不会有以后的更大成功——控制生丝市场了。这一举,让胡雪岩获益颇多。

胡雪岩认为,会做生意的人,既要善于发现机会,又要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同时,还要特别善于利用机会。这跟一位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的观点异曲同工:“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其实,许多事情都一样,如果机会来了而你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没有好好把握或利用,等于白白浪费感情,只会给自己空留遗憾,还不如没有这个机会。

但要想真正做到能够发现机会,把握机会,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因为,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你准备好了吗?

机遇不但可遇、可求,而且可以创造

胡雪岩说:“机遇是靠双手捧、脑子想出来的。”对他来说,发财的机遇,不仅“可遇”、“可求”,而且是可以用双手和脑子“创造”出来的,关键就看你怎么创造。一个懂得创造机遇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人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假如某天机遇能够不期而至,某人依靠自己平时的积累与智慧紧紧抓住了它,就已经很有成就了。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积累再适时地“创造”那么一两个自己想要的机会,那就更了不起了。

也许有人会说,创造机遇?说得轻巧,除非他会神机妙算!但是,不得不承认,真的有很多人做到了,不过不是凭借神机妙算,而是依靠平时的积累和智慧,胡雪岩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他不仅创造自己发财的机会,还经常帮助别人创造发财的机会。他的一位老乡就是受益者之一。

胡雪岩的安徽老家以务农为主。有一年,正好碰上水灾。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会有水灾,水灾发生之前,有位老农已经挖掘荒地,造好一片水田,种下了水稻,而且,灌溉用的水渠也都挖好了。然而,水灾一来,造成水田里排水不畅通,水稻大大减产。

这位老农非常苦恼,于是向大家都十分敬佩的胡雪岩请教。胡雪岩对他说:“你不用着急,再连续种上三年水稻,你就可以发财。”老农也许不是很理解胡雪岩这个主意的妙处,但他没有多问,只是听从了胡雪岩的建议,第二年依然种了水稻,不巧又碰上水灾,水稻又歉收了。

第三年,水灾又来了,像约好了似的,更像在戏耍善良的农民们。于是,许多人都认为胡雪岩出的是“馊主意”,都劝这位老农:“别再干傻事了,还是把水田改成旱地,种旱地作物吧。”但是,老农相信胡雪岩不会害他,还是坚持照胡雪岩说的方法去做。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胡雪岩所说的“三年”的最后一年,全国大旱,旱地作物几乎颗粒无收,而水稻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大丰收。以后的两年,全国仍然大旱,旱地作物依旧颗粒无收,水稻依旧大丰收,致使稻谷价格大涨。这位老农的稻田连续三年都喜获丰收,这样整体算下来,他这三年的收成早已抵过以前三年减产造成的损失,还赚了不少钱呢。

这时候,大家都佩服胡雪岩了。难道胡雪岩真的是有先知先觉的“神人”吗?

当然不是,胡雪岩也是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凡夫俗子。但是他比一般人高明的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观察和思考,懂得大自然的不定期循环规律,懂得利用这个规律来创造机遇。

中国商人的祖师爷陶朱公范蠡曾经说过:“六年干旱,六年丰收,十二年一大饥。”也就是说,水旱丰歉是正常的循环轮转,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周期也许是三年,也许是六年。胡雪岩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作出了大胆的推测。

连年水患意味着每一年小机会的丧失,但同时也孕育着大机遇的来临。老农只要能够在水灾之年保证自己一家人的温饱,他就可以凭借其已经做好的水利系统的优势,在大旱之年获得大丰收,从而带来滚滚财源,不仅填平前几年的亏损,还有很多赚头。

胡雪岩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也就是事物在两个极端之间往复运动的规律。在这里,他正是利用了市场发展和气候变化两方面的规律,通过不断地积累来创造发财的机会。这种依靠物极必反来创造机遇的技巧,也是胡雪岩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闲到心闲始是闲

    闲到心闲始是闲

    本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验像是一条穿船上的尾灯,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但是,如果能够清晰地透悟他人的100条成功经验,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亮起一个灯塔,都能照见未来的成功!此书就立意如此,从礼多人不怪、善识时务成俊杰、妙言巧语少纠纷、忍耐处世好做人四个方面精选出了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奉给读者,让读者轻松拨开“厚黑”与“薄白”的荆棘,开辟一条没有后顾之忧的成功之路!
  • 从“乞丐”到“天王”

    从“乞丐”到“天王”

    本书根据原一平的生平和他的推销生涯,总结归纳了100条销售经验,诸如如何搜寻客户,如何拜访客户,如何处理客户异议,如何缔造定单等。
  • 做人不能“太老实”全集

    做人不能“太老实”全集

    不是你不明白,世界变化太快;抛弃既往的观念,勇敢地踏入理想的生活,做本色的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展现自我的风采,老实人应该看到自己的潜力,突破束缚自我的蚕茧,让成功一样属于自己! 本书给老实人以勇气,给老实人以魅力,给老实人改变自己的机会和自信,从而带老实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
  •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大智大勇,是一种智能拓展,是破旧立新的循环式上升。看一看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想一想若干年前的地球,我们不难想象,假如人类没有了创意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热门推荐
  • 宋鼎记

    宋鼎记

    他在一片坟墓中重生了,被沈家的两个家丁挖开了棺材救了他,却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21世纪,而是大宋国!在北宋西北之地那即将到来的人命如草芥兵峰岁月,来自现代的他,成了易州杨家的一个小小管事,有的只是有点聪明的脑袋瓜子,却身无武艺,自己该要怎么在这个弱肉强食而陌生的世界中活下去?他必须要活下去,还要很舒服地活下去。于是,他利用自己那有点聪明的头脑,在这个世界中一步步踏出属于自己的脚印。
  • 被领导的艺术

    被领导的艺术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位,都同时充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种角色,但是平日里往往将领导艺术摆在第一位,忽视了被领导的艺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领导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领导,所以我们最好先学习如何接受领导,然后才能懂得如何领导别人。因为只有学会被领导的艺术才能当好领导者。本书从做有准备的被领导者、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获得授权时做好本分等多个方面,运用心理学、处世哲学、管理艺术、领导学等领域知识,通俗、细致、独到地讲解了被领导的艺术和智慧。这是曾仕强教授首次系统讲授被领导的智慧,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必学的一门新课。
  • 还好爱着你

    还好爱着你

    女主筱晴微博上偶识龙飞,两人在网络头日渐熟悉,龙飞开始俘虏筱晴的芳心,龙飞一次别有用心的设计将筱晴骗进情网,龙飞便抛弃现女友(可恩),一次偶然的机会,可恩告诉她龙飞所有的事实,欺骗她的家庭背景,还酗酒暴力,仇家漫天,惹是生非,筱晴一心只有害怕,但又因为很多原因没办法离开他,直到有一天筱晴的前度(凛风)的一个信息,筱晴心中又燃起旧爱的火焰,相见的那天,筱晴将现状全部告诉了凛风,于是凛风便一度要求筱晴离开龙飞,筱晴犹豫不决,无法做下决定,龙飞闻势不对,便飞赶筱晴与凛风见面的地方,三人陷入尴尬的气氛,龙飞让筱晴在他和凛风中做一个选择,迟疑不决的筱晴究竟会选择过爱她的龙飞还是她爱的凛风呢......
  • 宋杀

    宋杀

    因为一场爆炸,他被送到了异时空的大宋。因为一场争斗,他被一帮海贼抓走。但作为一名高级杀手,他怎能在海贼窝中度过这本该繁华的一生。杀手行于世间,只为刀屠异辈。在这遍地反贼,周遭无数凶恶贪狼环伺的国家,他必须打破国家现今这积弱的局面,以一人的血性,唤起整个大宋的国魂。战场之上,处处回扬着他那铿锵的肃杀之声:“尔等既不愿俯首称臣,那本王便代宋而杀!”
  • 公子怀春

    公子怀春

    就因为跳了一支舞,她惹来了一堆男人,个个多金又帅气。从庙堂到市井,从市井到江湖,男人就像桃花朵朵开。有无赖型的:“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要跟着你。”有纯洁型的:“你为什么摸我pp?”有冷酷型的:“再乱摸,就砍掉你一双脏手!”有霸道型的:“女人,给我脱干净后滚回来!”有温柔型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的心,只为你而跳动。”…………她动了情,他怀了春,结果却是一波三折,惊险刺激!且看一介平凡穿越女,如何魅惑众生,虏获美男心。(注:本文一女n男)
  • 落败魔王的传说

    落败魔王的传说

    原本已经落败的魔王却被一个自称神明的家伙复活,从此走上了一条为了弥补中二时期所犯下的过错的不归路
  • 穿越千年只为爱

    穿越千年只为爱

    有人说,现代的男人十个九个坏,那么古代呢?古代男子又是如何?她,研究生二年级,深受穿越小说电视剧的影响,加上大龄剩女的现状,便开始渴望到古代去谈一场恋爱。有一天,她因为过度渴望穿越到古代而唤醒了宇宙另一端的“原始物质”,结果她如愿以偿地穿越了,成了一个洗衣女,开始她那哭笑不得的恋爱……
  • 半面修罗

    半面修罗

    水遥宫,一对冒冒失失、满腔仇恨的兄妹闯进了这个神秘的组织。妄图揭开它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盯。这表面上冰冷如霜的四人竟然藏有这么深的秘密。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误区,只要心明眼亮,突破了就会成功。对私营公司老板而言,管理是头等大事。或者说把管理如何做得条理清楚,程序明确,上下一致,是他的管理重点。但是一名优秀的私营公司老板应该懂得怎样在实际工作之外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怎样才能把平时的积累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就是所谓“超越管理误区”。
  • 邪王盛宠:法医皇妃

    邪王盛宠:法医皇妃

    现代首席女法医,一朝穿越,成为睿王府被捉奸在床的草包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