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900000006

第6章 志学(2)

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识广博的孔子也难住了,只好哑口无言。两个小孩失口笑了起来,说:“谁说你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呢?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啊!”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承认自己的不足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博学多才,但是追求博学多才谈何容易。当自己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完全可以坦率一些,去寻找专家答疑自己的解惑。求知必须老老实实,应该敢于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面对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表现出好学谦虚的态度,对方才会倾囊相授,你也才会获得解惑的机会。

敢于正视自身局限性的人懂得学无止境,他们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人们只有认识自己有所不知,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虽然孔子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孔子还多次谈到,自己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所以,孔子才会对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才会教育学生不要“不知”以为“知”。

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很多有成就的伟人、学者都认为:知识越是增加,自己的“无知感”越是强烈。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曾经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而那些现在还在藏拙的人,是不是应该明白有了疑惑就应该说出来,虚心向别人请教。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到现在,存在着很多未知,而正是这些未知成为人类探索未来的原动力。人类行进在从“不知”到“知”的逐步完善的认识之路上,过去如此,将来更是如此。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等生物,不就是因为人类大脑善于思考吗?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思考能力应用在解决未知上,而不要用在掩饰自己在认识上的局限呢?我们每一个人既要靠有知来发现无知,同时更需要有着“无知感”的警醒,以催促自己不断地努力。

人们希望自己变得强大,就更应该总结前人的教训,有疑惑就问,还要有意识地问,有胆量地问。同时,还要明白人的知识再丰富,也还是会有不懂的问题。只有当人们有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识,才能找到帮自己成才的老师,才会有所发展。遇到不懂的事情,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③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②敏:敏捷、勤勉。

③耻:以为耻。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延伸阅读】

何谓谥(shì)号?是指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他生平事迹给一个称号,这就叫“谥”,所给称号就叫谥号。在《逸周书·谥法解》中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多种品德,凡是符合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文”。而卫国大夫孔圉(yǔ)是因为具有哪一个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呢?学生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又能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孔子回答子贡的问题只用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八个字。孔文子谥号为“文”是因为他做到了两点:一是,勤勉好学;二是,虚心下问。孔子的回答也体现了他一贯应用的治学方法。“敏而好学”就是要求人们勤勉而兴趣浓厚地努力学习。孔子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知礼的表现啊。”

古人推崇的人生理想是有所作为,把真才实学看作立身之本,并认定成才之路是“好学”。中国人已经把勤奋好学作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好学的格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国还流传着很多古人发愤苦读的故事,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等。

“不耻下问”是教导人们不仅要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还应该求教于看来不如自己的人,不以这样的行为为耻。为了获得知识,我们不仅要多向比自己优秀的人请教,更要“下问”。孔子绝对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孔子带弟子到鲁昭公庙参观,看见了一个青铜器皿。这件器皿尖底、小口、大腹,腹侧有耳,放在一木案子上,竟是倾斜欲倒的样子。孔子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便问弟子们,弟子们也都摇头。孔子便向守庙人请教。守庙人说:“这是宵坐之器,又称欹(qī)器,是先王置于座位之右,表示警戒自勉的。”

这一说,孔子恍然大悟,知道了这就是自己曾听说过的欹器。当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如现在这样向一边倾斜,如果用水灌满它,它就会翻倒。只有既不空又不满时,它才能端端正正立在那里。君王就是用它提醒自己记住“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的道理。于是,孔子请子路拿来水,当场演示,给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尽管人们经常把“不耻下问”挂在嘴边,但觉得这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所以做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下”字的意思不是指“低下、卑下”,而是指那些地位不如自己,年龄比自己小,或其貌不扬的人。但只要他们在道德上、学问上、见解上、思维方法上,有一点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那他们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你就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掩盖自己的不足,不怕因此丢面子丢身份。

很多人在向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请教时,会表现得很虚心,也不会觉得难堪,但是反过来要去请教地位比自己低,能力看似又不如自己的人时,就会耻于开口,觉得丢了颜面。但在孔子看来,不耻下问不仅不丢面子,而且还能体现君子的美德。“下问”是成就自己学业的方法,也是一种谦虚好学的美德。

虚荣心很多人都会有,但不能为了一点点虚荣而阻碍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算是被人嘲笑什么都不懂,那又如何!解答疑惑是学习的第一步。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才清楚自己还有什么知识不懂。如果自己的问题都不愿说出来,那么谁能够帮你解决。学习上多问必多益,你问得越多,证明你思考得越多。只要你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只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眼前的窘态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孔子还认为问个明白是知礼的表现。所以,当你遇到疑惑的时候,就应该说出来,切不可碍口饰羞。

孔子本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例子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学习的方法。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首先必须是一个勤奋的人,同时还要具备谦逊的美德,虚心地向各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请教,能够真诚地把身边所有的人视为“老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礼”,一种美好的心理和习惯。

第五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原文】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公: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回来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呀,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心感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延伸阅读】

这一章是孔子的自述。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平易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学习,孔子到老都没有过厌倦之心,所以他可以自信地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的精神,但孔子的废寝忘食不是打麻将,不是玩网游,而是追求学问,学而不厌。“乐以忘忧”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或者如“一箪(shí)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孔子的乐与忧全在于求学。“不知老之将至”说明孔子的年龄虽然大了,但仍然自强不息,不放松学习。从孔子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老者,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者。

用今天的话来概括孔子,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孔子好学到了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的地步,连自己已经渐渐变老都没有注意到。凡事好学的人自然懂得发奋读书,并以此为乐。这是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提倡的是对知识的无限追求。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浑浑噩噩,夜夜笙歌,嗜赌成癖,不思进取地活着,但有的人博览群书,秉烛夜读。不管在什么时代,后者都可以比前者得到更多的尊重。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要的,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向往的。

不过,有的人对“活到老,学到老”总是抱着不以为然的心态。他们通常会认为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八十岁的老人再求学有什么意义呢?简直是自设障碍,人生已经踏上暮途,学再多的知识又能为自己挣得什么好处呢?不要因为人生所剩无几而感叹,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光,使生活变得被动,无暇投入积极的人生。孔子就可以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能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

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就能获得更多,你就越有力量。知识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论你处于哪一个年龄段,学习都同样重要。在学习面前永远没有“晚”和“止”这个概念。只要你拥有一颗充满求知欲的心,尽管岁暮年深,仍可以视艰难的学习之路为坦途。

西汉刘向写的《师旷论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晋平公感叹自己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对他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不论你正处于少年、青年、中年或者老年,你都不要丢掉对学习的热情。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知识半衰期”,就会被社会淘汰。其实,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不进则退,“活到老,学到老”何等重要。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云隐往事

    云隐往事

    近来云隐派的陆幻很是郁闷,三师兄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什么都不懂的他被迫和胆小怕事的五师兄一起下山去找大师兄去救三师兄。可是世界之大到底去哪找呢?
  • 邪王逆袭废材逆神小姐

    邪王逆袭废材逆神小姐

    她,是碧奚大陆韩府三小姐,从小受世人唾弃,灵力为零,是废材,是败类,是腐败无能的渣小姐,世人说她想当太子妃是烂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要脸的弱小姐,被爹嫌弃被姐姐们打,骂。她,24世纪杀手界的女王,冷漠无情,残忍如麻,一昔背叛,她成了她,她,不是废材,不是败类,不是腐败的渣小姐,打她,辱她,她必一百倍奉犯,重者要他偿命。他,高贵冷酷的澈王殿下,他,残暴无情,性格阴晴不定,对她却是百般溺爱,他们上映一件又一件事情,几生几世,他们身份神秘......“你最好别过来,要不然我____”女子护住身体连连后退。“哦?怎样,你是一辈子也逃不开我的魔爪!”男子骄傲邪魅的妖笑着。
  • 天漠

    天漠

    一个纵横于仙魔六界的不败神魔,在了却自己的心愿后,只身隐匿于溺水,准备飞升。而那个被不败神魔送下人界的婴儿,却在凡尘之中慢慢成长。在一次生死决战之后,认识了只剩下灵魂之身的砂奴。就这样,叶漠开始了自己的修炼生涯。是生?是死?又是谁来掌握?神道?天道?又有何来破?
  • 超次元战斗系统

    超次元战斗系统

    末世降临之时,战斗进行之中。系统开启,征服末世!【简介废】【新人新书,还望支持。】
  • 墨莲垢,盛世凰歌

    墨莲垢,盛世凰歌

    “荼靡开到夜未央,可,末世伊莲却倾城。”她,绝色毒姬,死于背叛,生于天命;它,盛世妖莲,生于转世,逝于黄泉;当她成为了它,一场奢靡到极致的末世盛宴就此展开,她斩秽魃,屠魍魉,灭鬼魅,拜神尊,收神凰,捻碎小白花,干掉绿茶婊,推倒腹黑殿下……好吧,画风不对劲了。她倾国倾城,绝代无双,身后跟着一帮忠臣好友以及萌宠神兽,外加一只小白兔……不,是一只披着呆萌兔子皮的奸诈腹黑狼,她是莲,末世的妖莲,更是生来逆天的强者,“犯我亲友者,虽远必诛!”
  • 剑气凌霄

    剑气凌霄

    古武世家的箫强意外的穿越到一个充满了魔法世界。他身具前世修真功法,苦修剑术,仗剑纵横;得神器、炼丹、炼器、收服魔兽大军;异大陆征战,门派、家族斗争,精彩不断。成仙帝、晋神王,诛仙弑神,谱写了一曲百味杂陈的修真生涯。
  • 怒海翻腾

    怒海翻腾

    本书分为超级潜艇大战、海港生死较量、大突袭别动队、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和东南欧大解放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法西斯潜艇喋血沧海、纳粹德国大举入侵挪威、希特勒原子弹的沉没等。
  • 万世仙国

    万世仙国

    朕不要一世帝王,要做那天下的万世主宰。
  • 圣魔之道

    圣魔之道

    一个转世的神,将如何在人间开始他的新生活?话不多说,敬请期待!
  • 疯魔

    疯魔

    这是一个修真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浩瀚的斗气,没有绚丽的武技,这里只是一个真实的关于修真的大陆,在这个平凡的大陆上有仙有魔也有妖,在这平静的水波下一个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将要展开,我们的主角即将踏上一个惊心动魄的历程!看我们的主角和弟兄们如何一起在凡人修真界征战,在仙界怎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步步走上巅峰,历经千难万险,跨越时间、空间,在神界寻求世界的本源。他们不是仙,也不是魔,亦不是妖,他们是仙,也是魔,亦是妖。他们是修真界独特的存在,不求上天怜悯,只追寻心中的道,一心追求武道的最巅峰,他们不尊天,不敬地,他们坚信唯我独尊。非我逆天,乃天逆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