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7200000081

第81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②不信。善者③不辩④,辩者不善。知者⑤不博⑥,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⑦以为人⑧,己愈有;既以与人⑨,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⑩而不争。

【注释】

①信言:真话、实话,诚实。

②美言:华丽的语言,巧言。

③善者:优秀者。

④辩:自我夸耀,能说会道。

⑤知者:有学问、有才干的人;由于专一,故不广博。

⑥博:卖弄渊博;所接触者广,故不能专攻深知。

⑦既:尽力,尽量。

⑧为人:帮助人。

⑨与人:给予人。

⑩为:施为、帮助。

【译文】

真诚的语言不华丽,华丽的语言不真诚;优秀者不自我夸耀,自我夸耀者不优秀;有学问的人不卖弄渊博,卖弄渊博的人没学问。“圣人”没有什么积蓄,尽力帮助他人自己就越富有,尽量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充足。天之“道”是:有利于万物生长而不去伤害它;“圣人”之“道”是:做了好事而不与人们争功。

【延伸阅读】

老子有清醒的头脑,所以他充满睿智,观察事物目光敏锐,提出问题深刻透彻。他臆测到在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会掩盖其本质,因而就观点鲜明地将这种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作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来揭示。

我很欣赏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说法。因为人世间的许多误解,不是能通过“辩”消除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辩”反而是最好的说明。在这方面,汉代公孙弘分寸掌握得极好。

公孙弘在没有出道之前,生活很清贫,后来做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傣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像一名小文书那样寒酸,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奏是否属实?”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廷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小吏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有没有使诈以沽名钓誉,不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话题。他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且全都承认,这就是一种智慧!一般人听到别人批评指责自己,往往会沉不住气,不是反击,就是辩解,免不了一场唇枪舌战。然而,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这个罪名不同于其他罪名,它的麻烦在于,无论被指责的对象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由于有了这种不信任的氛围,所以如果公孙弘越是表白自己没有“使诈”,就越会被人认为是在“使诈”。更何况像公孙弘这样位居丞相,而生活如此俭朴,确实有悖于官场的常情。按照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一个高官甘愿以生活俭朴来骗取清廉的美名,即使是“使诈以沽名钓誉”,也比那些穷奢极侈、醉生梦死的官僚要好。

然而,公孙弘所处的时代,毕竟与今天大不相同。在那个时代,不要求他这样位列三公的大官,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他这样做了,反倒蒙上了一个无法辩解的“使诈”的污名。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分量,如果让皇帝有一个自己在“使诈”的成见,肯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马上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先是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确实在“使诈”,确实想沽名钓誉。这样一来,至少使指责者无法攻击他继续在“使诈”,因为承认自己“使诈”,等于表明自己“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的无声表白,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所以也就减轻了自己所承认的“使诈”罪名的分量,甚至还能于无形之中,完全洗刷掉这个罪名。

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不仅不对指责的内容进行辩解,而且还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度量大,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自我解剖,勇于承认错误。真正是虚怀若谷,颇具涵养。

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论题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夸夸其谈、自我夸耀者往往是胸无点墨之点水蜻蜓,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而一个埋头苦干三缄其口者往往才是真才实学的知识智囊,能够博得广泛的同情和美誉。

同类推荐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高血压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

    高血压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

    如何更好地利用饮食控制血压?《美食天下(第1辑):高血压调养食谱与饮食禁忌》由专家推荐16种降压食物和近百道黄金降压食谱,高质量食疗配合药物治疗,降压不再愁!选择健康食物,辅助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了解饮食禁忌,远离血压升高的因素。
  • 猎灵师传奇

    猎灵师传奇

    他们生活在光与暗的边境。杀伐、沐血、追逐、争斗。他们各为其主,或因利益,或因情仇。械斗、激斗、技斗、法斗。在畸形的舞台里,他们捏造奇迹,却不得不让奇迹安然陨落。何人?猎灵师!一场关于生存、阴谋、族群的战斗传奇。
  • 传承九鼎

    传承九鼎

    聚九鼎之传承,征战百族群立的大陆。战戟、战斗、掠夺是生命的主线。挥戟如风,劫掠如火,扬我人族雄威。
  • 冥眼传说

    冥眼传说

    或许很多人不相信鬼怪的存在,但我却十分相信,因为我的爷爷的关系,我踏上了这一条不归路,爷爷逝世的那一天他给了我一本书和一块玉佩,之后我又结识了好友郝燕,她的手臂上有一块类似“八爪鱼”的图案,后来……
  • 圣石传说之灵神

    圣石传说之灵神

    被时空之门带入未知的世界,接踵而来的危机挑战,她将何去何从,她又能否找到回家的路,亦或是,新的家?
  • 如果没有你,情歌也荒芜

    如果没有你,情歌也荒芜

    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她四岁,第二次认识的时候他是高高在上的少年,让她仰望。当他们第三次相遇时,她已是一名导盲犬训练师,将自己埋在过去,而他是……
  • 藏宝迷踪之潜龙在渊

    藏宝迷踪之潜龙在渊

    中华上下几千年,广袤辽阔的神州大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离奇悬案和扑朔迷离的藏宝传说,孰真孰假到底该如何辨识?本文猪脚曾家三少,因曾国藩后人的特殊身份,被卷入一场惊天阴谋。曾氏藏宝、南粤沉船、东陵盗案,一桩桩宝藏谜案相继揭晓的时候,曾国藩、川岛芳子、孙殿英,一个个历史人物形象天翻地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各方势力鱼龙混杂,争斗不休之下,隐藏的居然是日本盗取华夏守护神鼎,妄图颠覆九州安宁的险恶用心。阴谋者与守护者间的较量,到底谁更胜一筹?藏宝、功夫、阴谋、探险、美女,在这里你都能寻觅到理想中的模样!期待吧!PS:大大们,你们的关注和支持,是项链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
  • 江山别夜

    江山别夜

    皇后,你且靠近来些。纵然这世道冰凉如永夜,但有皇后陪着朕,便不会冷了。其实这就是一对帝后从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互相折磨一辈子的1V1宫廷争斗文。
  • 复仇公主的恋爱笔记

    复仇公主的恋爱笔记

    人生就像一场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游戏,中途就是我们最空的地方,也许在经过最精彩的部分。
  • 七日甜宠娇妻

    七日甜宠娇妻

    “把文件交出来!”不过是去了一趟波里沙漠,乔一夕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惹上了一个惹不起的男人。好不容易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可是却被迫踏上了寻找文件的道路。“喂!封欧,我已经把文件的线索找出来了,你总可以放了我吧?”“放了你?这辈子的都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