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7700000042

第42章 章句下(3)

处事进退看人品,患难生死看骨气,利害得失看操守,预谋定计看识见。这是识人的要诀,是衡量人才的准则。

识人不容易,尧舜都承认。常人很难从一问一答中就说尽知这个人的全部,而需要长期的了解才能识人。就说以诸葛亮的贤明,竟没有预料到马谡的过失。史书记载:马谡才能出众,喜欢谈论军事理论,深得丞相诸葛亮的器重。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请您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还委任马谡为参军,有时和他研究战况都是通宵达旦。后来出师祁山,诸葛亮违背众意,提拔马谡为先锋统帅大军打头阵。在战场上,马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又奔诸葛亮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于不顾,我行我素,终于被魏将张郃战败,蜀国重要的关隘街亭失守,蜀军一时陷入被动之中,在以后的几次交锋中,皆以失败告终,直接影响了诸葛亮的北伐计划。

尽管识人不易,但历史中不乏识人眼光高明之人。《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44年8月11日,唐太宗向众臣下征求治国意见,长孙无忌等只是恭维。而太宗一席话,却把几个大臣的长短得失娓娓道出。他说:“长孙无忌善于避开嫌疑,应答敏捷,断事果决超过古人;然而领兵作战,并非他擅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正通达,面临危难不改气节,做官没有私结朋党;所缺乏的是直言规谏。唐俭言辞敏捷善辩,善解人意,侍奉朕三十年,却很少讲到朝政得失。杨师道性情温和,自身少有过失;而性格实怯懦,缓急之务不可依托。岑文本性情质朴敦厚,文章做的华美,然而持论多引经据典,自然与事理不甚切合。刘泊性格最坚贞,讲究功德,然而崇尚然诺信用,对朋友有私情。马周处事敏捷,性情正直,品评人物,直抒胸臆,朕以前委任他做事,多能称心如意。诸遂良年长学问大,性格也耿直坚贞,每每倾注他的忠诚,亲附于朕,如同飞鸟依人,人见了自然怜悯。”

正是因为唐太宗对这几位大臣的优点缺点了解得一清二楚,并量才而用,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可见唐太宗的识人眼光还是十分高明的。

[原文]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①,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何也?”

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

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②。君子所履,小人所视③。’”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④,然则孔子非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宫召之也。”

[注释]

①传质:质同“贽”,是见面时送给对方的礼物。孙奭《孟子音义》云:“执贽请见,必由将命者传之,故谓之传贽。”

②《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小雅·大东》,旧说这是首东方诸侯国臣民讥刺周室的诗歌。周道:即大路。砥:磨刀石,用以比喻道路的平坦。下文“其直如矢”之“矢”与此类似。

③视:注视。按此语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小人看着君子在大道上往来,实际是说君子的一言一行对小人都有影响,是小人效法、关注的对象。

④不俟驾而行:此说亦见干《论语·乡党》篇。

[译文]

万章说:“请问,不去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在都市里叫做市井之臣,在郊野叫做草莽之臣,都称为庶人。庶人不经一定的程序成为臣僚,不敢去见诸侯,是合乎礼仪的。”

万章说:“庶人,传唤他去服役就去服役;而国君要见他,传唤他却不去见,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去服役合乎义,去见国君不合乎义。而且,国君要见他是为什么呢?”

万章说:“因为他见闻广,因为他贤明。”

孟子说:“如果因为他见闻广,天子都不传唤老师,何况诸侯呢?如果因为他贤明,我从未听说过要见贤者是传唤他来的。鲁缪公屡次去见子思,说:‘古代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君结交士人,是怎样做的?’子思不高兴地说:‘古时候的人是说侍奉他,哪会说结交他呢?’子思之所以不高兴,难道不是认为,‘论地位,你是君主、我是臣仆,怎么敢和君主结交呢?论德行,那你是侍奉我的人,怎么能和我结交呢?’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君谋求与他结交都不能做到,何况传唤他呢?齐景公田猎,用旌去传唤管理山林的虞人,虞人不去,景公要处死他。孔子得知后说:‘志士不怕弃尸山沟,勇士不怕丧失头颅。’孔子赞赏什么呢?是赞赏虞人不应承不符合礼仪的传唤。”

万章说:“请问,该用什么传唤虞人呢?”

孟子说:“用皮冠。传唤庶人用旃,士人用旗,大夫用旌。用传唤大夫的礼仪传唤虞人,虞人宁死不敢去,用传唤士人的礼仪传唤庶人,庶人难道敢去吗?何况是用传唤不贤之人的礼仪传唤贤人呢?要见贤人却不遵循见他的途径,犹如要他进来却关上了大门。义是途径,礼是大门,唯有君子能沿着这途径进出这大门。《诗》说:‘大道平如磨石,直得就像箭杆。君子在上行走,小人在旁观看。’”

万章说:“孔子听说君命召唤,不等马车驾好就前去,那么孔子做得不对吗?”

孟子说:“孔子正出仕而有职位在身,国君是以他的职务传唤他。”

[延伸阅读]

君主对士人必须待之以礼,因为君主尊奉贤者为师,所以就不应该像对待仆役那样颐指气使。

曾国藩善于识人,也曾经受到“不忍欺”的欺骗。清代野史记载:金陵刚被收复时,有个人冒充校官来拜见曾国藩。这个人和曾国藩谈话时,高谈雄辩,议论风生,有不可一世的气概,曾国藩心中深感惊奇。当二人谈到“用人必须杜绝欺骗”这个话题时,那个假校官一脸严肃地说:“是否受到欺骗,主要还在于个人自己!我试谈谈自己的看法。像中堂大人(指曾国藩)至诚盛德,人们不忍欺;左公(指左宗棠)一身正气,人们不敢欺。”曾国藩大喜称善,把此人当成贵客招待。饭后,他便任命这个假校官监督制造驳船。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人报告说,那个人裹挟着千金逃跑了。司职们要求曾国藩立即下令逮捕此人,曾国藩沉默良久后才说:“不必追捕他,他大概出去办事了。”他边说边捋着自己的胡须,还自言自语地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左右官员听到后,暗自发笑。曾国藩善于识人,仍不免受人欺骗。由此可见知人的确不容易。

凡是识人,要从各方面来观察。仕途通达时看他所尊敬的人是谁;显贵的时候看他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富有的时候看他所抚养的对象。听其言,观其行,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仁义;看一个人经常接触些什么东西就能知道他的爱好;经常接近一个人要体味他说话的涵义;一个人穷困时要看他憎恶什么东西,贫贱时要看他不爱做什么事,这样就看他有没有骨气;在一个人高兴时能检验出他是否有自制力或者是否轻浮;快乐时能检验出他的嗜好是什么或是否俭朴;让人愤怒可以考验他的本性优劣;让人悲伤能知道一个人是否仁爱,因为居心仁厚的人见别人悲哀也会与之同哀;艰难困苦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志气或是否有随遇而安的涵养。这八观六验,是知人识人的根本。

[原文]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①。颂其诗,读其书②,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①尚:同“上”。

②颂:同“诵”。

[译文]

孟子对万章说:“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认为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就又上溯历史,评论古代的人物。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著作,(但)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行吗?所以还要研究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这就是同古人交朋友。”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问题。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也就是好友遍天下了吧。如果好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只有上溯历史,与优秀的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而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了。

其实,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其实都是“知人论世”的派生物而已。

[原文]

齐宣王问卿。

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贵戚之卿①,有民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②。”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注释]

①贵戚之卿:指与君王同宗族的卿大夫。

②正:诚。

[译文]

齐宣王问有关公卿的问题。

孟子说:“大王问哪一种公卿呢?”

宣王问:“公卿还有不同的吗?”

孟子说:“不同。有(和国君同宗的)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宣王说:“请问贵戚之卿(应该怎样)。”

孟子说:“(作为贵戚之卿,)国君有了重大错误,就要劝谏,反复劝谏还不听,就另立国君。”

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

孟子说:“大王不要奇怪。大王问我,我不敢不直话回答您。”

宣王脸色恢复了正常,然后问异姓之卿(应该怎样)。

孟子说:“(作为异姓之臣,)国君有过错,就要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就离开。”

[延伸阅读]

弘扬大臣的职责和权力而限制君主权力无限地膨胀,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容之一,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政治色彩。

王室宗族的卿大夫因为与国君有亲缘关系,国君的祖先也就是他的祖先,所以既不能离去,又不能坐视政权覆亡,当国君有重大错误又不听劝谏时,就可以另立新君。孟子在这里是弘扬宗族大臣的权力而限制君主个人的权力,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我们知道,这种另立新君,在实践上往往酿成的就是宫廷内乱。所谓“祸起萧墙之内”,弄不好还会引起旷日持久的战争。

对异姓卿大夫来说,问题就要简单得多了,他们既没有王室宗族卿大夫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职责。所以,能劝谏就劝谏,不能劝谏就辞职而去,各走一方罢了。其实,这也是孔子“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意思。

总而言之,孔、孟都提倡臣有臣道,臣有臣的气节和人格,反对愚忠,反对一味顺从,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热门推荐
  • 最后的歌者

    最后的歌者

    斗转星移,我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智能化冰冷的世界,这里我们可以读取彼此的思想,言语是多余的功能,在进化论中慢慢被淘汰。我曾爱慕的少年领袖,他似乎是一片海,海上有阳关波澜起伏的鳞片,给我最大的温暖,可是自从当上了他的研究员后,越来越多的肮脏和丑陋浮出水面,他是剥夺现代人声音和思想的幕后元凶,在查明这一切的时候,忽然,亦少离奇失踪,所有证据毁于一旦,同时我被指控与他的失踪有关。。。
  • 青春的方案:构建同步成长的十大志商

    青春的方案:构建同步成长的十大志商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志商,就等于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人很难取得成功。小志小成,大志大成,学多人一生平淡,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因为缺乏远大的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 六道戮

    六道戮

    天地有六门,一门一道,一道一世界。天地有两堂,幽冥死堂,九天生堂。人有精气神,武者练气,文者养神。文武双修的单修,身怀千古霸王项羽的霸气,一代杀神白起的杀气,承载着格斗宗师龙言的孤独。如何纵横天道,妖道,人间道?如何驰骋地狱,恶鬼,修罗道?
  • 武神雄起

    武神雄起

    这里是属于武神的世界,叶家少年横空出世,踏破万古,杀尽仇敌,异界大陆,谁与争锋?
  • 剑纪元

    剑纪元

    林峯,地球上一名理科特招生,被雷劈到神州大陆,从此灵魂力逆天,偶得上古传承,成为妖一般的存在。炼丹、制符,美女全都要有。看我一剑破九天,携美渡繁华…………………………………………………………………………………………………………………………………………………………………………………
  • 曾经有个人触动我的心

    曾经有个人触动我的心

    如果,时光倒流,我依旧希望那个以命相救的人是你,也愿那个冒险为博我一笑的人是你,希望伴我十年的也是你。喜欢冷酷的你,霸道的你,优秀的你,可是,十年的友谊让我害怕爱上你,拥有你。我将爱意成功化为崇拜将痛苦埋藏在心里,仅仅十年,让我们成为最了解最信任对方的人。我可以不要友情,失去爱情,丢掉亲情,可我却不能没有你,原来你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如果世界末日来临,最后一天,我也不想和你分开。你说:“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你最喜欢青色,我从未告诉过你,我也喜欢清色,你,熊清的清。。。。。
  • 力倾天下

    力倾天下

    历经千锤百炼,我以一力倾天下
  • 烈阳战神

    烈阳战神

    华夏少年萧临川,带着家传戒指魂穿异界。来到这个波澜壮阔、宗门林立、群雄纷争的大世界,他下定决心,誓要活得更精彩!他身怀万法,笑傲天地间。绝世武技、神兵利器、妙药灵丹,应有尽有。战天才、斗妖孽、驭上古凶兽、携美人之手,快活人生!————————————————书友群:132122021
  • 魔剑重生

    魔剑重生

    传说得龙吟剑者得天下,若要正义之人得此剑,则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若邪恶之人得此剑,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只怕是得天下的权利欲望,野心之争,在古今大道为一大诱惑,使多少人迷失自我,丧失良知,坠入邪道。龙吟剑携带者徐子墨为慧祖真人门下的徒弟,凌云派第九代掌门,因魔界、妖界、人间各派寻找龙吟剑和凌云派内掌门之位的争夺陷入了一系列的争斗中。
  • 迷境行迹

    迷境行迹

    这是一篇游记类小说:夜寒被家族误解,逃生之时被元素族所救,后开始冒险征程。爱情不会成为主线,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有时只会产生友情。这是一篇关乎友情和冒险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