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9500000031

第31章 厚积方能薄发(2)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同是“让座”这个写了几代人的题目,让你来写,你如何写出新意来?大多数同学可能还会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电车、地铁)上,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爷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上车来。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肯让座。我虽然还有很远的路程,但想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还是让了座……”这样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优美,结构多严谨,一定是得不了高分的,因为太落入俗套了。相反,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比如,你看到老奶奶上车后,本来就想马上让座的;可是一车的人都不动,你怕你站起来让座会让人觉得你伪善、做作,也不好意思起来(这时,你可以对你的心理活动作一番描写)。最后,你还是鼓足勇气让了座。然后,你把议论的重点放到“做好事需要勇气”这一点上来,这就算是一个小创新了。如果要更进一步怎么办呢?你可以用一点插叙手段。比如说老奶奶上车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让座,这使你想起来几年前你在车上遇到的情况(插叙)。那时同样的状况下,大家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没人起来让座,而通过前后对比,你得出了社会在进步、人民素质在提高的结论……这还不算好,真正好的应该是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比如说我曾看过的一篇以《让座》为题的优秀作文。文章写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北风正劲,一位老奶奶上了车,站在一位解放军身边。可是这位背靠窗户坐着的军人却没有让座。同在车上的作者很气愤,站起来把老奶奶搀到自己位子上。那位军人却仍然无动于衷。直到终点站到了,军人下了车,作者才发现军人背靠着的窗户,玻璃破了个大洞。原来这一路上,军人都在用自己的后背为一车人遮挡北风,此时,作者的眼睛湿润了……同样是让座,这篇是不是好得多?甚至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在车上,一位老奶奶没座位,她身边的那位中年男子就是不让。过了几站,上来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只见那位中年男子满脸堆笑地迎上去:“××长,来这儿坐……”这种变了味的“让座”,是不是有更深一层的不同含义呢?

看了上面这些,我想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有自己的感悟了吧。最后就用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讲了三年的一个故事结束这一篇的讨论吧。一次,哥伦布在出席一个宴会时,有人出了一道题目:谁能把鸡蛋立起来,并保证它不倒掉。在场宾客面面相觑,没人想得出来怎么做。哥伦布走上前去,只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将鸡蛋立了起来——他把鸡蛋下部磕碎了,鸡蛋稳稳地立了起来。满场哗然。是的,你可以不屑这种“小伎俩”,你可以说这种方法谁都会。但是,在别人做出来之前,你有想到过吗?看来,创新不是做到做不到的问题,而是想到想不到的问题。

一涧飞瀑,碎琼乱玉,造就这胜景的不是水;一地竹影,摇曳生姿,练就此势的不是风。没有侧立千尺的绝壁,好水难为瀑;没有临风飘举的翠竹,劲风不生姿。

——摘自《读者》

在一篇可以称为优秀作文的习作里,娴熟的语言技巧和飞扬的文采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严谨的行文结构。如果说语言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骨架。脱离了结构或是结构不完整,再好的语言也只是空中楼阁。

传统的作文对文体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而言,考试多以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为主。而记叙文的结构大多以“六要素”为中心展开。一般开头是一个简单的前奏,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倒叙入题,抚今追昔”……然后进入正文的展开部分。此时强调的是叙事的具体、清晰。一般沿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脉络进行。其中可以采取插叙的手法引入景物描写,展现事件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有烘托氛围,甚至暗示主人公心理状态的作用。而插入此情此景以外的事件,比如说触景生情产生的一段回忆、对往事的追思、对故人的怀念等,则可以使文章在不同时空穿梭,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总之,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记叙文怎么出彩,全看如何展开。接下来是结尾。俗话说“虎头凤尾”,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读起来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一个失败的结尾可能会使整篇文章功亏一篑。对于记叙文来说,结尾往往不再是单纯的记叙,而是要求有一定的议论,所谓“升华主题”。如果能在这一部分就整个事件作适当的精彩“点评”,那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至于议论文,文章结构则更为“模式化”。最典型的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又叫总论)三部分,即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一般来说,引论的要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论题,避免太多的铺垫。在这一点上,就不如记叙文灵活。而到了本论部分,则又分为两个大的层次:摆事实、讲道理。其中,摆事实又叫做例证,就是用事例来支持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这里的事例又要分为正面事实和反面事实。关于议论文事例的选择,我想多说几句。议论文的事例,一定要具有说服力。何谓具有说服力呢?就是要大家公认的,比如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最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样,才是支持论点的好论据。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果你要论述“逆境出人才”,那么“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出《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梦》”、“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美国著名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启迪”……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甚至还有一些反例,比如中学学过的《伤仲永》一文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小小年纪就被誉为“神童”,但最后却“泯然众人矣”。这些例子还有很多,注意阅读和收集,应该不难想到。但要是你用你们班学习成绩第一的某同学如何刻苦,你们家隔壁的大哥哥如何在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半工半读考上大学……这些事例来论证,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因为它们可能是真实的,但知道的却不过数十人。我们回到结构上来,例证以后,就是理论了。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也是衡量一篇议论文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志。这里的“道理”,是要求深入论证。挖根源,找出论点提出的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好是能够联系社会实际,并作一定的辩证分析。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意义也较为深刻。最后是结论,惟一的要求是前后呼应,但要注意不要机械地重复中心论点,而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作出的“盖棺定论”。

不过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趋势,高考作文一般不再以命题和半命题的模式出题,而是多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较少,多为给出一个故事或一段话,从中引出一个话题,只要在这个话题之内,考生可以畅所欲言,不论用何文体,很有“淡化文体,强调语体”的趋势。不过,淡化文体不等于可以文体杂糅,“似叙非叙、似议非议”的文章,是断然要不得的。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扬长避短的好机会,尽可以在话题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拿手的文体。一般来说,思辨性强的议论文仍是首选,但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就不太可取了。要想用记叙文拿到高分,在改变记叙方式方面要多作文章。比如根据话题的应有之意编一个寓言故事或是童话故事,用故事体现的寓意来暗合话题内涵,抑或将作文写成剧本、书信、日记、小小说等新颖的形式,在新形式下用上原有的拿手的记叙文体,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清新的叙事散文、议论散文,也很适合于对文字运用驾轻就熟的同学,而近年来出现的将传统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甚至是古典名著进行改编,给“旧瓶”装上“新酒”的做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牵强附会,比如说,你可以让王熙凤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成为女企业家,但如果让林妹妹成为网上的二道贩子,那就让人不可接受了。有新意固然重要,但忠实于原著的人物本性,还是必要的。不伦不类的改编,是万万不可的。

阅读感悟:

同类推荐
  •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经典珍藏版)》由马银春编著,主要内容:人活在世上都要经历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人生。在饱经苦乐的人生中,如果一个人心中拥有淡定的信念,闲看庭前花落,轻摇刑扇城头,心怀坦荡、从容冷静、无忧无惧、看淡一切,练达而知内省、稳而重时机,那么就能活出真我,不被命运和外界左右和控制,收获丰硕的人生果实。淡定是一种大智慧,只有那些理性从容、不骄不躁的人才能做到;淡定是一种好心境,只有那些心态平和、成熟沉稳的人才能做到。淡定是我们获得幸福、快乐、成功的关键。《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经典珍藏版)》适合大众阅读。
  • 习惯影响一生

    习惯影响一生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心态、自信、应对挫折、培养成功、做人、做事、工作、学习等十个方面,论述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让你一步步地去认识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力量,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
  •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谁都能成功的社会。但是就人类历史来看,成功的人却为数不多。为什么机会是同样的,而他们就能成功呢?其实,这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去努力的。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认为埋头工作、默默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你就错了。要知道,一个人获得成功,他可以没有权贵的身世,也可以没有富有的父母,但是他必须要认识很多人,拥有很多人脉关系。而仅仅拥有人脉还不够,要懂得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人脉的升华。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 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

    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

    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需要不断地从书本中、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作为我们生命的养分。缺少伟大精神滋养的灵魂是贫弱的、平庸的,而心灵导师的选择在生命中无疑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精选20位民国文化大师回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碎屑凝聚了大师们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字字句句都是卓越思想的结晶。借助大师的思想与智慧之光,让我们重温过去、思索未来吧!
热门推荐
  • 守墓人之大齐遗脉

    守墓人之大齐遗脉

    古人谓:“死生亦大矣!”故汉人重死如生,数千年的墓葬文化在发展衍化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复杂的陵墓社会。有人相信死人,有人相信活人;有人相信好的墓葬可以兴旺子孙,有人相信采阴纳阳可以死而复生;有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墓葬,也有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自己的坟墓里了解自己昔日的荣耀;有人防范盗墓,也有人引诱盗墓者和自己陪葬;有人盗墓,有人守墓,而守墓真谛即为守灵,由此便有了不同守、盗、夺墓派系之间的夺灵守灵之争。
  • 足控天下

    足控天下

    一个恋足患者深切治疗的故事!左肩,扯一大旗,撰足疗天下,庸人勿扰。右肩,披一宝帔,绣有五行八卦。美女,要看相,还是治病?伸手?不行。伸脚,对伸脚。为什么?脚是百脉之汇,通一切森罗,懂不?七月七,足踏七星,美女,你们在哪?漫漫足控路。相士,医师一把抓。
  • John Bull on the Guadalquivir

    John Bull on the Guadalquiv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海妄歌

    山海妄歌

    这里是洪荒的时代,生命与轮回、杀戮、仇恨、欲望在这里都如一盆浑浊的水,早已浑然难分。而命运早已为他们用鲜血铺垫好登上权倾四野的帝王之位的道路了……
  • 言倾天下

    言倾天下

    她,用言语倾覆天下,他,用双手捧起她的天下,他,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她,他,失去了天下也失去了她。
  • 天才魔音师

    天才魔音师

    一朝身死,来自异世的凤璃音重生于此。本想着代替原主好好活下去。可惜,天不从人愿。母亲意外身死,小小年纪的她改投母亲的家族,凤族,却成为了家族中千年难得一见的魔音师,欺我辱我者,必将百倍奉还,谁说魔音师身体羸弱?她可是神兽本体,谁敢不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气御九重天

    气御九重天

    十万年前极宇仙朝灭尽宗门,断绝炼气士传承,大兴仙道,征伐诸天,成就十万年的鼎盛繁华。十万年后,一个叫莫少离的小混混在这个世界重生成为气宗最后一根独苗,承宗门遗泽逆天改命,觉醒先天混元圣体,修成亘古第一气功。
  • 异世虎王

    异世虎王

    你想要公平?可以,但是你必须要接受我的公平。你想要和平?可以,但是你必须要接受我的统治,如果你不愿意接受,也可以。我会用刀枪让你接受的。在我的面前,你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自由的去死,另外一个选择,臣服于我!
  • 以剑之名一剑轻安

    以剑之名一剑轻安

    他和她从小便定下亲事,青梅竹马。她不善言谈,他沉稳冷冽。很难想象,他居然会爱上她——他也不知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爱上的。爱了,便是爱了。以一把剑,一朵血薇定下誓约,“从此不离不弃,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为她倾覆天下,血染江山;她为他并肩万里,北战南征。当所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她,和他,也便再也回不去了……灵感来自少司命—《一剑轻安》《以剑之名—血薇》
  • 至武神主

    至武神主

    天才,生来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少年卫华,偶获神奇力量,从此踏上武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步步走向武之巅峰!!天才出世,谁与争锋!!!本书境界划分:灵元境,玄元境,地元境,天元境,双元境,元阳境,天君境,天尊境,天祖境……首次写书,希望大家支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