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92400000011

第11章 统御有术——用权谋略(3)

九月,车裂嫪毐,诛灭其三族;党羽骨干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皆枭首示众;舍人都被判处服刑,受牵连的四千余家全部夺爵流放蜀地(今属四川)。秦王嬴政还杀死了赵太后与嫪毐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同时把她隔离于雍城宫中监视起来。

嫪毐被除后,幕后指挥吕不韦如坐针毡,他称病不朝,不敢面见秦王。秦王政没有姑息他。秦王十年(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已经牢握国政,站稳脚跟,于是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将他赶出秦都咸阳,迁居封邑洛阳(今属河南)。吕不韦在洛阳居住期间,关东六国君主频繁地派人到洛阳向他请安。为防止吕不韦与关东六国的势力变乱,秦王十二年(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果断地决定除掉吕不韦,根除祸患。于是他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封侯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有什么关系,号称仲父?把你与家属迁徙到蜀地去!”吕不韦自知日暮途穷,大势已去,便喝下一杯毒酒,自杀身死。吕不韦死后,秦王还严惩了他的家人和宾客。

秦王嬴政亲政不久,就先后消灭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敌对势力,彻底肃清了自己行施君权的严重障碍。接着,他开始了统一山(指骰山,在今陕西潼关东)东六国的事业。

谋略点评:

在嬴政即位之初,秦国处于强枝弱干、臣强君弱的局势之中。明白了身处之境,秦王政没有害怕,而将这一危机深深埋藏心底,他像一只猛兽俯伏于地静观时变、伺机反扑一样,等待着将擅权轻主之臣一网打尽的时刻的到来。正所谓“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俟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恶色”。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终于勃然爆发了压抑很久的愤怒,及时出击,一举战胜了权奸佞臣。由此可知,在羽毛未丰之时,遇事忍耐,在忍耐中等待时机,这决不是怯懦,而是一种超人的智慧和勇气。

招揽人心,汉高祖封仇人雍齿为侯

雍齿本来是刘邦的同乡好友,出身豪强。但这个人易反易覆,品行非常卑鄙,他不断地陷害刘邦,还帮助项羽害得刘邦差点丧命,项羽有一次要杀刘邦的父亲就是他出的主意。

秦二世二年,雍齿随刘邦起兵反秦。秦朝泗川郡监名叫平的率兵包围了丰邑。两天之后,沛公率众出城与秦军交战,打败了秦军。沛公命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领部队到薛县去。陈王胜派魏国人周市来夺取土地。周市派人告诉雍齿说:“丰邑,是过去魏国国都迁来的地方。现在魏地已经平定的有几十座城。你如果归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驻守丰邑。如果不归降,我就要屠戮丰邑。”雍齿本来就不原意归属于沛公,等到魏国来招降了,立刻就反叛了沛公,为魏国守卫丰邑。沛公带兵攻打丰邑,没有攻下。沛公生病了,退兵回到沛县。沛公怨恨雍齿和丰邑的子弟背叛他,听说项梁在薛县,就带着一百多随从骑兵前去见项梁。项梁又给沛公增加了5000人,五大夫级的将领10人。沛公回来后,又带兵去攻打丰邑。雍齿失败后弃城逃往魏国。后来,雍齿又投降了刘邦,立过不少战功。

汉高祖六年,刘邦平定项羽,建立统一的汉朝。刘邦得天下后,面临着分封功臣的难题。在多年的楚汉相争中,功臣太多,如何“摆平”这些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功臣们,成为这位新天子的当务之急。刘邦当皇帝后,封了大功臣二十多人为侯,这些人都是他自己喜欢的人以及他的同姓亲友,之后,就没有再封谁为侯。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

有一天,高祖从洛阳的南宫居高临下俯视,看到诸将三三两两聚集在宽敞的庭院,好像在议论着什么。

“他们在议论些什么呢?”高祖问站在身旁的张良。

“他们正在酝酿谋反。”张良回答说。

高祖有点惊慌,忙问:“为什么呢?”

“陛下起自布衣,靠大家才得到天下,而获得陛下封侯的是萧何、曾参等直系,而被诛罚的都是平素与陛下疏远的旁系。现在将士们在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封完,也不够赏的,他们对能否轮到自己获得封赏,非常怀疑,又担心因以前的过失而遭到诛杀。他们聚在一块儿打算造反。”

高祖听张良这么一说,就显得更加慌张了,于是急忙问张良:“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张良献策说:“陛下最讨厌而且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人是谁?”

“莫过于雍齿,我没起事时就同他有仇,后来多次羞辱我。早就想杀了他,但他确实功劳多而不忍下手。”高祖回答。

“那就赶快把雍齿封侯给群臣看吧。这样一做,大家就会认为:连雍齿都封侯了,我们更没有问题,这样大家才会放下心来,而风波自然也就平息下去了。”

于是,刘邦赶快下令封雍齿为什邡侯。一方面叫丞相御史办理定功行封手册,封雍齿做了什邡侯;一方面置酒,亲自款待雍齿。

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于是,一场因封侯引起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谋略点评:

刘邦作为汉朝的统治者,而且又是一个建朝不久、根基不稳的统治者,必须十分注重安定臣心、收揽人心的君王之道,以巩固其统治。刘邦给雍齿封侯,就可以彰显出自己气量宽宏、不计前嫌、有功必赏,这不仅可以安定那些“怀疑自己跟刘邦有隙担心遭到报复”的诸将的心,也可以更加树立起刘邦作为一位明君的光辉形象。刘邦以此来向诸将群臣示意和施恩,确实是达到了安定臣心、收揽人心的目的。

柔中有刚,汉武帝推恩散势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第七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之一。他在驾驭臣下、治理国家方面娴熟的政治手腕,高超的政治谋略,为后世执政者广为借鉴。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谋臣主父偃向汉武帝献计说:“古时诸侯拥有的封地大多方圆不过百里,力量单薄,朝廷当然容易控制。如今有的诸侯王竟然拥有数十座城池,土地纵横上千里,实力非常强大。朝廷宽待他们,他们却骄奢淫逸,伺机图谋不轨;朝廷限制他们,他们就马上起兵叛乱,兵连祸结。为确保江山社稷永固,陛下应该及早推行削藩之策啊!”

汉武帝惆怅地说:“诸侯王尾大不掉,藐视朝廷权威,朕岂不知?可朝廷如果强行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则势必激起他们的反抗。为避免引发大的社会动荡,如何削藩,朕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主父偃胸有成竹地说:“臣有一‘推恩散势’的削藩计策,可削分诸侯王之势于无形,今特意将其献于陛下。”

汉武帝高兴地说:“爱卿有何良策,请速速道来,朕必择善而从之。”

主父偃从容答道:“臣以为可行推恩之策。如今天下承平,诸侯王广纳妻妾,子弟众多。按照目前的嫡长子继承制,诸侯王的王位和封地只有其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余子弟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但却没有资格承袭其父兄的封国,许多诸侯王子弟对此颇有怨言。陛下何不下旨准许诸侯王推广恩德,将其封地分封给他的众多子弟呢?此举一方面显示了陛下的仁爱孝亲之道,得到分封的诸侯王子弟必然对陛下感恩戴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此举使诸侯王的封地化整为零,可以大大分散削弱他们的势力,使其再也没有实力与朝廷相抗衡。臣不敏,愿陛下采择施行。”

汉武帝闻之不由击节称赞道:“爱卿所献果然是老成谋国之策,朕即刻下旨颁行天下。”

于是,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颁布了推恩令。

根据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行“私恩”,把王国封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并报请皇帝赐予这些侯国名号。诸侯王当然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削弱自己的实力,可迫于众多子弟要求得到封地的压力又不得不这样做。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91年,汉武帝共“推恩”分封王子侯178人。有的诸侯王国最多分封为33个侯国,一般的也都分封为十多个侯国。这样,诸侯国被肢解后,诸侯们的势力随之大减,他们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了。

在推行“推恩令”大见成效后,汉武帝又采用强制手段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和除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镇压了企图谋反的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淮南国和衡山国被废除,改为由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国所献祭祀祖先的“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一次就削夺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还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诸侯国官员为“左官”,地位低于朝廷官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士人与诸侯交往。从此以后,诸侯难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与一般富室无异了。至此,困扰朝廷数十年、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诸侯国“坐大”问题终于得以顺利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谋略点评: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散势”的计策,采取以柔对刚、柔中带刚的手段削藩,将以往朝廷从外部要求削藩,变为诸侯王自己的子弟从内部要求分疆裂土,此举分化诸侯王势力于无形之中,使少数大诸侯变成众多小诸侯。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恢弘大度,汉光武帝刚柔相济驭群臣

汉光武帝刘秀于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挽狂澜于即倒,统一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登上皇位之后,刘秀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分析从秦始皇以来中国的动乱原因,懂得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必须用柔顺、缓静的统治手段,以便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汉室统治。他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又说:“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苟非其时,不如息人。”

刘秀的“柔”中蕴涵着“刚”的一面。“刚”是以削其力,“柔”是以笼其心,尽量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即使在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在其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驾驭之下,以邓禹为首的众多开国元勋,功劳显赫的文官武将,朝野存留皆在其掌握之中。

一是恢弘大度,君臣无猜。刘秀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而夺天下,天下既定,“于是大飨将士,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定封邓禹为高密侯,“食四县……各有差”。当时有人认为恩宠有过,于统治者不利,提出反对意见:“古者封诸侯,不过百里,强干弱枝,所以为统治也。”而刘秀却不以为然,认为“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也”。刘秀如此恢弘大度,坦诚相待,信任下属,浩荡皇恩,犹如“推赤心置人腹中”,群臣岂不永生感恩戴德、鼎力相辅、誓死效命、忠贞不贰。

二是威严所至,警戒有方。公元40年秋,诸郡守l 0余人,借大量田亩之名,弄虚作假,侵扰百姓,案发后,刘秀下令把河南尹张汲等人抓起来,处以死刑。后来,刘秀以此事探询功臣马援的看法,说:“我有点后悔以前杀了那些郡守,杀得太多了。”马援很得体地回答道:“死得其罪,何多之有?”刘秀听后哈哈大笑。与其说这是探问功臣们的意见,倒不如说是一种严重警告更为确切。刘秀不仅不徇私情,严惩贪官污吏,并且在封功臣列侯的同时,就给他们敲敲警钟。建武二年,刘秀特地下诏书告诫功臣,意思是功臣们要想永远保持高官厚禄的地位,过荣华富贵的生活,并荫泽子孙后代,那么就应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肃谨慎的态度,时时刻刻要恪尽职守,不得有半点放纵大意。此诏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足以使功臣敬服。可见,刘秀的良苦用心,非同一般。

三是劝勉相宜,削除实权。刘秀通过多年浴血奋战才取得政权,在他的手下,有一大批立过不少战功的将领。刘秀深知,开国功臣的“坐大”,将会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信任、劝诫与感化只是权宜之计,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解除功臣们的实权,即“退功臣,而进文吏”。为了达到目的,刘秀开始大封功臣,他让郎中冯勤专管此事。冯勤精明能干,他规定按照功臣功劳的大小,决定其封地大小、远近和土质肥瘠,并且制订了一个周密的方案。刘秀根据这个方案,一次就封了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这些列侯的食封数量,最大的有四个县,小的只有数百户,比西汉时少得多。除了大将李通、邓禹、贾复三人参与议论军国大事之外,其他大多数列侯成为闲员。经过削权封侯,汉光武帝有效地控制了这些将领的军事力量。

同类推荐
  • 一生不可忽视的36个细节

    一生不可忽视的36个细节

    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败局。而注重细节者,则往往在扑朔迷离中见微知著,赢得先机。人生的际遇其实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许就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本书罗列的36个细节,将决定你一生的成功与否。细细品味,为你的成功之路加一个砝码。“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败局。凡事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忽视了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从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约束和培养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争取主动,达到人生理想的彼岸。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魔鬼在细节,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什么是“优质性格“?即有利于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完善程度的个性、习惯。善用之,会让你减少许多主动失误,而做稳、做大一件事;不善用之则可能让你的心中事掉进失败之境。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
  •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既是一部做人处世、学会办事的方法集萃,也是一部感悟人生的哲理汇编。书中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难事、奇事、大事、急事的成事路径,辑录人人关心的托人、求人、借人、使人的办事绝活。通观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实话实说,实事实办。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了解办事的奥秘,掌握办事的诀窍,控制办事的结局。让生活中的我们,无论面对何种难事,都能冷静分析,有的放提货单,出奇制胜,马到成功。“相信自己,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让我们以这句话与广大的读者共勉。
热门推荐
  • 旧爱律师猎捕妻

    旧爱律师猎捕妻

    一场误会的相遇让两人相识,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帮忙,当心慢慢的沦陷,当爱情慢慢的降临。经历重重,以为幸福的开始,结果一场婚姻,满身伤。初恋女友的出现,失去孩子的痛苦,过往经历的阴影,她选择放手,他后悔不已,决定重新追求经历一次不幸的婚姻之后,她是否还会有勇气愿意在接受他呢?
  •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南宋末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南宋面对着前有金的军事进攻,后有元的武力吞灭的形势,国势飘摇,岌岌可危……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实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公元1279年,在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一全中国。《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宋末元初那些事儿》让你回味宋末元初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时代变迁,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 萧萧至琴

    萧萧至琴

    本是无聊玩游戏,见到大神收徒,玩家浅夏微凉决定拜大神为师。大神不会收普通玩家?NONONO,大神高冷地嗯了一声将浅夏微凉地收为了徒弟。半个月没联系的师父大人竟然决定带自己打副本,浅夏微凉一边惊奇一边……拒绝了!师傅大人在上,徒儿一定不是故意要那么早打副本的啊!
  • 四叶草——许个愿望

    四叶草——许个愿望

    听说过四叶草的魔法吗?踟躇独行,寻找三叶草的怪胎四叶草。我要许愿!朋友送我一个,我自己却从来没有找到过。是不是因为我近视啊,我特地去配了度的眼镜,可是还是失望了如果我找到,我要许什么愿望呢?我愿诚心祝福我的家人,健康快乐长寿!这好象不是一个愿望哦,可是四叶草我总是找不到,贪心一点,会不会不被承认?好讨厌,名字总是不能有几位姐姐起的那么梦幻,美好。所以不要指望我在给主角起名字方面有什么建树。!
  • 可能是我不够坚强

    可能是我不够坚强

    每一个接触爱情的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城里住着疼。相恋十年,却越走越远,即使遍体鳞伤,也不愿放手。
  • 青春路口的启示

    青春路口的启示

    时间在流去,我们在长大。有时青春很迷茫,有时青春也会坠落,所以我们常会对青春漫想:青春是什么?是生命中火一般的季节;青春写什么?写一首漫长漫长的诗歌;青春留什么?留一个没有遗憾的遗憾。我们需要明白:青春不是风花雪月,青春也不是红杏绿柳,青春更不是富丽的象牙塔,它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是人生渐渐成熟的过程。《青春路口的启示》这本书会带给你不一样的青春奇妙之旅!!!
  • 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人说听过很多道理,为什么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 重生之占卜师

    重生之占卜师

    她贵为诸葛家嫡出大小姐,却被渣男与堂妹双双背叛,重来一世才发现原来她的生命里还有被遗失了的美好。
  • 新世界之巅峰帝王

    新世界之巅峰帝王

    正常篇:这是一个,号称完全公平,没有任何VIP加成的游戏,无数的选择!数的机遇!号令千军万马,独战百万豪杰!鲜血与荣耀,和平与争锋!让我们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鬼畜篇:看一个热血退伍老兵如何被各种美女打造成一个混吃等死的废材。O(∩_∩)
  • 探天者

    探天者

    这是一部探索奇妙外层空间的小说,里面有未知的外星生物,有神秘的探索任务,在陌生的星球遇到神秘而又恐怖的事情,在探索过程中,逐步揭开事情的真相,同时又常常遇到危险的外星生物的攻击,儿这整个过程其实都是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下,随着探索的进一步精进,这个阴谋的真相也逐渐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