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000000010

第10章 蓄势待发(2)

“自然是父亲取而代之。”

“凭父亲现在的力量,能万无一失地取而代之吗?”李渊追问道:“你真正清楚目前的反隋力量吗?”

对于父亲问到的事情,李世民不是十分清楚,因此不敢冒然回答,眼望着李渊说:

“还请父亲指教。”

“你连目前反隋的力量都不清楚,怎么可以说炀帝倒了之后就是父亲取而代之呢?”李渊逼视着儿子继续追问。

李世民无以回答,垂下头来,低声说:“孩儿只是以为,大隋即将灭亡,父亲应该举事。”

“即将?你说的即将还有多长时间,是今天,还是明天,还是下个月?”

李世民不知为何,父亲会这么一问再问,偏偏对于父亲这些诘问,他确实又答不上来,因此只好再次说:

“还请父亲指教。”

“父亲愿意告诉你这些,但是,父亲更想告诉你。当你在下一个结论之前,一定要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作为依据,千万不要想当然,否则就会后果不堪。如果你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你就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去请教别人,调查学习有个知识和经验。你认为父亲说的对不对?”

“对!”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回答。李渊见了,知道他一时对此事还不能有很深的体会,于是说道:

“这事,你要认认真真体会一辈子,在对某件事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之下,一定不要忙着去下结论。”

“是!”李世民提高声音回答。这回李渊从声音中听出了世民已真心接受他的教诲,便说:

“你刚才提到父亲取而代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试想,如果父亲起事,帮着推翻了隋炀帝,结果是为他人作嫁衣,父亲有必要这么做吗?”

“没有,没有必要!”

“这就是父亲举事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如今隋炀帝的皇朝,只需轻轻一推,就会倒塌。”李渊肃然地说:“只是,义军已经形成三支强大的力量:瓦岗军,江淮军,河北军。他们之中谁都有能力取隋炀帝而代之。更何况,北方的突厥,对隋皇朝的天下也虎视眈眈,他们随时都可能冲进中原大地,把隋王朝撕碎。现如今,我们的力量与他们相比,根本不算最强。不说没有把握与这一切力量抗衡,就是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支单独对抗,也不一定就能赢。很明显,如果我们这时候起兵,只不过是帮他们把隋皇朝推翻,让各路义军失去一个最强大的对手,减少他们的许多伤亡,使他们更加强大。这样做,对我们有意义吗?”

李渊的最后一句,在问李世民,也似乎在问自己,转身走到窗前,面对窗外沉思。李世民见了,跟在父亲身后,缓缓地说:

“父亲的意思是:我们不只是要推翻隋朝,而是要接过隋炀帝的皇位;因此我们不仅要有力量战胜隋朝,也要有力量战胜各路起义的军队和突厥兵。”李渊听了,喜不自禁,点了点头说:

“我儿对为父的意思理解的很好,汝子可教也。”

“谢父亲夸奖。”

“现在,你既然理解了父亲的意思,不妨再想想着: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该不该立即起兵?”

“我与父亲看法一样,现在还不到举兵起事的最佳时机。”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起兵之事?”

“小心谨慎,与任何人也不去提及,切不可让皇上知道我们可能有这样的野心。”

“说的好!既然现在起兵反隋的火候还没到。伴君如伴虎,这种时刻,父亲身为隋朝手握重兵的人,受猜忌在所难免,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炀帝就算没有肯定我们有野心,也一定会怀疑我们有野心。所以,我必须小心又小心,尽可能减少皇上的猜忌,多一点时间做好准备。”

“对!父亲,你快说说,我们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我应该怎么做?”

“你刚才也说,我们不只是要推翻隋朝,而是要接过隋炀帝的皇位。这是我们举事的目的。我们不比那些已经起义、反叛的军队,我们的处境游刃有余。刚才我也说了,如果现在马上举事,我们面对的,不仅是隋朝的军队,更有那一路路如虎似狼的起义及反叛的军队,还有北方对隋皇朝虎视眈眈的突厥兵。可是,如今这些如虎似狼的军队都在与隋朝的军队撕杀,每日都在损兵折将。到时候,他们都会损伤惨重,非常疲惫,而我们却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对付这一切时,就是我们起兵反隋的最佳时机。”

“可是,征战之事,有时胜了的一方,常常会力量倍增,变得异常强大。”李世民熟读兵书,知道不少这样的战例,因此提出来问父亲。

“正因为如此,我们举事的最佳时期,是必然在还没有一方真正赢之前。更主要的是,我们不是在消极等待,而是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尽快蓄积力量,自己来创造最佳的举事时机。我们首先要物色许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将军和谋臣,然后招蓦组建自己强大的军队。这一些事情,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是不好出面来做的,你现在已经理解了父亲的心意,再按照父亲的话去做,到时候,这天下必然是我们李家的。”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李世民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他敬服地望着父亲,很有把握地说:“孩儿已经理解父亲的心意了,父亲是要孩儿潜结英杰,为我李家所用。”

自从当了太原留守之后,李渊心中异常高兴。面对眼前的混乱局面,雄心勃勃的李渊认为正好趁势积蓄自己势力。为这事,他已想了许久。可是,自己身边有皇上亲信监督,不便明谋张胆地出面招贤纳士,若从长安召回大儿子李建成,同样惹人眼目。没想到,老天爷给他送来个原来认为年龄尚小、帮不上忙的李世民。看着他带来长孙无忌,不久又收留侯君集、刘弘基,李渊心里暗自高兴。他一生阅人无数,凭他的眼光来看,李世民身边的这几个人,都是些将相的栋梁之才。于是心中一动,这才决定与世民好好谈谈,如果可能的话,将这天大的事儿,交由李世民来承办。这会听了世民的话,不由在心里喊道:

“真是苍天有眼,给我这么个懂事的好儿子!”完了他压住自己的高兴对世民说:“从今往后,你要记住四个字,并且全力去将它办好。”

“哪四个字?”

“潜结英杰。”

“潜结英杰!”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重复着,说:“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做好这件事。”

2

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俩正谈得投机,有人来报:门外有个叫长孙顺德的人求见,李渊听了,稍一思考,对李世民说:

“是你长孙氏的本家叔,也是你的叔岳父。”

“我们快去迎他?”李世民说。

“不,他是右勋卫,应在辽东前线,这时跑到这儿来,八成是从军中偷跑出来的。这么看,我不能去,你去,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安置他。”

“潜结英杰。”不知怎么,李世民嘴里突然蹦出这四个字。

“对,这可以作为你潜结英杰的开始。”李渊却很有兴致地接过他的话说。

“孩儿知道了。”李世民会意地点点头,走出门去。长孙顺德不认识李世民,却认得李渊,见一个很象李渊的公子出来,卫士对他又非常敬畏,便知道是李世民,微笑地打量着他说:

“你是,二公子?”

“正是,不知叔岳父前来,世民有失远迎,还请叔岳父见谅。”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双手一揖说。

这回李渊算得非常准,右勋卫长孙顺德,确实是因为厌恶辽东长年征战,这才私自逃出军营。了解到李渊在太原独撑一方,便一路马不停蹄地赶来投靠。因为是临阵逃战,原心里还有些犹疑,现如今见李世民对自己恭敬有礼,一声一个叔岳父,不由得非常高兴,大声说:

“一家人,说什么客套话,我是从……”

“家父已经告诉世民,这里说话不方便,还请叔岳父到我家去,安顿下来后,再慢慢细谈。”

世民说完带了长孙顺德,也不去向父亲告别,就匆匆地回到家中。

这是一栋犹如世民运城时住过的大宅,只是房间比运城的多了许多。不仅长孙氏与无忌,还有侯君集、刘弘基,以及从运城带来的家丁,全都住在这里。世民先带了长孙顺德去见长孙氏和长孙无忌。俩人见了叔父,非常欢喜,世民对长孙氏说:

“叔父今后就与我们住在一起了,你收拾间最大最好的房子给他住。”

“就住我那间,我与刘弘基同住。”长孙无忌说。

“这怎么成。”长孙顺德推辞。

“你是长辈,理应如此。”李世民对长孙顺德说:“只是晚辈对岳叔父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快说,只要岳叔父能够办到的,就一定会尽全力去办。”

“岳叔父住在这里,暂时不要与以前的熟人往来,就是我的父亲,你也不要去找他。”

“你是要我隐居?”

“暂时只能委屈岳叔父。”李世民说:“可能岳叔父不知道,皇上已对父亲起了疑心,甚至派人来传他到扬州去治罪。”

“有这种事,这个皇上。”长孙顺德突然一扬眉头说:“如今你父亲重兵在手,怕他做什么……”

李世民忙伸出手来,朝长孙顺德一摆,说:“父亲现在处境如此,虽然重兵在手,身边却有两位皇上的亲信,所以,我们的言语行动,都需小心又小心,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长孙顺德看着李世民年纪小小,却堂堂英俊,言谈举止,更是在理得体,不由心中佩服,说道:

“既然如此,顺德一定遵从。只是顺德也有一个请求。”

“岳叔父快说。”

“顺德希望,你今后都不要客气,不要拿我当长辈,当兄弟就好了。”

世民听了,对长孙氏一笑,说:“这怎么可以,你是长辈,就是长辈。只是今后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坦率地跟你说;有什么要你帮忙的,我都会毫不客气。”见长孙顺德点了点头,世民转头对长孙无忌说:

“快,去把刘弘基、侯君集都邀来,我们一起来为叔父接风。”

“我马上就去。”长孙无忌说。

“你快去,我这里马上让厨子安排酒菜。”李世民催促着长孙无忌,高兴地说。“我们今天要托岳叔父的福,来个一醉方休。”

酒宴间,长孙顺德看着李世民,又看看长孙氏,说:“你舅舅高士廉真有眼力,把你许配给这么杰出的郎君,只不知他现在何处,是否安好?”

长孙氏听了,举起酒杯:“难得叔父想到舅舅,侄女敬叔父一杯。”说罢,将满杯的酒一饮而尽。眼中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往下滴。长孙氏自小父亡,舅舅高士廉待她比亲闺女还亲,想着往日舅舅的养育之恩,忍不住掉下泪来。李世民见了,心中一痛,对长孙氏说:“你不要过份担心,我一定设法找到舅舅,到时候让他来与我们在一起。”

士廉是高俭的字。高俭原为渤海修人,从小气质高贵,喜欢文史经典。高俭的祖父高岳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堂弟,被封为北齐的清河王。高俭的父亲高励,被封为北齐的乐安王。高俭的祖父与父亲,在北齐时都曾做到左仆射的官职。北齐为周取代,周又为隋取代,高俭的父亲高励虽不得志,还是做了隋朝的刺史,以后便专心培养儿子高俭,使得他“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高俭与当时大文豪薛道衡等人,因志趣相投,深结友谊,为忘年之交。后来由于和逃亡到高丽的兵部尚书斛斯政关系密切,得罪杨广,高俭被流放至交趾。如今中原大乱,高俭隔绝在外,世民曾多方打探,还是全无消息,长孙氏为此不安已久,今闻长孙顺德提起,这才担心流泪。长孙顺德见世民夫妻对他非常热情,对他们的舅舅又这么牵挂,心中很是感动,抱歉地说:

“都怪我,提到你们舅舅,让你们伤心。”

“不,这怎能怪岳叔父。岳叔父挂牵舅舅,我们感激不尽。来,我们都敬岳叔父一杯。”李世民提议,长孙无忌、刘弘基、侯君集都端了酒杯站起来,大家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长孙顺德似乎有些酒意,微睁着眼对世民说:“如今皇上,东面陷入高丽之战,北面有突厥虎视眈眈,手下大臣、将军、士兵纷纷不满,国内又是群雄并起,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不知你父亲有何打算?”

“父亲如今虽为太原留守,手握重兵,但毕竟还是力量单薄,而且又没有自己掌握的嫡系部队。”

“对,对,想不到二公子年纪轻轻,却能有这般见识。”长孙顺德高兴地一笑,自己斟了杯酒一饮而尽,放低声音说:

“没有自己的嫡系,可以组建。如今乱世,象你父亲这样有威望的人,只要振臂一呼,一定应者如云。”

“只是现在还不能以父亲的名义来做这种事情,因为那样一来,事情还没开始,父亲就会四面受敌。”

“对,对!不过,我还是有个好办法。”

长孙顺德说罢,又要去斟酒,却被侯君集一把拦住,拿起酒壶说:

“我来给你斟,你快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

长孙顺德看看侯君集,微微一笑:“你倒是个急性子,我喜欢。”说完只把眼瞪着侯君集。

2

侯君集见长孙顺德只把眼瞪着自己,就是不说那个好办法,不由得更急,也把眼瞪着长孙顺德:

“你快说,说完就给你斟酒。”

“快说吧,叔叔。”长孙无忌也帮着催。

长孙顺德见了,哈哈一笑:“好,既然你们都急着听,我就说出来。我虽然今日与你们才相见,但到太原已经有好几天了,知道太原很不太平,时有盗匪扰乱。二公子为留守的儿子,何不以保境安民为由,出头来招蓦兵勇,组建队伍。”

“好,我看行!”侯君集脱口而出,转过头来看看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一会,转过头来问长孙无忌与刘弘基:“你们看呢?”

“我看是个好办法。”长孙无忌说。

“我也认为好。”刘弘基说。

“大家都说好,我看就这样定了吧。君集,快给我岳叔父斟酒。”李世民大声吩咐。

侯君集兴奋地举起酒壶,正要斟酒,被长孙顺德拦住。

“慢,我还要给二公子推荐两个人。一个叫段志玄,一个叫殷开山,都是非常能干的人。”

“他们在哪里?”

“就在这太原城外。”

“带我去看看。”李世民听说有能人,不由得也急起来。一旁的公孙氏见了,说:

“叔叔刚来,待他歇一晚,明日再带你去见人也不迟。”

“没关系,做大事的人,该急的事就是要急。”长孙顺德说:“只是,这两个人跟我都很熟,不必二公子亲去,只需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将段、殷两位壮士请来。”

“我与你同去。”侯君集说。

“不,我们都去。”李世民坚持说。

李世民、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个热血的青年,加上一个生性豪放的长孙顺德,大家说干就干,放下酒杯,来到马厩,各自挑一匹自己喜欢的,翻身上马,随长孙顺德而去。

四匹骏马,过了繁华的太原街,立即狂奔起来。李世民心里想着“潜结英杰”这四个字,为自己第一次履行这四个字的行动兴奋,不断地扬鞭策马,远远地跑在最前面。在效外的一栋小院前面,李世民驻马眺望,长孙顺德几个紧追上来。

“你怎么跑得这么快?”长孙顺德笑呵呵地说:“连我这个疆场老将也落在后面了,真是李家的后代,御马的高手。”

“岳叔父,是不是这小院?”

“是的,就这小院。”长孙顺德说着,翻身下马,拍着大门上的铁环大声喊:“殷老弟、殷老弟!”

正喊着,门开了,出来一个青年人,见了长孙顺德,哈哈地笑着打趣说:

“顺德兄,我水都还没给你喝,就喊了这半日,不是又赔了。”

“这回我不与你说笑。”长孙顺德认真地问:“段志玄在你这儿吗?”

“他刚好还没走。”

“这就好。我来介绍一下。”长孙顺德指着殷开山说:“世民,这就是殷开山,我的好老弟,如今为太谷长。”罢了又指着李世民说:“他是现今太原留守的二公子李世民。”正介绍着,段志玄也闻赶出来,见过李世民等人,大家寒喧几句,都感到非常的投缘。李世民因父命在身,所以很认真地打量他俩。他很快发现:

殷开山是个头脑精明,能言善辩的青年,虽然身子瘦弱,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段志玄长得浓眉大眼,阔面厚唇,言语之间,透满豪气。他们俩个,都是可交之人。李世民这么想着,便热情相邀,将他们二人带回府中。又加了几个菜,大家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段志玄知道李世民想招募兵勇,即刻自告奋勇,说:

“志玄在山西远效有许多熟人,愿去那儿招募兵勇。”

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说。“太好了,需要我做些什么,你尽管开口。”

“有了二公子的信任,我什么都不需要了。我保证半月之内,募得兵勇千人。”

同类推荐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本书以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为经线,以民国上海影艺圈女明星的生活为纬线,重述中国早期影艺圈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张织云、胡蝶、周璇、徐来、阮玲玉等倾城红颜的倾城往事。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北征后录

    北征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古神

    傲世古神

    一个世家少年,独自踏上凶险惊奇的世界,经历了人心的险恶狡诈,宁愿跟凶猛的怪兽为伍厮杀。由于体质跟提高修为的艰难关系,不的不跟阴险贪婪自私的人和修为强大蛮横的超级大门派子弟过招,演绎了一幕幕传奇惊险的经历。最终少年凭着强大的远古传承跟坚韧不屈的心志,不断的加强自身,杀出一条辉煌的道路。郑一踏遍各地,修炼各种心法,不管他神如何,生生修炼出自己神奇的世界,战神兽、蛮兽、圣兽。。。。。经历之传奇,功法之奇特,灵宝之强大,神兽,奇兽之怪异令人叹为观止。。。。。。如可堪一读;求推荐,求收藏,求书评,在此拜谢。
  • 阴婚来袭,鬼王的新娘

    阴婚来袭,鬼王的新娘

    当沉重的眼皮盖上时,她回到了梦里。身着最爱的红衣裳,眼前是一个古墓,一条道路,还有漫天的血雨。她如同待嫁的新娘,在小路的尽头等待着她的新郎。他出现在路的另一头,从血雨中开出一条道,到了她的跟前,将她拦腰抱起,一步一步的走向古墓……当梦成为现实,她看着这阴森的鬼宅,恨不得逃之夭夭,而霸道如他又怎会让她得逞……面对逃无可逃时候,她无法反抗,只能被迫顺从与他同眠。可为何她的鬼夫君每次醒来都会忘记她。每个晚上入梦,每日醒来又成了陌生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帝大陆

    青帝大陆

    当他醒来发现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神魂与魔兽的世界。作为新世界的旅客他没有任何能力去征服这世界,直到那青莲降世他开启了自己的强者之路。青莲降世,王者归来!征服了一切的他突然发现一切都是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
  • 穿越农女之倾世王妃

    穿越农女之倾世王妃

    本是大公司继承人,却被表哥算计,阴差阳错的穿越了?这还不算,竟然成了一个小农女?悲催~穿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爹妈被爷奶嫌弃,被兄弟排挤。不过看我小小农女如何应付一堆极品亲戚带着全家致富。喂!王爷,看你这么不怕辛苦,屁颠屁颠来追本姑娘的份上,本姑娘勉强收了你。。。
  • 重生西游之天地无极

    重生西游之天地无极

    我是大千世界一只普通的小鸟,却蕴含着非凡的血脉之力…我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大学生,却意外的穿越到西游世界…我坚信自己绝不平凡,不做普通的小鸟,不做懦弱的莫成,只因神秘系统的伴身,三千世界,无边大能,谁又怕谁?我就是我,我是莫成,我不是一只简单的小鸟…
  • 灰姑娘的爱情泡沫

    灰姑娘的爱情泡沫

    她遗传了父母长相方面几乎所有的缺点,在妈妈背叛爸爸之后,一直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当父亲为她找了继母,并且又为她添了两个双胞胎妹妹以后,她渐渐学会忍让、宽容,已经二十八岁的年纪,妹妹们都已成家,而她依旧单身,本来她已经不再奢望会遇到白马王子,有闺密关心的日子过的也不错,无奈却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空境界上的宿命

    时空境界上的宿命

    陌生人的手背擦过校服的衣角,谁的西装传来樟脑球的气味。旁人的体温紧贴在背后,浑浊的热风扑面而来。人海茫茫,我和你的千万次初遇...在无数次的轮回之中,我真正的绝望了..放弃了..崩溃了..也有可能是在无数次希望中留下了唯一新的希望...到底会是什么呢....我到底又背负着怎么的使命..突破时空的奇点,跳跃于无数个平行世界,不断徘徊于绝望与希望之中,贯穿过于与未来的因果,终于...我成功了,但也失败了...记住哦,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我终会相遇...无论轮回多少次,我还是会同样爱上你”我想....这就是命运吧..
  • 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纪念你

    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纪念你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放开你的手,我会好好的保护你,永远在你身边。青春是美好的,但也是珍贵的,错过了就没有了,我们曾经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但都错过了彼此。有人说:爱一个人不是一定要去拥有他,只要彼此相爱就够了。在她离开后才知道后悔,我要用我的语言来叙述我俩的故事。述说一段关于我俩的故事,给我最爱的人。
  •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