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000000028

第28章 进攻洛阳(1)

7

就在李世民与刘武周军队决战山西时,关东的王世充、李密、于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也在征战不休。宇文化及缢杀了隋炀帝,立秦孝王之子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以后,引兵十余万西归。不久,他的内部发生争执,宇文化及杀了司马德勘。留在东都的群臣,则奉越王侗继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讨伐宇文化及。黎阳一战,宇文化及败走魏县。由于宇文化及生性暴戾,不善御人,致使手下多投李密。宇文化及知到自己必败,断然毒杀杨浩,自己做了皇帝,十分得意地说:“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李密打败宇文化及后,来不及高兴,内部也发生变故。王世充利用手中掌握的兵权发动政变,童山一战,使李密元汽大伤。王世充乘机进击,于偃师再次大败李密,招降李密手下大将单雄信,生擒秦叔宝、程知节、牛进达等人。李渊闻报大喜,即派人趁机游说李密部下魏征,请其劝说李密归唐。

此时,替李密守卫洛口的部将邴元真,已投降王世充。只有徐世绩收拾了李密的残兵败将,坚挺地固守在黎阳。由于徐世绩领军有方,战略、战术,每每出人意表,征战攻守,总是取胜,跟随他的部队越来越多,已成气候。李密初与徐世绩相交甚厚,且得力于徐世绩说服翟让禅位于他,也曾对徐世绩言听计从。只是部队发展到几十万人之后,李密再听不进徐世绩的话,有时还对他大加斥责。如今兵败,李密欲奔黎阳,又恐徐世绩记恨于他,趁机谋害,李密走投无路,只好听从魏征的建议,率败兵两万人降唐。

正在黎阳,诚心诚意地准备恭迎李密的徐世绩,知道李密降唐,悔恨不已。以手拍自己的额头,感慨地说:“我怎么就不主动去迎魏公呢?!是我害了他啊!”正感慨时,闻报魏征前来求见。徐世绩让人请他进来,一面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征此来,定是劝我投降唐朝。”话语刚落,魏征进来。果然是劝徐世绩降唐。

魏征原是李密参军,原在徐世绩之下,与李密一道降唐。因感念李渊的厚待,前来说服徐世绩归唐。其实魏征未来,徐世绩已有心降唐,如今见魏征来,便给了他个顺水人情,让魏征欢天喜地地离去。

“将军果真要降唐朝?”魏征走后,长史郭孝恪问道。

徐世绩点点头,说:“魏公归唐,我等在此坚守无益。黎阳弹丸之地,能守得了几时?一旦为他人所破,还要连累这么多的士兵。为今之计,只有带了这些卫兵,都去降了唐朝。”

郭孝恪听了说:“而今将军拥兵数万,属地几州县,悉数尽献于唐,必封公卿,如此甚好。”

徐世绩闻言色变,严肃地说:“我本为魏公属下,部队、属地都是魏公的。他今已归唐,我当将土地、人口、军队数目造册,交给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唐朝皇帝,这才合符情义。”

郭孝恪听了,再无言语。心里暗暗赞颂徐世绩忠义,帮着徐世绩清理人数,造册登计。

昔日李渊要取长安,为防李密趁此偷袭太原,故奉李密为主,甘愿居于其侧。在心里,李渊压根儿瞧不起李密。李密投降后,李渊对他表面热情,但仅封他为光禄卿和一个邢国公的虚衔。而后即命魏征与淮安王李神通随行,带一支部队,前去招安李密旧部。临近魏县时,李神通与魏征已招安李密部下八千余众。李渊知道后,命令李神通与魏征率领这八千人,去进攻进攻魏县。宇文化及刚逃到这里,立足未稳,缺粮少守城器材,魏县很快被李神通攻破。于文化及败走聊城。一时间,大唐王朝在山东的声威,如日中天。李渊痛恨于文化及,非诛杀之而后快,又令李神通前往聊城。

可是,窦建德在大败隋将薛世雄,攻克河间之后,就在李渊于长安称帝时,他也定都乐寿,国号大夏,称为夏王。在他看来,对他威胁最大的,是唐朝帝国。他不愿看到这个帝国的势力在山东强大。于是,在李神通举兵欲攻聊城时,窦建德抢先一步,以讨逆为名,攻克了聊城。宇文化及父子束手被擒,窦建德将他们斩于邢台。杀了宇文化及之后,窦建德乘胜南下,进攻唐军。不但连续攻陷相州、黎阳,还生擒了李神通、徐世绩的父亲徐盖、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以及魏征等人。

界时,王世充也趁机肆意对唐展开攻势,不断攻占唐在河南的城镇。鉴于李世民与刘武周之战的艰难,李渊不敢去调遣李世民的部队前去征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关东之地,被窦建德与王世充一一占去。待李世民收复山西失地凯旋归来,唐军在关东所占地盘已尽数失去。

这一得一失,令李渊悲喜交集,也感慨万千。在暖春宫里,李渊大摆酒,为李世民接风。酒散人走后,李渊留下李世民与太子,要与李世民好好谈谈。父子二人,虽说一直是聚少离多,但在此时,心却彼此相连。。李渊并不开口,只静静地望着李世民,久久地、轻轻地叹息一声。

“父皇莫要发愁,孩儿愿意再次出战。”李世民深解父皇此刻的心情,一语便让李渊放心大半。

“啊……好!”李渊说:“可是,王世充与窦建德,可不是薛举、刘武周能比的。”

“孩儿知道。”李世民微微一笑,望了太子李建成一眼,自信地说:“如今的孩儿,也不是两年前的李世民能比的。”

李渊听了,眉头一抖,一颗悬着的心,差不多全放下来,脸上渐渐布满欣喜,说:“对,父皇相信你。”

“孩儿拜谢父皇。”

“这次出征,你不要太匆忙,多休息几日再去。”

“不,孩儿休息一日,即率军出关,东征王世充与窦建德。”

“你认为他们俩,该先打谁?”

“孩儿认为应该先打王世充。”李世民认真地回答。

“讲讲你的理由。”

“王世充兵力集中洛阳,易于全歼。洛阳乃隋之东都,攻克之后,在政治军事上的影响,都更大。同时孩儿还认为:若先攻窦建德,王世充必然要出兵夹击,使我腹背受敌;反之,先打王世充,窦建德很难来帮他。”

李渊听罢,望着还刚满22岁的儿子,心中暗自称奇:真是一代胜于一代,感谢我李家祖上有德,能有这么个军事奇才,护我李家天下。李渊正高兴地感叹时,忽闻徐世绩使臣求见。李渊令人带进来,只见使臣呈上一封厚厚的书信,说是要交给李密。李渊听了,感到蹊跷,坚持让使臣说明原委。使臣被逼不过,便将徐世绩已将属地、军人、百姓均以造册,要转交李密献给李渊的事说了一遍。李渊听完大喜,对李世民说:

“这个徐世绩在李密潦倒之时,还能这么感德推功,真忠义之士也。”

于是,李渊下诏封徐世绩为黎阳总管、莱国公。不久,又加封徐世绩为右武侯大将军,赐徐世绩姓李。从此,徐世绩改姓为李世绩。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后,为避讳,徐世绩去掉了中间的“世”字,名为李绩,遂以此名终其一生。这是后话。

7

李渊送走李绩的使臣,心中万分的欢喜。他虽然还只四十多岁年纪,可也经历了许多的大事情,对于人生世相,有了颇多的感受。他知道,人的一生,常常是这样的:如果顺了,好事会不期而遇;如果不顺,坏事会找上门来。

只是,这顺与不顺,不少人都相信是命。李渊却心中明白:人生中的顺与不顺,全是自己过来的行为所至。譬如这次去打王世充,赢了,说明他过来已经积蓄足够的实力;败了,说明他过来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因此,要想赢,就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李渊在嘴上虽然感谢祖上有德,能有李世民这么个军事奇才;在心里,任然冷静地分析,自己是不是都已经完全准备好了,这一仗能不能打赢。想到这儿,他对李世民说:

“你出兵以后,待徐世绩来降,我可让他从黎阳方向,对王世充部进行牵制。”

“如此甚好,多一支力量牵制王世充,孩儿就多一分胜算。”李世民说。

“虽然如此,这一仗还是非常艰险。”李渊沉思着说:

“王世充占据洛阳多年,熟知周围地形,又经李密长年进攻,其防卫非常严密,防守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士气非常高昂,要攻下洛阳,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儿此去,务必谋略在先,深究战术,智勇并举,方可破敌。”

“孩儿定谨遵父皇之命。”

“好,皇儿能如此,朕就放心了。”李渊说:“如今突厥北去,幽州的罗艺已归顺我大唐,可以从北面牵制窦建德的军力,北方暂时无忧。你这次围攻洛阳,盘踞长江中游的萧铣有可能趁虚来袭击你,我已派河间王李孝恭与李靖一道率军自金州出马蜀,沿长江而下直逼他的江陵,使其自顾不遐,不能有所作为。李孝恭与李清,还可以与你形成呼应之势,威胁王世充、窦建德的军队。”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李渊刚刚提到李靖,就有李靖派原的特使传来捷报:

李靖大破蛮兵,诛杀蛮人首领冉肇则,俘获蛮兵五千多人。

李渊听了,精神大振。心想,在李靖的事情上,我儿比我有眼力,真是后生可畏啊!

原来,李靖奉命迎战萧铣途中,在经过金州时,正好遇上庐江王李瑗在此与蛮人邓世洛大战。因邓世洛人多,庐江王屡战屡败,正无计可施时,遇上李靖。问清情况后,李靖又亲自到阵前勘探一番,然后给庐江王出了个奇计,结果大败蛮兵。李靖这才通过金州,抵达峡州。萧铣听说李靖来,沿途设卡,加之险道重重,李靖行动缓慢,李渊闻报李靖还未到夔州,以为他有反心,故意逗留不前,秘诏副将许绍处死李靖。许绍与李靖相处日久,深知李靖为人,遂以性命作保,才免于一死。这时,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又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大败,幸得李靖率八百士卒夜袭蛮人大营。蛮人惊恐,大败四散逃命。李靖趁胜追击,早先又在各条道上设下伏兵。仅此一战,杀死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俘获五千多蛮兵,李靖这才派特使前来长安报信。

李渊瞅着李世民,说:“李靖真是个帅才。如今他已破蛮兵,夺回开州,正好为你牵制王世充的部队,我儿进攻洛阳,从旁又多出个帮手来。”

李世民听罢,频频点头,说:“父皇谋划周密。这样一来,王、窦已在我四面威逼之中。”

“话虽如此,他们各自的势力,都很强大。若联合起来,非我们能敌。好在他们各为其利,一时不会联合,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各个击破他们。朕如今最担心的,是你的兵力倘无压倒的优势,洛阳城池坚固,进攻起来,实在太难。”

说到这里,李渊暂时停住话头,一旁的太子李建成见了,稍一思索说:“秦王既然兵力倘欠优势,我愿意将麾下的三支精锐部队,交给秦王指挥,以利秦王夺取洛阳,还请父皇恩准。”

李渊听了,看着李建成,赞赏地点着头,说:“难得太子有这样的胸怀,你兄弟二人团结,大唐江山固若金汤。为父就依你所言,调三支部队给秦王统御。同时,我还要把身边的几员大将,都调拨给秦王麾下,统一指挥。”

李世民听了,心中惊喜激动,望望大哥李建成,又望望父亲李渊,一粒泪珠,夺眶而出,声音有些颤抖地说:

“世民谢过父皇!谢过太子!”

“都是自家亲兄弟,还言什么谢。”李建成拉着李世民说:“只愿你此去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李渊在一旁见了,心里满是欣慰。“养儿如是,夫何欲求?”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欣慰之后,想起此战确实太过艰险,由不得又嘱咐李世民说:

“如此一来,我们在军力上虽已超过王、窦中任何一人,但此役仍然艰险异常,此去一切,还需小心从事。”

“感谢父皇,我一定小心从事、凯旋而归。”

“好!你走后,朕还要做一件事情,立即在关中实行一项新令。将十二支部队,分别安置到关内的各个州郡,让他们一面操练,一面垦荒,为前方提供足够的兵员与粮草,确保战事的胜利。”

与太子李建成从从暖春宫回来,李世民还在兴奋。途中,他紧紧地握住大哥的手说:“有父皇的谋划,有你的支持,我一定打好这一仗。”

李建成点点头,再次真诚地祝福道:“我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谢大哥。”

“应该是大哥感谢你,没有你接连的胜利,京城何来这般安宁,父皇也难推行他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这些,都与你在前方的征战胜利有关。”

李世民听了,一把抱住大哥。冷清的月辉下,兄弟俩都感到了彼此间的温热。回到秦王府,已经是午夜过后了,长孙氏还没有睡,正独坐窗前,听见他的脚步声,迎了出来。俩人都不说话,只是紧紧地,紧紧地拥抱着。

第二天一早醒来,长孙氏为李世民整理行装,想起昨晚与父皇、太子的交谈,李世民不由感慨地说:“我越来越感到,父皇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你难道不是么?”长孙氏望着他说。

“我,你认为我也是……伟大的军事家?”

“对,论打仗,你比父皇丝毫也不逊色。”

“可是,他比我考虑的还是更全面,更透彻。”

“再过几年,你也会这样。”

李世民感激地看了长孙氏一眼,说:“你知道,大哥对我有多好,他竟然把他最精锐的部队都给了我。”

长孙氏听了,再不言语,只是脉脉含情地望着李世民。

“我们的承乾呢?”李世民突然想起儿子,大声问道。

“刚才还在这里,我担心他吵了你,就让红秀带出去了。我让人去找他来。”

不一会,红秀抱了承乾进来。胖嘟嘟的儿子,已经会叫“爹”了。李世民还是象上次离别时一样将他高高地举起,在空中翻动着。

这时天上没有雏鹰,小承乾已经不怕天上的强光,一直在嘻嘻地笑着。李世民紧紧地盯着小承乾,从儿子的身上,他看见了自己生命的延续。

7

早在618年5月,洛阳知道隋炀帝被杀的消息,守将们便拥立隋炀帝长子杨昭之子,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第二年4月,王世充政变,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郑。王世充打败李密后,又拥有了关东地区,势力更加强大。王世充正踌躇满志、洋洋得意时,闻报李渊派他的二公子、秦王李世民率兵来攻洛阳,数万唐军已达离洛阳70里的新安。“这小子,先后击败了薛举和刘武周,看来可不是个等闲之辈。”王世充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王世充,可不是薛举和刘武周。”

尽管对自己充满自信,王世充还是紧张地行动起来:他一面派出大量侦察,严密监视李世民的每一步行动,一面动员将士,精心安排部署洛阳的防卫,一面亲率三万精锐步骑,西往新安迎战李世民。

新安为洛阳畿地和西面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此地山高、岭多、河谷碎,地势又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李世民屯兵于此,对付东来的王世充军队,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兵驻新安,郡府便成了李世民临时的指挥部。

此番东征,比之上一次征剿刘武周来,对方虽然要强大的多,但作为统帅的李世民,确实也成熟了许多。对这次战争,他也考虑的非常透彻。尤其是人员安排,各按其能,各行其职。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负责后勤保障;杜如晦与殷开山、尉迟敬德等一干谋士将军,负责参谋军事……他的身边,左右不离的有侯君集、屈突通等人。军事的最后决策和最高指挥权,归他秦王自己。有了疑虑,他随时要召开军事会议。听说王世充已亲率三万人马,向西朝新安扑来。李世民立即招来杜如晦、殷开山、尉迟敬德等一干参谋将军,商议如何应对。

“洛阳守卫,王世充是如何安排的?”象往常一样,在没有了解清楚各方面的情况之前,杜如晦总是要先问清楚,再拿出自己的意见来,这一次,也不例外。

听杜如晦问到王世充洛阳的守卫,负责主持侦探工作的屈突通笑了,说:

“王世充这回什么人都不信了,洛阳的要害五城,他都分别派遣自己的兄弟子侄,每人防守一城:齐王世恽守南城,楚王世伟守宝城,太子王玄应守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含嘉城,鲁王道徇守曜仪城。”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热门推荐
  • 古国幽陵(已出版)

    古国幽陵(已出版)

    1958年的一次水下考察发现神秘建筑,从而揭开了超越现代文明的史前文明的面纱。史前文明的古国预言家为证实自己的预言来到了现代文明,一场以寻找人鱼幽幽的故事而开始,穿越在两个文明世界里,渐渐接近在人类历史文明中消失的古国,慢慢揭开了预言之谜背后的真相……
  • 生肖徒

    生肖徒

    气分玄黄,人属阴阳.世人皆知身属对应的生肖属象,对其了解却仅限于婚丧或命途测算等,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个人的生肖其实仿如人之第二灵魂,一直陷于沉睡之中,或许终其一生都不曾唤醒.尘世之中,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背负独特的使命和永世诅咒,却终于不堪重负,想通过隐世改变命运,然而,纷争的介入并在意人的意志,他们终归无法打破命运的枷锁,尘世开始浮现他们的身影......
  • 温病指南

    温病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国士无双

    英雄联盟之国士无双

    那一年,十四岁的他带领队友取得世界冠军。那一年,他国士无双,睥睨天下。那一年,父命难为,他放弃电竞努力学习。四年后,他还是他,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岁,这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年纪,被世人遗忘的他能否东山再起?
  • 锁命湖

    锁命湖

    一个诡异而悠久的传说揭开了故事序幕:如果在昭阳湖上出现悬空垂钓的蓑衣人,就会有人暴毙。江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女大学生那兰成为畅销悬疑小说作家秦淮的写作助理,被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是非圈——秦淮是风流唐璜、是嫌犯、也是夜游人,在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奇死去……和秦淮接触的时间越长,那兰觉得对他了解得越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秦淮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而她,在玩一个极度危险的游戏,最致命的,是她陷入了和秦淮的感情沼泽。湖底宝藏的传说,五尸奇案的蛛丝,世家间的恩仇,秦淮的黑暗隐私,如一张网,向那兰收拢。终于在一个风雨夜,那兰看见了小船上悬空垂钓的蓑衣人……而她是离死亡最近的一个人。
  • 命中注定我爱你

    命中注定我爱你

    曾经以为我是你这辈子最爱的男人,我一直相信着,从没怀疑过,如果我没有送给你那个惊喜,如果我没有出现在那个地方,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变,但是,没有如果……
  •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的故事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的故事

    本书以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故事为蓝本,讲述其如何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大致的球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 独灵草之水影阿南

    独灵草之水影阿南

    水,是大自然的圣物。水,是一切生命之泉。水,是生物繁殖基础。水,是永远不可替代。水,是我们心的眼泪。水,又似在痛苦呻吟。水,???!
  • 透视高手混都市

    透视高手混都市

    穷学生叶开在机缘之下,获得透视神眼的能力。从此,一个天大的造化,便展现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