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4200000043

第43章 心臟方一

心臟脈論第一

論曰:心主神。神者,五臟專精之本也,為帝王,監領四方,夏王七十二日,位在南方,離宮火也。有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所以任物謂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能審五味矣。心在竅為耳。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相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環炎宮,上出唇,口知味,榮華於耳,外主血,內主五音。心重十二兩,中有三毛七孔,盛精汁三合,神名呴呴,主藏神,號五神居,隨節應會,故云心藏脈,脈舍神。在氣為吞,在液為汗。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

凡心臟象火,與小腸合為腑。其經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裹。其脈洪,相於春,王於夏。夏時萬物洪盛,垂枝布葉,皆下垂如曲,故名鈎。心脈洪大而長,洪則衛氣實,實則氣無從出,大則榮氣萌,萌洪相薄,可以發汗,故名曰長,長洪相得,即引水漿溉灌經絡,津液皮膚。太陽洪大,皆是母軀,幸得戊己,用牢根株。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五內乾枯,胞中空虛,醫反下之,此為重虛。脈浮有表無裹,陽無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

夏脈如鈎,夏脈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鈎,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奴循琅玕,曰平,夏以胃氣為本。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鈎,曰心死。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夏胃微鈎曰平,鈎多胃少日心病,但鈎無胃日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心藏脈,脈舍神。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囗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髮不澤,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心死臟,浮之實如豆麻擊手,按之益躁疾者死。

夏心火王,其脈浮大而散一作弦曰平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心,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心,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剋火,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為微邪,雖病即瘥。腎乘心必癃。

左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熱痛,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刺手少陽治陽。

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若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刺手心主治陰。

心脈來,累累如貫珠滑利,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手少陰脈也。

心脈急甚為瘈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有時唾血。大甚為喉介;微大為心痹引背,善相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澀甚為瘖;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濡而散者,當病痛渴自已。渴,一作環。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扁鵲曰:心有病則口生瘡腐爛。

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精氣并於心則喜。心虛則悲,悲則憂;實則笑,笑則喜。

時主夏病者,時間時甚。知其源,取其輸,觀其應,審其害。

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脅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魚得之,不者當以冬時發,得病以壬癸日也。

凡心病之狀,胸內痛,脅支滿,兩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心脈沉之小而緊,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

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而數,此為可治。宜服闕宜服者藥。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此是手心主心胞絡經。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輸。

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忌善怒。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則飲食,食則嘔。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齏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也。

心傷,其人勞倦,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煩發熱,氣少者屬於心當臍跳手,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虚者其人即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即為癲,陽氣衰者即為狂。五臟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託也。魂魄飛揚者,其五臟空虛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臟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為涕泣出,肺氣衰者即泣出,肝氣衰者魂則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心水者,其人身體腫一作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善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聚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蛔咬,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凡心脈急,名曰心疝,小腹當有形,其以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故小腹當有形。

診得心積,沉而芤,時上下無常處,病胸滿悸。腹中熱,面赤咽乾,心煩,掌中熱,甚則唾血,身瘈瘲,主血厥,夏瘥冬劇,色赤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適以秋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得之。

心病煩悶少氣,大熱,熱上湯心,嘔咳吐逆,狂語,汗出如珠,身體厥冷,其脈當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當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剋火,為大逆,十死不治。

徵音人者,主心聲也。心聲笑,其音竽,其志喜,其經手少陰。厥逆太陽則榮衛不通,陰陽反錯,陽氣外擊,陰氣內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方見別卷。語聲前寬後急,後聲不續,前混後濁,口囗冒昧好自笑,此為厲風入心,刑瀝湯主之。方見別卷。心虛風寒,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面囗邪,薑附湯主之。方見別卷。此病不盈旬日,宜急洽之。又笑而呻,呻而反憂,此為水剋火,陰擊陽,陰起而陽伏,伏則實,實則傷熱,熱則狂,悶亂冒珠,言多謬誤,不可採聽,此心已傷,若其人口唇正赤可療,青黃白黑不可療也。

心病為瘧者,令人心煩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方見別卷。若其人本來心性和雅,而忽弊急反於常,白木酒主之。方見別卷。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人必死,禍雖未及,名曰行尸。此心病聲之候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可治者,明以察之。

赤為心,心合脈,赤如鷄冠者吉。心主舌,舌是心之餘。其人火形相,比於上徵,赤色,廣囗,兌面,小頭,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行播肩背,肉滿有氣,輕財,少信多慮,見事明了,好顧急心,不壽暴死,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陰竅家然。囗囗長短傾正則心應之,正赤色。小理者則心小,小則邪弗能傷,易傷以憂;粗理者則心大,大則虛,虛則寒,寒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無囗囗者則心高,高則實,實則熱,熱則滿於肺中;悶而善忘,難開以言。囗囗小短舉者則心下,下則藏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囗囗長者則心堅,堅則藏安守固。囗囗弱以薄者則心脆,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囗囗直下不舉者則心端正,端正則和利難傷。囗囗向一方者則心偏傾,偏傾瓢操持不一,無守司也。一云若囗囗小短薄弱而下則心下,下則虛,虛則傷寒,病憂恚內損,心暴痛而好唾清涎,口臭,蟲齒痛侵曆齒;若囗囗高起則心高,高則實,實則熱,熱則滿於心,悶而善忘,恐悸,喉燥口痛,牙癰舌傷,小兒則便秘,口重舌,鵝口,聲嘶。方見頭面篇中。

凡人部分陷起者,必有病生。小腸太陽為心之部,其處陷起即病生矣。藏含內外,沉濁屬內,浮清居外。若外病內入,小腹滿起;內病裹出,所部陷沒。外入內,前治陽,後補陰;內出外,前補陰,後瀉陽。陽則實熱,陰則虛寒。在陽主外,在陰主內。

凡人死生休咎,則藏神前變形於外。人心前病,則口為之開張;若心前死,則枯黑,語聲不轉;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卯死不治。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不腠旬月之間。心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黑色黯點如博棋,若見顏,度年上必卒死。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兩目回回直視,肩息,立死。凡面赤目白,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不過十日死。又面黃目赤不死,赤如衃血死。吉凶之色若在於分部,朏朏而見,赤黑入口,此必死,不出其年,名曰行尸。若年上無應,三年之中病必死矣。

夏火心脈色赤,主手太陽也,夏取盛經分腠。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其脈本在外踝之後,應在命門之上三寸。命門者,在心上一寸也。脈根在少澤,少澤在手小指端。

其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肘內兌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足太陽之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眦。

其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兌眦,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囗抵鼻,至目內眦,斜絡於顴。合手少陰為表裹,少陰本在兌骨之端,應在背後,同會於手太陰。

其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囗,主心生病。病實則小腸熱,熱則節弛,弛則陽病,陽脈大,反逆於寸口再倍,病則嗌痛頷腫,耳聾目黃,臥不能言,悶則急坐。虛則小腸寒,寒則生疣,疣則陰病,陰脈反小於寸口過於一倍,病則短氣,百節痛,筋急頸痛,不能轉顧。此盡是手太陽小腸經筋脈支別為病,今取心主包絡、少陰心經附於後。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五寸《甲乙》作二寸,出於兩筋間,循經以上,擊於心包,絡心系。氣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

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理,在腕後一寸,別而上行,循經入咽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系。系目系,一作循胸而出脅。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滿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

手少陰之脈獨無輸,何也?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輸也,少陰無輸,心不病乎?曰:其外經腑病,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也。

夏三月,主心小腸,赤脈囗病也,其源從少陰太陽之氣相搏而停,則榮衛不通,皮肉痛起。太陽動發少陰,淫邪之氣因而作,則臟腑隨時受夏疫病也,其病相反。若腑虛則為陰邪氣所傷,身戰脈掉,捉所不禁;臟實則為陽毒所侵,肉熱,口開舌破,咽塞聲嘶,故曰赤脈囗病。方見傷寒卷中。

扁鵲云:灸腎肝心三輸,主治丹一作痺毒病,當依源為治,表治陰陽,調和臟腑,疾不生矣。

心虛實第二脈方灸法

心實熱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實者,手少陰經也。病苦閉,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名曰心實熱也。

石膏湯,治心熱實或欲吐,吐而不出,煩悶喘急頭痛方:

石膏一斤淡竹葉香豉各一升小麥三升地骨皮五兩茯苓三兩梔子仁三七枚

右七味,囗咀,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麥、竹葉,取八升,澄清,次下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外臺》名瀉肺湯。

瀉心湯,治老小下利,水穀不消,腸中雷鳴,心下痞滿,乾嘔不安方:

人參黃苓甘草各一兩乾薑一兩半黃連二兩半夏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囗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并治霍亂。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栝蔞根二兩,嘔加橘皮一兩,痛加當歸一兩,客熱以生薑代乾薑。

心小腸俱實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實者,手少陰與巨陽經俱實也。病苦頭痛身熱,大便難,心腹煩滿,不得臥,以胃氣不轉,水穀實也,名曰心小腸俱實。

竹瀝湯,治心實熱,驚夢喜笑,恐畏悸懼不安方:

淡竹瀝生地黃汁各一升石膏八兩芍藥白朮人參梔子仁各二兩赤石脂紫菀知母茯神各二兩

右十一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十味,取二升七合,去滓,下竹瀝更煎,取三升。若須利,入芒硝二兩,去芍藥。分三服。

茯神散,治心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安方:

茯神麥門冬各三十六銖通草升麻各三十銖紫菀桂心各十八銖知母一兩赤石脂四十二銖大棗一十枚淡竹茹鷄子大一枚

右十味,治下篩,為粗散,以帛裹方寸匕,井花水二升半,煮取九合,時動裹子。為一服,日再。

瀉心湯,治心氣不定,吐血衄血方:

大黃二兩黃連黃苓各一兩

右三味,囗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亦治霍亂。

安心散,治心熱滿,煩悶驚恐方:

白芍藥遠志宿薑各二兩茯苓赤石脂麥門冬知母紫菀石膏各四十二銖人參二十四銖桂心麻黃黃苓各三十銖萎蕤三+六銖甘草十二銖

右十五味,治下篩,為粗散,先以水五升,淡竹葉一升,煮取三升,去滓,煮散一方寸匕,牢以絹裹煮,時動之。煎取八合,為一服,日再。

治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方:

灸心輸二七壯。小兒減之。

心虛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虛者,手少陰經也。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虛寒也。

茯苓補心湯,治心氣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或獨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冷涎出一作汗出,善忘恐,徙不定,婦人崩中,面色赤方:

茯苓四兩桂心甘草各二兩紫石英人參各一兩大棗二+枚麥門冬三兩赤小豆二+四枚

右八味,囗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半夏補心湯,治心虛寒,心中脹滿,悲憂,或夢山丘平澤者方:

半夏六兩宿薑五兩茯苓桂心枳實橘皮各三兩白朮四兩防風遠志各二兩

右九味,囗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髓圓,通治百病,虛瘠羸乏等方:

牛髓羊髓棗膏白蜜酥各一升麥門冬芎藭桂心當歸茯苓一雲茯神甘草羌活各三十銖乾地黃乾薑各三+六銖五味子人參防風各一兩細辛十八銖白朮四十二銖

右十九味,切搗十四味,再篩,別研棗膏和散,次與諸髓、蜜和攪令相得,內銅鉢中,於釜沸湯中煎之,取堪為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日再服。

心小腸俱虛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巨陽經俱虛也。病苦洞泄,若寒少氣,四肢厥,腸僻,名曰心小腸俱虛。

大補心湯,治虛損不足,心氣弱悸,或時妄語,四肢損,變氣力,顏色不榮方:

黃苓附子各一兩甘草茯苓麥門冬乾地黃桂心阿膠各三兩半夏遠志石膏各四兩生薑六兩粘糖一斤大棗二+枚

右十四味,取十三味,囗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湯成下糖,分四服。

補心圓,治臟虛善恐怖如魘狀,及女人產後餘疾,月經不調方:

當歸防風芎藭附子芍藥甘草蜀椒乾薑細辛桂心半夏厚朴大黃豬苓各一兩茯苓一方用茯神遠志各二兩

右十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不知加至十丸。冷極加熱藥。

心勞第三論方

論曰:心勞病者,補脾氣以益之,脾王則感於心矣。人逆夏氣,則手太陽不長,而心氣內洞,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

大黃泄熱湯,治心勞熱,口為生瘡,大便苦難,閉澀不通,心滿痛,小腸熱方:

大黃澤瀉黃苓芒硝梔子仁各三兩桂心通草各二兩石膏八兩甘草一兩大棗二+枚

右十味,囗咀,用水九升,先以水一升別漬大黃一宿,餘八升水煮諸藥,取二升五合,去滓,下大黃煮兩沸,去滓,下芒硝令烊,分三服。

同类推荐
  • 中复堂选集

    中复堂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渚纪闻

    春渚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igns of Change

    Signs of Chan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净毗尼方广经

    清净毗尼方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的野蛮家教

    我的野蛮家教

    当问题学生遇上三好学生,总是有那么大的差距。绝对美男遇上绝对花痴,那绝对是校园里面的一大奇景。披着羊皮的母狼势必要扑倒面前那只小绵羊。咩!学长,乖乖跟我走!神马,不愿意?那别怪我用抢的哟!
  • 魔帝之舞

    魔帝之舞

    修炼之道三品炼气七品炼体九品炼魂经九转始为王方得重塑真身不死不灭!试问天下谁与争雄且看一个资质平庸,身世落寞之辈,如何踏上魔道巅峰?
  • 秦先生,别来无恙

    秦先生,别来无恙

    十年暗恋,我曾经以为爱情就是我跟秦凛之的模样。我一直跟在他身后,他却从没往后看过一眼。后来,他爱上了别人,为了她,大手一挥就让我家破人亡!沦落到狭窄的出租屋内,他眼神发红,一步步向我靠近“你不是爱我吗?那就满足我!”那一夜,我躺在他身下,听他叫了一夜别的女人的名字。我陪他一路从西藏到南京,再到北京,原本以为在他心里是有点位置的却不料,我为他谈单子穿着高跟鞋在雨里走了两个小时,他却跟别的女人翻云覆雨到天亮…世纪婚礼上,我看着他撕碎了我的婚纱,“温晴,怀着我的孩子你想嫁给谁!”终于再无表情。我曾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只是,风停云止,我不可能永远在原地等你。
  • 纵使相逢应不识

    纵使相逢应不识

    十九岁时,一场交易。以为是一锤子的交易,他却从此缠着我不放;是他照顾我,疼我,宠着我;也是他羞辱我,刺激我,将我喜欢老师的事情曝光出来,让我身处舆论的洪流中,不得不狼狈离开。我恨他入骨,却也抑制不住自己对他的疯狂思念。念念不忘,必有内伤,再见到他时,我和老师在一起,而他已是闺蜜的男人。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日日用各种方法把我压榨的干干净净。我说:“南望,你放了我吧,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看着我:“你叫轻轻,我叫南望,此情难忘,我都放不过自己,又如何能放掉你?”【梦里繁华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健康快乐枕边书

    健康快乐枕边书

    本书是一部关于健康保健的医学科普读物。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摘录了古今中外与健康有关的名人格言、民间养生谚语及现代保健经验,在每一类语录之后,用通俗的语言概述了心理、饮食、运动、休息、环境、卫生、习惯、体质、养生、疾病、体检、药物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护理措施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于广大群众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 假妻真爱

    假妻真爱

    原本以为是一个作秀节目,却没有想到会在里面遇到真爱!她和他签订结婚协议,只为共同面对娱乐圈的风雨,却没有想到把自己推入另一个漩涡。面对纷纷复杂的圈子,两人认真做着看似很假的事情,却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意外的爱情。
  •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透过这部作品你或许会领会到些许……
  • 终极格斗
  • 守望幸福的小猪

    守望幸福的小猪

    猪仙界有只可爱的小猪仙——可爱猪,一天无意之间翻阅了《猪神之泪》这本书后,开始幻想着那个叫做‘爱情’的东东,于是独自一仙离开猪仙界,飞奔人类世界,开始了她的寻找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