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5900000133

第133章 晨雾打湿月影的行吟——一番与他的诗集《白是一种重》杨金砖

一番,本名杨晓澜,系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2008级学生。在我的印象里,他属于纯朴简淡、敏于思考、勤于学习的一类。最初认识一番,大约是他大二的时候。

我记得那是元旦前后的一个下午,他拿来一沓西山诗社的稿子,要我抽时间帮他看看,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诗作。在后来的交往中渐渐熟悉了起来,每次见面总要聊上一会。我谈得多的是蒋三立的诗与田人的趣,也不时谈起彭国梁、魏剑美、荷洁、吴茂盛、蒋学军等从西山文学社里走出的几大剑客,要他有机会去熟悉一下这些在文坛上不断攻城拔寨的诗长与学兄,并从他们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的灵感。也自此而后,在我的邮箱里,不时收到他的一些稿件,读到他的新作。偶尔也将他的好作品推荐给几位诗友,于是,在《潇湘》、《永州日报》、《零陵文艺》等刊物便不时出现一番的诗作。

一番的作品不断走出校园,见诸于各类报刊,这让他自己亢奋和高兴,也让同学们对他称羡不已。也正是在这种精神深处的激励,他沿着诗歌的羊肠小道,爬山涉水,一路走来,便有了目前的这部诗稿——《白是一种重》,这不能不令我有些肃然起敬。因为在当今社会里,泡制几首诗歌作为饭后谈资的,的确大有人在,而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自己的文学追求的,的确需要一些毅力和勇气。

一番将自己的诗集名之曰:《白是一种重》,初看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文理不顺。因为“白”与“重”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一为颜色,一为质量,而一番却将这两种不同属性的东西硬缀成一个句子,给人以惊愕,令人以目痛。但在目痛之后,又无不让人产生一种往下阅读与探寻谜奥的欲望,这种语言的张力的效果,也许正是作者虚晃一枪的企盼。从这个书名也看出了90后一代思维的新锐和用语的惊险。一番认为“白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灵魂的颜色”,“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同样这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

翻读一番的诗集,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对缪斯的热衷,对文学的热爱,对诗歌的热度。在目前这个文学暗淡、文人落寞的时代,人们所关注的是日渐高涨的物价与颠簸不定的股市,日夜所思的是物质财富的积聚与肉体感官的宣泄,而很少有人去关注灵魂的安抚和心灵的慰藉。于是,尽管我们有了日益高耸的大楼,有了直达月宫的飞船,有了令人称羡的科技,但是,我们却无法像古人那样诗意的生活,无法拥有竹林七贤的那种散淡与超脱,更不具唐宋文人的那种雅趣。尽管我们也在日复一日地生产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但目之所及,只见浊流横溢、泥沙俱下的洪涛,而很难见到璀璨夺目、精彩纷呈的奇葩异卉。铜腥味浓烈的土壤难以生长“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莲。于是,财富积聚愈多,而精神越发空白;感官愈益发达,而灵魂愈无栖所。不过,令我们高兴的,在一番的诗里,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式的吟咏声中,则惊喜地看到些许精神的光亮。

一番是一位执著的行吟诗人,他爱自己的故土,更爱文气荡漾的潇湘。他沿着藏真怀素的足履,踏着柳子河东的踪迹,从千年古郡的零陵出发,便有了《游怀素公园》、《在愚溪桥上》、《在香零山》、《在潇水》、《在小石城山》、《在水晶巷》、《在碧云庵》、《在老山界》、《在李达故居》、《在橘子洲大桥》、《在爱晚亭》等一系列的吟咏与歌唱;有了《到达或者出发》、《斑竹》、《九疑山猕猴》、《爱莲湖》等诗作的灵光与遐想。在潇湘的每一个人文景点,每一个文化驿站,都留下了他或长或短的咏叹与怀想。

潇湘,既是地理学上的两条河流,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至美的文学意象。从《山海经》的“洞庭之山,舜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到曹植的“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从张若虚的“碣石潇湘无限路”,到李白的“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再从柳宗元、韩愈、温庭筠、范中淹、欧阳修、陆游等人的诗文,到宋迪的“潇湘八景”与郭沔的《潇湘水云》,“潇湘”一词从文学走向绘画,走向音乐,竟而成为一个最妙曼动情、引人怀想的高频词。于是,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苹岛,也因潇湘夜雨之景的空濛而题咏之声不绝于耳。于是,也便有了一番的登临与寻访:“和着青石板,悲喜与历史/在平平仄仄中行走/深秋的苹岛,画面朦胧/鸬鹚,渔船早已逝去/天水水一线的蓝幻想,马达传出寂静旦旦//月落半江/水碧如绫/突然我想起这些描绘过她的词语/据说娥皇女英也来过这里/难道这都是眼泪//……这个世界,总有人愿时常看着这片土地/时常流出泪水”(《在苹岛》)。这首诗虽然还不是很纯正,但其内心深处的情愫跃然纸上。在这样一个文化厚重的自然小岛,在这样一处美若幻境的潇湘故地,沿着那条青石路,走进那烟雨朦胧的历史,可从平平仄仄的步履里,寻得的不仅是娥皇、女英的泪水,更是林黛玉的悲情与自己心中的那份不舍悲怀。

《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实,诗之所以为诗,它的要义不在于明理与明义,而在于其所发出的声响是否纯正,所抒发的情感是否真切?因此,《毛诗序》曰:“(诗)发乎情,止乎礼义。”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开篇便言:“谁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谁位妙龄少女不善怀春?”情是一种缘内心深处,发乎心胸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是一种源于自然的生理萌动,更是一种植根于文化的心理渴求。从“关关雎鸠”到“呦呦鹿鸣”,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或慷慨激昂、或幽怨惆怅的怀春情愫。

在一番的诗作中,篇篇充满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尤其在对“真爱”追求上,更是显得浓烈而执著。他于诗中写到:“爱是我唯一的信仰/而爱情/给了我永久的纯真”。也许正是这种纯真的动力,他便有了《风花雪月》的低吟,有了《爱的时空》的浅唱,更有了《等待》的困苦与《俘获》的幸福。因为有了爱,经常行走的那条小路也变得生动起来:“不必问小路是否美丽曲折/这短短的五百米没有多的梦想与秘密/早晨,看两只鸾鸟叠飞/傍晚,随夕阳步子缓缓/若说真有点味道/是我们的十指相扣,彼此心灵发生撞击//……两棵木棉幸福相拥/殊不知/重复脚步就是重复整个世界”(《经常走那条小路》)。

我喜欢一番的诗,其实更喜欢他诗中的一些空灵的句子。如《七月的情人》中的“时间越来越远,你却越来越近”,如《说好的,我们一起去看海》中的“去年秋天,看大雁南飞/我们在一朵梧桐花里耳语,影子很静”,如《苏醒的雨滴》中的“就像火车抵达前的思念/我想起了春天,想起了一个盛开的女人”,再如《影》中的“影里的月光/始终照着爱情/而你皱眉的样子,是一朵待开的梅花”……这些诗句,不仅写得美,写得鲜活,写得细腻,而且更是有一种语言上的张力,使其显得精到。

诗歌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意境。王国维于《人间词话》里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是诗歌的至上追求,也是人生的至上追求。通览一番的诗作,虽然在诗境上仍处于起步状态,但是其中不乏可圈之处。如《拿什么来做墓志铭》:“如果天堂火车开得太快,如果生命今天停止/那么,我该怎样写我的一生/是说活过,爱过,痛过/还是描绘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

照理,在一番这样情窦初开的年龄,是不会有这般生命感触的。但是,接连不断的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一场场血淋淋的惨痛让90后的一代年轻人渐渐地成熟起来,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生活的艰苦。

于是,一番用手中的笔,为“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人们祈祷——“可今晚在江边,水多么空荡/我只能望月长叹,只能写几句无力的诗行/那么就让我放一只水灯吧/一朵满载祝福的白浪花/它不分种族意识/它一往直前,留在了海的那一边”;为“温州动车事故”而揪心——“若干年后,是否还会有人想起/还会有人在深夜携一片月光/与忧伤度过”;为“舟曲的格桑花”而哀伤——“地震泥石,接下来会怎样/无法承受的悲伤与锥心的痛苦/我曾经想象,听一朵格桑花开的声音/花瓣之上/诗行浅浅吟诵,蝴蝶翩翩起舞……”关注民族之安危,关切人民之困苦,关心他者之忧乐,关念逝者之安息,这种博爱之心何尝不是诗人内心深处中的真善美的写照?从这些质朴的情感与纯真的诗句中,我们认为一番的尚善、尚真的人生追求与“人民诗歌”的写作定位是值得称道的。

诚然,这部集子里所收录的只是一番同学行走于文学之途上的一些习作,是他这几年大学生活的一个记录,部分诗句有些生硬晦涩,似乎超过了阅读的边际。不过,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我认为一番的诗是有灵气的,并相信在以后的创作中,会有大的发展和突破。

杨金砖:编审,永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同类推荐
  • 演说经典之美

    演说经典之美

    本书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主要内容:世相、混子、有尊严地告别人生、我们喜欢“彩排”、怎还拾荒养母、一位乡镇中心校长的记账单、“多次批示”说明什么?、评职称为何不让抓阄、“领导别墅”何以层出不穷、登报有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在的教授都在研究些什么、我看“八十年代”、像吴冠中先生那样解放思想、不理解的崇拜、浪漫主义的“新闻眼、“暴发户”心态、三任书记一任不如一任、周正龙,一个小人物的悲剧、瞧瞧陈冠希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愚人节”有什么好过的、话说官员带“陪读”、阎崇年被人掌掴的冷思考、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可怜丰都鬼难隐等等。
  •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四章,讲述了诗歌朗诵艺术创作的总体情况和在朗诵过程中各个环节应做的工作,包括诗歌的选定、从文字向有声语言的转化、相关要素的配合等。 第二部分是第五章到第九章,讲述了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等不同体裁诗歌的朗诵要求和方法,选编了一些适合朗诵的作品,并对每篇作品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朗诵解读。
  •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天宿之血魂传说

    天宿之血魂传说

    上亿前古亡人的鲜血与怨魂,被人收集,却衍生出一丝智慧,逃离升天,转世投胎,化作逆天子。在寻求生存的道路上,寻觅自身存在的意义。
  •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本书分为男人胸怀篇和女人情怀篇,具体包括:男人受得住委屈,才能守得住成功无度不丈夫,在苦难中成长为真男人真正的王者,进退自如的男人胸怀大的男人懂得”糊涂“过等。
  • 时空圣帝

    时空圣帝

    腐血肉,蚀白骨。落万丈,染红土。七千年前,时空圣帝因受域外族偷袭而身受无治之伤。三千年前,时空圣帝大限将至,无奈临死选择转世重生。三千年后,时空圣帝转世之人重现。数万年来的恩恩怨怨,如今,终于开始了结。
  • 仙杂记

    仙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爱那深情

    最爱那深情

    那是一段让我美好回忆的大学,毕业季,分手季,也许他想的是打破这样的定律,毕业后的他想和她步入美满幸福的婚姻殿堂,但事与愿违,终究还是在一直追求幸福的路上。
  • TF之木棉树一直很安静

    TF之木棉树一直很安静

    高中三年,苏棉的日子过得波涛汹涌,不因为别的,只是她认识了三个像太阳一般的人,她与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 魔君至爱

    魔君至爱

    魔君!魔君!我的黑暗之神,这将是我们的魔界,归顺魔界吧!可怜的人类,拿什么去原谅你们所做的一切?爆,爆,让黑暗再多一点吧!
  • 春花落尽风飘去

    春花落尽风飘去

    “慕九,这下我们就互不相欠了。”似痴似叹,苏寂落的嘴角努力牵扯出一抹笑,明媚炫目,却令人窒息。“如果早就注定了结局,惟愿我们不曾相遇。慕九,我、我不欠你的,却为何落至这般地步。今世你终究摆脱了我,以后好好活着,连着我的那份。”寂落的手垂垂落下,那触手可及的温柔注定此生与她无缘了......
  • 重身之超级抽奖

    重身之超级抽奖

    宅男苏俊在一场车祸中死亡,离奇的带着一个系统穿越到另一个和地球一摸一样的世界。在那里他无聊抽抽奖,抽点武术,没事来个英雄救美。抽个透视,无聊看看美女。苏俊:”我要无所不能!“系统:”只要你努力,那么你就是神!“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