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1800000016

第16章 地理探索(7)

不久,巴尔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水牛的岩画。这时候,巴尔斯的心里开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里既然有水牛的岩画,就是说这里曾经生活过水牛这种动物,否则,人们不会凭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画在岩壁上。既然这里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说明这里在远古时代一定会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么能活呢?既然这里有水牛,这就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一定有游牧民族在这里居住过。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话,撒哈拉大沙漠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个绿洲了。”

后来,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犀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岩画。他还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这种动物。巴尔斯感到更加兴奋。因为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会有水牛、河马!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在远古的时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决不会像现在这副样子,到处都是沙丘和流沙。

于是,巴尔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成了前骆驼期和骆驼期,来标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的鲜明界限。后来,考古学家们都普遍采用了巴尔斯这种对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期。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法国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质学家曾经到了阿尔及利亚奥伦南部。他在那里也发现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画。经过仔细认真地考察,法拉芒觉得巴尔斯把撒哈拉的历史分成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非常合理。这时候,法拉芒还发现这些古代洞穴壁画里边,早期的作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画当中忽然就没有了水牛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法拉芒认为,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肯定是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源没有了,撒哈拉才逐渐变成了沙漠。这样,撒哈拉地区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没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里的人们当然也不再去刻画它了。

1956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叫亨利·诺特的科学家曾经带领着一支法国考察队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山脉和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进行考察。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艰难跋涉,最后饮水用完了,大部分队员生了病,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诺特决定呼叫飞机前来救援,放弃这次考察计划。没想到,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诺特和队员们立刻忘记了渴,忘记了累,忘记了病痛,动手发掘了起来。结果,他们除了找到了一些古代山洞,还找到了一条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里,他们找到了大约三万件壁画作品。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一看,哎呀,这些壁画作品的色彩太丰富了,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赶紧拍照的拍照,制作拓片的制作拓片,兴奋地忙碌了起来。

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从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国的巴黎以后,立刻对那些壁画的照片和拓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后,他们认为,这些壁画生动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区有绿洲时代的社会风貌。

这些壁画当中,有古代游牧部落围剿野生动物的狩猎场面。那些野生动物的形态刻画得非常逼真,让人一看就能够认出来是大象、狮子、野驴,还有什么河马、犀牛、羚羊。它们被猎人追得拼命地奔跑着,那模样特别疯狂,看上去就好像要从画面上跑出来似的。

这些壁画当中,还有不少专门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体显得很高大,最高的约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显得特别长,腰却很细,肩膀很宽,那模样非常像现在非洲黑人的身体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后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点,就跟现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装饰在身体上的标志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学家觉得这些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种族的模样。这就说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著黑人创造出来的。

这些壁画当中,有些作品刻画的是宗教仪式。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那时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在壁画里边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这就说明水牛那时候可能在人们的生活里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就把水牛当成一种特别神圣的图腾崇拜的东西了。

那么,这些壁画是什么年代创作出来的呢?亨利·诺特他们用放射性碳14的测定年代方法表明,这些壁画大约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创作出来的。亨利·诺特他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显得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都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千年了。这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自从亨利·诺特他们有了对撒哈拉地区的重大发现和考察结果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纷纷走进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进行科学考察。这些科学家们不仅在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而且还在利比亚、尼日尔、马里、乍得和苏丹这些国家的沙漠里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盖的范围和现在的沙漠地区几乎一样的广远。

撒哈拉地区的绿洲时代是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撒哈拉的绿洲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它的沙漠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就是说,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画里边,那些水牛、河马和犀牛的形象开始逐渐消失了。这就说明,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时候,撒哈拉地区所有的壁画几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区的史前文明也就开始彻底衰落了。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和研究,估计这也许是由于那时候的水源开始干涸了,气候开始变得特别干旱了,要不就是发生了饥荒和疾病。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的草原逐渐变成沙漠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下的雨迅速减少,一部分雨水落到干旱的土地上以后,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干了;另一部分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量不多,也就滞留在了这里,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就形成了沼泽。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变化,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就变干了,这样就慢慢形成了沙丘。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变化得更加坏了,风沙也越来越猛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劲儿地砍伐树木,没有节制地放牧,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经过科学家们测定,山洞里边的骆驼形象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经过科学家们艰苦的探索,撒哈拉地区的“绿洲之谜”就算初步揭开了。不过,科学家们对一些问题还是有点解释不清楚。科学家们看着这些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不由地产生了一个疑问: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刻画了那么多的岩画,可是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刻画的呢?

有的科学家说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的一种岩石叫路石色页岩,能画出红、黄、绿一些颜色来,而且色彩十分艳丽。再说科学家们曾经在那些山洞里边发现了一个调色板,就是用这种页岩制作的。这个调色板上还残留着一些储石页岩的颜料。在这个调色板旁边,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小石砚和磨石这样的调色工具。所以说,生活在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的人们也许是先用一种特别锐利的陵石,在岩壁上刻出野生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轮廓来,然后再把储石页岩做成的颜料涂抹上去。

这个问题不管科学家们解释得正确不正确,反正总是有了一种解释。可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撒哈拉地区山洞里的那些岩画经历了好几千年,可岩画上的颜色为什么没有怎么褪色,还是那样艳丽呢?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开,成为又一个难解之谜。

另外,撒哈拉大沙漠地区那些山洞里的岩画,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特别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诺特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阿哈加山脉东北面有个叫塔西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那里边有一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画。当时,亨利·诺特看着这幅壁画,怎么看怎么感到纳闷。原来,这是一幅半身人像,刻画着人物的头、肩膀、两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就是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人物像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而另外一只眼睛却长到了耳朵边上,那模样显得特别怪诞、特别滑稽。当时,亨利·诺特越看越觉得壁画上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刻画的,于是给这个人物起了一个名字,叫作“伟大的火星神”。

后来,好多当代的人们看了这幅人物壁画,都感到特别惊奇:“哎呀!它的表现手法,怎么会和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现手法那么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们除了惊叹以外,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撒哈拉地区那些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呢?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这些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撒哈拉大沙漠的气候奇观

非洲大陆几乎1/3为撒哈拉大沙漠所占据。这个地区有一些特有的气候奇观。

幻雨

沙漠上空有时有冷空气流动,乌云聚集,喜降阵雨。但是由于低空极度酷热、干燥,雨点不到落地就蒸发掉了。人们称它为“幻雨。

雨蒸风和沙暴

撒哈拉的沙暴是和西蒙风联在一起的。其过程如下:晴空万里、骄阳如火的沙漠中,天空中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高而不连续,时有时无,这就是“沙漠之歌”。声响之后,沙丘的顶峰开始活动,热空气把沙粒卷入高空,形成巨大的黄色沙粒,顶天立地,旋转不已。太阳由暗红到颜色消失。霎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黄沙打在脸上,如针扎一般,甚至刺破皮肤渗出血来。沙暴开始了,把鸡蛋大的石头吹得满地跑,把沉重的驼鞍抛出几百米外。被风暴卷起的沙粒从高空中迅猛地砸下来,使人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每当沙暴肆虐,穿长袍、缠头巾的当地阿拉伯人,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顶着风,弯着腰,迅速走到附近的背风地方躲避。沙暴一般只两三个小时,当然也有刮上一两天的。如果探险队遇到这种天气,就会十分危险。

干雾

当沙漠上空风很小,空气中又布满尘埃的时候,就会出现干雾。这时能见度极低,甚至连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都会迷失方向。所以,撒哈拉人按习惯在道路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垒起一堆石块,作为路标,以防迷路。

奇怪的“枪声”

沙漠在夏季的中午气温常在50℃以上,沙面温度高达70℃~80℃;然而到了晚上,狂风呼啸,温度可降到0℃。岩石由此热胀冷缩,很容易发生崩裂。住在沙漠的人晚上听到的岩石崩裂声,好似雷鸣,又像战鼓,也像枪声,不了解的人听了确实感到恐怖。

神奇的“子母”河

新疆北部有一条河,叫“额尔齐斯河”,穿行于阿尔泰山区,是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惟一河流。这条河全长3000多千米,大部分在前苏联境内,我国境内只有上游一小段,长约500千米。

这条河神奇之处在于它能促进人畜生育。鸡、鸭、鹅喝了这条河的水以后,能多产蛋。长期不孕的妇女坚持饮用这里的水能够怀孕生育。例如,60年代初期,新疆可可托海矿区一名炊事员,婚后20年没有孩子,他把妻子接到矿区,不到2年时间,他妻子就一胎生了一男一女,这俩口子万分高兴。50年代初期,可可托海矿区有不少前苏联专家,他们在前苏联生活时,有好几个人的妻子长期不育,到这里生活几年后,都有了孩子。他们高兴地说:“中国真是一块宝地,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我们多年不育的夫人来到这里就生了孩子。”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曾有过关于“子母河”的描述,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那么,额尔齐斯河中上游的河水为什么这样神奇呢?原来,这条河中上游属于高山严寒地区,雪水是额尔齐斯河的重要水源。雪水中很少含有“重氢”。从医学上讲,重氢对妇女生育是有很大害处的,所以,常饮高山雪水,有利于妇女生育机能的恢复。

鄱阳湖的沉船事件与北纬30°有关吗

中国的鄱阳湖,碧波荡漾,浩瀚万里,水天相连,广阔无垠。它养育了世代安居在这里的湖边人,但是,在这里也发生不过无数次船翻人亡的事件。

1984年9月,江西省组成探险队深入鄱阳湖的凶险水域——老爷庙水域考察。这支考察探险队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和有关科研人员组成。他们以严肃的科学研究态度对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探测。首先,考察队在老爷庙东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内,建立了3座气象观测站,来测度老爷庙周围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通过一系列考察、测度和对当地渔民的走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篆刻知识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篆刻知识

    讲述了篆刻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楷书是具有一定法则,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字体。楷书工整、庄重,应用范围很广。楷书是学习钢笔字入门最适宜的字体。学习楷书,可以提高初学者驾驭笔的能力,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各种构字类型的一般规律
  •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本书分为九章。前五章介绍了生活中的衣妆、饮食、住宅、旅行及使用方面的环保知识;第六章介绍了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第七章讲的是心理防护;第八章是关于绿色消费与营销;最后一章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问答。
  •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
  •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针对性强。针对青少年的实际需要,选取的均是青少年感兴趣又并未深入了解的信息。2.编排科学。在学科类别的设置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都有相当的科学性。3.难易适中。既不过于艰深,也不流于肤浅。本书编撰更得到了众多学科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他们的辛劳从书稿的框架结构到内容选择,从知识主题的阐述到分门别类的归集,从编写中的问题争议到书稿最后的审议等全部过程,从而使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知识性和普及性。
热门推荐
  • 颜氏学记

    颜氏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金枝

    侯门金枝

    他爱她,最终却生死永诀。他厌她,却要与她生死相随。她曾是宫中最卑微的公主,也是叱咤风云的将军夫人。她曾委曲求全为保双全,也将挥刀直指至尊血亲……荆棘满路,只因有你,千疮百孔亦无畏惧!**************每天保证3000更,各位亲们的支持会让某希更有努力挖坑填坑的动力哇……
  • 残王的冷情妃

    残王的冷情妃

    夜暖,一个现代的孤女,冷漠绝情她在一场意外穿越到千年之前的琉璃王朝。既然得不到想要的自由,南宫紫轩不愿被身份束缚自己的人生,自毁倾世容颜的嫁给了七王爷夜逸枫。一个身残容毁的男子,说好只是逢场作戏而已,从最初的相识,相知,他是否能够用他独有的情来温暖她那颗冰冷的心呢?
  • 命运之羁

    命运之羁

    主角凌宇本因为情场职场失意,再加上连连不断的厄运选择轻生,但在轻生前一刻救下了一位另一个世界的天使,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而另外一个世界正受到恶魔的侵蚀,主角利用从天使那得到的力量将拯救这个世界再拯救自己。
  • 从秦皇到汉武

    从秦皇到汉武

    本书以《史记》为蓝本,通过小说的笔法,以通俗幽默的语言,带读者重新领略这两大强者的风采。
  • 沧海城

    沧海城

    传说沧海之外有座仙城,仙城里住着的都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几百年来,无数修仙者慕名拜访,却都是空手而归……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黎明之刃

    黎明之刃

    男主角伊班克斯因种种原因独自一人前往布兰德大陆最豪华的城市帝都阿尔萨斯闯荡。在帝都伊班克斯结识了暴力女尤莉娜和铁拳克拉克,因被误认为是三年前的“勇者”而被招入皇宫被授予“勇者之剑”,可令自己没想到的是自己却真的和两年前的那场事件有关……
  • 梦澜之懵懂

    梦澜之懵懂

    “小悠你怎么了?”坐在萧若悠身后的安吟发现萧若悠眼睛下面的两个黑眼圈说。“没事,就是晚上看了会小说。”她打了个哈气说“我先睡会等老师来的叫我,啊~我先睡了记得叫我哦。”安吟担心的对小悠的同桌林秋月说:“小月,一会记得叫小悠哦,我怕她睡过了,一会早点叫她。”林秋月皱着眉头对安吟说:“小悠也真是的,这么晚睡,一会她醒了,要好好说说她。”“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枯萎,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这时上课铃响了…
  • 大狂魔

    大狂魔

    我若不傲,如何超越轮回;我若不狂,怎敢破碎虚空!藏一颗狂魔心,落日斩月恩仇泯;听一首狂魔曲,天涯何处觅知音。一代狂魔驾临异界,附身于传说中天绝死脉的善良懦弱少年,从此龙跃九渊,风云席卷